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7069发布日期:2022-06-02 02:3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机械加工领域,针对薄壁类的加工,始终是个难题。由于薄壁壳体由于其刚性差的特点,此类产品薄壁不易装夹,导致在对其外部进行加工操作时,车削加工时装夹会造成其变形,以及其位置精度等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无法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该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在实现对待加工的薄壁壳体的精确定位的同时,便于对薄壁壳体的加装,又可以对施加于活动座上的推力进行缓冲,还保证薄壁壳体的各个壁板与限位块之间的面贴合,提高加工的品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包括:机台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台上表面的载板,所述载板上方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之间间隔设置有各自垂直于第一限位块的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从而在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之间围成一供薄壁壳体嵌入的装夹区;
5.固定安装于载板上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各自与薄壁壳体的一个壁板面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一第一活动座安装于载板上,所述机台上并位于第一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四限位块通过一第二活动座安装于载板上,所述机台上并位于第二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二气缸;
6.所述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各自与载板之间均通过一弹性件连接,当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下带动第二限位块、第四限位块移动至与薄壁壳体的壁板面贴合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与载板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条形安装孔与螺栓连接;
7.与所述薄壁壳体的待加工壁板贴合的第三限位块朝向薄壁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槽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9.1. 上述方案中,所述载板上并位于装夹区内具有一向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薄壁壳体底部匹配的凹槽。
10.2.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起部上的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真空发生器连通的吸附槽。
11.3. 上述方案中,所述载板与机台之间通过至少两组相互配合的导向柱与导向孔定位连接。
12.4.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球头柱塞。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之间围成一供薄壁壳体嵌入的装夹区,机台上并位于第一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第四限位块通过一第二活动座安装于载板上,机台上并位于第二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二气缸,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各自与载板之间均通过一弹性件连接,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限位块为薄壁壳体提供初始定位,再通过推动另外两个相互垂直的限位块使得薄壁壳体的四个壁板与四个限位块一一对应、紧密贴合,保证后续加工的精度,且在活动座与载板之间设置弹性件,避免瞬间力量过大对薄壁壳体造成的损伤,保证加工的品质。
15.2、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其与薄壁壳体的待加工壁板贴合的第三限位块朝向薄壁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槽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保证薄壁壳体的各个壁板与限位块之间的面贴合,进一步通过真空吸附保证因为面积较大且厚度薄而容易产生形变的待加工壁板与限位块之间的整面紧密贴合,提高加工的品质。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夹设备壳体装夹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一;
1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二;
2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三。
21.以上附图中:1、载板;2、第一限位块;3、第二限位块;4、第三限位块;5、第四限位块;6、薄壁壳体;7、装夹区;8、机台;91、第一活动座;92、第二活动座;10、条形安装孔;11、螺栓;12、凸起部;13、气槽;14、管路;15、密封槽;16、弹性件;17、第一气缸;18、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一种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包括:机台8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台8上表面的载板1,所述载板1上方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所述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之间间隔设置有各自垂直于第一限位块2的第三限位块4、第四
限位块5,从而在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第三限位块4、第四限位块5之间围成一供薄壁壳体6嵌入的装夹区7;
24.固定安装于载板1上的所述第一限位块2、第三限位块4各自与薄壁壳体6的一个壁板面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3通过一第一活动座91安装于载板1上,所述机台8上并位于第一活动座91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座91向薄壁壳体6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17,所述第四限位块5通过一第二活动座92安装于载板1上,所述机台8上并位于第二活动座92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座92向薄壁壳体6方向移动的第二气缸18;
25.所述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各自与载板1之间均通过一弹性件16连接,当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在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驱动下带动第二限位块3、第四限位块5移动至与薄壁壳体6的壁板面贴合时,所述弹性件16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与载板1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条形安装孔10与螺栓11连接;
26.与所述薄壁壳体6的待加工壁板贴合的第三限位块4朝向薄壁壳体6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槽13,所述气槽13通过管路14与真空发生器连通。
27.上述载板1上并位于装夹区7内具有一向上的凸起部12,上述凸起部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薄壁壳体6底部匹配的凹槽。
28.上述载板1与机台8之间通过至少两组相互配合的导向柱与导向孔定位连接。
29.实施例2:一种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包括:机台8和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台8上表面的载板1,所述载板1上方间隔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所述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之间间隔设置有各自垂直于第一限位块2的第三限位块4、第四限位块5,从而在第一限位块2、第二限位块3、第三限位块4、第四限位块5之间围成一供薄壁壳体6嵌入的装夹区7;
30.固定安装于载板1上的所述第一限位块2、第三限位块4各自与薄壁壳体6的一个壁板面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3通过一第一活动座91安装于载板1上,所述机台8上并位于第一活动座91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座91向薄壁壳体6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17,所述第四限位块5通过一第二活动座92安装于载板1上,所述机台8上并位于第二活动座92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座92向薄壁壳体6方向移动的第二气缸18;
31.所述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各自与载板1之间均通过一弹性件16连接,当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在第一气缸17、第二气缸18驱动下带动第二限位块3、第四限位块5移动至与薄壁壳体6的壁板面贴合时,所述弹性件16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活动座91、第二活动座92与载板1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条形安装孔10与螺栓11连接;
32.与所述薄壁壳体6的待加工壁板贴合的第三限位块4朝向薄壁壳体6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槽13,所述气槽13通过管路14与真空发生器连通。
33.上述载板1上并位于装夹区7内具有一向上的凸起部12,上述凸起部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薄壁壳体6底部匹配的凹槽。
34.上述凸起部12上的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与真空发生器连通的吸附槽。
35.上述弹性件16为弹簧或者球头柱塞。
36.采用上述智能设备框架加工用装夹设备时,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之间围成一供薄壁壳体嵌入的装夹区,固定安装于载板上的第一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各自与薄壁壳体的一个壁板面贴合,机台上并位于第一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
驱动第一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一气缸,第四限位块通过一第二活动座安装于载板上,机台上并位于第二活动座外侧安装有一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座向薄壁壳体方向移动的第二气缸,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限位块为薄壁壳体提供初始定位,再通过推动另外两个相互垂直的限位块使得薄壁壳体的四个壁板与四个限位块一一对应、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对的薄壁壳体紧密夹持而不会发生偏移,保证后续加工的精度;
37.还有,其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各自与载板之间均通过一弹性件连接,当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驱动下带动第二限位块、第四限位块移动至与薄壁壳体的壁板面贴合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与载板之间均通过相互配合的条形安装孔与螺栓连接,且在活动座与载板之间设置弹性件,既可以使2个可移动的限位块保持向外张开的初始状态以便于对薄壁壳体的加装,又可以对施加于活动座上的推力进行缓冲,避免瞬间力量过大对薄壁壳体造成的损伤,保证加工的品质;
38.还有,其与薄壁壳体的待加工壁板贴合的第三限位块朝向薄壁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气槽,气槽通过管路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在实现对待加工的薄壁壳体的精确定位的同时,保证薄壁壳体的各个壁板与限位块之间的面贴合,进一步通过真空吸附保证因为面积较大且厚度薄而容易产生形变的待加工壁板与限位块之间的整面紧密贴合,避免在采用刀具对壁板进行铣削加工时发生抖动、振刀等情况而影响加工精度、产生刀纹,提高加工的品质。
3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