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罐机的成形组件和包括该成形组件的制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81942发布日期:2022-12-09 23:1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罐机的成形组件和包括该成形组件的制罐机的制作方法

1.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构思涉及一种制罐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制罐机的可拆卸的成形组件。


背景技术:

2.通常,铝罐初始为铝盘(也被称为“坯料”),所述铝盘由铝片材或铝卷材冲压而成。也就是说,片材被进给至压机中,在所述压机中,通过外部滑动件/撞击件运动从所述片材切割出“坯料”盘。然后,内部滑动件/撞击件通过拉拔工艺将“坯料”推动以形成杯形件。所述杯形件具有底部和悬垂的侧壁。所述杯形件被进给至制罐机中,所述制罐机进一步执行再拉拔和变薄拉伸(ironing)操作,所述操作将杯形件形成为罐体。也就是说,制罐机包含设置于细长的往复式撞击件组件上的冲压件。杯形件定位于所述冲压件的前面,然后所述冲压件使所述杯形件运动通过模具组,在所述模具组中杯形件的半径减小并且悬垂的侧壁伸长和变薄。
3.更具体地,所述杯形件被置于具有多个模具的模具组的口部处,所述多个模具限定有通道。所述杯形件由再拉拔套筒固定于适当位置中,所述再拉拔套筒为再拉拔组件的一部分。随着冲压件/撞击件接合所述杯形件,所述杯形件运动通过再拉拔模具中的通道。然后,所述杯形件运动通过一定数量的变薄拉伸模具。也就是说,所述变薄拉伸模具设置于所述再拉拔模具后面,并且与所述再拉拔模具轴向地对准。在所述模具组的与所述撞击件相对的端部处的是圆顶器(domer)。所述圆顶器为被构建成在杯形件/罐体的底部形成凹形圆顶的模具。
4.通常,如图1中所示,制罐机1包含驱动组件2和成形组件3。驱动组件2包含马达(未示出),所述马达操作地联接至旋转曲柄4,所述旋转曲柄具有联接至其的飞轮(未编号),所述飞轮具有相当大的质量,以用于存储用于金属成形的动能,以使得马达不必供应可变的能量。曲柄4进一步通过第一连接杆6a联接至枢转摆动臂5。摆动臂5经由第二连接杆6b联接至撞击件组件7。也就是说,成形组件3包含撞击件组件7、模具组8以及圆顶器9。撞击件组件7包含载架7a和细长的撞击件(或撞击件主体)7b,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设置于撞击件主体7b的远离第二连接杆6b的远侧端处的冲压件7c。模具组8包含限定成形通道(未编号)的一定数量的变薄拉伸模具(未编号)。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被构建成并且确实穿过模具组8往复运动。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从模具组8撤出(亦即,移动至图1中的右侧),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穿过模具组8延伸至邻近于圆顶器9的位置(亦即,移动至图1中的左侧)。众所周知,当撞击件主体7b处于第一位置中时,杯形件进给器(未编号)将杯形件定位于模具组8的口部或上游端处。因此,随着撞击件主体7b朝向第二位置运动,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使杯形件运动通过模具组8,在模具组中所述杯形件被形成为罐体。在制罐机驱动组件中使用曲柄、摆动臂、和/或枢转连接杆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如在下面所讨论的,在制罐机中存在许多与曲柄/摆动臂驱动组件相关联的缺点。
5.例如,在这种构造中,曲柄4的圆周运动被转换成撞击件主体7b和冲压件7c的往复运动。曲柄4以大约320转/分钟至4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并且撞击件主体7b/冲压件7c在每个循环期间往复运动一次。在每个循环期间形成一个罐体;因此,制罐机1每分钟制造大约320至400个罐。也就是说,对于驱动组件2的每个循环(亦即每当曲柄4旋转三百六十度(360
°
)时),制罐机1制造一个罐体。替代地,在曲柄4驱动两个撞击件主体7b的实施例中,制罐机1在每个循环期间制造两个罐体。由于希望每分钟生产尽可能多的罐体,所以每个循环制造的罐体的数量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希望具有一种以更高的或更大的产量运行的制罐机。
6.然而,由于制罐机的元件的限制和特征,以更高的速度运行是困难的。例如,撞击件和冲压件由金属(通常是钢)制成,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质量。驱动组件必须被构建成使撞击件和冲压件的质量运动并且抵抗由运动的撞击件和冲压件所产生的力。因此,如上所述,驱动组件通常也由金属/钢制成,并且因此也具有相当大的质量。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的元件是基本刚性的,并且在旋转和枢转联接件处联接至彼此。在这种速度和这种构造下,对制罐机驱动组件2的元件具有许多不利影响。也就是说,这种构造包含刚性的细长元件(其包含摆动臂5、连接杆6a、6b以及撞击件主体7b),这些元件与旋转元件(亦即,曲柄4和飞轮)操作地接合。随着曲柄4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撞击件主体7b的往复运动,所述刚性元件运动并且被加速或减速(除了在加速变成减速的瞬间)。也就是说,所述驱动组件和某些成形组件元件本质上要么被加速要么被减速,并且本质上从不以恒定速度运动。这种类型的运动(亦即,不以恒定速度运动)导致撞击件主体(包含冲压件)的远侧端振动。这是一个问题。
7.进一步,在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亦即,曲柄操作地联接至摆动臂,所述摆动臂进一步操作地联接至撞击件组件)的驱动组件中,所有元件本质上不断地运动。也就是说,除了撞击件组件反转方向的瞬间以外,操作地联接至所述驱动组件的元件不断地运动。具有这种构造的制罐机存在问题。
8.例如,驱动组件和/或撞击件组件的细长元件的运动突然或瞬间从向前运动反转为向后运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运动方向的这种快速的改变为“甩鞭(whiplash)”。在撞击件主体7b的行程的前端处,这种效应在撞击件主体7b中引起不希望的振动,所述振动被传递至模具组8。在撞击件主体7b的行程的后端处,就在冲压件7c接合杯形件之前,方向的快速的改变引起不希望的振动。进一步,在这些速度下以及在运动的这样的快速的改变下,各种元件的动量以及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驱动组件的细长元件变形/伸长。这种伸长继而导致撞击件组件7的相对于模具组8和圆顶器9的位置改变。更具体地,撞击件/冲压件的远侧端本质上将定位于超出圆顶器。这种情况在本文中被称为“超行程(overstroke)”。也就是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冲压件的“超行程”意味着当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中时,撞击件(和/或其它元件)的伸长将撞击件/冲压件的远侧端定位得比在杯形件中形成圆顶所需的更远;亦即,撞击件/冲压件的远侧端被定位得太靠近圆顶器,这可能损坏撞击件/冲压件、圆顶器、和/或导致不正确地形成的罐体。为了防止这样的超行程以及由此导致的损坏,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布置的成形布置的定位通常被针对最大生产速度进行调节,并且因此被针对最大变形定位,而没有被针对较低速度下的运行(以及因此较低的变形)正确地定位。因此,为了避免潜在的损坏和/或在低于最大生产速度下不正确地形成的罐体,这样的布置的飞轮必须在不超过两个行程中与成形撞击件运动机构接合,而不会在不低于所需
的最大速度的80%的速度下制造罐。这样的接合相当突然并且需要强有力的离合器。这些都是问题。
9.应当注意的是,在制造罐和/或罐体的过程中使用的某些成形装置在驱动组件中使用凸轮。例如,“颈部形成器(necker)”机器、亦即被构建成在罐体中形成颈部的机器通常利用固定的凸轮盘和旋转的成形组件。也就是说,所述凸轮盘被固定至壳体或其它支座,并且多个成形组件围绕所述凸轮运动。随着成形组件运动,成形组件接合凸轮,并且凸轮驱动模具和成形组件内的其它成形元件。因此,凸轮是静态的,而成形组件是动态安装的。也就是说,整个成形组件运动,同时成形组件的内部元件相对于彼此运动。通常,用于成形组件的安装组件是复杂的并且容易磨损。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具有静态凸轮和动态安装的成形组件是一个问题。
10.进一步,如上所述的图1的驱动组件联动装置包含经历枢转运动的至少三个旋转联接件(连接杆6a/摆动臂5、摆动臂5/连接杆6b以及连接杆6b/载架7a)。这些旋转联接件在下文中并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称为“枢转(pivotal)”联接件。当需要维护时,或者当驱动组件和成形组件与另一个驱动组件和成形组件进行交换以形成具有不同的特征的罐体时,技术人员必须在每个旋转/枢转联接件处进行多次分离/联接操作。更换由枢转联接件连接的元件是耗时的过程。例如,在更换驱动组件元件时,制罐机不会运行。正因为这样,包含枢转联接件的驱动组件2是一个问题。
11.换句话说,驱动组件2的驱动装置、亦即产生运动的结构体(其在上述实施例中是马达)经由多元件联动装置(亦即,曲柄4/摆动臂5/第一连接杆6a/第二连接杆6b)操作地联接至撞击件组件7。这样的多元件联动装置不能充当马达与撞击件组件之间的“直接操作式联接元件(direct operative coupling element)”。这是一个问题,因为随着元件数量的增加,成本、驱动组件的重量、以及操作驱动组件所需的能量都增加。
12.进一步,在安装成形组件的单独的元件时,必须仔细地使这些元件相互对准。例如,撞击件必须与穿过模具组的成形通道对准以及与圆顶器对准。由于在成形组件中存在彼此完全分开的多个元件,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制罐机不会运行。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其中运动元件没有保持与成形组件的固定元件对准的成形组件是一个问题。
13.应当理解的是,随着驱动组件的速度增加,这些问题会加剧。因此,具有这样的驱动组件的制罐机能够形成多少个罐体是有限制的。容许形成额外的罐体的一种改型包含第二成形组件。第二成形组件包含与第一成形组件的撞击件组件相对置地运动的撞击件组件。也就是说,通常,曲柄操作地联接至两个单独的撞击件。当第一撞击件组件处于第一位置中时,第二撞击件组件处于第二位置中,并且当第一撞击件组件处于第二位置中时,第二撞击件组件处于第一位置中。因此,撞击件通常彼此相对置地运动。这种构造有效地使制罐机的产量翻倍。这种构造的问题在于,当一个撞击件组件需要更换或修理时,两个撞击件组件都无法运行。也就是说,由于平衡和类似问题,不可能在少于联接至驱动组件的所有成形组件/撞击件组件的情况下操作制罐机。这是一个问题。
14.进一步,在带有通常彼此相对置地运动的两个撞击件的这样的制罐机中,某些动作同时地或几乎同时地发生,比如撞击件的运动方向的反转。因此,两个撞击件同时经历“甩鞭”。这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样的同时发生的动作产生不希望的振动,而且这种振动比带
有单个撞击件的制罐机中的振动更加强烈。也就是说,不希望不同的撞击件主体同时进行产生振动的动作。这是一个问题。
15.进一步,当驱动组件和/或撞击件组件的元件不断地运动时,撞击件行程的长度、亦即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必须较大。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在于模具组中形成杯形件之前,必须在撞击件/冲压件前面将杯形件定位于模具组处。通常,杯形件进给器或类似装置被构建成一旦撞击件从模具组撤出,就开始使杯形件运动到位、亦即运动于模具组的口部处。由于撞击件不断地运动,所以在定位杯形件的整个时间中,撞击件也必须运动。也就是说,一旦撞击件从模具组缩回,撞击件就不能停止。因此,撞击件行程长度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使得在撞击件向前运动以接合杯形件并且使杯形件运动穿过模具组之前,存在足够的时间来将杯形件放置于模具组的口部处。因此,行程长度是一个问题。
16.对于12盎司的标准的饮料罐罐体,撞击件组件行进经过的距离为19英寸至24英寸,或者有时更大。也就是说,例如,当撞击件主体7b从缩回的第一位置运动至伸出的第二位置时,撞击件主体7b的远侧端运动的距离为19英寸至24英寸或更大;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运动的距离为“行程长度”。行程长度越长,驱动组件的元件必须越大/越长。更大/更长的元件需要更多的能量来运动。这是一个问题。更小/更短的元件是理想的。也就是说,更小/更短的元件产生更短的行程长度并且具有减小的重量。具有减小的重量的元件需要更少的能量来运行。因此,带有较短的行程长度的制罐机是理想的并且将解决这些问题。
17.因此,需要一种不包含曲柄、摆动臂、和/或枢转连接杆的制罐机驱动组件。进一步需要一种制罐机,所述制罐机被构建成每分钟生产较大数量的罐体、每分钟生产非常大数量的罐体、或每分钟生产极大数量的罐体。进一步需要一种制罐机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将运动给至成形组件,其中所述运动中的至少一些是恒定速度的。进一步需要一种制罐机驱动组件,所述制罐机驱动组件不会在可运动的成形组件元件的方向上产生突然的或瞬间的改变,亦即,需要一种被构建成使所述可运动的成形组件元件在改变方向之前停留的制罐机驱动组件。进一步需要一种不包含枢转联接件的制罐机驱动组件。进一步需要一种带有合一式成形组件的制罐机。进一步需要一种具有多个成形组件的制罐机,其中如果少于所有的成形组件被接合,制罐机仍然是可运行的。进一步需要一种具有减小的行程长度的制罐机驱动组件。
18.另一种增加制罐机的产量的方式是包含由单个驱动组件驱动的多个撞击件。也就是说,某些制罐机包含多个驱动组件,其中每个驱动组件与独立的撞击件相关联。这些制罐机本质上是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单独的驱动组件的独立的制罐机。这样做是为了可以控制联接的制罐机的正时(timing)。具有这种构造的制罐机不包含由单个驱动组件驱动的多个撞击件。然而,其它制罐机具有单个驱动组件,所述单个驱动组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驱动多个撞击件。
19.例如,美国专利第9,162,274号公开一种具有单个马达的双动制罐机,所述单个马达联接至具有偏移的轴颈的曲柄,所述偏移的轴颈进一步联接至两个单独的撞击件。所述两个撞击件相对于彼此相对置地且沿相反的方向运动。更具体地,当与上述制罐机相比时,双动制罐机包含单个马达、单个曲柄(带有两个轴颈)、两个摆动杆和两个撞击件。撞击件沿大体上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彼此相对置地运动。也就是说,当一个撞击件处于第一位置中时,第二个撞击件处于第二位置中。此外,具有这种构造的制罐机包含两个枢转元件
(亦即摆动杆)。
20.作为替代的示例,美国专利第10,343,208号公开一种具有单个马达的立式制罐机,所述单个马达经由带有偏移的轴颈的单个曲柄联接至两个单独的撞击件组件。所述撞击件相对于彼此相对置地但是沿相同的方向运动。更具体地,当与上述制罐机相比时,所述立式制罐机包含单个马达、单个曲柄(带有两个轴颈)、两个连接杆以及两个撞击件组件。美国专利第10,343,208号指出,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制罐机包含两个以上的撞击件组件。在这种构造中,例如,将存在同时朝向第二位置运动的两个同步的撞击件组件,以及同时朝向第一位置运动的两个同步的撞击件组件。也就是说,成对的撞击件组件相对于彼此相对置地运动。
21.作为另一个替代示例,美国专利第7,882,721号公开一种具有单个马达的制罐机,所述单个马达联接至具有曲柄臂的齿轮箱,所述曲柄臂操作地联接至两个撞击件组件。在这种构造中,所述两个撞击件相对于彼此相对置地并且沿相反方向运动。
22.美国专利第9,162,274号中的摆动杆和美国专利第10,343,208号中的连接杆大致上类似于上述图1的“摆动臂5”。也就是说,曲柄和“摆动臂5”、和/或上述类似元件的组合是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撞击件的往复运动的结构体。应当理解的是,引导件和其它结构体控制或限制撞击件所行进经过的路径,但是曲柄/摆动臂(或类似结构体)是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撞击件的往复运动的元件。类似地,美国专利第7,882,721号的齿轮箱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撞击件的往复运动。这样的构造的问题在于,马达必须驱动多个元件,以便将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撞击件的往复运动。也就是说,曲柄/摆动臂/齿轮箱元件较重;因此,马达必须更耐用、亦即能够驱动较重的元件。这样的马达是昂贵的。进一步,曲柄/摆动臂/齿轮箱容易磨损。因此,带有多个摆动臂或齿轮箱的制罐机的维护成本更高。这些是现有技术的问题。
23.进一步,在这样的制罐机中,驱动组件被构建成、亦即被均衡成同时操作撞击件组件。也就是说,例如,如果两个撞击件组件中的一个不运行,则制罐机不能在一个撞击件组件的情况下被使用,因为负载/电抗性负载(reactive load)是不均衡的,这导致驱动组件变得不可运行。
24.进一步,尽管希望增加制罐机的产量,但是不希望增加制罐机所需的占地面积。也就是说,例如,如图1中大体上示出的单个standun制罐机(由stolle machinery company,llc制造)布置占据大约333平方英尺。表面上,我们可以为两个这样的制罐机提供单个壳体,并且声称产量已经翻倍。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样的制罐机所需的占地面积将是一个这样的制罐机所需的占地面积的大约两倍。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增加制罐机的产量同时限制一个这样的制罐机所需的占地面积是一个问题。
25.因此,需要一种带有直接式撞击件驱动组件(亦即,不包含摆动臂或齿轮箱的撞击件驱动组件)的制罐机。进一步需要一种带有撞击件驱动组件的制罐机,所述撞击件驱动组件被构建成在没有两个撞击件主体同时处于相同的中间位置中的情况下运行,和/或在成形组件为不对称的成形组件的情况下运行。进一步需要一种带有撞击件驱动组件的制罐机,所述撞击件驱动组件被构建成在少于一整套成形组件的情况下运行。也就是说,进一步需要一种带有有限负载撞击件驱动装置的制罐机。进一步需要一种制罐机,所述制罐机被构建成以下中的一种:每分钟生产较大数量的罐体、每分钟生产非常大数量的罐体、或每分
钟生产极大数量的罐体。进一步需要占据减小的占地面积的这样的制罐机。进一步需要具有单源/多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的这样的制罐机。如下所述的制罐机以及其变体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26.这些需求和其它需求通过所公开的概念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得以满足,其提供了一种用于罐体制造机的成形组件,该成形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和所述运动组件是构建成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罐体制造机的安装组件主体的合一式组件,并且其中,所述运动组件构建成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罐体制造机的撞击件驱动组件,并且由此相对于所述固定组件移动。
27.所述固定组件可以包括:固定组件基座;模具组,所述模具组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基座,所述模具组具有近侧端和远侧端;和圆顶器,所述圆顶器邻近模具组的远侧端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基座。
28.所述固定组件还可包括:再拉拔组件,所述再拉拔组件邻近模具组的近侧端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基座;和撞击件引导组件,所述撞击件引导组件邻近再拉拔组件与模具组大致相对地联接到固定组件基座。
