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5143发布日期:2023-03-08 03:4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属于钢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硅酸盐制 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色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
3.球磨机钢球是球磨机设备中研磨物料的介质,其主要作用是对物料进行冲击破碎,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研磨作用,因此耐磨钢球是球磨机中消耗最大的易损件,国外很多矿 业充足的国家,对耐磨球的需求非常巨大。
4.耐磨钢球的生产工艺类型主要有锻造(轧制)和铸造两种,其中铸造钢球由于内在 质量不稳定、耐磨性差、消耗高,已在逐渐淘汰;而锻造(轧制)磨球的生产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1、空气锤半模锻:钢材棒料在冷状态下切断,加热炉内加热,然后在空气锤的模具内多次动作锻打成形。此方式操作环节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2、压力机顶锻(热顶锻为例):钢材棒料在冷状态下切断,加热炉加热(或者先加热,后切断),由机械装置送入压力机模具,经1次或2~3次冲压动作挤压成形。此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较高,但是成球形状稍差;3、滚锻机滚锻 :钢材棒料在冷状态下切断,加热炉加热(或者先加热,后切断),预锻机预成型,滚锻机成形。此方式与空气锤半模锻相比,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受到设备和人为因素影响,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4、旋切滚锻机轧制:钢材圆棒料在加热炉内加热,进入旋切滚锻机轧制,经切分、成形和滚圆三个主要过程,轧制成球,一般情况下,轧辊每旋转一圈,产出一个钢球。此方式生产效率较高,产出的磨球表面质量有保证,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产量和热处理效果的潜力。
5.目前,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旋切滚锻机进行耐磨钢球的生产,在工作的时候,钢材圆棒经加热后送入到两根旋切轧辊之间,两根旋切轧辊均包括切分段、成形段和滚圆段,圆棒经过切分、成形和滚圆三个过程轧制成球,其生产效率虽然相对于其他几种方式较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的钢球快锻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钢球生产效率,能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它包括滑动底板支架和顶轮支座,所述滑动底板支架后侧沿竖向设置有滑块导槽,所述滑块导槽内
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后侧设置有滑轮导块,所述顶轮支座前侧沿左右方向穿装有滑轮轴,所述滑轮轴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轮导块相配合,所述滑轮导块与滑轮导块之间铰接设置有拨杆。
8.可选的,所述滑轮导块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弧形导板,所述弧形导板与滑轮相配合。
9.可选的,所述拨杆上端与机架一侧之间设置有拨料弹簧。
10.可选的,所述拨杆上部通过销轴与滑轮导块相铰接。
11.可选的,所述安装底板.与滑块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钢球生产效率,能够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5.图3为图1的侧视图。
16.图4为棒料与限位杆相抵的状态示意图。
17.图5为图4的俯视图。
18.图6为图5的侧视图。
19.图7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为图7的正视图。
21.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22.图10为图9的b向视图。
23.图11为图7中滑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2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26.图14为图13的c部放大图。
27.图15为图12中s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6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7为图16的左视图。
