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9600发布日期:2022-05-17 10:5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2.金属板材、金属叶片、轴、缸体等构件为了增加耐磨性、耐腐蚀性,会采用喷焊工艺进行表面处理;金属工件在进行处理时多采用简单的架体作为夹持工装进行使用,控制工件转动时需要将工件吊运至机床上通过加床的卡盘和尾座进行工件的加紧及旋转控制,而机床在车间还负责其他构件的加工使用,工作量增加时不能很好的协调现有设备的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工装夹具来方便工件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该装置方便工件夹持,可适应工件尺寸变化,并利于工件旋转控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包括:
6.底座,其整体呈平板状;
7.固定支架,其包括固定地设在底座一侧的固定立板、铰接在固定立板上的第一夹/顶多功能架;
8.活动支架,其包括与底座轨道滑动配合并位于固定立板相对侧的活动立板、设在活动立板上的第二夹/顶多功能架;
9.传动机构,其设在底座上并与活动立板传动配合,用于控制活动立板在底座上横移。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包括铰接在固定立板一侧的第一铰接轴、设在第一铰接轴上的第一u型架、设在第一u型架的两个侧臂上且相对布设的第一调节螺杆、设在第一调节螺杆端部的第一夹持板、设在第一u型架上的固定锥形顶头;所述固定立板上设有螺纹配合的顶丝,所述顶丝作用在第一铰接轴外圆周壁上。
11.进一步,所述第二夹/顶多功能架包括铰接在活动立板一侧的第二铰接轴、设在第二铰接轴上的第二u型架、设在第二u型架的两个侧臂上且相对布设的第二调节螺杆、设在第二调节螺杆端部的第二夹持板、设在第二u型架上且与固定锥形顶头相对布设的可调节锥形顶头、设在活动立板另一侧并与第二铰接轴连接的第一电机。
12.进一步,所述可调节锥形顶头包括设在第二u型架上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螺纹配合的锥头本体、与锥头本体螺纹配合并顶持在连接板一侧的锁紧螺母。
13.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电机座、设在电机座一侧的第二电机、两端分别铰接在电机座和固定立板之间的传动螺杆;所述第二电机与传动螺杆连接,所述传动螺杆与活动立板螺纹配合。
14.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平行间隔布设的滑槽,所述活动立板底部设有适配滑槽的凸起。
15.进一步,所述固定立板上第一夹/顶多功能架下方设有横向布设的伸缩调节支撑杆,所述伸缩调节支撑杆一端设有支撑座。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利用传动机构控制活动立板相对固定立板进行相向或相逆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和第二夹/顶多功能架的间距调节,这样可以适应工件长短变化;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和第二夹/顶多功能架在结构上具有夹持固定功能,同时也具有工件两端顶持功能,这样可以适应工件形体特点;第二夹/顶多功能架可利用第一电机实现旋转控制,并可基于工件固定后带动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实现同步的转动,这样可实现工件的体位变化;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洁,可适应多种工件的尺寸变化、形体特点,并实现有效的固定,同时还可实现工件体位的调节,这些特点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应用于金属构件表面喷焊工艺中,使用上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底座;2-固定立板;3-第一铰接轴;4-第一u型架;5-第一调节螺杆;6-第一夹持板;7-固定锥形顶头;8-顶丝;9-活动立板;10-第二铰接轴;11-第二u型架;12-第二调节螺杆;13-第二夹持板;14-第一电机;15-连接板;16-锥头本体;17-锁紧螺母;18-电机座;19-第二电机;20-传动螺杆;21-伸缩调节支撑杆;22-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22.如图1和2所示,一种金属构件表面喷焊用调节夹持工装;该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传动机构;底座1提供基础支撑作用;固定支架、活动支架进行相互配合用于工件的夹持固定;传动机构用于实现活动支架相对固定支架进行位置调节,进而适应工件尺寸的变换。
