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7097发布日期:2022-08-31 13:5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2.斜床身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具有稳定性好、利用率高和排屑方便的优点。
3.但是目前的斜身数控机床工作台在轴向移动过程中,加工生产的废屑容易进入导轨和滑块连接位置上,在大批量生产加工过程中,导轨和滑块的连接位置上容易堆积废屑,从而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导致机床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所述倾斜工作台通过设置可以伸缩收纳的防护壳,在所述工作台做轴向移动时,防护壳随之伸缩,能够时刻保护内部连接位置,阻挡加工废屑进入机床内部,防护壳表面光滑进一步便于废屑的排放。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排刀架、托板和防护壳,所述排刀架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防护壳套接在所述托板上;
6.所述防护壳包括第一子防护壳、第二子防护壳、第三子防护壳、第四子防护壳和第五子防护壳;
7.所述第二子防护壳覆盖在所述第一子防护壳上,所述第四子防护壳覆盖在所述第五子防护壳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的一端覆盖在所述第二子防护壳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的另一端覆盖在所述第四子防护壳上;
8.所述第三子防护壳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托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口上。
9.所述第一子防护壳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外壁凸起形成第一导杆,所述第二侧板外壁凸起形成第二导杆。
10.所述第二子防护壳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侧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凹槽;
11.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导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导杆配合连接。
12.所述第二子防护壳的顶板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子防护壳的顶板内壁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13.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连接。
14.所述第四子防护壳的顶板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子防护壳的顶板内壁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15.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连接。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斜身数控机床,所述斜身数控机床包括x轴组件,所述x轴组件倾斜布置,所述x轴组件上设置有所述工作台。
17.所述x轴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托板上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组和第二滑块组;
18.所述第一滑块组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组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连接。
19.所述第一子防护壳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五子防护壳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的另一端。
20.所述第一子防护壳的第一侧板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21.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连接固定。
22.所述x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丝杆,所述托板底部设置有第一丝杠连接部;
2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所述工作台通过设置可伸缩的防护壳,在工作台移动时可以防止废屑进入机床内部,有效地保护机床内部连接部位,所述防护壳外表光滑,进一步便于排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机床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机床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x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子防护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子防护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子防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控机床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中机床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控机床包括工作台1,主轴组件2、x轴组件3和y轴组件4,所述主轴组件2设置在机床的一端,所述主轴组件2包括旋转油缸21和夹具22,所述旋转油缸21的输出轴与所述夹具22相接,所述夹具22用以夹持工件,所述旋转油缸21驱动所述夹具22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工件转动。
35.具体的,所述x轴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丝杠32、第一导轨组件33和连接板3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固定在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与所述第一丝杠32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固定在所述连接板34上。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包括第一导轨331和第二导轨 332。
36.具体的,所述y轴组件4设置在所述机床上,与所述主轴组件2平行,所述y轴组件4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第二丝杆42、第二导轨组件43和 l型台4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与所述第二丝杠4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驱动所述第二丝杠42转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43设置在所述 l型台44上,所述第二导轨组件43包括第三导轨431和第四导轨432,所述第三导轨431设置在所述l型台44凸起的一侧高处台面上,所述第四导轨432设置在所述l型台44的另一侧的低处台面上。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和所述第二导轨组件43起导向作用。
38.具体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x轴组件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板34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滑块组341和第四滑块组342,所述第三滑块组341与所述第三导轨431配合连接,所述第四滑块组342与所述第四导轨432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板34覆盖在所述l型台44上,所述连接板34 基于所述l型台44倾斜布置。
3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3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丝杠连接部343,所述第二丝杠连接部343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丝杠42与所述第二螺纹通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2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带动所述连接板34在所述第二导轨组件43上移动。
40.具体的,所述连接板3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结构,用以提高所述连接板34的刚性,满足承载需求,保证设备的运转安全性。
41.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台结构示意图,所述工作台1固定在所述x轴组件3上,根据所述连接板34的倾斜度,所述工作台1的倾斜度可以为30度、或者45度、或者60度,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所述工作台1包括托板14和排刀架11,所述托板14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组141和第二滑块组142,所述第一滑块组141与所述第一导轨33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组142与所述第二导轨332配合连接,所述托板14 基于所述第一滑块组141和所述第二滑块组142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上移动。
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与所述第一丝杆3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所述第一丝杆32转动,所述托板14的底部上设置有第一丝杆连接部143,所述第一丝杆连接部143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丝杆32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2转动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带动所述托板14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上移动。
43.所述排刀架11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槽,所述若干个安装槽用以安装加工刀具,所述倾斜布置的工作台1上,x轴向长度增加,所述排刀架11上可以安装多种刀具,在加工工件过程中,通过调整所述工作台1移动,实现对工件不同的加工操作。
