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7826发布日期:2022-09-24 05:3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三轮车生产制造辅助用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2.三轮车不仅能够载人,还能够运输物品,并且能够灵活地穿行于狭窄道路中,特别适合用于短途运输,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三轮车车架作为三轮车的主体部分,其结构的稳固性对三轮车整体结构稳固性有重大影响,三轮车车架通过多种不同结构的配件焊接构成,在三轮车车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将各部件摆放到所需位置然后进行焊接,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确保产品具有标准一致的品质,还具有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方便工作人员将构成三轮车车架的各部件固定在工装上并进行后续地焊接工作,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产品品质,还能够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快速轻松地将三轮车车架从工装上取出。
4.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基座,所述工装主体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工装主体从其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有龙头架固定机构、车前架固定机构、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车后架固定机构和连接片定位机构,所述工装主体上还设有主连接杆支撑机构,所述工装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一组与车前架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一压紧组件,每组第一压紧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两侧的第一压紧件,所述工装主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推出机构。
5.作为优选,所述龙头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支撑件顶端中部设有与第一紧固件配合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件,第一支撑件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件。
6.作为优选,所述车前架固定机构包括从工装主体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和至少一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靠近工装主体中部处,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两侧的第二支撑件。
7.作为优选,所述工装主体上还设有至少一组与车前架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压紧组件,每组第二压紧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两侧的第二压紧件。
8.作为优选,所述主连接杆支撑机构包括从工装主体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置的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近车前架固定机构处,所述第三限位件位于近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处。
9.作为优选,所述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两侧的第三支撑件
和第四支撑件。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支撑件上设有第五支撑件,所述第四支撑件上设有第六支撑件。
11.作为优选,所述车后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与工装主体一侧连接,第一安装架的另一端与工装主体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方一侧设有第七支撑件,第一安装架上方另一侧设有第八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方近中部处设有至少一个第四限位件,每个第四限位件包括一根垂直于第一安装架的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靠近工装主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杆靠近工装主体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架下方中部设有一根向垂直于第一安装架并向工装主体一端延伸的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靠近工装主体的一端上设有第三限位部。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一侧还设有与第七支撑件配合的第三压紧件,所述第一安装架另一侧还设有与第八支撑件配合的第四压紧件。
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端与工装主体一侧连接,第二安装架的另一端与工装主体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方一侧设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安装架上方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5.a)本发明能够对组成三轮车车架的各部分结构进行预固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焊接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在三轮车车架生产制造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保证得到的产品品质标准一致。
16.b)本发明对组成三轮车车架的各部分进行固定的固定方式简单快捷,并且在固定后具有较好的稳固性,避免三轮车车架各部分结构在工装上由于位置的偏移影响产品品质,通过推出机构在焊接工装完成后能够将三轮车车架从工装上较为轻松地取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7.c)本发明采用的工装能够在基座上进行转动,能够调整工装相对于进行焊接工作的人员或者机器人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三轮车各部分结构在工作上的固定工作及后续焊接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21.图3是图1的立体图。
22.图4是图1的另一立体图。
23.图5是图3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4.图6是图4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25.图中标记分别为:100工装主体、110第一支撑件、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一夹持件、
113第二夹持件、120第一紧固件、200基座、210第一限位件、221第二支撑件、310第三支撑件、311第五支撑件、320第四支撑件、321第六支撑件、400第一安装架、410第七支撑件、420第八支撑件、430第一安装杆、431第一限位部、432第二限位部、440第二安装杆、441第三限位部、450第三压紧件、460第四压紧件、500第二安装架、510第一定位件、520第二定位件、610第二限位件、620第三限位件、710第一压紧件、800推出机构、910第二压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27.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用于焊接三轮车车架的转动式固定工装,包括工装主体100和基座200,在本实施例中,工装主体100是通过四根直杆首尾顺次连接形成的矩形框,在保证工装主体100能够确保支撑构成三轮车车架各部分结构比较稳固的同时,大幅减轻本实施例的整体重量,还能够间接减少基座200受到来自于工装主体100及三轮车车架的压力,便于在需要时进行本实施例的搬运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00包括一块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基板及分别设置在基板两端的支撑柱,所述工装主体100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200上,在本实施例中,工装主体100通过气动进行传动实现在基座200上进行转动,对该方式的应用及采用的具体结构是对现有技术的应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相关内容进行过多的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气动只是实现该技术手段的其中一个方式,不能视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工装主体100在基座200上进行转动的如通过电机进行转动和通过手动进行机械传动的方式均能够被本实施例所考虑。