29.所述固定组件基座可包括大体平面的构件,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具有一定数量的向上悬垂的大体平面的支撑件。
30.所述固定组件基座可以包括大体平面的构件,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的尺寸和结构设定成大致对应于限定在安装组件主体的第一表面中的凹部。
31.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引导销通道,所述引导销通道限定在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中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
32.所述一定数量的引导销通道可以包括以一模式设置的多个引导销通道,所述模式构建成对应于限定在所述凹部中并且延伸穿过所述安装组件主体的多个引导销通道。
33.所述撞击件引导组件可以包括:限定通道的壳体;和一定数量的支承组件,所述支承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一定数量的支承组件构建成支撑所述运动组件的撞击件主体。
34.所述撞击件引导组件还可以包括密封包装组件,所述密封包装组件构建成从所述撞击件主体大致移除与所述一定数量的支承组件相关联的支承流体。
35.所述模具组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模具,每个模具具有大体环形主体,所述大体环形主体具有中心开口,所述中心开口的尺寸和结构设定成将定位于运动组件的撞击件主体上的坯料变薄拉伸或以其它方式成形为罐体。
36.所述模具组还可以包括坯料进给组件,所述坯料进给组件构建成将坯料定位成邻近所述模具组的近侧端。
37.所述圆顶器可以包括圆顶器主体,所述圆顶器主体包括具有顶点的圆顶形表面,所述顶点面向所述模具组的成形通道设置并且与所述模具组的成形通道大体对准。
38.所述运动组件可以包括撞击件主体。
39.所述运动组件还可以包括联接到所述撞击件主体的近侧端的凸轮从动件组件,所述凸轮从动件组件构建成协作地接合所述撞击件驱动组件的凸轮。
40.所述撞击件主体可以包括联接到所述撞击件主体的远侧端的冲压件。
41.所述撞击件主体限定空腔,所述空腔构建成选择性地与压力组件流体连通,所述压力组件构建成产生正流体压力和/或负流体压力;撞击件主体的远侧端可以包括与所述空腔流体连通的通道;并且所述冲压件可以包括轴向延伸通道。
42.所公开的概念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罐体制造机,所述罐体制造机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具有安装组件主体;撞击件驱动组件;和成形系统,所述成形系统包括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每个成形组件包括:固定组件;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可动地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并且与撞击件驱动组件选择性地接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和运动组件是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安装组件主体的合一式组件。
43.所述安装组件主体可以包括限定在所述安装组件主体的第一表面中的一定数量的凹部;并且所述固定组件可以包括:固定组件基座,所述固定组件基座包括大体平面的构件,所述大体平面的构件的尺寸和结构设定成大致对应于限定在所述安装组件主体的第一表面中的所述一定数量的凹部中的一个凹部;模具组,所述模具组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基座,所述模具组具有近侧端和远侧端;和圆顶器,所述圆顶器邻近模具组的远侧端联接到所述固定组件基座。
44.每个凹部可具有从所述凹部延伸通过所述安装组件主体的一定数量的引导销通道;所述平面的构件可以包括限定在所述平面的构件中并延伸穿过所述平面的构件的多个引导销通道,并且当所述固定组件基座的所述平面的构件设置在所述凹部中时,限定在平面的构件中的所述一定数量的引导销通道中的每个引导销通道与限定在所述安装组件主体中的对应的引导销通道对准。
45.所述安装组件还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定位组件,每个成形组件定位组件与成形系统的相应的成形组件相关联,并且每个成形组件定位组件可以构建成使相关联的成形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相关联的成形组件与撞击件驱动组件脱离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中,相关联的成形组件与撞击件驱动组件接合。
附图说明
46.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根据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获得对所公开的概念的全面理解,其中:
47.图1为现有技术的制罐机的侧视示意图。
48.图2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制罐机的顶视示意图,所述制罐机带有由盘形凸轮驱动的四个成形组件。
49.图3为图2的制罐机的沿着图2中所标示的线取得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50.图4为图2和图3的制罐机的、如图3中所标注的成形组件的详细的剖视侧视示意图,所述成形组件被示出为处于与所述盘形凸轮接合的操作位置中。
51.图5为图2至图4的制罐机的、如图4中所标注的凸轮从动件的详细的剖视侧视示意图。
52.图6为图2和图3的制罐机的、如图3中所标注的另一个成形组件的详细的剖视侧视示意图,所述成形组件被示出为处于与所述盘形凸轮脱离接合的非操作位置中。
53.图7a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撞击件引导组件的顶视示意图,所
述撞击件引导组件被示出为一部分被移除以示出下面的细节。图7b为图7a的撞击件引导组件的剖视侧视示意图,如图7a中所标注。图7c为图7a和图7b的撞击件引导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7a中所标注。图7d为图7a至图7c的撞击件引导组件的凸轮从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54.图8a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再拉拔组件的顶视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再拉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8a中所标注。图8c为图8a和图8b的再拉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8b中所标注。
55.图9a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再拉拔组件的顶视示意图。图9b为图9a的再拉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9a中所标注。图9c为图9a和图9b的再拉拔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如图9b中所标注。
56.图10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制罐机的顶视示意图,所述制罐机带有由筒形凸轮驱动的两个成形组件。
57.图11为图10的制罐机的沿着图10中所示的线取得的局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58.图12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凸轮的顶视示意图。图12a为示出冲压件在与图12的凸轮相关联的行程中的位移的曲线图。图12b为示出冲压件在与图12的凸轮相关联的行程中的速度的曲线图。图12c为示出冲压件在与图12的凸轮相关联的行程中的加速度的曲线图。
59.图13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制罐机的顶视示意图,所述制罐机带有八个成形组件和相关的机器。
60.图14为以已知的方式和所需的间距布置的八个现有技术的制罐机和相关的机器的顶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61.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的附图中示例说明的以及在下面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的元件和实施例仅仅为所公开的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仅仅出于示例说明的目的被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因此,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的尺寸、取向、组件、所使用的构件的数量、实施例的构造以及其它物理特征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所公开的概念的范围的限制。
62.本文中所使用的方向性短语(比如顺时针、逆时针、左、右、顶部、底部、向上、向下以及其派生词)涉及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取向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除非在其中明确地陈述。
63.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以及“所述”包含复数引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规定。
6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可动地联接”意味着两个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联接,所述方式使得允许所述元件中的一个或两个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至少一些运动,而不需要使所述元件断开联接。例如,门通过一个或多个铰链“可动地联接”至门框。
65.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选择性地联接”意味着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联接,所述方式可以被容易地解除,而不会对这样的元件中的任何一个造成损坏。例如,用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元件被“选择性地联接”,而被胶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两个元件则
不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选择性地联接”。
6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构建成[动词]”意味着所标示的元件或组件具有被成形、尺寸设定、设置、联接和/或构造成执行所标示的动词的结构。例如,“被构建成运动”的构件可动地联接至另一个元件并且包含使所述构件运动的元件,或者所述构件被以另外的方式构造成响应于其它元件或组件而运动。正因为这样,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构建成[动词]”陈述的是结构而非功能。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构建成[动词]”意味着所标示的元件或组件旨在并且被设计成执行所标示的动词。因此,仅仅有执行所标示的动词的能力但是不旨在并且未被设计成执行所标示的动词的元件没有“被构建成[动词]”。
[0067]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比如但不限于“被构建成[动词][y]的[x]”的术语中,“[y]”不是所陈述的元件。相反,“[y]”进一步定义“[x]”的结构。也就是说,假设在下面的两个示例中,“[x]”为“支座”,而[动词]为“支撑”。在第一示例中,完整的术语是“被构建成支撑飞禽的支座”。也就是说,在该示例中,“[y]”是“飞禽”。众所周知,与游禽或步禽不同,飞禽通常抓住树枝来支撑。因此,对于要被“构建成”支撑禽的支座(亦即“[x]”),支座的形状和尺寸被设定成禽能够抓住的类似于树枝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禽是所陈述的元件。在第二示例中,“[y]”是房屋;也就是说,第二示例性术语为“被构建成支撑房屋的支座”。在该示例中,支座被构建成地基,因为众所周知,房屋由地基支撑。如前所述,房屋不是所陈述的元件,而是限定支座的形状、尺寸以及构造,亦即限定术语“被构建成[动词][y]的[x]”中的“[x]”的形状、尺寸以及构造。
[0068]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关联的”意味着元件为同一组件的一部分和/或一起运行,或者以某种方式作用于彼此/彼此相互作用。例如,机动车具有四个轮胎和四个轮毂罩。虽然所有的元件都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联接在一起,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每个轮毂罩都与特定的轮胎“相关联”。
[0069]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联接组件”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联接件或联接构件。联接件或联接组件的构件通常不是同一元件或其它构件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在下面的描述中,可能不会同时描述“联接组件”的构件。
[0070]
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协作式联接件”或“协作式联接组件”包含两个或更多个联接件或联接构件。协作式联接组件的构件通常不是同一元件或其它构件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在下面的描述中,可能不会同时描述“协作式联接组件”的构件。“协作式联接组件”包含但不限于(1)螺母、螺栓以及在其它元件中的螺栓延伸穿过的通道的组合,(2)螺钉/铆钉以及在其它元件中的螺钉/铆钉延伸穿过的通道,以及(3)榫槽组件。
[0071]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向联接件”或“单向联接组件”意味着被构建成联接至另一个元件或组件的结构体,其中所述另一个元件或组件没有被构建成联接至所述“单向联接件”。“单向联接组件”包含但不限于夹具、受拉构件(例如,绳索)、以及粘合剂结构体。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作为“单向联接组件”的这样的结构体的性质取决于联接组件所联接的另一个元件。也就是说,例如,当马上的缰绳与树联接时,马上的缰绳为“单向联接件”,这是因为树不是被构建成与缰绳联接的结构体。相反,当马上的缰绳与拴马柱联接时,马上的缰绳为“协作式联接件”,因为拴马柱是被构建成联接至缰绳的结构体。
[0072]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联接件”或“联接构件(多个联接构件)”为“联接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构件,亦即“协作式联接件”或“单向联接件”。也就是说,协作式联接组件包含被构建
成联接在一起的至少两个构件。应当理解的是,协作式联接组件的构件彼此相兼容。例如,在协作式联接组件中,如果一个联接构件为卡扣插槽,则另一个协作式联接构件为卡扣插头,或者,如果一个协作式联接构件为螺栓,则另一个协作式联接构件为螺母(以及螺栓延伸穿过的开口)或螺纹孔。在“单向联接件”中,“联接件”或“联接构件”为被构建成与另一个结构体联接的结构体。例如,给定其上形成有环的绳索,绳索中的环为“联接件”或“联接构件”。
[0073]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紧固件”为被构建成联接两个或更多个元件的单独的构件。因此,例如,螺栓为“紧固件”,但是榫槽联接件不是“紧固件”。也就是说,榫槽元件为被联接的元件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的构件。
[0074]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构件“联接”的陈述将意味着这些部件直接地或间接地(亦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或构件)连接在一起或一起运行,只要存在连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直接地联接”意味着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意味着两个构件被联接成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同时相对于彼此维持恒定的取向。因此,当两个元件联接时,这些元件的所有部分都联接。然而,对第一元件的联接至第二元件的具体的部分(例如联接至第一车轮的轮轴第一端)的描述意味着第一元件的具体的一部分比第一元件的其它部分更靠近第二元件设置。进一步,仅仅通过重力安放于保持在适当位置中的另一个物体上的一个物体并未被“联接”至下部物体,除非上部物体以另外的方式大致上保持于适当位置中。也就是说,例如,桌子上的书未被联接至桌子,但是胶接至桌子的书被联接至桌子。
[0075]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短语“可移除地联接”或“临时地联接”意味着一个构件以基本上临时的方式与另一个构件联接。也就是说,两个构件被联接成使得构件的连接或分离是容易的且不会损坏构件。例如,用有限数量的可容易接近的紧固件(亦即,不难接近的紧固件)固定至彼此的两个构件是“可移除地联接”,而用难以接近的紧固件焊接在一起或连接的两个构件不是“可移除地联接”。“难以接近的紧固件”为在接近紧固件之前需要移除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构件的紧固件,其中“另外的构件”不是接近装置,比如但不限于门。
[0076]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临时地设置”意味着第一元件(多个第一元件)或组件(多个组件)以容许第一元件/组件运动而不必脱离联接或以其它方法操纵第一元件的方式安放于第二元件(多个第二原件)或组件(多个组件)上。例如,简单地安放于桌子上的书(亦即,书没有被胶接或紧固至桌子)被“临时地设置”于桌子上。
[0077]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操作地联接”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元件或组件(其中每个元件或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或者在第一构造与第二构造之间运动)被联接成使得随着第一元件从一个位置/构造运动至另一个位置/构造,第二元件也在这些位置/构造之间运动。应当注意的是,第一元件可以“操作地联接”至另一个元件,但反之则并非如此。关于电子装置,当第一电子装置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向第二电子装置发送信号或电流,从而使第二电子装置启动或以另外的方式被供电或激活时,第一电子装置“操作地联接”至第二电子装置。
[0078]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构件彼此“接合”的陈述意味着元件直接地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构件抵靠彼此施加力或偏压。进一步,如本文中关于运动部件所使用的,运动部件可以在从一个位置运动至另一个位置期间“接合”另一个元件,和/
或一旦处于所述位置中就可以“接合”另一个元件。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a运动至元件a的第一位置时,元件a接合元件b”以及“当元件a处于元件a的第一位置中时,元件a接合元件b”的陈述是等同的陈述,并且意味着元件a在运动至元件a的第一位置时接合元件b,和/或元件a在处于元件a的第一位置中时接合元件b。
