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9380发布日期:2022-05-17 09:3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感应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车桥的桥壳在焊接上推力杆架时需要用定位结构对桥壳定位,现有的定位结构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上的连接座及连接于连接座靠近桥壳琵琶孔的一端的基座,连接座可在桥壳的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底座移动,基座用于接触琵琶孔的端面以对桥壳进行轴向定位,当定位桥壳时,移动连接座以带动基座朝靠近琵琶孔的方向移动,当操作者观察到基座的端面与琵琶孔的端面接触时,桥壳轴向定位完成。然而,由于操作者观察误差和经验的影响,极易出现基座与琵琶孔的端面不接触的情况,导致桥壳定位不准确而影响上推力杆架的组焊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准确定位桥壳的感应定位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感应定位结构,包括:底座;基座,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端,用于接触桥壳的琵琶孔端面;感应杆座,安装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感应杆座开设有感应孔,所述感应孔沿所述基座的移动方向延伸;感应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感应头与所述感应孔对应设置且伸入所述感应孔内;所述感应杆座在所述基座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底座移动并带动所述感应孔的内壁与所述感应头接触或者分离,使所述电源接通或者断开,在所述电源接通状态下,所述基座与所述琵琶孔端面接触,在所述电源断开状态下,所述基座与所述琵琶孔端面分离。
6.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杆座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感应定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感应支座,所述感应支座安装有所述感应头。
7.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支座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对应所述感应孔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安装有所述感应头。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的顶面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所述感应孔的深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耳,所述感应头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耳有两个,两所述连接耳分别位于所述感应杆座的相对两侧,且每一所述连接耳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槽,两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靠近所述基座;所述感应头安装于两所述安装槽中的一个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底座的前方,所述感应杆座包括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后端的定位板及固定于所述定位板的后端的接触杆,所述接触杆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其后端开设有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接触杆的所述感应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头为红外线感应头,当所述红外线感应头与所述感应孔的内
壁接触时,所述电源接通,当所述红外线感应头与所述感应孔的内壁分离时,所述电源断开。
12.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有位于所述感应杆座下方的滑孔,所述滑孔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感应定位结构进一步包括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孔内的滑座,所述滑座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伸出所述滑孔外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与所述滑座固定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所述基座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限位板的板面用于与所述琵琶孔端面贴合。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与所述滑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感应定位结构通过设置感应杆座,感应杆座开设有感应孔,并设置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感应头,感应头与感应孔对应设置且伸入感应孔内,当感应杆座在基座的带动下相对于底座移动时,带动感应孔的内壁与感应头接触或者分离,使得电源接通或者断开,在电源接通状态下,基座与琵琶孔端面接触,在电源断开状态下,基座与琵琶孔端面分离,即依据电源的状态来判断基座是否在桥壳的轴向方向上准确定位桥壳,可避免感应定位结构对桥壳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上推力杆架的组焊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感应定位结构的使用状态立体组合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感应定位结构,其在重型车辆的桥壳100上组焊上推力杆架的过程中,用于定位桥壳100,其中,重型车辆为卡车、挂车或者工程车。感应定位结构包括:底座1、滑座12、驱动组件、基座2、感应杆座3及感应头5,滑座12、驱动组件、基座2、感应杆座3和感应头5均安装于底座1上。
