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具体是一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钢筋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2.建设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建设工程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建设工程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机电工程三类,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或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是指建造新的或改造原有的固定资产,建设工程按照自然属性可分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机电工程三类,涵盖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市政工程、煤炭矿山工程、水运工程、海洋工程、民航工程、商业与物质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粮食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火电工程、水电工程、核工业工程、建材工程、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工程、石化工程、化工工程、医药工程、机械工程、航天与航空工程、兵器与船舶工程、轻工工程、纺织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和广播电影电视工程等。
3.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钢筋进行焊接,目前施工现场一般采用手持的焊接装置进行焊接,焊接时钢筋容易发生移动,影响钢筋的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拉动强度,不便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稳定结构可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限定,使钢筋在焊接时更为稳定,解决了焊接时钢筋容易发生移动而影响焊接效果和效率的问题,增加钢筋焊接的效果,提升钢筋焊接的效率,便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
5.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辅助结构可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辅助调节,便于将钢筋对齐,从而对钢筋进行定位,解决了钢筋敢接时定位不准确而影响焊接效果的问题,便于钢筋的焊接。
6.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焊接结构可以便于对焊接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焊接,解决了现有的焊接设备需要手持而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扩大焊接设备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7.一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钢筋焊接设备,包括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壳体、限位柱、第一滑动板、第一双向螺纹柱、第一电机、滑动柱、第二滑动板、安装架、升降气缸和稳定按压板,所述固定壳体内腔侧壁固接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螺纹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柱表面,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表面与固定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远离固定壳体的一端固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固接于固定壳体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固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顶端固接于第二滑动板底部,所述第二滑动板顶部固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面内壁固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固接稳定按压板。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柱,所述第一双向
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动板,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固接于固定壳体内腔侧壁,所述固定壳体一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一滑动板开设有滑动螺纹孔,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一端贯穿滑动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固定壳体内腔侧壁,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另一端贯穿转动孔并固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板顶部固接有若干个滑动柱,所述固定壳体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滑动柱顶端贯穿调节口并延伸至固定壳体上方,所述固定壳体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动板,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顶部均固接有安装架,且两个所述安装架的位置不同,所述安装架的截面呈l形结构。
10.进一步地,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支撑壳体、固定架、行走轮、限位板、移动板、第二双向螺纹柱和移动柱,所述支撑壳体底部固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行走轮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壳体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两侧均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柱表面,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固接移动柱,所述移动柱顶端固接于固定壳体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壳体、第二电机、主链轮、第一传动链条和副链轮,所述安装壳体固接于支撑壳体一侧,所述安装壳体内腔侧壁固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主链轮,所述主链轮侧面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链条,所述第一传动链条啮合连接于副链轮侧面,所述主链轮和副链轮靠近支撑壳体的一侧均固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柱。
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板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螺纹孔,所述支撑壳体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预设孔,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一端贯穿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辅助腔内壁,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另一端贯穿预设孔并延伸至安装壳体内腔处,所述支撑壳体底部固接有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所述支撑壳体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口,所述移动板顶部固接有若干个移动柱,所述移动柱顶端贯穿固定口并延伸至支撑壳体上方。