[0079]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操作地接合”意味着“接合和运动”。也就是说,当关于被构建成使可动的或可旋转的第二构件运动的第一构件使用时,“操作地接合”意味着第一构件施加足以使第二构件运动的力。例如,螺丝刀可以放置成与螺钉接触。当没有力被施加至螺丝刀时,螺丝刀仅仅“临时地联接”至螺钉。如果对螺丝刀施加轴向力,则螺丝刀被按压抵靠螺钉并且“接合”螺钉。然而,当对螺丝刀施加旋转力时,螺丝刀“操作地接合”螺钉并且使螺钉旋转。进一步,对于电子构件,“操作地接合”意味着一个构件通过控制信号或电流控制另一个构件。
[0080]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短语“[x]在它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或者“[y]被构建成使[x]在它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中,“[x]”为元件或组件的名称。进一步,当[x]为在一定数量的位置之间运动的元件或组件时,代词“它的”意味着“[x]”,亦即,在代词“它的”之前的所指定的元件或组件。
[0081]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对应的”表示两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被设定成彼此类似,并且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联接。因此,“对应”于一构件的开口的尺寸被设定成略大于所述构件,以使得所述构件可以以最小的摩擦量穿过所述开口。如果两个构件将要“紧密地”配合在一起,则修改该定义。在这种情况下,构件的尺寸之间的差异甚至更小,由此摩擦量增大。如果限定开口的元件和/或被插入至所述开口中的构件由可变形的或可压缩的材料制成,则开口甚至可以略小于被插入至开口中的构件。关于表面、形状以及线,两个或更多个“对应的”表面、形状或线具有大体相同的尺寸、形状以及轮廓。关于可动的或可构造的元件/组件,“对应的”意味着当元件/组件相关时并且随着一个元件/组件运动/被重新构造,另一个元件/组件也以预定的方式运动/被重新构造。例如,包含中心支点和细长板的杆(亦即“翘翘板”或“跷跷板”),所述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板的第一端处于升高位置中时,板的第二端处于降低位置中。当板的第一端运动至降低位置时,板的第二端运动至“对应的”升高位置。替代地,引擎中的凸轮轴具有操作地联接至第一活塞的第一凸角。当第一凸角运动至它的向上的位置时,第一活塞运动至“对应的”上部位置,并且当第一凸角运动至下部位置时,第一活塞运动至“对应的”下部位置。
[0082]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当与运动的元件联合使用时,“行进的路径”或“路径”包含元件在运动时所运动通过的空间。正因为这样,任何运动的元件固有地具有“行进的路径”或“路径”。进一步,“行进的路径”或“路径”涉及一个可标示的结构体作为整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例如,假设一完全平滑的道路,机动车上的旋转的车轮(可标示的结构体)通常不会相对于机动车的车身(另一个物体)运动。也就是说,车轮作为一个整体不会改变它的相对于例如相邻的挡泥板的位置。因此,旋转的车轮相对于汽车的车身不具有“行进的路径”或“路径”。相反,所述车轮上的进气阀(可标示的结构体)相对于汽车的车身具有“行进的路径”或“路径”。也就是说,当车轮旋转并且运动时,进气阀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汽车的车身运动。
[0083]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平面的主体”或“平面的构件”通常为薄的元件,所述元件包
含相对的、宽的、大体上平行的表面(亦即平面的构件的平面的表面),以及在宽的平行的表面之间延伸的较薄的边缘表面。也就是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平面的”元件固有地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的表面,以及在所述相对的平面的表面之间延伸的边缘表面。周边以及因此边缘表面可以包含大体上直的部分,例如,如在矩形的平面的构件上(比如在信用卡上),或者可以为曲形的,如在盘上(比如在硬币上),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形状。
[0084]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词语“一体式”意味着被形成为单个零件或单元的构件。也就是说,包含单独形成并且接着作为一个单元联接在一起的零件的构件不是“一体式”构件或主体。
[0085]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合一式”意味着组件的所有元件设置于单个位置中和/或单个壳体、框架或类似的结构体内。
[0086]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数量”意味着一或大于一的整数(亦即,多个)。也就是说,例如,短语“一定数量的元件”意味着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要特别注意的是,术语“一定

数量’的[x]”包含单个[x]。
[0087]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圆形或圆柱形主体的“径向侧面/表面”为围绕其中心或穿过其中心的高度线延伸或者环绕其中心或穿过其中心的高度线的侧面/表面。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圆形或圆柱形主体的“轴向侧面/表面”为在大体上垂直于穿过中心的高度线延伸的平面中延伸的侧面。也就是说,通常,对于圆柱形汤罐,“径向侧面/表面”为大体圆形侧壁,而“轴向侧面(多个周向侧面)/表面(多个表面)”为汤罐的顶部和底部。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径向地延伸的”意味着沿径向方向或沿着径向线延伸。也就是说,例如,“径向地延伸的”线从圆或圆柱体的中心朝向径向侧面/表面延伸。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轴向地延伸的”意味着沿轴向方向或沿着轴向线延伸。也就是说,例如,“轴向地延伸的”线从圆柱体的底部朝向圆柱体的顶部延伸并且大致上平行于或沿着圆柱体的中心纵向轴线延伸。
[0088]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受拉构件”为这样的结构体:该结构体在受到拉力时具有最大长度,但是在其它方面大致上是柔性的,比如但不限于链或缆索。
[0089]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大体上曲线的”包含这样的元件:该些元件具有多个弯曲部分、弯曲部分和平坦部分的组合、以及相对于彼此成角度设置并且由此形成曲线的多个线性的/平面的部分或段。
[0090]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细长的”元件固有地包含沿伸长方向延伸的纵向轴线和/或纵向线。
[0091]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比如“围绕[元件、点或轴线]设置”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延伸”或“围绕[元件、点或轴线][x]度”的短语中的“围绕”意味着环绕、绕
……
延伸或绕
……
测量。当参考测量值或被以类似方式使用时,“约(about)”意味着“近似”,亦即在与测量值相关的近似范围内,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
[0092]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一般地”意味着与被修饰的术语相关的“一般方式”。
[0093]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大致地”意味着与被修饰的术语相关的“大幅度地或在很大程度上”。
[0094]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在
……
处”意味着在被修饰的术语上和/或附近。
[0095]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标准饮料罐”或“标准饮料罐体”意味着用于12盎司饮料(比如但不限于苏打水或啤酒)的大体圆柱形的铝罐体。“标准饮料罐”包含但不限于“202型饮料罐”以及具有类似形状的罐。参见http://www.cancentral.com/beverage-cans/standards。
[0096]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动态”元件为在罐体形成期间运动的元件。相反,“静态”元件为在罐体形成期间不运动的元件。
[0097]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协作式”凸轮表面意味着两个凸轮表面,所述两个凸轮表面大体上平行于彼此延伸并且被构建成和/或确实操作地联接至同一元件或组件。例如,大体环形凸轮主体的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为“协作式”凸轮表面,其中所述两个表面将运动传递至同一元件或组件。也就是说,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大体上平行于彼此延伸。应当理解的是,“协作式”凸轮表面不一定同时操作地接合另一个元件或组件。也就是说,当“协作式”凸轮表面由脊限定时,“协作式”凸轮表面不会同时操作地接合另一个元件或组件。相反,当“协作式”凸轮表面由凹槽限定时,“协作式”凸轮表面选择性地、同时、操作地接合另一个元件或组件。也就是说,当“协作式”凸轮表面由凹槽限定时,“协作式”凸轮表面或其部分被构建成同时操作地接合另一个元件或组件,或者被构建成分别在给定的时间操作地接合另一个元件或组件。
[0098]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直接式”[撞击件]驱动组件意味着用于撞击件组件的驱动组件,其中旋转运动被转换成往复运动,而没有枢转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摆动臂。进一步,“直接式”[撞击件]驱动组件意味着这样的用于撞击件组件的驱动组件,其中旋转运动被转换成往复运动,而不存在被构建成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齿轮箱。也就是说,作为“直接式”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运动元件与马达输出轴一起旋转、或者以另外的方式对应于马达输出轴的旋转、或者与撞击件组件一起大体上线性地运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与马达输出轴一起旋转、或者以另外的方式对应于马达输出轴的旋转”不包含对应于马达输出轴的旋转的往复枢转运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与撞击件组件一起大体上线性地运动”意味着元件在大体上平行于撞击件组件的路径或与所述路径对准的路径上运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枢转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摆动臂)不能“与撞击件组件一起大体上线性地运动”。
[0099]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源/[x]-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意味着驱动组件包含操作地联接至[x]个成形组件的单个马达或产生运动的类似结构体,其中“[x]”为大于1的整数。进一步,“单个马达”意味着产生运动并且为操作地联接至成形组件的唯一的这样的结构体的单个结构体或组件。也就是说,作为相反的示例,带有具有设置于外壳中的两个马达的驱动组件的制罐机可以被描述成具有单个“驱动组件”(因为马达设置于一个外壳中),其中每个马达联接至一个撞击件,但是所述驱动组件不是“单源/[x]-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因为两个马达都不是“产生运动并且为操作地联接至成形组件的唯一的这样的结构体的单个结构体或组件”。换句话说,仅仅将多个马达联接至壳体或类似结构体不能将多个马达转换成“单源/[x]-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
[0100]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于制罐机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意味着旋转的撞击件驱动组件元件的旋转轴线,其中所述元件操作地联接至多个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应当注意的是,在带有操作地联接至两个摆动臂的曲柄的制罐机驱动组件中(其中每个摆
动臂联接至单独的连接杆,并且每个连接杆联接至单独的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连接杆与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之间的联接不是“主旋转轴线”,因为连接杆操作地联接至单个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进一步,“主旋转轴线”意味着旋转元件旋转而不是枢转。也就是说,例如,制罐机曲柄可以具有“主旋转轴线”,但是制罐机的枢转的摆动臂永远不会具有“主旋转轴线”。
[0101]
如上所述,撞击件主体在缩回的第一位置与伸出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进一步,撞击件主体在这样的路径上运动,所述路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间位置。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处于“中间位置”中的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是指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设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处。进一步,处于“中间位置”中的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是指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正在朝向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运动。当需要时,由术语“向前的”或“向后的”来表示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当撞击件主体正在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并且处于中间位置中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主体处于“向前的”中间位置中。术语“向前的”表示与处于中间位置中的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相关联的方向。相反,当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正在朝向第一位置运动并且处于中间位置中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处于“向后的”中间位置中。也就是说,术语“向后的”表示与处于中间位置中的撞击件组件或撞击件主体相关联的方向。如上所述,为了清楚起见,在需要时使用术语“向前的”和“向后的”。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两个撞击件主体不会同时处于相同的中间位置中”的陈述包含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两个不同的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处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中点处,但是两个不同的撞击件组件/撞击件主体沿不同的方向运动。
[0102]
进一步,应当理解的并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是,当撞击件主体正好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处时,撞击件主体未向前或向后运动;因此,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处的撞击件主体不具有相关联的方向。进一步,中间“位置”由“[x]%”选择性地标示,其中百分比表示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路径的部分。也就是说,例如,在“向前25%”位置处的撞击件主体意味着撞击件主体正在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并且已经行进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25%,亦即四分之一。作为另一个示例,在“向后50%”位置处的撞击件主体意味着撞击件主体正在朝向第一位置运动并且已经行进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50%,亦即一半。进一步,根据坯料/杯形件的位置,处于“向前的”中间位置中的撞击件组件处于“成形”位置中。也就是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成形”位置在坯料/杯形件运动通过制罐机模具组时出现。
[0103]
现在参考图2至图6,示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罐体制造机10。制罐机10包含成形系统12和安装组件14。成形系统12包含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在图2至图6的示例中示出四个,被标记为16a至16d)和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制罐机10和/或每个成形组件16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形成标准饮料罐体。安装组件14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支撑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安装组件14被进一步构建成并且确实可旋转地支撑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如下所述的凸轮33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4包含大体平面的安装组件主体18。
[0104]
参考图3,安装组件主体18被定向成大体水平的,并且包含上部的第一表面22以及与第一表面22相对的下部的第二表面24。进一步,对于包含四个成形组件16a、16b、16c、16d
的制罐机10,安装组件主体18大体上为正方形的。应当理解的是,安装组件主体18的形状可以变化,只要安装组件主体18被构建成支撑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即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主体18限定大体居中设置的通道20,所述通道在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和第二表面24之间延伸。
[0105]
