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

文档序号:31865176发布日期:2022-10-19 08:4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

1.本发明涉及打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打孔装置是在实体材料上进行孔加工的装置,其中手持式打孔装置在平常工业方案当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例如手电钻、电锤等,手持式打孔装置既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使用,也可家用;其的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性能稳定、工作效率较高、后期维护维修方便,所以比较受大众欢迎,因此很多家庭都会自备手持式打孔装置用于金属、木材、塑料等材料表面进行打孔。
3.目前,虽然市面上手持式打孔装置种类众多,然而手持式打孔装置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手持式打孔装置的驱动形式主要还是以电机作为主运动,再以人力作为进给运动相结合的驱动方式进行孔加工,在孔加工过程中还需要人手动控制角度和方向,极易导致钻偏,或者钻头断裂,甚至引发工伤的危险,可见使用手持式打孔装置进行孔加工时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能要求,因此,手持式打孔装置在孔加工中有必要采用既能提供主运动,也能提供进给运动的驱动方式,从而简化手持式打孔装置的操作性;其次,在暂停使用手持式打孔装置时,打孔用的刀具一般是直接暴露在外,打孔用的刀具存在尖锐部,非常锋利,既容易刺伤人体,也容易在与外部坚硬物碰撞后发生崩刃,因此,手持式打孔装置有必要设置既能保护刀具本身,也能防止刀具伤人的防护结构,从而提高手持式打孔装置的安全性。
4.综上所述,如何简化手持式打孔装置的操作性,以及提高手持式打孔装置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式打孔装置的操作技巧要求高,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包括握持部,以及设置在握持部前端的主体,主体的内部设有打孔组件,握持部的前方与主体的下侧设有电机,电机与打孔组件之间设有传动组件与液压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液压驱动组件能够切换传动组件的传动形式,电机通过传动组件能够打孔组件进行打孔作业,对应不同的传动形式打孔组件能够进行不同的打孔作业。
7.进一步的,所述的打孔组件包括缸体,缸体的内侧面为非圆形,缸体的内部对应其内侧面的形状设有与之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体,活塞体的中心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左端部开设有盲孔,盲孔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打孔用的刀具。
8.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位于主体内部的电机的输出轴上,主动锥齿轮的右侧设有与之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
从动锥齿轮的右端面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轴,第一从动轴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槽,第一从动轴的外侧设有与螺旋槽配合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的中心对应螺旋槽开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孔;第一从动轴靠近其右端部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设置为内凹的盘状,第一从动齿轮盘状的内侧面开设为能够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内齿面,第一主动齿轮位于螺旋槽的最右端时能够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盘状的外侧面开设为外齿面,第一从动轴的外侧上部设有转动安装在主体内部的第二从动轴,第二从动轴的左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的下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中间齿轮,中间齿轮转动安装在主体的内部,第一主动齿轮位于螺旋槽的最左端时能够与中间齿轮啮合,第二从动轴的右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的外齿面啮合;第一从动轴的外侧下部设有固动安装在主体内部的引导板,引导板的上表面对应第一主动齿轮设有限位滑槽,第一主动齿轮外侧的齿对应插入限位滑槽中。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锥齿轮的左侧设有与之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锥齿轮的上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三从动锥齿轮,第三从动锥齿轮与第二从动锥齿轮之间配合安装有单向离合器,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承,第一转动轴承的内部配合安装有第四从动锥齿轮,第四从动锥齿轮与第三从动锥齿轮啮合传动,第四从动锥齿轮的中间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圆筒,圆筒的内部设有与之密封滑动连接的第一摩擦片,圆筒右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有第一进液接头,圆筒左端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摩擦环,圆筒的内部位于第一摩擦片的左端设有与之密封转动连接的短轴,短轴的左端面与缸体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短轴的外侧面对应第一摩擦环开设有环槽,环槽的侧壁对应第一摩擦环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环,短轴的右端部对应第一摩擦片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片。