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4217发布日期:2022-07-29 21: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


背景技术:

2.在针对各种回转体配件及汽车卡扣类配件的冲压成型中,通常利用刀头一次性模具进行冲孔成型,单配件寿命低,生产出的产品不稳定,也不容易及时的发现配件损坏,导致产品存在批量不良的风险。
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针对各种回转体及汽车配件卡扣类的生产中由于刀口强度弱导致产品易损坏且不易被发现的缺点。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公夹板、止挡板和上凹模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脱板、下夹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产品初步成型的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用于将产品冲孔的第四冲头、用于对冲孔后的产品内壁进行加工的第五冲头、第六冲头,所述上模组件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第四冲头、第五冲头和第六冲头对应的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三号顶杆、四号顶杆、五号顶杆和六号顶杆,所述下模组件内还设置有与第四冲头连通的一号气道,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与一号气道对应连通的二号气道,还设置有与二号气道相连的废料出口。
7.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第四冲头与产品接触一端为直角,所述第五冲头、第六冲头顶端设置有倒角。
8.进一步的是:所述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三号顶杆、四号顶杆、五号顶杆、六号顶杆的端头均设置在止挡板内并与上凹模板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分别用于对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三号顶杆、四号顶杆、五号顶杆和六号顶杆进行抵送的抵送组件。
9.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上垫板内设置有二号通孔,所述公夹板内设置有三号通孔,所述止挡板内设置有四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抵送组件包括与一号螺孔螺纹连接的一号螺塞、与公夹板和止挡板滑动连接的一号打杆和用于驱动一号打杆运动的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自然状态下一端与一号螺塞相抵,另一端与一号打杆端部相抵。
10.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模组件内设置有一号等高螺丝和二号弹簧,所述一号等高螺丝的一端与下脱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夹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内设置有五号通孔,所述下垫板内设置有六号通孔,所述下夹板内设置有七号通孔,所述二号弹簧穿过六号通孔和七号通孔一端与下脱板下表面相抵,另一端置于五号通孔内。
11.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开模的弹簧螺丝组件,所述上模座内设
置有八号通孔,所述上垫板上设置有九号通孔,所述公夹板内设置有十号通孔,所述止挡板上设置有十一号通孔,所述上凹模板上设置有十二号通孔,所述弹簧螺丝组件包括与止挡板和上凹模板滑动连接的二号打杆、用于驱动二号打杆的三号弹簧、设置在八号通孔上端的二号螺塞,所述三号弹簧一端与二号螺塞相抵、三号弹簧另一端与二号打杆相抵。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设置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第四冲头、第五冲头、第六冲头,能够逐渐的对产品进行冲孔,废料直接从第二气道通过废料出口流出,解决了刀口强度弱,单配件寿命低,单品成品上升。
14.2、设置二号弹簧和一号等高螺丝,能够使得开模时下脱板能够自动的向上运动,使得下脱板相对第一冲头、第二冲头、第三冲头、第四冲头、第五冲头、第六冲头向上运动,便于移动料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反冲孔结构模具在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反冲孔结构模具在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记为:1、上模座;2、上垫板;3、公夹板;4、止挡板;5、上凹模板;6、下脱板;7、下夹板;8、下垫板;9、下模座;10、第一冲头;11、第二冲头;12、第三冲头; 13、第四冲头;14、第五冲头;15、第六冲头;16、一号顶杆;17、二号顶杆;18、三号顶杆;19、四号顶杆;20、五号顶杆;21、六号顶杆;22、一号气道;23、二号气道;
18.24、抵送组件;25、一号等高螺丝;26、二号弹簧;27、弹簧螺丝组件;241、一号螺塞; 242、一号弹簧;243、一号打杆;271、二号打杆;272、三号弹簧;273、二号螺塞。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反冲孔结构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上垫板2、公夹板3、止挡板4和上凹模板5,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脱板6、下夹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所述下模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对产品初步成型的第一冲头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用于将产品冲孔的第四冲头13、用于对冲孔后的产品内壁进行加工的第五冲头14、第六冲头15,所述上模组件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冲头