13.进一步地,包括焊接结构,所述焊接结构包括连接壳体、定位柱、调节板、单向螺纹柱、连接柱、安装板和焊接组件,所述连接壳体固接于支撑壳体顶部,所述连接壳体内腔底部固接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表面滑动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螺纹连接于单向螺纹柱表面,所述单向螺纹柱顶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调节板一侧固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调节板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固接焊接组件。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第三电机、第一链轮、第二传动链条和第二链轮,所述驱动壳体固接于连接壳体顶部,所述驱动壳体内腔底部固接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接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侧面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二传动链条啮合连接于第二链轮侧面,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底部均固接有单向螺纹柱。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壳体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壳体,且两个所述连接壳体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支撑口,所述调节板一侧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调节板的一端贯穿支撑口并延伸至连接壳体外侧,所述调节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顶端贯穿定位孔并固接于连接壳体内腔顶部。
1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调节螺纹孔,所述连接壳体顶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单向螺纹柱底端贯穿调节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内腔底部,所述单向螺纹柱顶端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驱动壳体内腔处。
17.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调节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钢筋焊接设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钢筋焊接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焊接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焊接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板、限位柱、第一双向螺纹柱和滑动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电机、主链轮、第一传动链条、第二链轮和第二双向螺纹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板、第二双向螺纹柱和移动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板、定位柱、单向螺纹柱和连接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三电机、第一链轮、第二传动链条、第二链轮和单向螺纹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9.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固定壳体;2、限位柱;3、第一滑动板;4、第一双向螺纹柱;5、第一电机;6、滑动柱;7、第二滑动板;8、安装架;9、升降气缸;10、稳定按压板;11、支撑壳体;12、固定架;13、行走轮;14、限位板;15、移动板;16、第二双向螺纹柱;17、移动柱;18、安装壳体;19、第二电机;20、主链轮;21、第一传动链条;22、副链轮;23、连接壳体;24、定位柱;25、调节板;26、单向螺纹柱;27、连接柱;28、安装板;29、焊接组件;30、驱动壳体;31、第三电机;32、第一链轮;33、第二传动链条;34、第二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得本技术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
的范围。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3.参照图1至图3,一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用钢筋焊接设备,包括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壳体1、限位柱2、第一滑动板3、第一双向螺纹柱4、第一电机5、滑动柱6、第二滑动板7、安装架8、升降气缸9和稳定按压板10,所述固定壳体1内腔侧壁固接限位柱2,所述限位柱2表面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3,所述第一滑动板3螺纹连接于第一双向螺纹柱4表面,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4表面与固定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4远离固定壳体1的一端固接于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5固接于固定壳体1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板3顶部固接有滑动柱6,所述滑动柱6顶端固接于第二滑动板7底部,所述第二滑动板7顶部固接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顶面内壁固接有升降气缸9,所述升降气缸9的底部固接稳定按压板10。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稳定结构可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限定,使钢筋在焊接时更为稳定,增加钢筋焊接的效果,提升钢筋焊接的效率,便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在使用时,将一条钢筋放置于固定壳体1顶面,然后利用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柱4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柱4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第一滑动板3沿限位柱2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柱6同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动板7和安装架8同向移动,安装架8移动时可以带动升降气缸9同向移动,进而带动稳定按压板10同向移动,将两侧的稳定按压板10分别移动至钢筋上方,然后利用两侧的升降气缸9分别带动稳定按压板10下移,使两侧的稳定按压板10紧贴钢筋,并配合固定壳体1对钢筋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利用相同的方式将另一条钢筋安装在另一侧的固定壳体1上,使钢筋在焊接时更为稳定,防止在焊接时钢筋发生移动而影响焊接效果,便于钢筋的焊接。
35.具体而言,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壳体1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柱2,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4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动板3,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板3均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2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固接于固定壳体1内腔侧壁,限位柱2可以对第一滑动板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第一滑动板3和第二滑动板7等结构的移动更为稳定,所述固定壳体1一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一滑动板3开设有滑动螺纹孔,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4一端贯穿滑动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固定壳体1内腔侧壁,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柱4另一端贯穿转动孔并固接于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第一电机5可以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柱4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柱4在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滑动板3移动。