30.图18为图16的右视图。
31.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
32.图20为图16的d部放大图。
33.图21为图18的e向视图。
34.图22为图18中送料棘爪的放大图。
35.图23为图22的俯视图。
36.图24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37.图25为图24的f-f剖视图。
38.图26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活动模及活动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7为图26的侧视图。
40.图28为图26中动模杠杆和顶击头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41.图29为图26中动模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0为图29的局部剖视图。
43.图31为图29的俯视图。
44.图32为图26中动模楔板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3为图32的纵向剖示图。
46.图34为图26中动模上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47.图35为图34的纵向剖示图。
48.图36为图26中动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49.图37为图36的纵向剖示图。
50.图38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固定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9为图38的俯视图。
52.图40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固定模顶出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53.图41为图40的侧视图。
54.图42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处于夹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5.图43为图42的侧视图。
56.图44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夹料机构处于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7.图45为图44的侧视图。
58.图46为本发明一种钢球快锻机离合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59.其中:机身1、机架1.1、滑轨1.2、下支撑导板1.2.1、上压板1.2.2、滑槽1.2.3、限位座1.3、限位杆1.4、前支座1.5、后支座1.6、拉紧螺杆1.7、拉紧螺母1.8、切料导套1.9、滑动导槽1.10、接料槽1.11;滑块机构2、滑块体2.1、滑块基体2.1.1、滑板2.1.2、第一连杆2.2、第一轴孔2.3、第一销孔2.4、第一连杆销2.5、第一弧形铰头2.6、第一弧形槽2.7、第一轴瓦2.8、第一连杆销衬套2.9、第一轴套2.10、止转槽2.11、止转条2.12、第一螺钉2.13、第二螺钉2.14、铜导板2.15;活动模3、动模调节块3.1、调节块本体3.1.1、楔形槽3.1.2、安装连接板3.1.3、动模杠杆孔3.1.4、顶击头孔3.1.5、第一螺钉孔3.1.6、动模楔块3.2、楔块本体3.2.1、第一长圆孔3.2.2、第一顶击杆孔3.2.3、动模上下移动板3.3、移动板本体3.3.1、第二长圆孔3.3.2、第二顶击杆孔3.3.3、第二螺钉孔3.3.4、第一定位槽3.3.5、动模接块3.4、接块本体3.4.1、定位凸台3.4.2、第三螺钉孔3.4.3、第二定位槽3.4.4、第四螺钉孔3.4.5、第三顶击杆孔3.4.6、动模3.5;固定模4;进料孔5;切料机构6、切断导柱6.1、导向杆6.2、活块6.2.1、螺杆套6.2.2、双头螺杆6.2.3、s板6.3、连接座6.3.1、s板体6.3.2、外水平段6.3.2.1、中间倾斜段6.3.2.2、内水平段6.3.2.3、第二连杆6.4、滚轮6.5、切断刀6.6、偏心套孔6.7、偏心套6.8、第二轴孔6.9、压块
