一种移动式攻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2826发布日期:2022-02-09 14:3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攻丝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攻丝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式攻丝机。


背景技术:

2.攻丝机是一种在机件壳体、设备端面、螺母、法兰盘等各种具有不同规格的通孔或盲孔的零件的孔的内侧面加工出内螺纹、螺丝或叫牙扣的机械加工设备。在中低速磁悬浮轨道工程中,实施f型钢导轨体铝感应板螺丝孔加工工序时,常规的加工方法为:攻丝机固定,将需要加工的构件放置在移动承载平台上,通过移动承载平台携带构件运动,构件运动至攻丝机处,由攻丝机实施打孔。但是当需要加工的构件为重型、长型构件时加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合适的移动承载平台来移动构件,使得重型、长型构件加工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攻丝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后端对称设有伸缩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端右侧设有调节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前端左侧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表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右端与调节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右端设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的下表面与调节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外侧面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表面的螺孔与调节杆的外侧面配合螺纹安装,所述调节块上表面的通孔与滑杆的外侧面配合滑动安装,所述调节块的后侧面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下表面与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后端对称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旋转槽,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中部前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调节板的下表面中部前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调节板的上表面与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中部后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调节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外齿与动力齿轮的外齿配合啮合安装,所述传动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圆形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与旋转槽的内腔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旋转槽的内腔下表面配合滑动安装,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的上表面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攻丝机本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前端开设有适配孔,所述适配孔的位置和大小分别与旋转电机的位置和大小对应,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提升电机、旋转电机和攻丝机本体的输入端电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板、电动推杆、滑动块、固定杆和滑槽,所述固定板设于安装板的上表面前端,所述滑槽开设于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固定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滑动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滑槽配合滑动安装,所述固定杆设于滑动块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横杆的外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调节单元可使攻丝机本体进行位置调节。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安装板的上表面后端,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横杆的外侧面配合滑动安装,通过支撑板可对横杆进行辅助支撑。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旋转槽的内腔下表面,所述缓冲垫为弧形橡胶垫,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配合滑动安装,通过缓冲垫可对安装板的下表面及旋转槽的内腔下表面进行保护,从而降低安装板与旋转槽的磨损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于顶板的上表面左端,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显示器可对本移动式攻丝机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进度进行实时展示。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底板的前侧面,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后端与顶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可使本移动式攻丝机能够便捷的与牵引设备进行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均匀开设于连接板的前侧面,通过安装孔可使连接板与牵引设备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安装孔和万向轮可使本移动式攻丝机进行便捷的位置移动,通过提升单元可使攻丝机本体在不同的高度进行移动作业,进而满足不同高度构件的加工需要,通过旋转单元可使攻丝机本体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旋转作业,进而满足不同角度构件的加工需要,通过调节单元可使攻丝机本体在本移动式攻丝机位置固定的状态进行移动作业,由此可使本移动式攻丝机满足不同场合的工作需求,本移动式攻丝机在对异形件的模具进行攻丝时,无需反复安装调整模具的位置,由此可提升本移动式攻丝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底板、2单片机、3万向轮、4提升单元、41提升电机、42顶板、43调节杆、44调节块、45滑杆、5适配孔、6调节板、7伸缩杆、8旋转单元、81旋转电机、82传动轴、83动力齿轮、84传动齿轮、85转轴、86安装板、9调节单元、91固定板、92电动推杆、93滑动块、94固定杆、95滑槽、10横杆、11攻丝机本体、12支撑板、13限位块、14旋转槽、15缓冲垫、16显示器、17连接板、1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
