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1719发布日期:2022-07-16 10:2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是一种可将零部件进行车削的机床,通过数控车床的设置,可在一些零部件的表面进行开槽、倒角和扩孔等操作,且数控车床在工作时具有稳定性高和精准度高等特点,使得工厂内部广泛的运用数控车床来加工不同样式的零部件,现有的数控车床在安装时,需要借助行车将数控车床整体吊起后,方可进行安装工作,且行车在吊运数控车床时,由于数控车床处于悬吊状态,使得数控车床的位置会随时移动,导致数控机床吊运放置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从而不便于将数控车床与底座对接安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对位装置,所述对位装置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侧端固定安装有强化稳定装置,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清洁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套筒、复位弹簧、移动插板、接触滚动杆、限位侧板、移动插杆和防护垫圈,所述套筒对称固定安装在移动插板的内部两端,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套筒的内部,所述移动插杆贯穿防护垫圈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上,所述防护垫圈等距固定安装在移动插板靠近套筒的一端,所述限位侧板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杆背离复位弹簧的一端上,所述接触滚动杆等距转动连接在限位侧板的侧端内部。
5.具体的,所述对位装置包括定位螺丝、转动配合板、移动卡键、气缸、塑胶垫片、l型支撑底板、l型连接杆和齿条,所述l型支撑底板固定安装在气缸的侧端,所述定位螺丝对称螺纹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的一侧内部,所述塑胶垫片固定安装在l型支撑底板的另一侧顶端,所述移动卡键对称固定安装在l型支撑底板的底端,所述转动配合板对称转动连接在l型支撑底板靠近定位螺丝的一端,所述l型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气缸靠近定位螺丝的一端底部,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杆的侧端底部。
6.具体的,所述强化稳定装置包括连接延伸杆、转动连接杆、支撑轴、支撑支架、转动导架、配重块、收纳腔体、移动接触板、接触轮和弹簧,所述连接延伸杆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杆上,所述转动连接杆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在转动导架的底端内部,所述转动导架转动连接在支撑支架的顶端内部,所述收纳腔体固定连接在转动导架的侧端顶部,所述弹簧等距转动连接在弹簧上,所述移动接触板固定连接在弹簧上,所述接触轮等距转动连接在移动接触板背离弹簧的侧端内部,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在收纳腔体的底端中心。
7.具体的,所述辅助清洁装置包括接触滚轮、清洁刮片、移动导向板、转动收卷轮、齿轮、支撑轨道板、连接绳、支撑筒、移动对位杆和挤压弹簧,所述转动收卷轮固定连接在齿轮的顶端中心,所述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收卷轮的内部,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上,且所述移动导向板滑动插接在支撑轨道板的内部,所述接触滚轮对称转动连接在移动导向板远离连接绳的一端顶部,所述清洁刮片等距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的顶端,所述挤压弹簧等距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与支撑轨道板之间,所述移动对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轨道板的底端,所述移动对位杆的底端滑动插接在支撑轨道板的内部。
8.具体的,所述移动卡键滑动插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支撑座的内部底端,所述齿条啮合在齿轮的侧端,所述连接延伸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杆远离限位侧板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延伸杆贯穿套筒和移动插板的内部,所述移动导向板保持常态时位于支撑轨道板的内部,所述支撑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移动对位杆相适配的缓冲弹簧。
9.具体的,所述定位螺丝旋拧至极限位置时与所述移动插板相紧固。
10.具体的,所述限位侧板移动至极限距离时与所述防护垫圈接触。
11.具体的,所述移动插板滑动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靠近定位螺丝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一.通过辅助装置的设置,可与数控车床的侧壁接触,使得可防止数控车床的位置出现偏移,通过辅助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使得可防止数控车床与辅助装置出现较大的撞击力,通过辅助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助滚动装置,使得可便于数控车床对位后向下释放,通过强化稳定装置的设置,可在辅助装置与数控机床接触时,与数控机床的机身接触,使得可将强化数控机床在安装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辅助清洁装置的设置,可在对位装置启动时,在数控机床的底端实现自清洁的工作,防止数控机床的底端附着一些杂质。