6.10、偏心轴承套6.11、第二销孔6.12、第二连杆销6.13、第二弧形铰头6.14、第二弧形槽6.15、第二轴瓦6.16、第二连杆销衬套6.17、压环6.18、连接螺杆6.19、复位弹簧6.20;送料机构7、送料架7.1、上滚轮组件7.2、上轴承座7.2.1、上滚轮轴7.2.2、上滚轮7.2.3、横梁7.2.4、上齿轮7.2.5、下滚轮组件7.3、下轴承座7.3.1、下滚轮轴7.3.2、下滚轮7.3.3、下齿轮7.3.4、轴承座滑槽7.4、压紧气缸7.5、送料支点轴7.6、送料轮毂7.7、送料摆杆7.8、送料齿轮7.9、送料棘轮7.10、棘爪轴7.11、送料棘爪7.12、轴承7.13、扭簧7.14、固定轴7.15、送料打头7.16、打头耳朵7.16.1、打头中间搭子7.16.2、打头调节板7.16.3、打头调节槽7.16.4、调节螺杆7.16.5、送料凸轮7.17、打头滚轮7.18、送料牵杆7.19、前牵杆叉7.19.1、后牵杆叉7.19.2、中间牵杆7.19.3、牵杆螺母7.19.4、前牵杆叉销轴7.19.5、后牵杆叉销轴7.19.6、第三轴孔7.20、滚轮销轴7.21、第一弹簧拉轴7.22、第二弹簧拉轴7.23、拉簧7.24、棘爪气缸7.25、推杆7.26、顶杆7.27;传动机构8、偏心轴8.1、偏心轮8.2、长键8.3、电机8.4、齿轮箱8.5、齿轮箱体8.5.1、第一传动轴8.5.2、第二传动轴8.5.3、第三传动轴8.5.4、第一齿轮8.5.5、第二齿轮8.5.6、第三齿轮8.5.7、第四齿轮8.5.8、第五齿轮8.5.9、第一带轮8.6、第二带轮8.7、传动带8.8;活动模顶出机构9、动模杠杆9.1、顶击头9.2、顶击杆9.3、动模顶出碰杆9.4、顶出碰杆轴9.5、碰杆滚轮9.6、碰块9.7、第一杠杆插孔9.8、第一弧形槽口9.9、第一复位弹簧9.10、杠杆支架9.11、杠杆固定套9.12;固定模顶出机构10、定模杠杆10.1、定模顶击杆10.2、顶出杆摇肩10.3、第二杠杆插孔10.4、第二弧形槽口10.5、固定模顶出支架10.6、第三复位弹簧10.7、第一铰座10.8、第二铰座10.9、摆杆10.10、拉杆10.11、上穿孔10.12、下穿孔10.13、调节螺母10.14;夹料机构11、、滑动底板支架11.1、顶轮支座11.2、滑块导槽11.3、滑块11.4、滑轮导块11.5、安装底板11.5.1、弧形导板11.5.2、滑轮轴11.6、滑轮11.7、拨杆11.8、拨料弹簧11.9;离合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6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61.参见图1~图46,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钢球快锻机,它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滑块机构2,所述滑块机构2上设置有活动模3,所述活动模3前方设置有固定模4,所述固定模4设置于机身1上,所述固定模4一侧设置有进料孔5,所述进料孔5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进料孔5一侧设置有切料机构6,所述进料孔5前方设置有送料机构7;所述送料机构7能够将加热后的棒料向后输送至进料孔5内,所述切料机构6能够将露出进料孔5的棒料切断并将切断的棒料推送至固定模4位置处,所述滑块机构2能够带动活动模3前后运动,通过活动模3与固定模4之间的配合能够将切断的棒料锻压成型为钢球;所述机身1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上设置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滑块机构2设置于滑轨1.2上;所述滑轨1.2有两条,两条滑轨1.2左右平行布置;所述滑轨1.2包括下支撑导板1.2.1,所述下支撑导板1.2.1上方设置有上压板
1.2.2,所述下支撑导板1.2.1和上压板1.2.2均固定设置于机架1.1上,所述下支撑导板1.2.1和上压板1.2.2之间形成滑槽1.2.3;所述进料孔5后方设置有限位座1.3,所述限位座1.3位于左右两条滑轨1.2之间,所述限位座1.3固定设置于机架1.1上,所述限位座1.3上设置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送料机构7将棒料向后输送直至棒料端部与限位杆1.4前端相抵,此时切料机构6将露出于进料孔5的棒料部分切断,通过限位杆1.4能够保证每次切断的棒料长度一致;通过调节限位杆1.4在限位座1.3上的前后位置能够对每次切断的棒料长度进行微调;所述限位杆1.4中心线与进料孔5中心线相重合;所述机架1.1顶部设置有前支座1.5和后支座1.6,所述前支座1.5和后支座1.6之间通过拉紧螺杆1.7和拉紧螺母1.8相连接;通过拉紧螺杆1.7能够将前支座1.5和后支座1.6拉紧从而提高机架1.1的整体强度;所述前支座1.5和后支座1.6均有两个,两个前支座1.5和两个后支座1.6分别设置于机架1.1顶部左右两侧;所述机架1.1在进料孔5一侧设置有切料导套1.9,所述切料导套1.9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切料导套1.9后方沿前后方向设置有滑动导槽1.10;所述进料孔5位于切料导套1.9与固定模4之间;所述固定模4下方设置有接料槽1.11,所述接料槽1.11沿左右方向倾斜布置,成型后的钢球落入接料槽内向外输送至指定位置;所述滑块机构2包括滑块体2.1和第一连杆2.2,所述滑块体2.1位于第一连杆2.2前方,所述第一连杆2.2前端与滑块体2.1后侧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2后端开设有第一轴孔2.3;所述第一连杆2.2前端开设有第一销孔2.4,所述第一销孔2.4内穿装有第一连杆销2.5,所述第一连杆2.2通过第一连杆销2.5与滑块体2.1相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