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攻丝机,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万向轮3,底板1的上表面后端对称设有伸缩杆7,底板1的上表面前端右侧设有调节杆43,底板1的上表面前端左侧设有滑杆45,滑杆45的上表面设有顶板42,顶板42的下表面右端与调节杆4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顶板42的上表面右端设有提升电机41,提升电机41的输出轴穿过顶板42的下表面与调节杆4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节杆43的外侧面设有调节块44,调节块44上表面的螺孔与调节杆43的外侧面配合螺纹安装,调节块44上表面的通孔与滑杆45的外侧面配合滑动安装,调节块44的后侧面设有调节板6,调节板6的下表面与伸缩杆7的伸缩端固定连接,调节板6的上表面后端对称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旋转槽14,调节板6的上表面中部前端设有传动轴82,传动轴8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83,调节板6的下表面中部前端设有旋转电机81,旋转电机81的输出轴穿过调节板6的上表面与传动轴82的底端固定连接,调节板6的上表面中部后端设有转轴85,转轴85的底端与调节板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转轴8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84,传动齿轮84的外齿与动力齿轮83的外齿配合啮合安装,传动齿轮8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6,安装板86为圆形板,安装板86的外侧面与旋转槽14的内腔侧面转动连接,安装板86的下表面与旋转槽14的内腔下表面配合滑动安装,安装板86的上表面前端设有调节单元9,调节单元9的上表面设有横杆10,横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攻丝机本体11,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前端开设有适配孔5,适配孔5的位置和大小分别与旋转电机81的位置和大小对应,顶板42的上表面中部设有单片机2,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单片机2的输出端与提升电机41、旋转电机81和攻丝机本体11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万向轮3将本移动式攻丝机移动至工作位置,然后通过单片机2使提升电机41工作,使提升电机41带动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调节杆43于底板1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调节,进而使调节杆43带动其外侧面配合螺纹安装的调节块44于调节杆43的外侧面进行螺纹传动,同时调节块44通过其上表面的通孔于滑杆45的外侧面进行滑动调节,由此使调节块44带动其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调节板6进行高度调节,进而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高度进行作业,通过单片机2使旋转电机81工作,使旋转电机81带动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82进行旋转,进而使传动轴82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83进行旋转,从而使动力齿轮83带动其外齿配合啮合安装的传动齿轮84进行转动调节,由此使传动齿轮84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板86进行旋转,由此可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角度进行作业,通过单片机2使调节单元9工作,使调节单元9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横杆10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使横杆10带动其后侧面固定连接的攻丝机本体11进行位置调节,由此可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进行作业,从而完成本移动式攻丝机的移动作业。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调节单元9包括固定板91、电动推杆92、滑动块93、固定杆94和滑槽95,固定板91设于安装板86的上表面前端,滑槽95开设于安装板86的上表面中部,电动推杆92的固定端与固定板91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92的伸缩端与滑动块9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滑动块93与滑槽95配合滑动安装,固定杆94设于滑动块93的上表面,固定杆94的顶端与横杆10的外侧面下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9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单片机2使电动推杆92工作,使电动推杆92带动其伸缩端固定连接的滑动块93于滑槽95内进行滑动调节,进而使滑动块93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94进行位置调节,由此可通过固定杆94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横杆10带动攻丝机本体11进行位置调节。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板12,支撑板12设于安装板86的上表面后端,支撑板12的上表面与横杆10的外侧面配合滑动安装,通过支撑板12可对横杆10进行辅助支撑,从而使本移动式攻丝机内攻丝机本体的工作更为稳定。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垫15,缓冲垫15设于旋转槽14的内腔下表面,缓冲垫15为弧形橡胶垫,缓冲垫15的上表面与安装板86的下表面配合滑动安装,通过缓冲垫15可对安装板86的下表面及旋转槽14的内腔下表面进行保护,从而降低安装板86与旋转槽14的磨损效果,由此可延长本移动式攻丝机的使用寿命。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显示器16,显示器16设于顶板42的上表面左端,显示器16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显示器16可对本移动式攻丝机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进度进行实时展示,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对本移动式攻丝机的工作状态及工作进度进行观察。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板17,连接板17设于底板1的前侧面,连接板17的上表面后端与顶板4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17可使本移动式攻丝机能够便捷的与牵引设备进行连接,从而使本移动式攻丝机的移动更为便捷。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孔18,安装孔18均匀开设于连接板17的前侧面,通过安装孔18可使连接板17与牵引设备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从而使本移动式攻丝机的移动工作更为稳定。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连接板17和安装孔18将本移动式攻丝机与牵引设备进行连接,然后牵引设备通过万向轮3将本移动式攻丝机移动至工作位置,然后通过单片机2使提升电机41工作,使提升电机41带动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调节杆43于底板1的上表面进行转动调节,进而使调节杆43带动其外侧面配合螺纹安装的调节块44于调节杆43的外侧面进行螺纹传动,同时调节块44通过其上表面的通孔于滑杆45的外侧面进行滑动调节,由此使调节块44带动其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调节板6进行高度调节,进而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高度进行作业,通过单片机2使旋转电机81工作,使旋转电机81带动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82进行旋转,进而使传动轴82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83进行旋转,从而使动力齿轮83带动其外齿配合啮合安装的传动齿轮84进行转动调节,由此使传动齿轮84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板86进行旋转,由此可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角度进行作业,通过单片机2使调节单元9工作,使调节单元9带动其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横杆10进行位置调节,进而使横杆10带动其后侧面固定连接的攻丝机本体11进行位置调节,由此可使攻丝机本体11移动至合适的工作位置进行作业,从而完成本移动式攻丝机的移动作业。
2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2可选择东莞市谛玛格机械有限公司的dzc-9011型号,提升电机41和旋转电机81可选择上海驭灏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的sqn30.111a3500型号,电动推杆92可选择苏州高控科技有限公司的hd型号,显示器16可选择上海希杵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siebert型号。
26.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7.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
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