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无伤脱料的模压机。
背景技术:2.模压机在很多化工行业中,是一种经常用到的设备,具有自动程序控制功能,液压系统先进可靠,可实现自动恒温、自动放气、自动起模、自控时间。
3.现有的装置虽然在使用时可以进行自动化脱模,但是脱模过程较为繁杂,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模具的温度会急速下降,而下次模压之前又需要进行加热,无疑会损耗较多的能量,为此提出一种便于无伤脱料的模压机。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于无伤脱料的模压机,包括支撑机构、下模机构、脱模机构和上模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的固定腿、连接在工作台上表面侧面的支撑架,所述下模机构包括开设在工作台中部的加热槽、开设在加热槽中部的模具固定槽、装配在模具固定槽内部的下模具,所述脱模机构包括装配在固定腿中部的伸缩件、连接在伸缩件顶部的下模底、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气泵,所述上模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槽正上方的上模固定件、连接在上模固定件底部的上模具、用于驱动上模固定件下压的液压件。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中部的侧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部滑动连接有侧限位板,所述侧限位板固定在上模固定件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侧限位板与限位块相互契合对上模固定件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模压时更加精准。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槽与模具固定槽之间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贴合在模具固定槽的外壁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模具固定槽内部的下模具会被加热件加热,保证了模压的热量基础。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具固定槽的侧边上安装有顶起件,所述顶起件顶持在下模具的侧边下。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顶起件将下模具的上端顶起与加热槽的底部平齐或是略高一点。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固定件中部安装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与上模具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储油箱对上模具进行涂油,使得上模具在模压之后不会与物料黏连,有效的保证了脱模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固定件的两侧连接有限
位杆,所述限位杆穿插在支撑架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杆进一步的对上模固定件进行限定,避免上模固定件下压时发生偏移,导致模压出差错,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下模具的底部镂空,并利用下模底进行填补,从而在模压完成后利用伸缩件将下模底与下模具分离,从而将模压之后的物料与下模具分离开来,然后通过气泵产生气流在物料与下模底之间,从而将物料与下模底之间分离开来,实现无伤脱模,并且可以快速取下物料并将下模底复位进行下一次模压,不会出现下模具温度下降过多才完成脱模,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并且使得模压的效率大大提高。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上模固定件上设置储油箱对上模具进行涂油,使得上模具始终保持与物料分离不黏连的状态,并且由于重力的缘故,油料还会接触到下模具的内壁,从而使得物料也不会与下模具黏连,使得物料在模压完成之后只会停留在下模底上,保证了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下模机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00、支撑机构;110、工作台;120、固定腿;130、支撑架;140、限位块;
24.200、下模机构;210、加热槽;220、加热件;230、模具固定槽;240、顶起件;250、下模具;
25.300、脱模机构;310、伸缩件;320、下模底;330、气泵;
26.400、上模机构;410、上模固定件;420、上模具;430、侧限位板;440、储油箱;450、液压件;46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无伤脱料的模压机。
30.实施例一:
31.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无伤脱料的模压机,包括支撑机构100、下模机构200、脱模机构300和上模机构400,支撑机构100包括工作台110,设置在工作台110底部的固定腿120、连接在工作台110上表面侧面的支撑架130,下模机构200包括开设在工作台110中部的加热槽210、开设在加热槽210中部的模具固定槽230、装配在模具固定槽230内部的下模具250,脱模机构300包括装配在固定腿120中部的伸缩件310、连接在伸缩件310顶部的下模底320、固定在工作台110底部的气泵330,上模机构400包括设置在加热槽210正上方的上模固定件410、连接在上模固定件410底部的上模具420、用于驱动上模固定
件410下压的液压件450,通过下模底320对下模具250的底部进行一个密封,从而使得下模具250与下模底320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模具,因此在模压完成后,只需将下模底320与下模具250分离,即可将物料与下模具250分离,实现脱模的关键一步,然后通过气泵330产生气流即可将下模底320与物料分离开来,有效的提升了脱模的效率,使得装置更加的实用。
32.具体的,加热槽210与模具固定槽230之间设置有加热件220,加热件220贴合在模具固定槽230的外壁上,通过加热件220对模具固定槽230内部的下模具250进行加热,保证了模压的热量基础,并且设置在模具固定槽230的外部,有效的避免了下模具250与加热件220直接接触导致受热不均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33.实施例二:
34.结合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工作台110中部的侧边安装有限位块140,限位块140中部滑动连接有侧限位板430,侧限位板430固定在上模固定件410的两侧,通过侧限位板430与限位块140的相互契合对上模固定件410的下压位置进行一个定位,使得当侧限位板430与限位块140之间相互卡住时,则代表上模固定件410与加热槽210之间不对应,需要进行调节。
35.具体的,上模固定件410的两侧连接有限位杆460,限位杆460穿插在支撑架130内,通过限位杆460穿插在支撑架130内对上模固定件410的位置做出一个限定,使得上模固定件410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有效的保证了装置模压的精准性。
36.实施例三:
37.结合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模具固定槽230的侧边上安装有顶起件240,顶起件240顶持在下模具250的侧边下,利用顶起件240对下模具250进行顶持,从而在下模具250安装在模具固定槽230内之后可以通过顶起件240进行微调,使得下模具250的顶部与加热槽210的底部水平对齐,不会出现凹陷下去导致模压出现误差的情况出现,有效的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38.具体的,上模固定件410中部安装有储油箱440,储油箱440与上模具420连通,通过储油箱440储存油料,并在上模具420安装在上模固定件410下方之后对上模具420进行涂油,使得上模具420在进行模压时不会与物料黏连起来,有效的提升了装置脱模的可靠性。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通过固定腿120将装置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对应模压形状的下模具250安装在模具固定槽230内,并利用顶起件240对下模具250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其略微高于加热槽210的底部,然后将与下模具250对应的上模具420安装在上模固定件410的底部,启动装置开始进行模压,利用加热件220对下模具250进行加热,加热到温度适宜后放入原料,启动液压件450驱动上模固定件410下压,从而使得上模具420压合在下模具250内,模压完成后,启动伸缩件310带动下模底320下降,使得模压完成后的物料与下模具250分离,然后启动气泵330产生气流在物料和下模底320之间,完成脱模,最后将下模底320再次抵持在下模具250的底部,进行下一次模压即可。
4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