继续参考图3,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4进一步包含设置于安装组件主体18的周边处的一定数量的悬垂元件(多个悬垂元件)26。如果存在围绕安装组件主体18的周边延伸的单个安装组件悬垂元件26,则所述单个安装组件悬垂元件26形成壳体28,所述壳体在安装组件主体18下方限定封闭的空间30。如果存在多个相对薄的、间隔开的单独的安装组件悬垂元件26,则所述单独的安装组件悬垂元件26在本文中被称为“腿部”,类似于桌腿。安装组件悬垂元件26(多个悬垂元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支撑安装组件主体18和设置于其上的元件。
[0106]
进一步,在示例实施例中,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限定一定数量的凹部34(图4和图6),每个凹部34用于对应的成形组件1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凹部34为“机加工的”凹部34。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机加工的”凹部是指具有这样的轮廓的凹部:所述轮廓被构建成将成形组件16具体定位于安装组件主体18上,并且因此相对于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和凸轮330具体定位成形组件16。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具体定位”意味着相对于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和凸轮330定位成形组件16,以使得不需要相对于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进一步定位成形组件16和/或其元件。也就是说,尽管在参考文献/专利中通常没有提到,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在安装之后调节成形组件16的元件的位置,以便确保元件正确地对准。因此,除非在参考文献/专利中具体地提到没有相对于撞击件驱动组件300(或其元件)调节成形组件16(或其元件),否则所述参考文献/专利未公开成形组件16和/或其元件被“具体定位”的构造。也就是说,除非在参考文献/专利中具体地提到没有调节成形组件16和/或其元件,否则所述参考文献/专利不公开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机加工的”凹部。
[0107]
进一步,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凹部34包含一定数量的以及如图所示为多个的引导销通道36,所述引导销通道限定于安装组件主体18中并且延伸穿过安装组件主体18。每个引导销通道36具有被构建成容置引导衬套37的横截面。每个引导衬套37包含环形主体38。每个引导衬套37设置于对应的通道36中。每个引导衬套37被构建成容许引导销39穿过其中。
[0108]
成形组件16大致上相类似,并且正因为这样,在本文中仅详细描述一个成形组件16。如先前所提到的,应当注意的是,图中所示的不同的成形组件16由附加字母标示。因此,当存在四个成形组件16时(如图2的示例中所示),单独的成形组件16被标示为成形组件16a、16b、16c、16d。这种编号惯例也适用于成形组件16a、16b、16c、16d的元件。也就是说,尽管通用的单个成形组件16被描述成具有模具组56,但是第一成形组件16a具有模具组56a,第二成形组件16b具有模具组56b,以此类推。
[0109]
现在参考图3和图4,成形组件16包含固定组件42和运动组件44。在一个未示出的示例实施例中,固定组件42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并且运动组件44经由固定组件42可动地联接至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在所示实施例中,如下所述,固定组件42和运动组件44为“合一式”组件,所述合一式组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临时地联接至安装组件主体18。也就是说,固定组件42和运动组件44的元件被联接、直
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彼此。进一步,固定组件42和运动组件44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临时地联接至固定组件基座50,如在下面所讨论的。在这种构造中,成形组件16为合一式组件。
[0110]
如图4的示例实施例中所示,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42包含固定组件基座50、撞击件引导组件52、再拉拔组件200、模具组56以及圆顶器58。基座50包含大体平面的构件60,所述构件带有一定数量的向上悬垂的大体平面的支撑件62。平面的构件60被构建成、亦即被机加工成大致上对应于限定在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中的凹部34。平面的构件60具有近侧端64和远侧端66。当成形组件16操作地联接至撞击件驱动组件300时,平面的构件60的近侧端64为更靠近于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330的端部,平面的构件60的远侧端66为更远离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330的端部。
[0111]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平面的构件60包含一定数量(如图所示为多个)的引导销通道68,所述引导销通道延伸穿过固定组件42的基座50的平面的构件60。所述一定数量的引导销通道68以对应于先前所讨论的安装组件主体18的凹部34的引导销通道36的模式设置。每个引导销通道68具有被构建成容置引导衬套69的横截面。凹部34的引导销通道36的数量和平面的构件60的引导销通道68的数量连同与其相关联的引导衬套37和69被构建成相对于凸轮330定位每个成形组件16。也就是说,在包含引导销通道36、68的实施例中,当平面的构件60被设置于机加工的凹部34中时,每个引导销通道36大体上与相关联的引导销通道68对准。进一步,当引导销39穿过相关联的引导销通道36、68(以及相关联的衬套37、69)时,平面的构件60与凸轮330对准。尽管示出两组相关联的引导销通道36和68,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相关联的引导销通道36和68的数量可以变化,而不脱离所公开的概念的范围。
[0112]
基座50的支撑件62包含至少圆顶器支撑件70。圆顶器支撑件70包含大体上平面的构件72,所述构件可以为联接至平面的构件60的单独的构件,或者可以与平面的构件60一体地形成。如图所示,圆顶器支撑件70的主体72相对于下面所讨论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大体侧向地延伸。基座50的支撑件62进一步包含模具组支撑件74,如图所示,所述模具组支撑件为框架76,所述框架高出成形组件16的基座50的平面的构件60的平面。进一步,基座50的支撑件62包含撞击件引导组件支撑件78,所述撞击件引导组件支撑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支撑固定组件42的撞击件引导组件52。如图所示,撞击件引导组件支撑件78包含大体上平面的主体79,所述主体可以为联接至平面的构件60的单独的构件,或者可以与平面的构件60一体地形成。主体79大体上平行于圆顶器支撑件70的主体72的平面延伸。
[0113]
继续参考图4以及图7b,撞击件引导组件52包含限定通道81的壳体80。一定数量的支承组件82、比如但不限于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组件84(其同样限定未编号的通道)设置于壳体80中。如下所述,支承组件84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撞击件主体122往复运动时支撑撞击件主体122。众所周知,撞击件引导组件52进一步包含密封包装组件86(图4),所述密封包装组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从撞击件主体122(在下面讨论)大致上移除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流体。
[0114]
如图4和图8a至图8c中所示,再拉拔组件200包含固定元件和运动元件,并且在本文中与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42包含在一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再拉拔组件200包含压紧活塞202(示意性地示出)和坯料(杯形件)保持器204。坯料保持器204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压紧活塞202并且随压紧活塞202运动。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各自分别包含大体环形主体206、208,每个主体限定中心通道(未编号),所述中心通道的尺寸被设定成
容许撞击件主体122穿过其中。再拉拔组件200还包含伺服马达209或类似结构体,所述伺服马达被构建成使压紧活塞202并且因此使坯料保持器204以大体往复运动的方式运动。也就是说,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被构建成以线性方式(例如,沿着平移轴线229)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与模具组56间隔开,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紧邻模具组56设置。众所周知,杯形件进给组件108(在下面讨论)或类似结构体将杯形件或坯料定位于模具组56的口部处。坯料保持器204将杯形件/坯料保持于该位置中,直至撞击件主体122接合杯形件/坯料并且使杯形件/坯料运动通过模具组56。
[0115]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a至图8c中所示例说明的,伺服马达209联接至一定数量的凸轮盘214、214’(在所示例说明的示例中示出两个,进一步,应当注意的是,下面讨论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330被标示为“凸轮330”;然而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凸轮盘214”被标示为“凸轮盘214”),并且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经由一定数量的合适的偏压构件210(例如,一个或多个弹簧或一个或多个其它合适的布置)联接至或偏压抵靠(亦即,偏压远离模具组56)凸轮盘214。在图4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盘214为大体上平面的主体,所述主体能够通过伺服马达209围绕旋转轴线215(所述旋转轴线垂直于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的上述平移轴线229)旋转。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被偏压抵靠凸轮盘214的边缘表面211。凸轮盘214的边缘表面211限定向前的行程部分216、向前的停留部分218、向后的行程部分220以及向后的停留部分222。也就是说,随着向前的行程部分216接合压紧活塞202,压紧活塞202以及因此坯料保持器204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亦即,朝向模具组56运动),从而压缩所述一定数量的偏压构件210。随着向前的停留部分218接合压紧活塞202,压紧活塞202以及因此坯料保持器204保持于第二位置中。随着向后的行程部分220接合压紧活塞202,由于所述一定数量的偏压构件210的力,压紧活塞202以及因此坯料保持器204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亦即,远离模具组56运动)。随着向后的停留部分222接合压紧活塞202,压紧活塞202以及因此坯料保持器204保持于第一位置中。因此,压紧活塞202以及因此坯料保持器20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同时在运动周期之间停留在那些位置处。这容许在坯料保持器204停留在第一位置处时将杯形件/坯料定位于坯料保持器204与模具组56之间,并且容许在坯料保持器204停留在第二位置处时使坯料保持器204将杯形件/坯料保持于模具组56处。在另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包含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以类似方式使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亦即,在运动周期之间中具有停留周期的情况下运动,从而消除凸轮盘214。
[0116]
图9a至图9c示出类似于再拉拔组件200的再拉拔组件20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再拉拔组件200’包含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可滑动地联接至模具组支撑件74(例如,经由一定数量的线性轴承销226和协作式线性轴承衬套228),以使得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可容易地沿着垂直于旋转轴线215设置的平移轴线229平移。再拉拔组件200’的功能类似于图4的再拉拔组件200,除了再拉拔组件200’利用了具有凹槽230’的凸轮盘214’,所述凹槽与联接至压紧活塞202的滚柱构件232或其它合适的结构体接合。可选地,再拉拔组件200’进一步利用具有凹槽230”的第二凸轮盘214”,所述凹槽230”同样与第二滚柱构件232’接合。在运行中,凸轮盘214’和214”中的一
个或两个通过伺服马达212或类似结构体围绕旋转轴线215旋转,所述类似结构体直接地联接至伺服马达212(如图所示)或经由皮带或其它合适的布置联接至伺服马达212。随着凸轮盘214’和214”中的一个或两个旋转,其凹槽230’和230”与滚柱构件230和232相互作用,从而使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沿着平移轴线229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来回平移,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与模具组56间隔开,在所述第二位置中,压紧活塞202和坯料保持器204紧邻模具组56设置。
[0117]
转向模具组56,模具组56包含一定数量(通常为多个)的模具(未编号)。每个模具组含大体环形主体(未示出),所述环形主体具有中心开口,所述中心开口的尺寸被设定成将杯形件/坯料变薄拉伸或以另外的方式形成为罐体(未示出)。也就是说,众所周知,模具组56被构建成将设置于冲压件124/撞击件主体122上的杯形件/坯料重新形成/形成为罐体(在下面讨论)。正因为这样,模具组56的模具限定具有上游近侧端102(或“口部”102)和下游远侧端104的成形通道100。
[0118]
再拉拔组件200设置于成形通道100的近侧端102处。进一步,众所周知,模具组56包含剥离器组件106或者邻近或紧邻剥离器组件106设置,所述剥离器组件被构建成在返回行程期间从撞击件主体122剥离、亦即移除罐体,如下所述。也就是说,剥离器组件106设置于成形通道100的远侧端处。
[0119]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模具组56进一步包含杯形件(或坯料)进给组件1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杯形件进给组件108包含伺服马达和旋转支撑件(均未编号)。杯形件或坯料设置于杯形件进给组件旋转支撑件上。如在下面所讨论的,杯形件进给组件伺服马达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使杯形件进给组件旋转支撑件进行旋转,以使得在撞击件主体122运动穿过模具组56之前,将杯形件(或坯料)定位于模具组56的成形通道100的近侧端102处。
[0120]
圆顶器58包含安装组件110和圆顶器主体112。安装组件110被构建成联接至圆顶器支撑件70。安装组件110被进一步构建成可调节地支撑圆顶器主体112。圆顶器主体112包含具有顶点116的圆顶形表面114。众所周知,圆顶形表面114/顶点116面对模具组56的成形通道100设置并且与所述成形通道大体对准。
[0121]
参考图4至图6,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组件120和凸轮从动件组件150。撞击件组件120包含细长的主体122(在下文中,以及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在下文中,以及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冲压件”124)。撞击件主体122具有近侧端或第一端126、中间部分125以及远侧端或第二端128。众所周知,冲压件124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撞击件主体的远侧端128。众所周知,远侧端128相对于近侧端126和中间部分125具有较小的横截面面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冲压件124具有与近侧端126和中间部分125基本上类似的横截面面积。因此,在冲压件124与撞击件主体122之间存在大体上或大致上平滑的过渡。凸轮从动件组件150设置于撞击件主体122的近侧端126处并且联接至所述近侧端。
[0122]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撞击件主体122通常是中空的。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122限定空腔130。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包含与空腔130流体连通的通道129。进一步,如果使用冲压件124,则冲压件124也包含轴向地延伸的通道127。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122的通道129(以及,如果包含的话,冲压件通道127)从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的轴向表面延伸至空腔130。空腔130选择性地与压力组件(在下面讨论)流体连通。压力组件被构建
成并且确实生成正和/或负流体压力。众所周知,当撞击件主体122向前(亦即,远离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运动时,撞击件主体122的空腔130选择性地与负流体压力流体连通。在这种构造中,负流体压力朝向撞击件主体122和/或冲压件124偏压杯形件/坯料。当撞击件主体122向后(亦即,朝向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运动时,正压力有助于从撞击件主体122/冲压件124移除现在形成的罐体。由于撞击件主体122为成形组件16的较长的元件中的一个,所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也是成形组件16的纵向轴线。
[0123]
参考图4、图5以及图7a至图7d,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的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包含滑动件152以及一定数量的凸轮从动件构件154(在示例中示出两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滑动件152包含滑动件主体160、从滑动件主体160向下延伸的下部框架部分162、以及从滑动件主体160向上延伸的上部框架部分164。在所示例说明的示例中,滑动件主体160大体上平行于安装组件主体18的第一表面22的平面、亦即如图所示大体上水平地设置。
[0124]
滑动件主体160的下部框架部分162包含大体上从滑动件主体16的第一边缘160a处或附近向下延伸的第一构件162a、大体上从滑动件主体160的与第一边缘160a相对的第二边缘160b处或附近向下延伸的第二构件162b、以及第三构件162c,所述第三构件在第一和第二构件162a和162b之间延伸并且在滑动件主体160下方间隔一定距离。在图7d中所示的示例中,第三构件162c在第一和第二构件162a和162b之间平行于滑动件主体160大体上水平地延伸。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构件162a至162c中的每一个可以被整体地形成为单个一体式构件的部分,如图7d的示例中所示,或者替代地可以被单独地形成,然后经由任何合适的方法(例如,螺栓、焊接等等)联接在一起。