44.所述工作台1设置有防护壳组件12,所述防护壳组件12覆盖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
33,所述防护壳12包括若干个子防护壳,所述若干个子防护壳包括第一子防护壳121、第二子防护壳122、第三子防护壳123、第四子防护壳124和第五子防护壳125,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固定在所述x轴组件3上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的一端,所述第五子防护壳125固定在所述x轴组件3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覆盖在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上,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覆盖在所述第五子防护壳125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的一端覆盖在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的另一端覆盖在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上。
45.可选的,根据实际的加工情况需求,所述若干个子防护壳的数量可以为5个、或者6个、或者7个等等。
46.具体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子防护壳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包括第一侧板1211和第二侧板1212,所述第一侧板 1211的内壁上向内形成有第一配合槽12111,所述第一配合槽12111的槽口开口方向向下,所述第二侧板121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配合槽12121,所述第二配合槽12121的槽口开口方向向下,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覆盖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上,所述第一配合槽12111与所述第一导轨331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配合槽12121与所述第二导轨33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基于所述第一配合槽12111和所述第二配合槽12121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组件33上。
4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1211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一导杆12112,所述第二侧板1212的外壁向外凸起形成第二导杆12122。
48.具体的,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子防护壳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覆盖在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上,所述第二子防护壳 122包括第三侧板1221和第四侧板1222,所述第三侧板122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12211,所述第四侧板122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2221,所述第一滑槽12211与所述第一导杆1211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2212 与所述第二导杆12122配合相接。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基于所述第一滑槽12211与所述第二滑槽12221在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上移动。
4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板1221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注油孔12212,所述第一注油孔12212与所述第一滑槽12211连通,通过所述第一注油孔12212 定期对所述第一滑槽12211和所述第一导杆12112之间注入润滑油,保证所述第一滑槽12211和所述第一导杆12112相对移动,所述第四侧板1222 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侧板1221相同的注油孔,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0.具体的,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的顶部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1223,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用以连接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 的一端,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的顶部凸起形成第二限位块1243,所述第二限位块1243与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的另一端相接。
51.具体的,所述第五子防护壳125具有与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相同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作用,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具有与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 相同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作用,具体可以参考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和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作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2.具体的,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子防护壳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上开设有安装口1231,所述安装口1231与所述托板 14相匹配,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的一端覆盖在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的另一端覆盖在所述第
四子防护壳124上,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上顶板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232,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上顶板的另一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1233,所述第一限位槽1232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1233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2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232,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124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233起定位作用。
5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 逐渐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1232的一端,当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232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基于所述第三子防护壳 123的作用往上移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上移动到最高处时,所述第一子防护壳121和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收缩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内。
54.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逐渐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1232的另一端,当所述第一限位块1223与所述第一限位槽 1232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基于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往下移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下移动到最低处时,所述第一子防护壳 121和所述第二子防护壳122伸展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内。
5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上移动到最高处时,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和所述第五子防护壳125伸展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外。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向下移动到最低处时,所述第四子防护壳124和所述第五子防护壳125收缩在所述第三子防护壳123内。
5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12通过所述若干个子防护壳的层叠布置,有效阻挡加工时产生的废屑,避免废屑进入机床内部,所述防护壳12表面光滑,进一步提高了斜身数控机床的排屑能力。
5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所述工作台1 通过设置可伸缩的防护壳12,在工作台1移动时可以防止废屑进入机床内部,有效地保护机床内部连接部位,所述防护壳12外表光滑,进一步便于排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58.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台及斜身数控机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