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0411发布日期:2022-04-14 20:3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轴承座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座夹具。


背景技术:

2.对于轴承座,尤其是经过铸造成型的不规则轴承座,在铸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多个面或者多个安装位置的精加工,以满足轴承座对其局部的功能性和连接性等要求。
3.然而,对于不规则、表面形状较为复杂的轴承座,在其精加工过程中,不管是定位,还是定位后的加工,操作均需要多人同时协同合作,并且每一个面和每一个局部的加工,都是要单独固定,使得其加工工期较长,浪费人力,在加工时,还会出现震刀现象,影响待加工的轴承的局部尺寸精度,严重的还会造成报废,并且定位的精确性也不好,并且每一次定位,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夹具,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轴承座夹具难以满足复杂加工以及精确定位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轴承座夹具。
5.一种轴承座夹具,其包括:底座、转轴组件、限位组件以及夹持件。转轴组件、限位组件以及夹持件均设置于底座的顶侧表面,夹持件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底座连接,其另一端连接限位组件,待加工的轴承座被夹持于夹持件以及底座之间。
6.夹持件为一硬质框型结构,并且夹持件一侧边缘具有一开口。夹持件具有若干连接孔,若干连接孔分别对应设置于夹持件开口一侧的两端,夹持件通过若干连接孔与转轴组件对应连接。待加工的轴承座放置于底座的顶侧表面,夹持件以连接孔以及转轴组件的连接处为轴心向靠近轴承座的一侧扣合,从而使得待加工的轴承座被夹持于框型夹持件以及底座之间。
7.底座设置有一定位通孔。并从底座的顶侧表面贯穿至底座的底侧表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组件设置于夹持件远离转轴组件的一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垫块以及限位压块;限位垫块远离转轴组件设置于底座的一侧边缘,限位压块设置于限位垫块的顶侧,并同时抵接于限位压块以及夹持件的顶侧表面。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垫块具有两安装通孔,两安装通孔分别设置于限位垫块的两端,限位垫块通过两安装通孔固定连接于底座远离转轴组件的一侧边缘。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座对应限位垫块设置有一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靠近转轴组件设置于转轴组件以及限位组件之间。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通孔设置于限位垫块以及限位凸起之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压块具有一长圆孔,长圆孔从限位压块的一侧表面贯穿至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限位压块通过长圆孔固定于底座的顶侧表面。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转轴组件包括两转轴座以及两转轴,两转轴座对应
夹持件开口的两端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侧表面,两转轴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转轴座中。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件开口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转轴座内,并分别以对应的转轴为轴心进行摆动。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轴承座夹具通过设置框型夹持件对待加工的轴承座进行夹持,能够在满足多工序的复杂加工需求的同时提高轴承座在夹持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而有效提高对轴承座加工的效率以及精度,以此提升轴承座产品的良率。此外,底座设置有定位通孔,在对轴承座进行夹持时,定位通孔能够有效提升轴承座定位的准确性,至限位组件的协同下,进一步提升轴承座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使得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轴承座夹具,该轴承座夹具包括底座1、转轴组件2、限位组件3以及夹持件4。其中,转轴组件2、限位组件3以及夹持件4均设置于底座1的顶侧表面,夹持件4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2与底座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限位组件3,待加工的轴承座5被夹持于夹持件4以及底座1之间。
27.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夹持稳定性,夹持件4为一硬质框型结构,并且夹持件4一侧边缘具有一开口。夹持件4具有若干连接孔41,若干连接孔41分别对应设置于夹持件4开口一侧的两端,夹持件4通过若干连接孔41与转轴组件2对应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待加工的轴承座5放置于底座1的顶侧表面,夹持件4以连接孔41以及转轴组件2的连接处为轴心向靠近轴承座5的一侧扣合,从而使得待加工的轴承座5被夹持于框型夹持件4以及底座1之间。框型夹持件4能够在不遮挡、妨碍轴承座5进行加工的同时,通过平整抵接于轴承座5边缘使得轴承座5在被夹持过程中受力均匀,以此减少轴承座5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移,进而提高轴承座5加工的精度。
28.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夹持件4施力均匀,并进一步减少待加工的轴承座5在受夹持过程中的径向位移,限位组件3设置于夹持件4的封闭一侧,也即夹持件4远离转轴组件2的一侧。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垫块31以及限位压块32。限位垫块31远离转轴组件2设置于底座1的一侧边缘,限位压块32设置于限位垫块31的顶侧,并同时抵接于限位压块32以及夹持件4的顶侧表面,从而使得限位组件3在限制待加工轴承底座1径向位移的同时,还能够限制轴承底座1的轴向位移。
29.请参阅图2以及图3,进一步的,限位垫块31具有两安装通孔311,两安装通孔311分别设置于限位垫块31的两端,限位垫块31通过两安装通孔311固定连接于底座1远离转轴组件2的一侧边缘。底座1对应限位垫块31设置有一限位凸起11,该限位凸起11靠近转轴组件2设置于转轴组件2以及限位组件3之间,并配合限位组件3形成工件安装区,在实际应用时,待加工的轴承底座1设置于限位凸起11以及限位垫块31之间,限位凸起11与限位垫块31配合限制待加工轴承座5的径向位移,从而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夹持稳定性。
30.请参阅图2,进一步的,限位压块32具有一长圆孔321,该长圆孔321从限位压块32的一侧表面贯穿至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并且,限位压块32通过一固定螺栓以及长圆孔321固定于底座1的顶侧表面。在实际应用时,限位压块32的一端抵接于限位垫块31的顶侧表面,限位压块32的另一端抵接于夹持件4封闭端的顶侧表面,于此同时,限位压块32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顶侧表面,从而将夹持件4限位固定于一定高度范围内,进而对待加工的轴承底座1进行夹持,并维持稳定的夹持状态。此外,限位压块32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节固定螺栓在长圆孔321中的锁紧位置,来调节限位压块32于夹持件4的抵接面积,从而使得夹持件4的开合以及待加工轴承座5的装卸更加方便。
31.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本夹持件4的转动连接稳定性以及开合的顺
畅性,转轴组件2包括两转轴21以及两转轴座22,两转轴21分别设置于对应的转轴座22中,两转轴座22对应夹持件4开口的两端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侧表面,夹持件4开口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转轴座22内,并分别以对应的转轴21为轴心进行摆动。在实际应用中,夹持件4以两转轴21为轴心相对底座1进行敞开以及闭合。
32.请参阅图2以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轴承座夹具的夹持精确性,底座1设置有一定位通孔12。该定位通孔12设置于限位垫块31以及限位凸起11之间,并从底座1的顶侧表面贯穿至底座1的底侧表面。在实际应用中,轴承座5安装至底座1时,通过定位通孔12进行对位,从而进一步提升轴承座5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轴承座夹具通过设置框型夹持件对待加工的轴承座进行夹持,能够在满足多工序的复杂加工需求的同时提高轴承座在夹持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而有效提高对轴承座加工的效率以及精度,以此提升轴承座产品的良率。此外,底座设置有定位通孔,在对轴承座进行夹持时,定位通孔能够有效提升轴承座定位的准确性,至限位组件的协同下,进一步提升轴承座的加工精度。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