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带钢焊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2.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
3.目前对两个带钢进行焊接时,先将两个带钢放到焊接平台上,焊接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将带钢压至在焊接平台上,然后操作人员一手持防护面罩,一手操作焊接,焊接完成后,需要手动将固定装置移走。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工作中手动放置固定装置和手动移开固定装置,工作效率低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两个带钢焊接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包括焊接平台,所述焊接平台上设置有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焊接平台上方的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上开设有焊接口,所述压紧板靠近所述焊接平台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焊接口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焊接平台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连接板竖向移动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个带钢行焊接时,先将两个带钢放到焊接平台上并对齐,驱动件驱动连接板向下运动,连接板带动连接杆和压紧板向下运动,压紧板向下压紧两个带钢,两个带钢需要焊接的位置从焊接口漏出,之后操作工人手持焊枪对两个带钢的连接处进行焊接,通过压紧组件对两个带钢进行压紧,不用通过人工对带钢进行压紧,提高了工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焊接平台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转动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需要焊接的带钢从第一转动辊表面经过,另一个需要焊接的带钢从第二转动辊的表面经过,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对带钢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11.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上表面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位于所述压紧板和所述第二转动辊之间,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焊接平台的上表面铰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带钢通过压紧板压紧后,转动压杆,使压杆压在靠近第二转动辊的带钢上,使带钢更加稳定,便于操作人员对两个带钢进行焊接。
13.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上表面安装有第三转动辊,所述第三转动辊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侧,所述第三转动辊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上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共同对带钢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带钢能够稳定地向前移动。
15.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上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焊接平台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第一转动辊的带钢从两个导向轮之间经过,两个导向轮能够减小带钢从焊接平台上掉落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上放置有防磨擦块,所述防磨擦块位于所述压紧板与所述第一转动辊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钢经过第一转动辊后从防磨擦块表面经过,防磨擦块能够减小带钢与焊接平台的摩擦,对焊接平台起到保护的作用。
19.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的侧面固定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安装有敲击锤。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个带钢焊接完成后,在焊接处出现不平的情况下,通过敲击锤进行敲击,将焊接处敲击平整。
21.可选的,所述焊接平台上表面的固定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排烟罩,所述排烟罩顶部固定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罩底部固定有透明帘。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带钢进行焊接时,会产生焊烟,焊烟会通过排烟罩和排烟管,进入到除尘器中,减小了对空气的污染。
23.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置物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架上可以存放物品,例如焊接面罩等,方便操作工人拿取。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压紧组件对两个带钢进行压紧,不用通过人工对带钢进行压紧,提高了工作效率;
27.2.压杆压带钢上,使带钢更加稳定,便于操作人员对两个带钢进行焊接;
28.3.对两个带钢焊接完成后,在焊接处出现不平的情况下,通过敲击锤进行敲击,将焊接处敲击平整。
附图说明
29.图1是体现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体现本技术中置物架和气缸的示意图。
31.图3是体现本技术中透明帘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焊接平台;11、支腿;12、第一带钢;13、第二带钢;14、第一安装块;15、第一转动辊;16、第二安装块;17、第二转动辊;18、第三安装块;19、第三转动辊;2、压紧组件;21、压紧板;211、焊接口;22、连接杆;23、连接板;24、气缸;3、导向轮;4、防磨擦块;5、支撑杆;6、敲击锤;61、锤把;62、锤头;7、压杆;8、支撑柱;81、排烟罩;811、排烟管;82、安装板、83、置物架;84、透明帘。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参照图1,带钢焊接操作平台包括焊接平台1,焊接平台1底面的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支腿11。焊接平台1上放置有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对齐后,操作人员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焊接。