13.二.通过对位装置的设置,可将数控车床进行夹持的工作,通过对位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移动装置,使得可将数控车床快速完成支撑定位的工作,通过对位装置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翻转对位装置,使得可便于数控车床在放置后选择焊接或螺钉连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对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强化稳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辅助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辅助装置、2-对位装置、3-滑动槽、4-支撑座、5-套筒、6-复位弹簧、7-移动插板、8-接触滚动杆、9-限位侧板、10-移动插杆、11-防护垫圈、12-定位螺丝、13-转动配合板、14-移动卡键、15-气缸、16-塑胶垫片、17-l型支撑底板、18-l型连接杆、19-齿条、20-强化稳定装置、21-辅助清洁装置、22-连接延伸杆、23-转动连接杆、24-支撑轴、25-支撑支架、26-转动导架、27-配重块、28-收纳腔体、29-移动接触板、30-接触轮、31-弹簧、32-接触滚轮、33-清洁刮片、34-移动导向板、35-转动收卷轮、36-齿轮、37-支撑轨道板、38-连接绳、
39-支撑筒、40-移动对位杆、41-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17.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调控的数控车床用支撑设备,包括支撑座4,支撑座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动槽3,支撑座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对位装置2,对位装置2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辅助装置1,辅助装置1的侧端固定安装有强化稳定装置20,支撑座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清洁装置21,辅助装置1包括套筒5、复位弹簧6、移动插板7、接触滚动杆8、限位侧板9、移动插杆10和防护垫圈11,套筒5对称固定安装在移动插板7的内部两端,复位弹簧6固定安装在套筒5的内部,移动插杆10贯穿防护垫圈11固定连接在复位弹簧6上,防护垫圈11等距固定安装在移动插板7靠近套筒5的一端,限位侧板9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杆10背离复位弹簧6的一端上,接触滚动杆8等距转动连接在限位侧板9的侧端内部。
18.具体的,对位装置2包括定位螺丝12、转动配合板13、移动卡键14、气缸15、塑胶垫片16、l型支撑底板17、l型连接杆18和齿条19,l型支撑底板17固定安装在气缸15的侧端,定位螺丝12对称螺纹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17的一侧内部,塑胶垫片16固定安装在l型支撑底板17的另一侧顶端,移动卡键14对称固定安装在l型支撑底板17的底端,转动配合板13对称转动连接在l型支撑底板17靠近定位螺丝12的一端,l型连接杆18固定连接在气缸15靠近定位螺丝12的一端底部,齿条19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杆18的侧端底部,通过齿条19在移动时,可带动齿轮36转动,使得转动收卷轮35可拉拽连接绳38在转动收卷轮35上盘绕。
19.具体的,强化稳定装置20包括连接延伸杆22、转动连接杆23、支撑轴24、支撑支架25、转动导架26、配重块27、收纳腔体28、移动接触板29、接触轮30和弹簧31,连接延伸杆22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杆23上,转动连接杆23对称转动连接在支撑轴24上,支撑轴24固定连接在转动导架26的底端内部,转动导架26转动连接在支撑支架25的顶端内部,收纳腔体28固定连接在转动导架26的侧端顶部,弹簧31等距转动连接在弹簧31上,移动接触板29固定连接在弹簧31上,接触轮30等距转动连接在移动接触板29背离弹簧31的侧端内部,配重块27固定连接在收纳腔体28的底端中心,当移动插杆10移动时,可带动接延伸杆22同步移动,使得可带动转动连接杆23拉拽转动导架26向上或向下转动,便于稳定数控车床。
20.具体的,辅助清洁装置21包括接触滚轮32、清洁刮片33、移动导向板34、转动收卷轮35、齿轮36、支撑轨道板37、连接绳38、支撑筒39、移动对位杆40和挤压弹簧41,转动收卷轮35固定连接在齿轮36的顶端中心,连接绳3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收卷轮35的内部,连接绳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34上,且移动导向板34滑动插接在支撑轨道板37的内部,接触滚轮32对称转动连接在移动导向板34远离连接绳38的一端顶部,清洁刮片33等距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34的顶端,挤压弹簧41等距固定连接在移动导向板34与支撑轨道板37之间,移动对位杆4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轨道板37的底端,移动对位杆40的底端滑动插接在支撑轨道板37的内部,通过挤压弹簧41的弹性可带动移动导向板34向外移动,同时,通过数控车床对接触滚轮32施加压力时,可带动支撑筒39内部的缓冲弹簧压缩,使得可在清洁数控车床底端的同时,允许移动导向板34向下移动。