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泵,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从动轴同轴设置,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外侧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连接;缸体的外侧靠近其左右两端均设有与之密封转动连接的进液环,进液环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内部,缸体的外侧面对应位于进液环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孔;液压泵的出液口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二输油管,第二输油管的中间安装有调速阀,第二输油管的另一端安装有二位四通的手动电磁阀,手动电磁阀的右侧位于第二输油管的上方设有与储液罐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三输油管,手动电磁阀的左侧分别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五输油管和第六输油管,第五输油管与靠近缸体左端的进液环密封固定连通,第六输油管与靠近缸体右端的进液环密封固定连通,第六输油管设有与第一进液接头密封固定接通的第七输油管,第七输油管上安装有调压阀。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握持部的内部靠近其上侧的位置设有储液罐,储液罐内部装有液压油,储液罐的左侧下部设有与液压泵进液口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输油管,第一输油管的外侧面与储液罐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第一输油管位于储液罐内部的一端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接的吸液球,吸液球采用密度大于液压油的材料制作;所述的手动电磁阀在工过程中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是接通第二输油管和第六输油管的同时接通第三输油管和第五输油管;第二个工作状态是接通第二输油管和第五输油管的同时接通第三输油管和第六输油管。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握持部的内部设有伸出其前侧的控制按钮,握持部的前方与主体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壳,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壳内部,电机与控制按钮电性连接,安装壳和握持部的外侧面皆设有便于手部持握的凹凸面;所述的缸体的外侧位于进液环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承,第二转动轴承的内侧面与缸体的外侧面配合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的握持部的右侧下部设有能够接通外部电源的电源线,电源线与控制按钮电性连接;主体的内部设有与电源线电信连接的定时器,定时器与手动电磁阀控制连接,定时器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第一旋钮;手动电磁阀上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控制手柄,调速阀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第二旋钮,调压阀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第三旋钮。
15.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靠近其左端部的上侧面开设有视窗。
16.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调速阀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第二旋钮,通过调节第二旋钮能够调节通过调速阀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而能够调节活塞体和活塞杆在工作时的移动速度;本发明的调压阀设有伸出至主体外侧的第三旋钮,通过调节第三旋钮能够调节通过调压阀的液压油的压力值,进而能够调节第一摩擦环与第二摩擦环以及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贴合力度,该设计使本发明具有调节方便快捷的功能,既确保了本发明在使用时的功能,也有利于简化操作者的操作技巧。
17.本发明在圆孔加工过程中,进入圆筒的内部的液压油会根据调压阀的调节程度以适当的压力使第一摩擦环与第二摩擦环以及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以合适的力度贴合,从而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异常过载时,第一摩擦环与第二摩擦环以及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会相对滑动,进而使本发明具有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18.本发明通过定时器设定的控制时长可以调节刀具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当加工材质较软的材料时,可以适当的将刀具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调大,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当加工材质较硬的材料时,可以适当的将刀具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调小,从而防止冲击行程过大而导致刀具异常损耗,有利于确保刀具的使用寿命。