2前端与滑块体2.1之间通过弧面相配合;所述第一连杆2.2前端设置有第一弧形铰头2.6,所述滑块体2.1后侧设置有第一弧形槽2.7,所述第一弧形铰头2.6与第一弧形槽2.7相配合;所述第一弧形铰头2.6与第一弧形槽2.7之间设置有第一轴瓦2.8;所述第一销孔2.4与第一连杆销2.5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销衬套2.9;所述第一轴孔2.3内设置有第一轴套2.10;所述第一连杆销2.5一侧端面沿径向开设有止转槽2.11,所述止转槽2.11内设置有止转条2.12,所述止转条2.12通过第一螺钉2.13与第一连杆销2.5相连接,所述止转条2.12通过第二螺钉2.14与滑块体2.1相连接;所述第一螺钉2.13设置于第一连杆销2.5中心线位置处,所述第二螺钉2.14设置于第一螺钉2.13下方;所述滑块体2.1包括滑块基体2.1.1,所述滑块基体2.1.1左右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滑板2.1.2,所述滑板2.1.2卡置于滑槽1.2.3内;所述滑块基体2.1.1呈方形,所述滑板2.1.2顶面与滑块基体2.1.1顶面齐平,所述滑块体2.1整体呈t形;
所述滑块体2.1外表面设置有多个铜导板2.15,通过设置铜导板能够大大减小滑块体前后移动的摩擦力;所述滑板2.1.1上下两侧面分别与上压板1.2.2底面和下支撑导板1.2.1顶面相配合,所述滑块基体2.1.1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左右两个下支撑导板1.2.1的内侧面相配合;所述切料机构6包括切断导柱6.1和导向杆6.2,所述切断导柱6.1设置于切料导套1.9内,所述导向杆6.2设置于滑动导槽1.10内,所述导向杆6.2前端设置有s板6.3,所述导向杆6.1后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连杆6.4,所述切断导柱6.1外侧设置有滚轮6.5,所述滚轮6.5与s板6.3相配合;所述切断导柱6.1内侧设置有切断刀6.6;所述切断刀6.6与切断导柱6.1为一体式机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连杆6.4后端设置有偏心套孔6.7,所述偏心套孔6.7内设置有偏心套6.8,所述偏心套6.8上开设有第二轴孔6.9,所述第二轴孔6.9与偏心套孔6.7偏心布置;所述偏心套6.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压块6.10,所述偏心套6.8通过左右两侧的压块6.9限制于偏心套孔6.7内;所述偏心套6.6与偏心套孔6.5之间设置有偏心轴承套6.11;所述第二连杆6.4前端开设有第二销孔6.12,所述第二销孔6.12内穿装有第二连杆销6.13,所述第二连杆6.4通过第二连杆销6.13与导向杆6.2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4前端与导向杆6.2之前通过弧面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杆6.4前端设置有第二弧形铰头6.14,所述导向杆6.2后侧设置有第二弧形槽6.15,所述第二弧形铰头6.14与第二弧形槽6.15相配合;所述第二弧形铰头6.14与第二弧形槽6.15之间设置有第二轴瓦6.16;所述第二销孔6.12与第二连杆销6.1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杆销衬套6.17;所述导向杆6.2包括前后两个活块6.2.1,所述活块6.2.1内侧设置有螺杆套6.2.2,前后两个螺杆套6.2.2之间连接设置有双头螺杆6.2.3;前后两个螺杆套6.2.2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转动双头螺杆能够调整两个活块之间的距离;所述s板6.3包括连接座6.3.1,所述连接座6.3.1前侧设置有s板体6.3.2,所述连接座6.3.1固定设置于前侧活块6.2.1的前端;所述连接座6.3.1后端设置有定位凸台6.3.4,所述前侧活块6.2.1前端开设有定位孔6.2.4,所述定位凸台6.3.4与定位孔6.2.4相配合;所述s板体6.3.2内侧面为三段式结构,包括自前至后依次布置的外水平段6.3.2.1、中间倾斜段6.3.2.2和内水平段6.3.2.3;所述切断导柱6.1外侧设置有压环6.18,所述压环6.18位于滑动导槽1.10外侧,所述切断导柱6.1与压环6.18之间通过左右两组连接螺杆6.19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杆6.19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20,所述复位弹簧6.20被限制于滑动导槽1.10与压环6.18之间;当切断导柱将棒材切断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其复位;所述送料机构7包括送料架7.1,所述送料架7.1固定设置于机架1.1前侧,所述进料架7.1上设置有上滚轮组件7.2和下滚轮组件7.3,所述上滚轮组件7.2和下滚轮组件7.3上下相对布置;所述上滚轮组件7.2包括左右两个上轴承座7.2.1,左右两个上轴承座7.2.1