30.具体的,所述工装主体100从其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有龙头架固定机构、车前架固定机构、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车后架固定机构和连接片定位机构,所述工装主体100上还设有主连接杆支撑机构,龙头架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三轮车车架中的龙头架相关部件,车前架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三轮车车架主体前部相关部件,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连接车三轮车车架前部和后部的相关部件,车后架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三轮车车架主体后部相关部件,连接片定位机构用于对安装在三轮车车后架上的连接片进行固定,三轮车车架通过该连接片与车斗进行连接,主连接支撑机构用于支撑三轮车车架底部中间的主支撑杆。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龙头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110和第一紧固件120,第一支撑件110为“u”形支撑件,第一支撑件110的一端与工装主体100一侧连接,第一支撑件110的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0另一侧连接,第一支撑件110整体向工装主体100的另一端倾斜并与工装主体100的上表面成一夹角,在第一支撑件110两端分别设置有加强柱,加强柱分别与第一支撑件110配合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支撑件110的稳固性,所述第
一支撑件110顶端中部设有与第一紧固件120配合的第一固定部111,第一紧固件120中下部为设有外螺纹的柱体,其靠近上部处设有圆形限位片,最上部设有把持部供工作人员把握,第一固定部111为设有内螺纹孔的凸台,在进行龙头架的固定时,先将第一紧固件120从第一固定部111上拆下,再将龙头管下部安装在第一固定部111上,然后把第一紧固件120穿过龙头管中部通过其外壁的外螺纹与第一固定部111的内螺纹孔配合进行配合固定,直至第一紧固件120的上部的圆形限位片与龙头管上端完全贴合,所述第一支撑件110一侧设有第一夹持件112,第一支撑件110另一侧设有第二夹持件113,第一夹持件112包括两个活动式夹具,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10一侧靠近底部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在与第一支撑件110一侧相连接的加强柱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10一侧的顶部处,第二夹持件113与第一夹持件112形状结构相同并且关于第一固定部111呈镜像对称,第一夹持件112和第二夹持件113用于固定需要焊接在三轮车车架上的内保险杆。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前架固定机构包括从工装主体100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置的两个第一限位件210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210位于靠近工装主体100中部处,第一限位件210设置在安装在工装主体100上的支撑杆上,第一限位件210用于对三轮车车前架前端的直杆进行固定,避免其相对于工装主体100前后偏移,每组支撑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100两侧的第二支撑件221,第二支撑件211为“l”形,能够对三轮车车前架两侧的直杆进行支撑,并防止三轮车车前架相对于工装主体100左右偏移。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主体100上还设有一组与车前架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一压紧组件,第一压紧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100两侧的第一压紧件710,第一压紧件710为气压缸,其分别设置在两组支撑组件之间,能够对三轮车车前架两侧的直杆下压与支撑组件配合进行紧固,防止三轮车车前架从工装主体100上脱离,所述工装主体100底部设有三个推出机构800,推出机构800同样为气压缸,两个设置在工装主体100前部两侧,一个设置在工装主体100后部中间,在焊接工装完成后,将用于固定的相应部件调为非固定状态后,再将工装主体100旋转到合适角度,通过推出机构800给三轮车车架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地将三轮车车架与工装主体100分离。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100两侧的第三支撑件310和第四支撑件320,第三支撑件310和第四支撑件320均为“l”形,其设置与工装主体100相连接的支撑杆上,第三支撑件310和第四支撑件320用于对车架连接架的底部进行限位和支撑,所述第三支撑件310上设有第五支撑件311,所述第四支撑件320上设有第六支撑件321,第五支撑件311和第六支撑件321均为最上部为“u”形槽的支撑片,第五支撑件311和第六支撑件321用于支撑连接脚刹和后轮刹车的刹车拉杆。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主体100上还设有一组与车前架固定机构配合的第二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工装主体100两侧的第二压紧件910,第二压紧件910为转动式的夹持件,其上部设有把持部方便工装人员进行推拉操作,第二压紧件910用于对车前架两侧的直杆后段进行固定。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后架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400,所述第一安装架400的一端与工装主体100一侧连接,第一安装架400的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0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400上方一侧设有第七支撑件410,第一安装架400上方另一侧设有第八支撑件420,第七支撑件410和第八支撑件420为支撑台,用于对车后架两侧的直杆进行支撑限位,
避免其相对于工装主体100左右偏移,所述第一安装架400上方近中部处设有两个第四限位件,每个第四限位件均包括一根垂直于第一安装架400的第一安装杆430,所述第一安装杆430靠近工装主体100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431,第一限位部431为“l”形支撑柱,其能够对车后架前部连接两侧直杆的连接杆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安装杆430靠近工装主体100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限位部432,第二限位部432为“u”形,第二限位部432能够对车后架后部连接两侧直杆的连接杆进行限位,避免车后架相对于工装本体前后偏移,所述第一安装架400下方中部设有一根向垂直于第一安装架400并向工装主体100一端延伸的第二安装杆440,所述第二安装杆440靠近工装主体100的一端上设有第三限位部441,第三限位部411通过4根限位柱构成,第二安装杆400一端设有两根,另一端设有两根,能够对车后架上与电池安装座连接的连接杆进行限位,避免其左右偏移。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连接杆支撑机构包括从工装主体100一端到其另一端依次设置的第二限位件610和第三限位件620,所述第二限位件610位于近车前架固定机构处,所述第三限位件620位于近车架连接架固定机构处。第二限位件610和第三限位件620均为“u”形,能够对车架主支撑杆进行限位避免其相对于工作主体100左右偏移。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架400一侧还设有与第七支撑件410配合的第三压紧件450,所述第一安装架400另一侧还设有与第八支撑件420配合的第四压紧件460。第三压紧件450和第四压紧件460为气压缸,第三压紧件450和第四压紧件460分别与第七支撑件410和第八支撑件420上支撑的直杆进行配合,通过下压将其紧固在工装主体100上。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500,所述第二安装架500的一端与工装主体100一侧连接,第二安装架500的另一端与工装主体100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500上方一侧设有第一定位件510,第一安装架400上方另一侧设有第二定位件520。第一定位件510包括两个形状结构相同的定规板,定规板包括一个基板,基板上靠近第二限位部432的一侧设有一根内部中空的固定部,固定部内部中空的孔径大小与连接片的固定孔孔径大小相同,在使用时将连接片放置在两个定位件之间,然后通过一根固定柱依次穿过一个基板上的固定部、连接片的固定孔和另一个基板上的固定部进行限位,第二定位件520与第一定位件510的形状及结构相同。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4.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