[0125]
滑动件主体160的上部框架部分164包含大体上从滑动件主体160的第一边缘160a处或附近向上延伸的第一构件164a、大体上从滑动件主体160的第二边缘160b处或附近向上延伸的第二构件164b、以及第三构件164c,所述第三构件在第一和第二构件164a和164b之间延伸并且在滑动件主体160上方间隔一定距离。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构件164a至164c中的每一个可以整体地形成为单个一体式构件的部分,如图7d的示例中所示,或者替代地可以被单独地形成,然后经由任何合适的方法(例如,螺栓、焊接等等)联接在一起。
[0126]
继续参考图7a和7d,凸轮从动件组件150进一步包含凸轮从动件支承组件165,所述凸轮从动件支承组件具有一定数量的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垫166,所述支承垫被定位和构建成与作为固定组件42的部件(多个部件)所设置的对应的、协作地定位的支承构件167接合。每个支承构件167包含支承表面168,每个支承垫166被定位并且构建成在所述支承表面上滑动。在美国专利第10,137,490号中详细讨论了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组件,在所述美国专利中的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组件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每个支承垫166包含凹陷的支承套169(在图7d中对其中的两个进行编号,169a和169c),所述支承套被构建成通常容纳提供于其中的油或其它合适的支承流体的加压供应源(未示出)(如在下面进一步讨论的)。
[0127]
现有技术的驱动组件(比如先前关于图1所讨论的驱动组件2)在比如撞击件主体7b的撞击件主体上施加竖直力,必须由通常完全包围撞击件主体的支承件来处理/管理这些竖直力。这样的竖直力可能导致撞击件“下垂(droop)”。然而,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布置不同,利用了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凸轮驱动装置的布置通常只受到适度的侧向力,而不会受到任何显著的竖直力。因此,与已知的布置相比,凸轮从动件支承组件165具有独特的设计。
在图7a至7d中所示例说明的示例中,凸轮从动件支承组件165包含三个大体上平面的流体静力/流体动力支承垫166: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第一构件164a的面向外的面的第一支承垫166a;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第二构件164b的面向外的面(亦即,面对与第一支承垫166a相反的方向)的第二支承垫166b;以及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第三构件164c的面向上的面的第三支承垫166c。在这样的示例中,凸轮从动件支承组件165还包含分别具有支承表面168a、168b和168c的三个支承构件167a、167b和167c。更特别地,第一支承构件167a固定地联接至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基座50,以使得其支承表面168a定位于成形组件16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的外侧、上方且与之平行,并且大体上垂直于固定组件基座50。第二支承构件167b固定地联接至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基座50,以使得其支承表面168b定位于成形组件16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的外侧、上方并且与之平行;大体上垂直于固定组件基座50,并且面对第一支承构件167a的支承表面168a。第三支承构件167c固定地联接至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基座50,以使得其支承表面168c定位于成形组件16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正上方并且与之平行,大体上平行于固定组件基座50,并且垂直于第一支承构件167a和第二支承构件167b的支承表面168a和168b中的每个。因此,如从图7c的剖视图可以容易地理解的,三个支承构件167a至167c被定位成形成向下敞开的通道(其中支承表面168a至168c面向内),所述敞开的通道围绕滑动件主体160的上部框架部分164以及其面向外的支承垫166a至166c设置。在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承表面168a至168c中的每个被磨削成4-8微米的表面光洁度以及在0.0002”以内的平行度和垂直度。
[0128]
如先前所讨论的,撞击件主体122通常是中空的并且在其中限定空腔130,所述空腔选择性地与压力组件流体连通。压力组件(未示出)与撞击件主体122的空腔130之间的这样的连通经由柔性导管或软管170提供,所述柔性导管或软管在下部旋转密封件170a与上部旋转密封件170b之间延伸,所述下部旋转密封件联接至安装组件主体18或连接至用于连接至前述压力组件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固定位置,所述上部旋转密封件联接至滑动件主体160的下部框架部分162。上部旋转密封件170b经由作为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部件提供的任何合适的导管布置而与撞击件主体的空腔130流体连通。减震器布置171围绕软管170设置,以最小化由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往复运动所引起的软管抖动。
[0129]
同样如先前所讨论的,每个支承垫166包含凹陷的支承套169,所述支承套被构建成通常容纳提供于其中的油或其它合适的支承流体的加压供应源(未示出)。以与刚刚描述的传导压力布置类似的方式提供油或其它合适的支承流体的这样的供应源。换句话说,油或其它合适的支承流体的供应源被设置到第二上部旋转密封件172b(参见图7b和图7c),所述第二上部旋转密封件联接至滑动件主体160的下部框架部分162。经由联接至第二下部旋转密封件的软管(两者都未示出)提供供应源,所述第二下部旋转密封件以类似方式定位至软管170和下部旋转密封件170a(以及减震器布置171),所述第二下部旋转密封件联接至合适的供应源(也未示出)。油或其它合适的支承流体的供应源经由任何合适的导管布置从第二上部旋转密封件172b连通至所述一定数量的支承垫166a、166b、166c中的每个的凹陷的支承套169,所述导管布置被作为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部件提供并且连接至设置于每个支承套169中的入口173(参见图7d)。在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油流被以大约1000psi的压力注射至歧管(未编号)中。油流被从前述歧管进给至每个支承垫166a、
166b、166c。由leejet(亦即,校准孔口)控制油流。应当理解的是,支承垫166a、166b、166c、对应的支承表面168a、168b、168c以及油流的这样的布置在对应的支承垫166a、166b、166c与支承表面168a、168b、168c之间产生油膜,所述油膜防止任何金属与金属的接触,并且因此提供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沿着支承构件167a、167b、167c的平滑的滑动,并且因此提供相对于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基座50的平滑的平移。
[0130]
现在参考图5,滑动件主体160包含穿过其中限定的一定数量的通道(未统一编号)。所述通道包含一定数量的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示出两个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174和175。如果存在两个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174、175,则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174、175大体沿着一条线设置,当成形组件16联接至安装组件14时,所述线通常为从安装组件主体18的通道20向外延伸并且在成形组件16的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上方对准的径向线。穿过滑动件主体160限定的另一个通道为对准销通道178,所述对准销通道通常邻近于滑动件主体160的与撞击件主体122相对的端部设置。
[0131]
凸轮从动件构件154被构建成并且确实由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330操作地接合。换句话说,凸轮33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操作地联接至每个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的凸轮从动件构件154,并且因此操作地联接至每个撞击件组件120和/或成形组件16。
[0132]
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为刚性轴承。在图2至图6和图7a至图7d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为滚柱轴承180(在下文中,以及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凸轮从动件滚柱轴承”180)。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凸轮从动件滚柱轴承包含轮轴184和轮186(参见图5)。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滚柱轴承180中的一个包含偏心衬套187。偏心衬套187包含中空的管状主体188,所述管状主体被构建成装配于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175(或者替代地通道174)内。管状主体188具有带有第一中心(未编号)的大体圆柱形外表面190,以及带有第二中心(未编号)的大体圆柱形外表面192。前一句中提到的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没有对准。也就是说,上述第一中心和第二中心彼此偏移。在这种构造中,偏心衬套187包含具有最大厚度的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为偏心衬套187的“较厚”侧188’),以及具有最小厚度的部分(在下文中被称为偏心衬套187的“较薄”侧188”)。进一步,偏心衬套187包含从管状主体188的外表面190大体上径向地延伸的定向接片194。在这种构造中,偏心衬套187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使相关联的滚柱轴承的轮186在相间隔的第一位置与闭合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如在下面所讨论的。
[0133]
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成形组件”16至少包含模具组56、圆顶器58、以及撞击件主体122。进一步,“成形组件”16选择性地包含额外的元件,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引导组件52和再拉拔组件200。
[0134]
按照以下方式组装成形组件16。撞击件引导组件52、再拉拔组件200、以及模具组56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基座的平面的构件60、亦即固定组件基座50。圆顶器58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圆顶器支撑件70,亦即,所述圆顶器支撑件如先前所讨论的被联接至固定组件基座50或被形成为固定组件基座50的一体部分。通常,撞击件引导组件52被设置成最靠近于安装组件主体18的通道20。再拉拔组件200邻近于撞击件引导组件52设置。模具组56邻近于撞击件引导组件52设置,其中杯形件进给组件108设置于再拉拔组件200与模具组56之间。进一步,如上所述,剥离器组件106设置于模具组56的成形通道100的远侧端104处。最后,使圆顶器58与模具组56和/或剥离器组件106相间隔。也就是说,圆顶器
58(或剥离器组件106)与模具组56间隔开一定距离,所述距离至少为罐体的长度并且如图所示,所述距离至少大于罐体的长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在上述构造中,成形组件16的固定组件42是完整的。
[0135]
按照以下方式组装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撞击件主体122的近侧端126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滑动件152。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撞击件主体122的近侧端126被联接至滑动件主体160的下部框架部分162。冲压件124设置于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上并且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所述远侧端。在这种构造中,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大体上或大致上与通道81的纵向轴线、再拉拔组件200、以及模具组56的成形通道100对准。进一步,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大体上或大致上与圆顶器主体112的圆顶形表面114的顶点116对准。也就是说,如果使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延伸,它将穿过或紧邻圆顶器主体112的圆顶形表面114的顶点116。
[0136]
在这种构造中,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成形组件16是完整的。进一步,如上所述,成形组件16为“合一式”组件。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在组装成形组件16时,各种元件被定位成正确地对准,如本领域中已知的那样。也就是说,例如,调节/重新定位撞击件主体122,直至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大体上或大致上与撞击件引导组件52的壳体80的通道81的纵向轴线以及模具组56的成形通道100的纵向轴线对准。由于成形组件16为“合一式”组件,所以其元件保持彼此对准。也就是说,当成形组件16被从安装组件14移除时,其元件不会分开。正因为这样,每次安装成形组件16时,不必调节成形组件16的元件以对准。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安装期间保持元件对准(亦即,其中固定组件42和运动组件44的元件不分开)的成形组件16为“对准的”合一式成形组件16。合一式成形组件16或对准的合一式成形组件16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37]
如图2至图3中所示,制罐机10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使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亦即,撞击件组件120或撞击件主体122)在缩回的(亦即,朝向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第一位置与伸出的(亦即,远离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撞击件主体122未设置于成形通道100中并且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与相关联的模具组56间隔开,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撞击件主体122设置于成形通道100中并且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邻近于相关联的圆顶器58。如在下面详细描述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不包含曲柄、摆动臂、和/或枢转连接杆。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38]
参考图3,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包含马达310和凸轮330,所述凸轮通过马达310绕主旋转轴线333旋转。马达310包含旋转的输出轴3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马达310在安装组件主体18下方设置于由壳体28限定的封闭的空间30内。如图所示,主轴314通常设置于中空的安装组件的封闭的空间30内并且能够围绕主轴线333旋转。马达输出轴312例如通过齿轮箱315操作地联接至主轴314。如此,主轴314在本文中也被认为是马达310的部件。主轴314包含细长的轴主体316,所述轴主体具有上部第一端318和联接至齿轮箱315的下部第二端(未编号)。轴主体316的下部第二端可以经由合适的离合器布置选择性地联接至齿轮箱315,所述离合器布置使得轴主体316选择性地与齿轮箱315以及因此与马达310接合或脱离接合。轴主体316的第一端318延伸穿过安装组件主体18的通道20。轴主体316的第一端318被构建成并且确实联接至凸轮主体332。制动器布置319(例如,盘式制动器或其它合适的布置)沿着主轴314定位,以用于选择性地使主轴314和凸轮主体332的围绕主轴线333的旋转受控地
且及时地停止。
[0139]
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330包含主体332,所述主体限定或具有一定数量的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示出两个),并且所述协作式凸轮表面在本文中被标示为内部的第一凸轮表面334和外部的第二凸轮表面336。凸轮330/凸轮主体332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将往复运动传递至每个成形组件16,并且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递至每个运动组件44和/或撞击件组件120。进一步应当注意的是,如在下面所讨论的,当每个成形组件16被安装于安装组件14上的同时,凸轮330运动。也就是说,凸轮330是动态的,并且每个成形组件16是静态安装的。因此,凸轮主体332为“动态凸轮主体”。这解决了上述问题。替代地,凸轮主体332可以被固定或保持于稳定状态中,其中每个成形组件16围绕所述凸轮主体运动。在这样的布置中,凸轮主体332将是“稳态凸轮主体”。