21.具体的,移动卡键14滑动插接在滑动槽3的内部,齿轮36转动连接在支撑座4的内
部底端,齿条19啮合在齿轮36的侧端,连接延伸杆22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杆10远离限位侧板9的一端,且连接延伸杆22贯穿套筒5和移动插板7的内部,移动导向板34保持常态时位于支撑轨道板37的内部,支撑筒3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移动对位杆40相适配的缓冲弹簧,通过移动导向板34向外延伸时,可带动接触滚轮32与数控车床的底端接触,使得可提升移动导向板34在数控车床底端移动的顺畅性。
22.具体的,定位螺丝12旋拧至极限位置时与移动插板7相紧固,可将移动插板7限制在指定的高度上。
23.具体的,限位侧板9移动至极限距离时与防护垫圈11接触,防止限位侧板9向内移动时与移动插板7发生钢性碰撞。
24.具体的,移动插板7滑动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17靠近定位螺丝12的内部,便于辅助装置1整体在对位装置2的内部上下调节高度。
2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支撑座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在操作外界的行车吊运数控车床移动至本装置的正上方,此时,可将数控车床不断的向下移动,直至与限位侧板9平齐,再将气缸15启动,带动l型支撑底板17分别向内移动,通过移动插板7滑动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17靠近定位螺丝12的内部,使得l型支撑底板17在移动时,可带动辅助装置1整体移动,当限位侧板9与数控车床接触时,数控车床向两侧晃动时,可带动移动插杆10向套筒5的内部移动,此时,通过复位弹簧6固定连接在套筒5与移动插杆10之间,使得可缓冲来自数控车床的惯性,同时,通过防护垫圈11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板7的一侧上,使得限位侧板9向内移动至极限位置时会与防护垫圈11接触,防止限位侧板9与移动插板7发生钢性碰撞,当l型支撑底板17的内侧与数控车床的机身垂直平齐时,可带动移动插杆10向套筒5的内部移动至极限位置,与此同时,通过连接延伸杆22固定连接在移动插杆10背离限位侧板9的一端上,使得移动插杆10在向后移动时,可带动连接延伸杆22向外移动,通过转动连接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延伸杆22上,且连接延伸杆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撑轴24上,支撑轴24固定连接在转动导架26的底端内部,使得连接延伸杆22在移动时,可推动转动导架26的底端向外移动,致使转动导架26的顶端向支撑座4的内部移动,此时,通过配重块27固定连接在收纳腔体28的底端,且收纳腔体28转动连接在转动导架26的侧端顶部,使得可带动收纳腔体28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此时,当转动导架26的底端向外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可带动接触轮30与数控车床的机身接触,通过接触轮30等距转动连接在移动接触板29的一侧内部,且移动接触板29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弹簧31上,通过弹簧31的弹性,可缓冲接触轮30与数控车床机身的接触撞击力,同时,通过移动接触板29向外的移动极限距离不超过收纳腔体28的内部,使得可防止移动接触板29出现脱落的现象,完成数控床机身的稳定工作,与此同时,通过l型连接杆18固定连接在气缸15靠近定位螺丝12的底端,齿条19固定连接在l型连接杆18的侧端,因此气缸15启动时,可带动齿条19向内移动,通过齿条19与齿轮36啮合,使得齿条19在移动时,可带动齿轮36转动,当齿轮36转动时,可带动转动收卷轮35同时转动,致使转动收卷轮35释放连接绳38,此时,通过挤压弹簧41的弹性,可带动移动导向板34向前推进,使得可带动接触滚轮32与数控车床的底端接触,在移动导向板34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清洁刮片33的高度大于接触滚轮32的高度,使得清洁刮片33会与数控车床的底端接触,使得可将数控机床底端的附着的杂质刮除,同时,当数控车床向下放置时,可带动移动导向板34和支撑轨道板37整体向下移动,通过移动对位杆40固定连接在支撑轨道板37的底端,且
移动对位杆40和支撑筒3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使得可允许移动导向板34和支撑轨道板37整体向下移动,通过移动导向板34和支撑轨道板37向下移动的极限距离时与支撑座4的内部顶端平齐,从而不妨碍数控车床向下放置在塑胶垫片16的顶端,随着l型支撑底板17不断的向内收缩,可带动l型支撑底板17与数控车床外壳贴合,再将数控车床完成向下放置与l型支撑底板17的顶端接触,通过塑胶垫片16固定安装在l型支撑底板17的内部,使得可防止数控车床与l型支撑底板17发生钢性碰撞,当数控车床完成放置工作时,可将转动配合板13向上翻转至与数控车床的外壳接触,再将外界的螺栓贯穿转动配合板13与数控车床底端连接,提升数控车床的安装便捷性,本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接触滚动杆8转动连接在限位侧板9的侧端内部,使得数控车床在上下移动时,会与接触滚动杆8直接接触,使得可提升数控车床经过限位侧板9时的顺畅性,通过移动插板7滑动插接在l型支撑底板17靠近定位螺丝12的一端内部,使得可将辅助装置1整体上下调节至不同的高度,使得可延伸辅助装置1的高度,便于安装数控车床,同时,可将定位螺丝12向内旋拧至与移动插板7紧固,使得可防止辅助装置1整体出现掉落的现象,在l型支撑底板17移动时,通过移动卡键14滑动插接在滑动槽3的内部,使得可保证l型支撑底板17整体沿直线移动。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