19.使用本发明进行打孔加工时,既能加工圆孔,也能加工矩形孔,还能加工方槽,并且可根据不同硬度的被加工材料对本发明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在确保刀具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使打孔加工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本发明采用液压驱动进给的驱动形式,在确保使用性能和功能的同时,既能简化手持式打孔装置的操作性,也能提高手持式打孔装置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积极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第ⅰ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2中第ⅱ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第

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第ⅲ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第ⅳ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打孔装置,包括握持部1,握持部1前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主体2,主体2的内部设有打孔组件,握持部1的内部设有伸出其前侧的控制按钮3,握持部1的前方与主体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壳4,安装壳4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与控制按钮3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按钮3能够控制电机5的顺时针转、逆时针转和停止,安装壳4和握持部1的外侧面皆设有便于手部持握的凹凸面;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能够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外侧面的凹凸面,另一只手扶持安装壳4外侧面的凹凸面,握住握持部1的手能够操控控制按钮3对电机5进行控制,该设计能够使使用的稳定的持握本发明整体,确保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7.如图2、3、4所示,电机5的输出轴向上伸出,穿过主体2的下侧壁进入主体2的内部,电机5的输出轴位于主体2的内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6,主动锥齿轮6的右侧设有与之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一从动锥齿轮7,第一从动锥齿轮7的右端面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轴8,第一从动轴8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槽9,第一从动轴8的外侧设有与螺旋槽9配合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齿轮10,第一主动齿轮10的中心对应螺旋槽9开设有与之配合的螺旋孔;第一从动轴8的右端设有液压泵11,液压泵11属于现有技术,此处对其结构原理不作赘述,液压泵11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从动轴8同轴设置,液压泵11的动力输入轴外侧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12,第一从动齿轮12设置为内凹的盘状,第一从动齿轮12的中心孔与第一从动轴8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12盘状的内侧面开设为能够与第一主动齿轮10啮合传动的内齿面,第一主动齿轮10位于螺旋槽9的最右端时能够与第一从动齿轮12啮合;第一从动齿轮12盘状的外侧面开设为外齿面,第一从动轴8的外侧上部设有转动安装在主体2内部的第二从动轴13,第二从动轴13的左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4的下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中间齿轮15,中间齿轮15转动安装在主体2的内部,第一主动齿轮10位于螺旋槽9的最左端时能够与中间齿轮15啮合,第二从动轴13的右端设有
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三从动齿轮16,第三从动齿轮16与第一从动齿轮12的外齿面啮合;第一从动轴8的外侧下部设有固动安装在主体2内部的引导板17,引导板17的上表面对应第一主动齿轮10设有限位滑槽18,第一主动齿轮10外侧的齿对应插入限位滑槽18中,能够使第一主动齿轮10沿着限位滑槽18滑动。
28.如图3所示,在工作过程中,当电机5正转时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6使第一从动锥齿轮7逆时针转,第一从动锥齿轮7逆时针转时能够带动第一从动轴8逆时针转动,第一从动轴8通过螺旋槽9能够驱动第一主动齿轮10向左滑动至螺旋槽9的最左端,第一主动齿轮10滑动至最左端之后会与中间齿轮15啮合,同时随着第一从动轴8逆时针转动并带动中间齿轮15顺时针转动,中间齿轮15顺时针转动会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4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齿轮14会通过第二从动轴13带动第三从动齿轮16逆时针转动,第三从动齿轮16会带第一从动齿轮12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液压泵11运行;如图4所示,在工作过程中,当电机5反转时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6使第一从动锥齿轮7顺时针转,第一从动锥齿轮7顺时针转时能够带动第一从动轴8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轴8通过螺旋槽9能够驱动第一主动齿轮10向右滑动至螺旋槽9的最右端,第一主动齿轮10滑动至最右端之后会第一从动齿轮12啮合,同时随着第一从动轴8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2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液压泵11运行;因此,该结构采用齿轮与螺旋传动相结合的传动方式巧妙的实现了电机5不论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能够正常驱动液压泵11进行工作,确保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29.