[0140]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330/凸轮主体332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撞击件主体122/冲压件124运动通过模具组56时在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冲压件124中产生“平稳的变薄拉伸动作”。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平稳的变薄拉伸动作”是指当支撑杯形件的结构体(其通常是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或冲压件124)穿过模具组56时,支撑杯形件的所述结构体不会被加速或减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主体332包含下面所讨论的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所述协作式凸轮表面具有下面所讨论的大致恒定速度的凸轮轮廓。当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或冲压件124穿过模具组56时,带有恒定速度的凸轮轮廓的凸轮表面334、336使撞击件主体122的远侧端128或冲压件124以大致恒定速度运动,亦即没有加速度或减速度。因此,这样的凸轮330/凸轮主体332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产生“平稳的变薄拉伸动作”。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41]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的构件(亦即,撞击件组件120和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具有低的质量。使用这样的低质量的运动组件44与在行程端点处具有停留部分(因此具有零加速度,以及因此具有零惯性力和零变形)的凸轮330使运动组件44以及其构件在几乎任何运行速度下都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变形。因此,一旦针对最佳形成圆顶的位置调节撞击件组件120的位置,这样的定位将不会随着生产速度而改变。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42]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330/凸轮主体332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为“直接操作式联接元件”。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直接操作式联接元件”是指被构建成直接地联接至生成运动的结构体和制罐机的撞击件组件两者的元件。在上述实施例中,生成运动的结构体为马达31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直接地联接”至生成运动的结构体意味着元件直接地联接至马达输出轴或马达输出轴上的支座。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于马达输出轴的“支座”为这样的结构体:该结构体与马达输出轴一起旋转并且具有围绕马达输出轴大致对称地设置的主体。也就是说,例如,现有技术的制罐机的曲柄通常“直接地联接”至马达输出轴;然而,曲柄不具有围绕马达输出轴大致对称地设置的主体;因此,在本文中使用时,曲柄不是“支座”。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撞击件组件”是指与撞击件主体的行进的路径一起并且大致平行于所述行进的路径运动的元件。也就是说,例如,在如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布置中,载架7a和第二连接杆6b都与撞击件主体7b一起运动,但是第二连接杆6b不与撞击件主体7b的运动的路径一起并且大致平行于撞击件主体7b的运动路径运动。因此,第二连接杆6b和类似元件不是“撞击件组件”的部件。因此,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多元件联动装置
(亦即,曲柄4/摆动臂5/第一连接杆6a/第二连接杆6b)不是且不可能是“直接操作式联接元件”。也就是说,这样的联动装置不是单个元件,并且这样的联动装置不是“直接地联接”至马达输出轴。因此,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是“直接操作式联接元件”的凸轮330/凸轮主体332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43]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轮主体332通常是实心的、一体的、平面的,具有轴向地延伸的毂337(图3)和围绕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亦即,主轴线333)延伸的脊338。在如图13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轮主体332’为两件式组件,外环332a’围绕内部部分332b’设置。外环332a’和内部部分332b’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外环332a’和332b’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具有限定于其中的或者由此减轻这样的部分并且因此减小这样的凸轮330’的惯性矩的一个或多个孔或开口部分。
[0144]
再次参考图3,凸轮主体毂337限定联接通道33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联接通道339为锥形的并且从底部到顶部变窄(例如,参见图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轴主体316的第一端318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联接通道339处联接至凸轮主体332。如图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主体的脊338围绕凸轮主体332的周边延伸。如图2中所示,当从上方观察时,凸轮主体332的脊338大致上不是圆形的,如在下面详细讨论的;也就是说,脊338相对于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亦即,主轴线333)不具有大致一致的半径r,而是以预定方式变化,以产生运动组件44的期望的运动。半径r的总体变化(亦即,半径r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其等于撞击件组件120的行程)取决于所生产的罐体的高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22”的行程被用来制造高达6.5”高/长的罐。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具有围绕凸轮主体332的周边延伸的脊338的大体平面的凸轮主体332为“盘形凸轮”。在该实施例中,脊338包含内部的第一凸轮表面334和外部的第二凸轮表面336。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主体脊338的径向宽度w(图5)大体上或大致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第一凸轮表面334与第二凸轮表面336之间的距离大体上或大致上是一致的。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主体332包含邻近凸轮主体的脊338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对准通道344,其目的将在下面讨论。
[0145]
在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示出利用“筒形”凸轮330b的制罐机10b。除了制罐机10b仅包含两个成形组件16之外,制罐机10b具有与先前结合图2至图6所讨论的制罐机10相类似的布置,并且包含这样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b,所述撞击件驱动组件包含/利用“筒形”凸轮330b而不是盘形凸轮。在下文中,关于筒形凸轮330b,将使用类似于图2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标记将包含字母“b”。在该实施例中,凸轮主体332b为大体圆柱形的,并且包含在凸轮主体332b的圆柱形表面(未编号)上围绕凸轮主体332b设置的凹槽(未示出)或脊(如图所示)338b。脊338b大体轴向地延伸同时还形成围绕圆柱形凸轮主体332b的环。在这种构造中,凸轮主体332b(亦即,其上的脊338b)限定大体轴向的第一凸轮表面334b和大体轴向的第二凸轮表面336b。应当理解的是,在脊338b反转方向时,脊338b围绕凸轮主体332b大体上周向地延伸,而不是沿着凸轮主体332b轴向地延伸。在该实施例中,脊338b的相对的两侧面为协作式凸轮表面334b、336b。应当注意的是,包含这些元件或由这些元件组成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不包含枢转联接件。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46]
在这些示例布置中的任一个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或334b、336b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操作地接合每个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在图2至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组
件150包含两个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亦即,滚柱轴承180),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邻近第一凸轮表面334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的轮186邻近于第一凸轮表面334设置。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邻近第二凸轮表面336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的轮186邻近于第二凸轮表面336设置。因此,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夹住”凸轮主体的脊338。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设置于凸轮主体的脊338的相对的两侧面上。在具有凹槽而不是脊334b的筒形凸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单个凸轮从动件构件,所述凸轮从动件构件被构建成并且确实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0147]
进一步,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制罐机10b具有筒形凸轮330b,所述筒形凸轮包含两个单独的筒形凸轮330b’、330b”,它们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马达310b的输出轴312b。应当理解的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筒形凸轮330b’、330b”被构建成并且确实操作地联接至相应的成形组件16,比如先前关于图2至图6所讨论的那样。因此,在带有单个筒形凸轮330b和两个成形组件16的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制罐机10b在每个循环生产两个罐体。尽管在图10和图11中仅示出两个成形组件16与筒形凸轮330b结合使用,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成形组件。例如,可以提供额外的成形组件16,其中它的相应的凸轮从动件组件150被定位成在绕筒形凸轮330b的大体任何点处(亦即,除了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仅仅在顶部处之外,或者代替于仅仅在顶部处)接合338b。作为示例,当大体上沿着筒形凸轮330b的主旋转轴线333b观察时,利用围绕筒形凸轮330b的周边均等地相间隔的十二个成形组件150的布置将大体上类似于传统的钟表的钟面上的十二个小时指示器的定位。
[0148]
如上所述,每个成形组件16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安装组件14。因此,每个成形组件16设置于邻近凸轮主体332的固定的位置处。进一步,相对于每个成形组件16,随着凸轮主体332旋转,凸轮主体的脊338径向向外和径向向内地运动。应当理解的是,随着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半径减小,第一凸轮表面340操作地接合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相反,随着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半径增大,第二凸轮表面342操作地接合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凸轮表面340、342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另一个凸轮表面340、342不会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也就是说,一次只有一个凸轮表面340、342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
[0149]
当凸轮从动件组件150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成形组件的运动组件的撞击件组件120时,凸轮33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第一凸轮表面334操作地接合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时径向向内拉动撞击件主体122。相反,凸轮33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第二凸轮表面336操作地接合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时径向向外推动撞击件主体122。也就是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凸轮表面/凸轮轮廓为在凸轮从动件相对于凸轮表面/凸轮轮廓运动时和/或在凸轮表面/凸轮轮廓相对于凸轮从动件运动时与凸轮从动件“操作地接合”的凸轮表面、或者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
[0150]
如图12中所示,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亦即,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被分成“部分”。也就是说,凸轮表面334、336包含或限定一定数量的驱动部分350、352(示出两个)。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是指凸轮表面被构建成使另一个元件或组件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凸轮表面驱动部分350、352包含向前的行程部分或成
形行程部分350以及向后的形成部分或返回行程部分352。也就是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为使凸轮从动件150(以及联接至凸轮从动件150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朝向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的驱动部分的替代名称。进一步,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为使凸轮从动件150(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150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远离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的驱动部分的替代名称。
[0151]
如上所述,第二凸轮表面336与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的操作接合使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径向向外运动。因此,第二凸轮表面336的其中半径随着凸轮主体332运动而“增大”的部分为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相反,第一凸轮表面334与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的操作接合使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径向向内运动。因此,第一凸轮表面340的其中半径随着凸轮主体332运动而“减小”的部分为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如上所述,一次只有第一凸轮表面334或第二凸轮表面336中的一者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然而,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对的凸轮表面334、336由相同的部分名称标示。也就是说,第一凸轮表面334的与第二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相对的部分也被称为“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即使第一凸轮表面334在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处并未操作地接合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换句话说,关于以上定义,亦即,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关联的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是指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的这样的部分,在所述部分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中的至少一者直接地或间接地操作地接合撞击件主体122,并且使该撞击件主体122朝向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相反地,关于以上定义,亦即,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关联的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是指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的这样的部分,在所述部分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中的至少一者直接地或间接地操作地接合撞击件主体122并且使该撞击件主体122远离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
[0152]
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随着凸轮主体332旋转,协作式凸轮表面驱动部分350、352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因此,每个协作式凸轮表面驱动部分350、352(或者替代地凸轮主体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和凸轮主体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具有起始/上游的第一端350u、352u和终止/下游的第二端350d、352d。也就是说,随着凸轮主体332旋转,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的第一端350u、352u初始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随着凸轮主体332进一步旋转,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的第二端350d、352d经过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不再位于该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350、352处。
[0153]