35.焊接平台1的一侧面固定有两个第一安装块14,两个第一安装块14之间安装有第一转动辊15,第一转动辊15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块14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辊1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安装块14转动连接,第一带钢12经过第一转动辊15上方并与第一转动辊15接触。为了减小焊接平台1与第一带钢12之间产生摩擦,第一转动辊15的最高点高于焊接平台1的上表面。
36.焊接平台1远离第一转动辊15的一侧面固定有两个第二安装块16,两个第二安装块16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辊17,第二转动辊1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块1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17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安装块16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辊17的高度与第一转动辊15的高度相等。
37.焊接平台1上表面固定有两个第三安装块18,第三安装块18位于靠近第二安装块16的一侧,两个第三安装块18之间设置有第三转动辊19,第三转动辊19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块18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辊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三安装块18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辊19位于第二转动辊17的上方。第二带钢13从第二转动辊17和第三转动辊19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辊17和第三转动辊19对第二带钢13起到导向的作用。
38.参照图1和图2,焊接平台1上设置有压紧组件2,压紧组件2包括压紧板21、连接杆22和连接板23,压紧板21位于焊接平台1的上方,压紧板21上开设有焊接口211,连接杆22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2竖直方向设置,两个连接杆22分别固定在压紧板21的两端,连接杆22贯穿焊接平台1。连接板23与连接杆22远离压紧板21的一端固定,焊接平台1下方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为气缸24,气缸24的活塞杆与连接板23固定。
39.当需要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焊接时,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放到焊接平台1上,使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对齐并且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需要焊接的位置置于压紧板21的正下方。气缸24带动连接板23向下运动,连接板23带动连接杆22和压紧板21向下运动,压紧板21压紧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需要焊接的位置从焊接口211漏出,操作人员能够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气缸24推动连接板23向上运动,连接杆22带动压紧板21向上运动,之后将焊接好的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从焊接平台1上移出。
40.焊接平台1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导向轮3,两个导向轮3位于第一转动辊15和压紧板21之间,导向轮3竖直方向设置,导向轮3与焊接平台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两个导向轮3分别位于第一带钢12的两侧,导向轮3对第一带钢12起到限位的作用,减小第一带钢12从焊接平台1上掉落的可能性。
41.焊接平台1上放置有防磨擦块4,防磨擦块4位于导向轮3与压紧板21之间,第一带钢12从防磨擦块4上方经过,防磨擦块4能够减小第一带钢12与焊接平台1的摩擦,减小焊接平台1的磨损。
42.焊接平台1的侧面上固定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5,支撑杆5上安装有敲击锤6,当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焊接处不平时,通过敲击锤6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的连接处进行敲击,将焊接处敲平。敲击锤6包括锤把61和锤头62,锤头62与锤把61固定,锤把61
穿过两个支撑杆5之间的缝隙,锤头62卡在两个支撑杆5的上方。
43.焊接平台1上表面设置有压杆7,压杆7位于压紧板21和第二转动辊17之间,压杆7的一端与焊接平台1铰接,压杆7的另一端位活动端,当压紧板21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压紧后,拨动压杆7的活动端使压杆7压在第二带钢13上,减小了第二带钢13翘起的可能性。
44.参照图2和图3,焊接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柱8位于靠近第一转动辊15的一侧,另一个支撑柱8位于靠近第二转动辊17的一侧,两个支撑柱8之间固定有安装板82,支撑柱8的顶端固定有排烟罩81,排烟罩81的下方固定有透明帘84,排烟罩81的顶端固定有排烟管811,当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焊接时,产生的焊烟进入到排烟罩81,然后经过排烟管811排出,排烟管811的一端连接有除尘器。安装板82上的固定有置物架83,置物架83上可以放置电焊面罩等物品。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钢焊接操作平台的实施原理为: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进行焊接时,先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放到焊接平台1上,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需要焊接的一端对齐,之后气缸24驱动连接板23向下移动,连接板23带动连接杆22和压紧板21向下移动,压紧板21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压紧。
46.然后操作工人对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接触的位置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气缸24驱动压紧板21上升,最后将第一带钢12和第二带钢13从焊接平台1上移出。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