如图2、5所示,主动锥齿轮6的左侧设有与之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锥齿轮18,第二从动锥齿轮18的上端面设有与之同轴的第三从动锥齿轮19,第三从动锥齿轮19与第二从动锥齿轮18之间配合安装有单向离合器20,单向离合器属于现有技术,此处对其结构原理不作赘述,在工作过程中,当电机5正转时能通过主动锥齿轮6带动第二从动锥齿轮18逆时针转,第二从动锥齿轮18逆时针转动时,单向离合器20会自动结合传动,从而带动第三从动锥齿轮19逆时针转动;当电机5反转时能通过主动锥齿轮6带动第二从动锥齿轮18顺时针转,第二从动锥齿轮18顺时针转动时,单向离合器20会自动分离,从而不会带动第三从动锥齿轮19转动。
30.如图2、5、6所示,主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座23,第一轴承座23内部配合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承22,第一转动轴承22的内部配合安装有第四从动锥齿轮21,第四从动锥齿轮21与第三从动锥齿轮19啮合传动,第四从动锥齿轮21的中间设有与之滑动连接的圆筒24,第四从动锥齿轮21转动时能够带动圆筒24转动,圆筒24的内部设有与之密封滑动连接的第一摩擦片25,动圆筒24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摩擦片25转动,圆筒24右端部转动密封连接有第一进液接头26,圆筒24左端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摩擦环27,圆筒24的内部位于第一摩擦片25的左端设有与之密封转动连接的短轴28,短轴28的外侧面对应第一摩擦环27开设有环槽29,环槽29的侧壁对应第一摩擦环27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环30,短轴28的右端部对应第一摩擦片25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片31;在工作过程中当液压油从第一进液接头26进入圆筒24的内部时,液压油会推动第一摩擦片25向左滑动并与第二摩擦片31贴合,同时液压油增大时,液压油会反向推动圆筒24向右滑动,从而使第一摩擦环27与第二摩擦环30贴合,进而当第四从动锥齿轮21转动时能通过圆筒24与第一摩擦片25和第二摩擦片31以及第一摩擦环27和第二摩擦环30带动短轴28转动。
31.如图2、5所示,短轴28的左端面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缸体32,缸体32的内侧面为非
圆形,缸体32的内部对应其内侧面的形状设有与之密封滑动连接的活塞体33,活塞体33的中心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塞杆34,活塞杆34的左端部开设有盲孔35,盲孔35的内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打孔用的刀具36;在工作过程中当短轴28转动时会带动缸体32转动,缸体32转动时,会同步带动活塞体33与活塞杆34转动,活塞杆34转动时会带动刀具36转动,从而进行打圆孔作业。
32.如图2、5所示,缸体32的外侧靠近其左右两端均设有与之密封转动连接的进液环37,进液环37固定安装在主体2的内部,缸体32的外侧面对应位于进液环37的内部开设有进液孔38,缸体32的外侧位于进液环37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9,第二轴承座39内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承40,第二转动轴承40的内侧面与缸体32的外侧面配合连接;该设计通过安装第二转动轴承40能够使缸体32在转动时能够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加工精度。
33.如图2、7所示,握持部1的内部靠近其上侧的位置设有储液罐41,储液罐41内部装有液压油44,储液罐41的左侧下部设有与液压泵11进液口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一输油管42,第一输油管42的外侧面与储液罐41的侧壁密封固定连接,第一输油管42位于储液罐41内部的一端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接的吸液球43,吸液球43采用密度大于液压油的材料制作;在工作过程中不管本发明整体处于怎样的倾斜状态,液压泵11在工作时均能够通过第一输油管42与吸液球43吸取储液罐41内部的液压油,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4.如图2、5、8所示,液压泵11的出液口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二输油管45,第二输油管45的中间安装有调速阀46,第二输油管45的另一端安装有二位四通的手动电磁阀47,手动电磁阀47的右侧位于第二输油管45的上方设有与储液罐41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三输油管48,手动电磁阀47的左侧分别设有与之密封固定连通的第五输油管49和第六输油管50,手动电磁阀47在工过程中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是接通第二输油管45和第六输油管50的同时接通第三输油管48和第五输油管49;第二个工作状态是接通第二输油管45和第五输油管49的同时接通第三输油管48和第六输油管50;第五输油管49与靠近缸体32左端的进液环37密封固定连通,第六输油管50与靠近缸体32右端的进液环37密封固定连通,第六输油管50设有与第一进液接头26密封固定接通的第七输油管51,第七输油管51上安装有调压阀52;该结构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可控的将液压泵11输出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输送至缸体32内部,从而推动活塞体33移动,当活塞体33向左移动时能够自动带动转动的刀具36进行进刀,进而代替了人力手动进刀,这样可以简化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在进行孔加工时只需要双手稳定的持握本发明整体即可;当活塞体33向右移动时能够自动带动刀具36收回至主体的内部,该设计既能保护刀具本身,也能防止刀具伤人,确保了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5.如图1、2所示,握持部1的右侧下部设有能够接通外部电源的电源线53,电源线53与控制按钮3电性连接;主体2的内部设有与电源线53电信连接的定时器54,定时器54与手动电磁阀47控制连接,定时器54设有伸出至主体2外侧的第一旋钮55,通过调节第一旋钮55能够调节定时器54的控制时长,定时器54能够根据设定的时长控制手动电磁阀47自动切换工作状态;手动电磁阀47上设有伸出至主体2外侧的控制手柄56,操作者通过控制手柄56能够手动控制手动电磁阀47切换工作状态。
