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1460发布日期:2022-03-17 03:2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化学加工是利用电化学反应或称电化学腐蚀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法,与机械加工相比,电化学加工不受材料硬度、韧性的限制,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电化学加工有电解加工、电磨削、电化学抛光、电镀、电刻蚀和电解冶炼等。
3.现有电化学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电极都是焊接在加工槽中,这种连接方式导致后期电极片损坏需要更换时不易进行拆装,而且需要使用焊接工具对电极进行安装,费时费力。另外,连接导线在进行插入拔出的时候会出现断裂,且由于连接导线长度较长,缺少提供灵活的放置空间,来适应足够长的连接导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通过将连接导线配合拔插结构插接到接线壳体内部,保证了连接导线在拔出的时候不易断裂,方便安装与拆卸。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包括电极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内开设有电极安装孔,所述电极通过电极安装孔插接在固定盘的内壁,所述固定盘的底端设置有与电极相适配的电极套,所述电极套的底端连接有接线壳体,所述电极通过电极安装孔贯穿电极套,并延伸至接线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极底端位于接线壳体内可拆卸连接有上压片,所述上压片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下压片,所述接线壳体内设置有与下压片相连接的调节组件,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下压片与上压片之间的距离,所述接线壳体内通过拔插结构安装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可卡接在上压片和下压片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拔插结构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接线壳体底部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表面滑动配合有固定插座,所述接线壳体侧面设置有与固定插座相配合的插接孔,所述固定插座左端插设有接线套管,所述接线套管内设置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右端贯穿固定插座,并可延伸至上压片与下压片之间,并通过上压片与下压片夹紧。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插座内设置有与接线套管相配合的缓冲槽,所述接线套管伸入到缓冲槽的内部,所述接线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弹簧卡圈,所述接线套管位于缓冲槽内套设有缓冲弹簧。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卡圈和缓冲槽的侧壁抵接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接线壳体底端与其内螺纹配合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下压片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扭杆。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接线套管的后端设置在缓冲槽内,接线套管的前端延
伸至插接孔的外端,便于拔出接线套管;连接导线通过接线套管依次穿过缓冲槽及固定插座内与连接导线相配合的接线孔,直至延伸到上压片与下压片之间;接线套管的端部设置有弹簧卡圈,接线套管位于缓冲槽内套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卡圈和缓冲槽的侧壁抵接配合,使得接线套管与固定插座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力,使固定插座与接线套管之间不易被拔端,从而间接的保护连接导线在拔出的时候不易被拔断,避免出现连接导线拔断在接线壳体的内部,不便更换的情况。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
19.参照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化学加工平衡电极电位安装装置,包括电极1和固定盘2,所述固定盘2内开设有电极安装孔3,所述电极1通过电极安装孔3插接在固定盘2的内壁,所述固定盘2的底端设置有与电极1相适配的电极套4,所述电极套4的底端连接有接线壳体5,所述电极1通过电极安装孔3贯穿电极套4,并延伸至接线壳体5的内部,所述电极1底端位于接线壳体5内可拆卸连接有上压片6,所述上压片6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下压片7,所述接线壳体5内设置有与下压片7相连接的调节组件8,并通过调节组件8调节下压片7与上压片6之间的距离,所述接线壳体5内通过拔插结构9安装有连接导线10,所述连接导线10可卡接在上压片6和下压片7之间。
20.进一步的,所述拔插结构9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在接线壳体5底部的滑动座91,所述滑动座91表面滑动配合有固定插座92,所述接线壳体5侧面设置有与固定插座92相配合的插接孔93,所述固定插座93左端插设有接线套管94,所述接线套管94内设置有连接导线10,所述连接导线10的右端贯穿固定插座92,并可延伸至上压片6与下压片7之间,并通过上压片6与下压片7夹紧。
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插座92内设置有与接线套管94相配合的缓冲槽95,所述接线
套管94伸入到缓冲槽95的内部,所述接线套管94的端部设置有弹簧卡圈96,所述接线套管96位于缓冲槽95内套设有缓冲弹簧97。
2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卡圈96和缓冲槽95的侧壁抵接配合。
2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安装在接线壳体1底端与其内螺纹配合的调节杆81,所述调节杆81的顶端与下压片7连接,所述调节杆81的底端设置有调节扭杆82。
24.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接导线10通过拔插结构9安装在接线壳体5的内部。具体地,所述接线套管94的后端设置在缓冲槽95内,所述接线套管94的前端延伸至插接孔93的外端,便于拔出接线套管94;所述连接导线10通过接线套管94依次穿过缓冲槽95及固定插座92内与连接导线10相配合的接线孔,直至延伸到上压片6与下压片7之间;所述接线套管94的前端部设置有弹簧卡圈96,所述接线套管96位于缓冲槽95内套设有缓冲弹簧97,所述缓冲弹簧97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卡圈96和缓冲槽95的侧壁抵接配合,使得接线套管94与固定插座92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力,使固定插座92与接线套管94之间不易被拔断,从而间接的保护连接导线10在拔出的时候不易被拔断,避免出现连接导线10拔断在接线壳体5的内部,不便更换的情况。
25.另外,通过设置的接线套管94可以形成布线腔,为连接导线10提供一个可以放置的空间,为连接导线10在通过缓冲弹簧97进行伸缩时提供足够长的导线。
26.在连接导线10插接至上压片6和下压片7之间时,转动调节扭杆82使得调节杆81向上移动,并使下压片7与连接导线10接触,并压紧上压片6,实现对连接导线10与电机1的电性连接,再将电极1接通电源。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