术语[附图标记]u和[附图标记]d在本文中将用于每个凸轮表面部分,以标示所命名的部分的上游的第一端和下游的第二端。例如,如在下面讨论的,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还包含或限定第一停留部分360’。因此,第一停留部分360’的上游/第一端被标示为“第一停留部分第一端360’u”。
[0154]
应当注意的是,凸轮主体的脊338、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的节距(即相对于周向变化的径向变化)确定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以及因此撞击件主体122是以大体上或大致上恒定速度运动、进行加速/减速(和/或加速速率/减速速率)、还是大致上静止。也就是说,作为简化的示例(示例性元件未示出),假设撞击件必须向前(朝向圆顶器)运动三英寸。进一步,假设凸轮主体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
在九十度(90
°
)的弧上延伸。对于该示例性构造,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半径、更具体地说是第二凸轮表面的半径在凸轮主体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的九十度(90
°
)上增大三英寸。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的运动与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半径成比例。因此,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半径增大一英寸时,撞击件向前运动一英寸。
[0155]
进一步,如所提到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350(或者替代地,凸轮主体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具有大致恒定速度的凸轮轮廓,亦即,被构建成将大致恒定速度传递至凸轮表面所操作地接合的元件/组件的形状。在上面的示例中(未示出示例性元件),其中协作式凸轮表面、更具体地说是第二凸轮表面的半径在九十度(90
°
)上增大3英寸,半径每30
°
增大1英寸将在撞击件中产生大致恒定速度。
[0156]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凸轮主体的脊338、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其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且具有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凸轮从动件(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中产生大致恒定速度的节距)具有“大致恒定速度的凸轮轮廓”。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和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中的至少一个或两个具有大致恒定速度的凸轮轮廓。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在大约一百八十三点五度(183.5
°
)的弧上延伸,并且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在大约一百四十三度(143.0
°
)的弧上延伸。
[0157]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还包含或限定一定数量的停留部分360’、360”(示出两个),并且所述停留部分在本文中被标示为第一停留部分360’和第二停留部分36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相关联的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的“停留部分”360’、360”是指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的这样的部分,在所述部分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都不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因此,撞击件主体122通常是静止的,并且不会朝向或远离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协作式凸轮表面停留部分360’、360”处,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半径、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的半径基本上不增大或减小。因此,凸轮主体的脊338、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不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4(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构件154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不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构件154的凸轮表面具有“无速度凸轮轮廓”。也就是说,“无速度凸轮轮廓”是指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不会使凸轮从动件(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朝向或远离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因此,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具有“无速度凸轮轮廓”。然而,为了保持术语一致,在下文中,第一停留部分360’和第二停留部分360”将被称为“接合”或“操作地接合”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或其元件,比如但不限于凸轮从动件构件154)。应当理解的是,虽然使用术语“接合”或“操作地接合”,但是第一停留部分360’和第二停留部分360”实际上不会使运动组件44(或其元件,比如但不限于凸轮从动件构件154)运动。也就是说,仅仅对于第一停留部分360’和第二停留部分360”而言,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接合”和“操作地接合”不具有上文所陈述的含义,而是替代地意味着第一停留部分360’和第二停留部分360”被直接地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组件150。
[0158]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不会在大于三十度
(30
°
)的弧上延伸。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在不大于三十度的弧上延伸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凸轮主体的脊338相对于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具有大体上或大致上一致的半径。也就是说,只要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在不大于三十度的弧上延伸,凸轮主体的脊338相对于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就不具有大体上或大致上一致的半径。
[0159]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设置于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与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之间,或者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与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之间。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设置于凸轮主体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350、352之间。也就是说,存在设置于向前的行程部分的第二端350d与向后的行程部分的第一端352u之间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第一停留部分360’,以及设置于向后的行程部分的第二端352d与向前的行程部分的第一端350u之间的协作式凸轮表面的第二停留部分36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的第一停留部分360’在大约三点五度(3.5
°
)的弧上延伸,协作式凸轮表面的第二停留部分360”在大约三十度(30
°
)的弧之上延伸。
[016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还包含或限定一定数量的部分370、372(示出两个),所述部分370、372在下文中被称为加速部分370和减速部分372。加速部分370和减速部分372各自具有“加速轮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加速轮廓”是指凸轮主体的脊338、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或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并且在撞击件主体122中产生变化的速度。也就是说,“加速轮廓”意味着凸轮主体的脊338、以及因此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具有这样的节距,所述节距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凸轮表面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时在凸轮从动件(或者联接至凸轮从动件的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撞击件主体122)中产生变化的速度。因此,表面部分370、372使撞击件主体122增加或者降低它的速度。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122的速度的减速换句话说是在与撞击件主体122的速度相反的方向上的加速。
[0161]
在如图1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凸轮表面加速部分370和减速部分372设置于协作式凸轮表面的驱动部分350、352与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360”之间。也就是说,从与处于第一位置(亦即,离圆顶器58最远)中的撞击件主体122相关联的停留部分360”的端部开始,并且围绕凸轮表面334、336依序运动,这些部分具有这样的顺序:加速部分370(其使撞击件主体122朝向圆顶器58加速)、恒定速度部分350、减速部分372(其致使减速至无速度)、第一停留部分360’、变速部分352(其具有变化的速度)、以及第二停留部分360”。加速部分370、恒定速度部分350以及减速部分372构成成形行程,而变速部分352构成返回行程。在如图1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加速部分370在大约三十三度(33
°
)的弧上延伸,减速部分372在大约三十三点五度(33.5
°
)的弧上延伸。
[0162]
因此,如图12中所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协作式第一凸轮表面334和第二凸轮表面336被划分成以下部分,这些部分在所标示的弧上依序延伸。
[0163]
加速部分3700
°
至33
°
恒定速度部分35033
°
至150
°
减速部分372150
°
至183.5
°
第一停留部分360’183.5
°
至187
°
变速部分352187
°
至330
°
第二停留部分360”330
°
至360
°
[0164]
对于如上所述的凸轮330,图12a示出在凸轮330旋转时,冲压件124的相对于第一位置和相对于凸轮330的位置或位移,如上所述。图12b示出在凸轮330旋转时撞击件组件120/冲压件124的速度。图12c示出在凸轮330旋转时撞击件组件120/冲压件124的加速度(或减速度)。
[0165]
当成形组件16被联接、直接地联接、或固定至安装组件14时,凸轮主体的脊338设置于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与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之间。也就是说,如上所述,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的轮186邻近于第一凸轮表面334设置,并且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的轮186邻近于第二凸轮表面336设置。因此,当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旋转时,并且当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半径如上所述“减小”时,第一凸轮表面334操作地接合第一凸轮从动件构件156。相反,当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旋转时,并且当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半径如上所述“增大”时,第二凸轮表面336操作地接合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8。
[0166]
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与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的操作接合使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和联接至其的元件(亦即,撞击件组件120)运动。也就是说,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与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的操作接合使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运动。
[0167]
因此,成形组件16的运动组件44的运动按照以下方式依序进行。最初,运动组件44处于第一位置中。当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处于第二停留部分360”处时,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不运动。由于运动组件44的运动元件不会突然或立即反转方向,所以运动组件44不会显著振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第二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进一步,此时,使杯形件运动至模具组56的口部处的位置中。
[0168]
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旋转,第一协作式凸轮表面加速部分370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这使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加速并且朝向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继续旋转,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这使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以大致恒定速度朝向相关联的圆顶器58运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前的行程部分350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69]
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继续旋转,减速部分372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这使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减速(亦即,在与速度相反的方向上加速)至无速度。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继续旋转,第一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这使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保持于第二位置中。也就是说,由于运动组件44的运动元件不会突然或立即反转方向,所以运动组件44不会显著振动。在运动组件44处于第二位置中时没有运动/加速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第一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解
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70]
此外,因为运动组件44在反转运动方向之前停留在第二位置中(以及停留在第一位置中,如在下面所讨论的),所以运动组件44不会经历“甩鞭”。这继而意味着运动组件44的元件不会经历如上所述的伸长。换句话说,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构建成并且确实避免在任何被操作地接合的元件中的“甩鞭”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因此为“稳态”的驱动组件。类似地,被构建成并且确实避免与凸轮330或凸轮主体332操作地接合的任何元件中的“甩鞭”的凸轮330或凸轮主体332为“稳态”的凸轮330或凸轮主体332。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71]
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继续旋转,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这使运动组件44(包含撞击件主体122和冲压件124)以具有通常较低的加速度、压力角以及振动的运动方式运动。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向后的行程部分352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72]
随着凸轮330、亦即凸轮主体332继续旋转,当循环再次开始时,第二协作式凸轮表面的停留部分360”再次接合第一和第二凸轮从动件构件156、158。应当理解的是,每当凸轮主体322旋转360度,亦即,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制罐机10的一个“循环”,成形组件16制造一个罐体。
[0173]