36.如图1、2所示,调速阀46设有伸出至主体2外侧的第二旋钮57,通过调节第二旋钮57能够调节通过调速阀46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而能够调节活塞体33和活塞杆34在工作时的移动速度;调压阀52设有伸出至主体2外侧的第三旋钮58,通过调节第三旋钮58能够调节通过调压阀52的液压油的压力值,进而能够调节第一摩擦环27与第二摩擦环30以及第一摩擦片25和第二摩擦片31的贴合力度。
37.如图2所示,主体2靠近其左端部的上侧面开设有视窗59,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能够通过视窗59观察刀具36,该结构能够让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直观的观察刀具的实际状况,既有利于打孔作业时的定位,也便于观察打孔过程中的实际状况。
38.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发明进行圆孔加工时,首先将对应的刀具36安装在盲孔35内部,例如麻花钻;再根据被加工物体的硬度通过调节第二旋钮57调节通过调速阀46的液压油的流量,并通过控制手柄56手动控制手动电磁阀47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以及根据被加工物体的硬度将第三旋钮58调节至适当位置,再将电源线53接通外部的电源,然后操作者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外侧面的凹凸面,另一只手扶持安装壳4外侧面的凹凸面,使主体2的左端部稳定的对准需要打孔的位置,再通过握住握持部1的手操控控制按钮3使电机5正转,电机5正转时,液压泵11输出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会通过手动电磁阀47同时进入圆筒24的内部和缸体32的右侧内部,进入圆筒24的内部的液压油44会根据调压阀52的调节程度以适当的压力使第一摩擦环27与第二摩擦环30以及第一摩擦片25和第二摩擦片31以合适的力度贴合;电机5正转能够通过第一摩擦片25和第一摩擦环27带动第二摩擦片31和第二摩擦环30转动,从而带动短轴28与缸体32转动,缸体32转动时,会同步带动活塞体33与活塞杆34转动,活塞杆34转动时会带动刀具36(麻花钻)转动,同时,进入缸体32的右侧内部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会根据调速阀46调节的流量以适当的进给速度推动活塞体33与活塞杆34移动,进而推动刀具36(麻花钻)向需要打孔的位置进给,从而完成圆孔加工作业。
39.该设计中,进入圆筒24的内部的液压油44会根据调压阀52的调节程度以适当的压力使第一摩擦环27与第二摩擦环30以及第一摩擦片25和第二摩擦片31以合适的力度贴合,从而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异常过载时,第一摩擦环27与第二摩擦环30以及第一摩擦片25和第二摩擦片31之间会相对滑动,进而使本发明具有了过载保护的功能。
40.在使用本发明进行矩形孔或槽加工时,首先将对应的刀具36安装在盲孔35内部,例如凿刀;再根据被加工物体的硬度通过调节第二旋钮57调节通过调速阀46的液压油的流量,通过调节第一旋钮55调节定时器54的控制时长自动控制手动电磁阀47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切换两种工作状态,再将电源线53接通外部的电源,然后操作者一只手握住握持部1外侧面的凹凸面,另一只手扶持安装壳4外侧面的凹凸面,使主体2的左端部稳定的对准需要加工矩形孔或槽的位置,再通过握住握持部1的手操控控制按钮3使电机5反转,电机5反转时,液压泵11输出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会通过手动电磁阀47不断切换的进入缸体32的右侧和左侧内部,进入缸体32的右侧内部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会根据调速阀46调节的流量以适当的速度推动活塞体33与活塞杆34带动刀具36(凿刀)向待加工面移动,进入缸体32的左侧内部的带有压力的液压油44会根据调速阀46调节的流量以适当的速度推动活塞体33与活塞杆34向主体右侧移动,从而推动刀具36(凿刀)向需要打孔的位置往复直线运行,进而通过刀具36(凿刀)的往复运动完成矩形孔或槽的加工作业。
41.该设计通过定时器54设定的控制时长可以调节刀具36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当加
工材质较软的材料时,可以适当的将刀具36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调大,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当加工材质较硬的材料时,可以适当的将刀具36往复直线运行的行程调小,从而防止冲击行程过大而导致刀具36异常损耗,有利于确保刀具的使用寿命。
42.总之,使用本发明进行打孔加工时,既能加工圆孔,也能加工矩形孔,还能加工方槽,并且可根据不同硬度的被加工材料对本发明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在确保刀具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使打孔加工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状态;本发明采用液压驱动进给的驱动形式,在确保使用性能和功能的同时,既能简化手持式打孔装置的操作性,也能提高手持式打孔装置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积极的推广价值。
43.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