23.底座1整体呈平板状,可采用钢板制成长方体型;底座1上沿长度方向平行间隔布设两个长条状的滑槽,用于和活动支架上的活动立板9进行滑动配合。
24.固定支架包括固定立板2和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固定立板2底部固定在底座1一侧;第一夹/顶多功能架铰接在固定立板2一侧;第一夹/顶多功能架在结构上包括第一铰接轴3、第一u型架4、第一调节螺杆5、第一夹持板6和固定锥形顶头7;第一铰接轴3横向布设一端铰接固定一侧;第一u型架4的中部固定在铰接轴一端上,第一u型架4俯视投影呈u型;第一调节螺杆5设有两个并相对地设在第一u型架4的两个侧臂上,第一调节螺杆5与第一u型架4螺纹配合;第一夹持板6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杆5端部,两个第一夹持板6可对工件进行夹持,利用第一调节螺杆5的螺纹配合特点实现两个第一夹持板6的间距调节;为了实现第一夹/顶多功能架的初始固定,在固定立板2上设有螺纹配合的顶丝8,顶丝8作用在第一铰接轴3外圆周壁上;固定锥形顶头7固定地设在第一u型架4上。
25.活动支架包括活动立板9和第二夹/顶多功能架。活动立板9底部设有两个凸起并与底座1上的滑槽活动配合;第二夹/顶多功能架在结构上包括第二铰接轴10、第二u型架11、第二调节螺杆12、第二夹持板13、可调节锥形顶头和第一电机14;第二铰接轴10横向布设并铰接在活动立板9一侧,同时与第一铰接轴3同轴心布设;第二u型架11俯视投影呈u型,第二u型架11的中部固定在第二铰接轴10一端;第二调节螺杆12设有两个并相对地设在第二u型架11的两个侧臂上,第二调节螺杆12与第二u型架11螺纹配合;第二夹持板13固定在第二调节螺杆12端部,两个第二夹持板13可对工件进行夹持,利用第二调节螺杆12的螺纹配合特点实现两个第二夹持板13的间距调节;可调节锥形顶头与固定锥形顶头7相对布设,两者配合后实现工件的夹持固定;可调节锥形顶头包括设在第二u型架11上的连接板15、与连接板15螺纹配合的锥头本体16和与锥头本体16螺纹配合并顶持在连接板15一侧的锁紧螺母17;第一电机14安装在活动立板9一侧并与第二铰接轴10连接,第一电机14采用伺服电机,可利用第一电机14控制第二u型架11的旋转角度。
26.传动机构设在底座1上并与活动立板9传动配合,用于控制活动立板9在底座1上横移。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座18、第二电机19和传动螺杆20;电机座18呈平板状立式布设在底座1上;第二电机19安装在一侧,第二电机19采用伺服电机;传动螺杆20两端分别铰接在电机座18和固定立板2之间,同时传动螺杆20还与活动立板9螺纹配合;通过第二电机19控制传动螺杆20转动时可实现活动立板9相对固定立板2进行相向或相逆移动。
27.为了方便工件初期进行固定操作;在固定立板2上第一夹/顶多功能架下方设有横向布设的伸缩调节支撑杆21,伸缩调节与固定立板2滑动配合,伸缩调节支撑杆21一端设有支撑座22,利用支撑座22进行工件的初始支撑或进行防坠保护。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对于箱体类的工件,利用吊带或人工将工件运至设备上方,预先利用第一夹持板6进行初期夹持固定,支撑座22提供一个底部支撑;第一夹持板6进行夹紧固定时可通过旋动第一调节螺杆5来实现;工件一端固定后,控制第二电机19启动,使活动立板9带动第二夹/顶多功能架向工件靠近,第二u型架11临近工件后停止;然后旋动第二调节螺杆12,使第二夹持板13夹紧工件;工件夹紧固定后,如无需旋转工件操作,可维持支撑座22在底部的支撑,如需要进行旋转控制时,利用伸缩调节支撑杆21的可移动特性,将伸缩调节支撑杆21向外侧拉出解除工件的支撑;进行旋转控制时,先旋松顶丝8,然后控制第一电机14启动,第一电机14通过带动第二铰接轴10转动实现第二u型架11的转动控制,进而实现整个工件的转动控制,从而方便喷焊工艺的进行。对于轴类工件可采用固定锥形顶头7和可调节锥形顶头的配合来实现支撑固定;工件悬吊后一端对应固定锥形顶头7,通过第二电机19的控制,使可调节锥形顶头临近工件另一端,然后旋松锁紧螺母17,控制锥头本体16旋转并顶紧工件后旋紧锁紧螺母17,此时实现工件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无需使用第一电机14时应维持顶丝8的锁紧状态,而使用时则应预先旋松顶丝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