36.具体而言,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滑动板3顶部固接有若干个滑动柱6,所述固定壳体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滑动柱6顶端贯穿调节口并延伸至固定壳体1上方,第一滑动板3移动时可以带动滑动柱6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动板7同向移动,所述固定壳体1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动板7,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板7顶部均固接有安装架8,且两个所述安装架8的位置不同,所述安装架8的截面呈l形结构。
37.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支撑壳体
11、固定架12、行走轮13、限位板14、移动板15、第二双向螺纹柱16和移动柱17,所述支撑壳体11底部固接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与行走轮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壳体11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腔,所述辅助腔两侧均固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15,所述移动板15螺纹连接于第二双向螺纹柱16表面,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16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板15顶部固接移动柱17,所述移动柱17顶端固接于固定壳体1底部。
3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辅助结构可以对钢筋的位置进行辅助调节,便于将钢筋对齐,从而对钢筋进行定位,便于钢筋的焊接,在使用时,利用限位板14可以便于移动焊接设备,使焊接设备的移动更为省力、快捷,在钢筋安装完毕后,利用动力组件带动第二双向螺纹柱16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板15沿限位板14移动,移动板15移动时可以带动移动柱17同向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1等结构同向移动,此时可以带动钢筋同向移动,使两侧的钢筋对接,便于对钢筋进行焊接。
3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壳体18、第二电机19、主链轮20、第一传动链条21和副链轮22,所述安装壳体18固接于支撑壳体11一侧,所述安装壳体18内腔侧壁固接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固接主链轮20,所述主链轮20侧面啮合连接第一传动链条21,所述第一传动链条21啮合连接于副链轮22侧面,所述主链轮20和副链轮22靠近支撑壳体11的一侧均固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柱16,在使用时,第二电机19带动主链轮2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链条21转动,进而带动副链轮22转动,主链轮20和副链轮22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第二双向螺纹柱16同时转动,第二双向螺纹柱16转动可以带动移动板15移动。
40.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移动板15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板15通过限位槽和限位板14滑动连接,限位板14可以对移动板1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移动板15等结构的移动更为稳定,所述移动板15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螺纹孔,所述支撑壳体11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预设孔,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16一端贯穿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辅助腔内壁,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柱16另一端贯穿预设孔并延伸至安装壳体18内腔处,第二双向螺纹柱16转动时可以带动移动板15移动,从而带动固定壳体1等结构移动,可以调节钢筋的位置,所述支撑壳体11底部固接有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通过固定架12可以便于行走轮13的转动,便于利用行走轮13对移动焊接设备,所述支撑壳体11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口,所述移动板15顶部固接有若干个移动柱17,所述移动柱17顶端贯穿固定口并延伸至支撑壳体11上方。
41.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焊接结构,所述焊接结构包括连接壳体23、定位柱24、调节板25、单向螺纹柱26、连接柱27、安装板28和焊接组件29,所述连接壳体23固接于支撑壳体11顶部,所述连接壳体23内腔底部固接定位柱24,所述定位柱24表面滑动连接调节板25,所述调节板25螺纹连接于单向螺纹柱26表面,所述单向螺纹柱26顶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调节板25一侧固接连接柱27,所述连接柱27远离调节板25的一端固接有安装板28,所述安装板28底部固接焊接组件29。
4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焊接结构可以便于对焊接组件29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直径的钢筋进行焊接,扩大焊接设备的适用范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使用时,驱动组件可以带动单向螺纹柱26转动,单向螺纹柱26转动时可以带动调节板25沿定位柱24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柱27同向移动,进而带动安装板28和焊接组件29同向移动,然后
利用焊接组件29可以对钢筋进行焊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钢筋的焊接效率,便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
43.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10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壳体30、第三电机31、第一链轮32、第二传动链条33和第二链轮34,所述驱动壳体30固接于连接壳体23顶部,所述驱动壳体30内腔底部固接第三电机31,所述第三电机31的输出端固接第一链轮32,所述第一链轮32侧面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链条33,所述第二传动链条33啮合连接于第二链轮34侧面,所述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34底部均固接有单向螺纹柱26,在使用时第三电机31可以带动第一链轮3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链条3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链轮34转动,第一链轮32和第二链轮34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侧的单向螺纹柱26同时转动,单向螺纹柱26转动时可以带动调节板25移动。
44.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9所示,所述支撑壳体11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壳体23,且两个所述连接壳体23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个支撑口,所述调节板25一侧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柱27,所述连接柱27远离调节板25的一端贯穿支撑口并延伸至连接壳体23外侧,所述调节板25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24顶端贯穿定位孔并固接于连接壳体23内腔顶部,定位柱24可以对调节板2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调节板25等结构的移动更为稳定。
45.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9所示,所述调节板25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调节螺纹孔,所述连接壳体23顶面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单向螺纹柱26底端贯穿调节螺纹孔并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23内腔底部,所述单向螺纹柱26顶端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驱动壳体30内腔处,单向螺纹柱26转动时可以带动调节板25移动。
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7.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