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第四冲头13、第五冲头14和第六冲头15对应的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19、五号顶杆20和六号顶杆21,所述下模组件内还设置有与第四冲头13连通的一号气道22,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与一号气道22对应连通的二号气道23,还设置有与二号气道23相连的废料出口。
23.需说明的是,待成型的半成品由料带输送至模具中进行成型。
24.工作时,料带移动步距冲压开始,上模组件向下运行,上凹模板5贴合料带向下运行,料带接触下脱板6向下运行,当下脱板6接触下夹板7时完成成型,同时第四冲头13冲断料带,一号气道22进气迫使废料向上方运行,然后废料通过二号气道23从废料出口流出。
25.上述设计中,设置第一冲头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第四冲头13、第五冲头14、第六冲头15,能够逐渐的对产品进行冲孔,废料直接经过二号气道23从废料出口流出,解决了刀口强度弱,单配件寿命低,单品成品上升。
26.具体地:所述第一冲头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第四冲头13与产品接触一端为直角,所述第五冲头14、第六冲头15顶端设置有倒角。
27.工作时,第一冲头10对产品进行初步拉伸、第二冲头11和第三冲头12对产品进行进一步冲压,随后第四冲头13对产品进行冲孔,冲孔后第五冲头14和第六冲头15再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28.上述设计中,相比较单配件,第一冲头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第四冲头13与产品接触一端为直角,能够对产品进行拉伸,所述第五冲头14、第六冲头15顶端设置有倒角。能够使得产品最终成型。相比较单配件对产品成型冲孔,此种方式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29.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 19、五号顶杆20、六号顶杆21的端头均设置在止挡板4内并与上凹模板5滑动连接,所述上模组件设置有分别用于对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19、五号顶杆20和六号顶杆21进行抵送的抵送组件24。
30.工作时,开模过程中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19、五号顶杆 20和六号顶杆21在抵送组件24的作用下,分别对其下方的产品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产品与上模组件脱离。
31.上述设计中,能够实现对产品与上模组件的快速脱离。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座1内设置有一号通孔,所述上垫板2内设置有二号通孔,所述公夹板3内设置有三号通孔,所述止挡板4内设置有四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抵送组件24包括与一号螺孔螺纹连接的一号螺塞241、与公夹板3和止挡板4滑动连接的一号打杆243和用于驱动一号打杆243运动的一号弹簧242,所述一号弹簧242自然状态下一端与一号螺塞241相抵,另一端与一号打杆243端部相抵。
33.工作时,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合模时,一号打杆243相对公夹板3和止挡板4向上与滑动,一号弹簧242压缩;脱模时,一号弹簧242复位,一号打杆243在一号弹簧242的作用下相对止挡板4和公夹板3向下滑动,驱动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19、五号顶杆20和六号顶杆21向下按压产品。
34.上述设计中,能够利用开模时一号弹簧242对一号打杆243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一号打杆243驱动一号顶杆16、二号顶杆17、三号顶杆18、四号顶杆19、五号顶杆20和六号顶杆 21向下按压产品,使得产品自动的与上模组件脱离。
35.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下模组件内设置有一号等高螺丝25和二号弹簧26,所述一号等高螺丝25一端与下脱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下夹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9内设置有五号通孔,所述下垫板8内设置有六号通孔,所述下夹板7 内设置有七号通孔,所述二号弹簧26穿过六号通孔和七号通孔一端与下脱板6下表面相抵,另一端置于五号通孔内。
36.实际工作中,合模时,下脱板6、下夹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相互紧贴,此时二号弹簧26受到下脱板6的力收缩;开模时,二号弹簧26复位,驱动下脱板6向上移动,此时下脱板6带动一号等高螺丝25相对下夹板7、下垫板8、下模座9向上滑动。
37.上述设计中,通过设置二号弹簧26和一号等高螺丝25,能够使得开模时下脱板6能够自动的向上运动,使得下脱板6相对第一冲头10、第二冲头11、第三冲头12、第四冲头13、第五冲头14、第六冲头15向上运动,便于移动料带。
3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开模的弹簧螺丝组件27,所述上模座1内设置有八号通孔,所述上垫板2上设置有九号通孔,所述公夹板3内设置有十号通孔,所述止挡板4上设置有十一号通孔,所述上凹模板5上设置有十二号通孔,所述弹簧螺丝组件27包括与止挡板4和上凹模板5滑动连接的二号打杆271、用于驱动二号打杆271 的三号弹簧272、设置在八号通孔上端的二号螺塞273,所述三号弹簧272一端与二号螺塞 273相抵、三号弹簧272另一端与二号打杆271相抵。
39.需说明的是,开模时二号打杆271一端伸出上凹模板5下底面。
40.工作时,合模过程中,二号打杆271最先与下脱板6相接触,当合模完成后,上凹模板 5与下脱板6紧贴;脱模过程中,三号弹簧272驱动二号打杆271向下运动,使得料带与上模组件脱离。
4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