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6034发布日期:2022-05-18 19:3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件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2.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铆接件连接在一起,如此构成的不可拆连接,称为铆钉连接,简称铆接。铆接具有工艺设备简单、抗震、耐冲击和牢固可靠等优点。缺点是铆接时噪声大、影响工人健康,结构一般较笨重以及被铆接件强度削弱较大等。
3.铆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现有的零件铆接通常为,工人使用铆接机对零件进行铆接作业。但是该传统方式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不利于现实的生产制造。
4.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件铆接装置,从而能够对零件进行快速、自动化地进行铆接。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零件铆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和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转盘上环绕设置有第一放置机构和第二放置机构,所述第一放置机构包括第一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机构包括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二放置块上设置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块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放置槽连通的放置口;所述机架上环绕所述转盘设置有铆接机,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转盘一侧对称设置有取料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气缸,所述安装板上位于所述气缸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气缸输出端设置有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的夹爪上分别设置有取料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取料机构一侧倾斜设置有取料输送跑道,所述取料输送跑道上设置有隔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铆接机包括铆接架,所述铆接架上设置有铆接气缸,所述铆接气缸输出端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设置有铆接头,所述下压板上位于所述铆接头两侧设置有定位柱。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放置块上位于所述第一放置槽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放置槽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放置块上位于所述第二放置槽两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上设置有操作屏幕。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将两个零件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中,驱动装置驱动转盘进行旋转,使得第一放置机构和第二放置机构分别旋转至铆接机的下方,铆接机工作对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中的零件进行压合铆接,零件铆接完成后,驱动装置控制转盘继续旋转,使得第一放置机构和第二放置机构分别旋转至取料机构的下方,通过取料机构对第一放置机构和第二放置机构中的零件进行夹取输送存放点进行存放。此设备能够同时生产比较相似的两件,只需要调整铆接机上铆接头的位置距离尺寸,从而实现自动化的铆接生产,大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铆接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机架;2、转盘;3、驱动装置;4、第一放置机构;401、第一放置块;402、第一放置槽;403、第一限位块;404、第一定位槽;5、第二放置机构;501、第二放置块;502、第二放置槽;503、放置口;504、第二限位块;505、第二定位槽;6、铆接机;601、铆接架;602、铆接气缸;603、下压板;604、铆接头;605、定位柱;7、取料机构;701、支架;702、安装板;703、气缸;704、导轨;705、伸缩气缸;706、夹爪气缸;707、取料块;8、取料输送跑道;9、隔板;10、保护框;11、操作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转盘2和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装置3,转盘2上环绕设置有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第一放置机构4包括第一放置块401,第一放置块401上设置有第一放置槽402;第二放置机构5包括第二放置块501,第二放置块501上设置有第二放置槽502,第二放置块501侧面设置有与第二放置槽502连通的放置口503;机架1上环绕转盘2设置有铆接机6,机架1上位于转盘2一侧对称设置有取料机构7。将两个比较近似的零件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402和第二放置槽502中,驱动装置3驱动转盘2进行旋转,使得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分别旋转至铆接机6的下方,铆接机6工作对第一放置槽402和第二放置槽502中的零件进行压合铆接,零件铆接完成后,驱动装置3控制转盘2继续旋转,使得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分别旋转至取料机构7的下方,通过取料机构7对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中的零件进行夹取输送存放点进行存放。此设备能够同时生产比较相似的两件,只需要调整铆接机6上铆接头604的位置距离尺寸,从而实现自动化的铆接生产,大大的提高生产的效率。
24.本实施例中,取料机构7包括支架701,支架701顶部设置有安装板702,安装板702上设置有气缸703,安装板702上位于气缸703一侧设置有导轨704,导轨704上滑动设置有伸
缩气缸705,气缸703输出端与伸缩气缸705连接,伸缩气缸705输出端设置有夹爪气缸706,夹爪气缸706的夹爪上分别设置有取料块707。当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转动至取料机构7下方时,气缸703驱动伸缩气缸705移动至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的正上方,之后伸缩气缸705驱动夹爪气缸706下降,使得取料块707插入至零件的孔中,之后夹爪气缸706驱动取料块707向两侧扩张,使得取料块707抵在零件的孔内壁上,从而实现对零件的抓取。之后伸缩气缸705带动夹爪气缸706上升,气缸703驱动伸缩气缸705移动至产品收集处,最后夹爪气缸706驱动取料块707两内侧收缩,使得零件从取料块707上脱落,实现对零件的收集。
25.本实施例中,为了对不同的零件进行收集,从而在机架1上位于取料机构7一侧倾斜设置有取料输送跑道8,取料输送跑道8上设置有隔板9。隔板9能够对取料输送跑道8进行分隔成两个跑道,使得不同的零件在各自的跑道中进行移动。
26.本实施例中,铆接机6包括铆接架601,铆接架601上设置有铆接气缸602,铆接气缸602输出端设置有下压板603,下压板603上设置有铆接头604,下压板603上位于铆接头604两侧设置有定位柱605。当第一放置机构4和第二放置机构5分别转动至对应的铆接机6正下方时,铆接气缸602驱动下压板603进行下压,使得定位柱605分别插入至第一定位槽404和第二定位槽505中进行定位,之后铆接头604对零件需要铆接的地方进行铆接,即完成对零件的铆接工作。并且能够根据零件需要铆接的位置而改变铆接头604的位置,从而适用于不同的零件。
27.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置槽402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403,第一放置块401上位于第一放置槽402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槽404。能够将零件通过第一限位块403固定在第一放置槽402中,同时通过第一定位槽404和定位柱605的配合,能够提高零件铆接的准确率。
28.本实施例中,第二放置槽502内部底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04,第二放置块501上位于第二放置槽502两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505。能够将零件通过第二限位块504固定在第二放置槽502中,同时通过第二定位槽505和定位柱605的配合,能够提高零件铆接的准确率。
29.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保护框10,保护框10上设置有操作屏幕11。使用保护框10能够对零件铆接时进行防护,避免发生意外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操作屏幕11能够对设备进行控制。
30.实际工作时,根据零件需要铆接的位置,对铆接头604的位置进行调整,将零件分别放置在第一放置槽402和第二放置槽502中,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块403和第二限位块504进行固定,驱动装置3驱动转盘2进行转动,使得零件分别位于铆接机6的下方,通过铆接机6对零件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转盘2转动,使得零件位于取料机构7下方,取料机构7将铆接完成后的零件夹取至取料输送跑道8中,零件通过取料输送跑道8滑动至成品收集处进行收集。
31.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2.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