如上面结合图5所描述的,一个凸轮从动件安装通道175包含带有定向接片194的偏心衬套187。偏心衬套187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容许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在两种构造之间运动。也就是说,当偏心衬套187被设置成使得较薄侧188”被设置成更靠近于安装组件主体通道20时,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之间的距离最大。这是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第一构造。在这种构造中,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之间的距离大于凸轮主体脊338的径向宽度w。因此,如下所述,成形组件16能够在大体正交于凸轮主体332的平面的方向上运动,而不会接触凸轮主体的脊338。也就是说,当凸轮主体332被设置成使得凸轮主体332的所述平面大体水平时,并且当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处于第一构造中时,成形组件16能够被相对于凸轮主体332提升或降低(例如,经由合适的顶置式提升机构),而凸轮从动件组件150不会接触或大致上不接触凸轮主体的脊338。应当理解的是,当成形组件的运动组件的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处于第一构造中时,凸轮从动件滚柱轴承的偏心衬套的定向接片194经由任何合适的布置(例如,径向凹部)固定。因此,偏心衬套187不能够在安装通道175内旋转。
[0174]
相反,当偏心衬套187被设置成使得较厚侧188”被设置成更靠近于安装组件主体通道20时(如图5中所示),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之间的距离最小。这是成形组件的运动组件的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第二构造。在这种构造中,凸轮从动件构件154之间的距离大体上或大致上与凸轮主体的脊338的径向宽度w相同。这是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操作构造。在这种构造中,凸轮主体的脊338、亦即相关联的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或者第一凸轮表面340和第二凸轮表面342的位置的任何径向变化都会使协作式凸轮表面334、336操作地接合凸轮从动件组件150。
[0175]
在这种构造中,制罐机10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例如,撞击件驱动组件300为“直接式”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如所述术语在上面被定义的那样。也就是说,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将(来自马达输出轴312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撞击件主体122的)往复运动,而不具有枢转结构体,所述枢转结构体比如但不限于摆动臂。这解决了
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76]
进一步应当注意的是,如上所述的带有盘形凸轮330的制罐机10具有不同于已知制罐机的构造。如上所述,每个撞击件主体122具有纵向轴线l。进一步,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为用于制罐机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主旋转轴线”,如所述术语在上面被定义的那样。因此,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在本文中也被称为“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如上所述,每个撞击件主体的纵向轴线l相对于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大体径向地延伸(例如,参考图2)。也就是说,撞击件主体的纵向轴线l通常设置于一平面内,并且围绕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径向地偏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形组件16围绕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大体均匀地设置。也就是说,对于“n”个成形组件16,成形组件16被设置成相隔大约360/n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围绕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设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成形组件16。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包含两个至十个成形组件16。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包含两个成形组件16、四个成形组件16、六个成形组件16、八个成形组件16或十个成形组件16中的一种。
[0177]
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存在偶数个成形组件16时,每个成形组件16可以跨过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与另一个成形组件16大体上相对地设置(亦即,围绕主轴线333大体上相隔180
°
定位)。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如本文中所述的驱动布置容许成形组件16以其它构造定位,所述其它构造跨过撞击件驱动组件的主旋转轴线333彼此不相对(亦即,相对于彼此以不同于180
°
的角度定位)。例如,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制罐机10包含围绕主轴线333相隔仅45
°
定位的仅两个成形组件16。在另一个示例中,制罐机10包含围绕主轴线333相隔仅36
°
定位的仅两个成形组件16。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制罐机10的相邻的成形组件16之间的角间距在制罐机10内的成对的成形组件16之间可以不同。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具有三个成形组件16的制罐机10可以使成形组件16中的两个成形组件围绕主轴线333相隔90
°
定位,其中第三个成形组件相对于另外两个成形组件16中的每一个围绕主轴线333间隔135
°
定位。在这些构造中的任何一个中,撞击件驱动组件300为“单源/[x]-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如所述术语在上面被定义的那样。也就是说,例如,如果成形系统12包含三个成形组件16,则撞击件驱动组件300为单源/3-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因此,对于包含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或十个成形组件16中的一种的成形系统12,撞击件驱动组件300分别为单源/4-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5-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6-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7-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8-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9-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单源/10-输出撞击件驱动组件。在图13中示出带有八个成形组件16的实施例。
[0178]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形系统12包含四个成形组件16。如图2中所示,四个成形组件16围绕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主轴线333相隔大约或大致九十度设置。进一步,在这种构造中,成形组件16为“不对称的成形组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构造中,成形元件大致上彼此不相对地运动。
[0179]
在如图1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其中制罐机为筒形凸轮330b,凸轮主体332b的旋转轴线限定主旋转轴线333b。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每个撞击件主体122的纵向轴线l大体平行于筒形凸轮330b的主旋转轴线333b延伸。
[0180]
撞击件组件120、亦即撞击件主体122的由如上所述的撞击件驱动组件300的凸轮
330的操作接合所引起的运动的另一个方面是,两个撞击件主体不会同时处于相同的“中间位置”中。也就是说,例如,不存在两个撞击件主体122被设置成使得冲压件124同时进入与其相关联的模具组56。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在某些构造中,两个撞击件主体122被设置成使得冲压件124同时处于与其相关联的模具组56中。也就是说,例如,带有处于特定取向中的凸轮330的成形系统12可以具有使得冲压件124位于与其相关联的模具组56的上游端处的一个撞击件主体122,而另一个撞击件主体122具有这样的冲压件124,所述冲压件设置于与其相关联的模具组56的下游端处。当成形组件16为“不对称的成形组件”时,因为没有撞击件组件120同时设置于产生最大阻力的位置中,所以所需的功率、亦即马达310的尺寸/功率减小。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进一步,如上所述,制罐机10、亦即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被构建成并且选择性地在少于一整套成形组件的情况下运行。也就是说,如上所述的制罐机10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16。无论与具体的制罐机10相关联的成形组件16的最大数量如何,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是“一整套”成形组件16。例如,在成形组件16的最大数量是四个的实施例中,“一整套”成形组件16意味着四个成形组件16。
[0181]
不同于需要均衡由成形组件16产生的负载的现有技术的制罐机,本制罐机10被构建成,并且在需要时确实在少于“一整套”成形组件16的情况下运行。例如,在“一整套”成形组件16意是指四个成形组件16的实施例中,制罐机10、亦即撞击件驱动组件30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在三个、两个或一个成形组件16的情况下运行。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82]
换句话说,制罐机10被构建成,并且在需要时确实在少于操作地联接至驱动组件的所有成形组件的情况下运行。也就是说,与具有联接至曲柄的两个成形组件的现有技术的制罐机不同,凸轮330的使用消除了均衡驱动组件的需要。因此,例如,如果四个成形组件16中的一个需要修理,则使有缺陷的成形组件16从驱动组件300脱离接合,然后使剩余的三个成形组件16重新投入运行。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被构建成与少于所接合的所有成形组件16一起运行的制罐机驱动组件300因此为“有限负载”驱动组件300。有限负载驱动组件300的使用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83]
在如图3、图4和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组件14进一步包含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定位组件400。存在与每个成形组件16相关联的一个定位组件400。当安装组件主体18设置于大体水平的平面中时,每个定位组件400大致上设置于安装组件主体18下方。每个成形组件定位组件40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使成形组件16运动(在这种构造中提升/降低成形组件16)。也就是说,每个成形组件定位组件400被构建成并且确实使成形组件16在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非操作)位置与如图4中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非操作)位置中,成形组件16与相关联的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相间隔(亦即,在相关联的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上方),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中,成形组件16设置于相关联的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内。
[0184]
在所示例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定位组件400包含流体压力源402以及经由流体导管406联接至所述流体压力源的一定数量的致动器404。流体压力源402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气动压力源或液压压力源(例如,不限于空气压缩机、液压泵、来自远程压力源的供应管线等等)。每个致动器可以为经由柔性或刚性导管406联接至对应的合适压力源的合适的气动或液压致动器。可以经由任何合适的控制布置(未编号)提供对每个致动器404的运动的控制。替代地,每个定位组件可以利用由合适的电源供电且由合适的控制器控制的电
动致动器。另外,每个定位组件400可以包含用于将每个成形组件16固定至安装组件14的一个或多个合适的锁定机构(未编号,例如机械和/或电磁布置)。
[0185]
应当理解的是,当成形组件1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并且当成形组件16处于第一(非操作)位置中时,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处于先前所讨论的第一(宽间隔的)构造中。进一步,当成形组件16处于第二(操作)位置中时,凸轮从动件组件150处于先前所讨论的第二(紧密间隔的)构造中。
[0186]
当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为“机加工的”凹部34时,随着成形组件16运动至机加工的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中,每个成形组件16被自动地定位。替代地,在成形组件16被设置于安装组件的平面的主体的上表面凹部34中之后,使用者通过使引导销39穿过相关联的引导销通道36、68来使成形组件16正确对准。进一步,引导销39被临时地设置于凸轮从动件组件150的滑动件152的对准销通道178和凸轮330的对准通道344中。引导销39的使用使每个成形组件16与凸轮330正确对准。再次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成形组件16为对准的一体式成形组件16;因此,每个成形组件16的元件不需要进一步对准。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87]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罐机10包含单个成形组件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制罐机10包含多个成形组件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制罐机10包含偶数个成形组件16。因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定数量的成形组件包含单个成形组件16、两个成形组件16、四个成形组件16、六个成形组件16、八个成形组件16或十个成形组件16中的一种。进一步,如上所述,在成形组件16围绕凸轮主体332的旋转轴线设置的情况下,成形组件16的纵向轴线大体上或大致上相对于凸轮320的旋转轴线径向地延伸。
[0188]
进一步,在上面公开的构造(其中制罐机10包含两个以上的成形组件16)中,制罐机10每个循环生产两个以上的罐体。这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也就是说,例如,在带有四个成形组件16的实施例中,制罐机10每个循环生产四个罐体。此外,在凸轮330以32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的情况下,带有四个成形组件16的制罐机10、或者替代地带有四个成形组件16的成形系统12每分钟生产较大数量的罐体、每分钟生产非常大数量的罐体、或者每分钟生产极大数量的罐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每分钟“较大”数量的罐体意味着每分钟超过1,280个罐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每分钟“非常大”数量的罐体意味着每分钟超过1,440个罐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每分钟“极大”数量的罐体意味着每分钟超过1600个罐体。每分钟生产较大数量的罐体、每分钟生产非常大数量的罐体、或每分钟生产极大数量的罐体的制罐机10解决了上述问题(多个问题)。
[0189]
进一步,与传统的制罐机相比,如上所述的制罐机10占据“减小的”占地面积。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占地面积”包含从制罐机延伸的元件的周边所界定的空间。例如,图13示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制罐机10’的布局的顶视图,所述制罐机10’具有八个成形组件16和相关的机器(例如,修整器)。这样的布局占据/需要具有大约d1
’×
d2’的尺寸的占地面积。在这样的示例中,d1’和d2’都是366英寸。因此,这样的布局所占据/需要的总占地面积为133,956平方英寸或大约930平方英尺。相比之下,图14示出八个现有技术的制罐机1(亦即,实现与图13的制罐机10’相同或类似的输出所需的现有技术的制罐机1的数量)和相关的机器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占据/需要具有大约d1
×
d2的尺寸的占地面积。在这样的示例中,d1为885.5英寸,d2为432英寸。因此,这样的布局所占据/需要的总占地面积
为382,536平方英寸或大约2,656平方英尺,几乎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制罐机10’的占地面积的三倍。由于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制罐机提供类似的输出同时需要更少的或“减小的”占地面积,所以与传统的制罐机相比,这样的制罐机占据“减小的”占地面积。
[0190]
除了节省占地面积之外,应当理解的是,与传统的布置相比,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制罐机需要更少的能量来生产等量的罐体。作为示例,传统的单头制罐机需要75马力的马达。最新发布的双头单元也需要75马力,四头单元需要300马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四头(亦即,四个成形组件16)制罐机仅仅需要单个30马力的马达。因此,对于相同的罐体输出,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制罐机提供显著的能源节约。进一步,由于传统的制罐机的成形/驱动布置(多个成形/驱动布置),传统的制罐机需要相当大的质量的飞轮来供应形成罐所需的能量。相比之下,因为成形组件的质量较低以及由于使用盘形凸轮而获得的轮廓(亦即,在行程结束时的零加速度部分,因此零惯性力和零变形),根据所公开的概念的制罐机不需要这样的飞轮。
[0191]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根据本公开的总体教导,可以对这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因此,所公开的特定布置仅仅为示例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权利要求的任何和所有等同物的全部范围给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