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支撑装置及管道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5777发布日期:2022-06-25 03: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第一支撑部(20),所述第一支撑部(20)包括第一支撑架(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的第一滚轮(22),所述第一支撑架(21)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第二支撑部(30),所述第二支撑部(30)包括第二支撑架(3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1)上的第二滚轮(32),所述第二支撑架(3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滚轮(22)和所述第二滚轮(32)用于支撑管道;力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0)和/或所述第二支撑部(30)上,所述力传感器(4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滚轮(22)和/或所述第二滚轮(32)对所述管道施加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感器(4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1)或所述第二滚轮(3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2)或所述第二滚轮(32)为驱动轮,以驱动所述管道转动;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检测部(50),所述检测部(50)用于检测所述管道的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50)包括编码器、检测滚轮(51)和连接架(52),所述连接架(52)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检测滚轮(51)设置在所述连接架(52)上,所述编码器和所述检测滚轮(51)连接,所述检测滚轮(51)用于和所述管道外壁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2)包括第一连接架(521)、第二连接架(522)和弹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架(521)的下端和所述底座(10)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架(522)的下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架(521)的上端铰接,所述检测滚轮(5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架(522)的上端,所述弹簧结构的一端和所述底座(10)连接,所述弹簧结构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架(52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和所述第二滚轮(32)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部(60),所述第一驱动部(6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导轨(33),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第二支撑部(30)的底部和所述导轨(33)滑动配合;丝杆(3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第二支撑架(31)的底部具有内螺纹,所述丝杆(34)和所述第二支撑架(31)螺纹连接;第二驱动部(35),所述第二驱动部(35)和所述丝杆(34)驱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移动小车(70);旋转支撑座(80),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70)上,所述底座(10)和所述旋转支撑座(80)连接,所述底座(10)通过所述旋转支撑座(80)相对于所述移动小车(70)转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所述力传感器(40)、所述检测部(50)均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10.一种管道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焊接系统包括焊接机器人系统和权利要
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器人系统包括管道焊接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焊接电源、送丝机、第一水冷箱和焊枪。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道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焊接系统包括深熔焊系统,所述深熔焊系统包括深熔焊电源、深熔焊焊枪和第二水冷箱。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管道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的第二滚轮(32)沿第一旋转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以驱动位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上的管道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管道焊接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多个行走轮,多个所述行走轮均可在所述管道上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管道焊接机器人在所述管道上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管道焊接系统,包括:底座;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滚轮,第一支撑架设置在底座上;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撑架和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滚轮,第二支撑架可移动地设置在底座上,以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用于支撑管道;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或第二支撑部上,用于检测第一滚轮和/或第二滚轮对管道施加的压力。通过本该技术方案,能够检测管道压力大小,对于不同管径的管道,力传感器可结合其他控制结构,来调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使管道的压力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以自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以自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以自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


技术研发人员:冯消冰 袁俊强 潘百蛙 陈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