20.底座1位于琵琶孔端面101的后方,固定于工作台8上,底座1设有位于感应杆座3下方的滑孔11,滑孔11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贯穿底座1。滑座12在前后方向上可相对滑动地连接于滑孔11内,滑座12的前端伸出滑孔11外且与基座2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丝杆6,丝杆6的后端设有手柄7,前端与滑座12连接,当通过手柄7转动丝杆6时,转动的丝杆6带动滑座12沿滑孔11滑动。
21.基座2位于底座1的前方,其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底座1的一端(前端),用于接触桥壳100的琵琶孔端面101以在轴向方向上限制桥壳100向后运动。基座2包括与滑座12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1,限位板21沿基座2的高度方向延伸,且限位板2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块211,限位块211远离限位板21的板面用于与琵琶孔端面101贴合,实现桥壳100轴向限位。
22.感应杆座3安装于基座2的后端,感应杆座3开设有呈矩形的感应孔31,感应孔31沿基座2的移动方向延伸,感应孔31的延伸长度设计,可限定基座2的移动行程。具体地,感应杆座3包括通过螺钉固定于基座2的后端的定位板33及焊接固定于定位板33的后端的接触
杆32,接触杆32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其后端开设有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贯穿接触杆32的感应孔31。定位板33的设计实现接触杆32与基座2固定,便于拆卸。感应孔31的设置使得接触杆32形成一镂空部,镂空部提供一运动空间给接触杆32。
23.感应头5安装于底座1上,其用于与电源(未图示)电连接,感应头5与感应孔31对应设置且伸入感应孔31内。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头5为红外线感应头,当红外线感应头与感应孔31的内壁接触时,电源的电路接通,当红外线感应头与感应孔31的内壁分离时,电源断开。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感应头5也可为距离传感器或者光传感器。通过设置感应头5和接触杆32,从而可实现电源的接通和断开。
24.为了便于拆装感应头5,在底座1上设置一用于安装感应头5的感应支座4,具体地,感应定位结构包括固定于底座1的顶面的感应支座4。在本实施例中,感应支座4包括固定于底座1的顶面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顶面对应感应孔31设有用于安装感应头5的连接耳42,连接耳42与固定板41焊接固定使两者形成一整体,达到简化感应支座4的结构,固定板41的设计实现连接耳42与底座1固定。连接耳42的顶面凹设有安装槽43,安装槽43沿感应孔31的深度方向贯穿连接耳42,感应头5安装于安装槽43上,通过设置安装槽43,从而可简化感应头5与连接耳42之间的连接结构。由于不同型号的桥壳100与基座2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使得基座2的移动行程不同,因此,为了适用不同桥壳100的定位,设置两个连接耳42,两连接耳42分别位于感应杆座3的相对两侧,且每一连接耳42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槽43,两安装槽43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靠近基座2,在本实施例中,右安装槽43相对于左安装槽43靠近基座2;通过设置两连接耳42,从而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的在两安装槽43中的一个上安装感应头5。
25.感应杆座3位于底座1的上方且其在基座2的带动下相对于底座1移动并带动感应孔31的内壁与感应头5接触或者分离,使电源接通或者断开,在电源接通状态下,基座2与琵琶孔端面101接触,在电源断开状态下,基座2与琵琶孔端面101分离,即依据电源的状态来判断基座2是否与琵琶孔端面101接触,也即依据电源的状态来判断基座2是否在桥壳100的轴向方向上准确定位桥壳100,可避免感应定位结构对桥壳100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上推力杆架的组焊精度。具体地,当在桥壳100上组焊上推力杆架时,转动手柄7带动滑座12向前滑动,与此同时,滑动的滑座12带动基座2向前移动以带动接触杆32向前移动,在接触杆32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当接触杆32的感应孔31内壁与感应头5两者处于分离状态时,电源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此时,限位块211还未与琵琶孔端面101贴合,接着,接触杆32继续向前移动直到接触杆32的感应孔31内壁与感应头5接触时,电源的电路处于接通状态,且在此时,限位块211的基准面(板面)与琵琶孔端面101贴合(即限位块211顶紧琵琶孔端面101),即完成桥壳100的轴向定位。当上推力杆架组焊完成时,反向转动手柄7带动接触杆32向后移动,使得感应孔31的内壁与感应头5分离,此时,桥壳100处于非焊接状态,电源电路断开以确保用电安全,与此同时,限位块211向后移动,使得限位块211的基准面与琵琶孔端面101分离。
26.本实用新型感应定位结构通过设置感应杆座,感应杆座开设有感应孔,并设置用于与电源电连接的感应头,感应头与感应孔对应设置且伸入感应孔内,当感应杆座在基座的带动下相对于底座移动时,带动感应孔的内壁与感应头接触或者分离,使得电源接通或者断开,在电源接通状态下,基座与琵琶孔端面接触,在电源断开状态下,基座与琵琶孔端
面分离,即依据电源的状态来判断基座是否在桥壳的轴向方向上准确定位桥壳,可避免感应定位结构对桥壳定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上推力杆架的组焊精度。
2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