之间穿装有上滚轮轴7.2.2,所述上滚轮轴7.2.2上设置有上滚轮7.2.3,所述下滚轮组件7.3包括左右两个下轴承座7.3.1,左右两个下轴承座7.3.1之间穿装有下滚轮轴7.3.2,所述下滚轮轴7.3.2上设置有下滚轮7.3.3;所述进料架7.1上设置有左右两条轴承座滑槽7.4,所述轴承座滑槽7.4沿竖向布置,左右两个上轴承座7.2.1分别设置于左右两条轴承座滑槽7.4内,所述上轴承座7.2.1能够沿轴承座滑槽7.4上下滑动;左右两个上轴承座7.2.1之间连接设置有横梁7.2.4,所述横梁7.2.4上方设置有压紧气缸7.5,所述压紧气缸7.5下端与横梁7.2.4相连接;通过压紧气缸能够使上滚轮组件将棒材压紧;所述上滚轮组件7.2和下滚轮组件7.3均有两组,两组上滚轮组件7.2和两组下滚轮组件7.3均前后布置;所述上滚轮轴7.2.2上还设置有上齿轮7.2.5,所述下滚轮轴7.3.2上设置有下齿轮7.3.4,所述上齿轮7.2.5和下齿轮7.3.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齿轮7.2.5与下齿轮7.3.4相啮合;所述送料架7.1上设置有送料支点轴7.6,所述送料支点轴7.6上设置有送料轮毂7.7和送料摆杆7.8,所述送料轮毂7.7上设置有送料齿轮7.9和送料棘轮7.10,所述送料齿轮7.9位于前后两个下齿轮7.3.4之间,所述送料齿轮7.9同时与前后两个下齿轮7.3.4相啮合,所述送料摆杆7.8上端设置有棘爪轴7.11,所述棘爪轴7.11上设置有送料棘爪7.12,所述送料棘爪7.12位于送料棘轮7.10上方,所述送料棘爪7.12与送料棘轮7.10相配合;通过送料棘爪和送料棘轮的配合能够使送料滚轮将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保障棒材的顺利输送;所述送料轮毂7.7与送料支点轴7.6之间以及送料摆杆7.8与送料支点轴7.6之间均设置有轴承7.13;所述棘爪销轴7.11上套装有扭簧7.14,所述扭簧7.14设置于送料棘爪7.12与送料摆杆7.8之间;所述送料支点轴7.6后方设置有固定轴7.15,所述固定轴7.15固定设置于机架1.1上,所述固定轴7.15上铰接设置有送料打头7.16,所述送料打头7.16后方设置有送料凸轮7.17,所述送料打头7.16上端设置有打头滚轮7.18,所述打头滚轮7.18与送料凸轮7.17相配合,所述送料打头7.16与送料摆杆7.8之间通过送料牵杆7.19相连接;所述送料凸轮7.17上设置有第三轴孔7.20;所述送料打头7.16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布置的打头耳朵7.16.1、打头中间搭子7.16.2和打头调节板7.16.3,所述打头滚轮7.18通过滚轮销轴7.21设置于打头耳朵7.16.1上,所述打头中间搭子7.16.2套装于固定轴7.15上;所述送料牵杆7.19包括前牵杆叉7.19.1和后牵杆叉7.19.2,所述前牵杆叉7.191和后牵杆叉7.19.2之间连接设置有中间牵杆7.19.3;所述中间牵杆7.19.3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前牵杆叉7.19.1和后牵杆叉7.19.2相连接,所述前牵杆叉7.19.1和后牵杆叉7.19.2上均设置有牵杆螺母7.19.4;所述前牵杆叉7.19.1前端通过前牵杆叉销轴7.19.5与送料摆杆7.8下端相铰接,所述后牵杆叉7.19.2后端通过后牵杆叉销轴7.19.6与打头调节板7.16.3相铰接;所述打头调节板7.16.3上沿竖向开设有打头调节槽7.16.4,所述后牵杆叉销轴
7.19.6沿左右方向穿装于打头调节槽7.19.4内;所述打头调节槽7.16.4内沿竖向设置有调节螺杆7.16.5,所述后牵杆叉销轴7.19.5套装于调节螺杆7.16.5上,且二者之间(后牵杆叉销轴7.19.5与调节螺杆7.16.5之间)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打头调节板7.16.3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拉轴7.22,所述第一弹簧拉轴7.22前方设置有第二弹簧拉轴7.23,所述第二弹簧拉轴7.23固定设置于机架1.1上,所述第一弹簧拉轴7.22和第二弹簧拉轴7.23之间设置有拉簧7.24;所述送料摆杆7.8上设置有棘爪气缸7.25,所述棘爪气缸7.25输出端设置有推杆7.26,所述送料棘爪7.12下部设置有顶杆7.27,所述顶杆7.27的位置与推杆7.26的位置相对应;在快锻机需要进行连续锻打时,棘爪气缸带动推杆向前顶起顶杆,从而使得送料棘爪与棘轮脱离,此时送料机构不进行送料,切断机构空切,滑块机构带动活动模对钢球进行连续锻打;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8能够同时驱动滑块机构2、切料机构6和送料机构7;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偏心轴8.1,所述偏心轴8.1沿左右方向穿装于机架1.1上,所述偏心轴8.1上设置有偏心轮8.2,所述偏心轮8.2与第一轴孔2.3相配合,所述偏心轴8.1一端设置有长键8.3,所述偏心轴8.1通过长键8.3同时与第二轴孔6.9和第三轴孔7.20相配合;偏心轴转动时通过长键能够同时驱动切断机构和送料机构动作,同时通过偏心轮转动能够驱动滑块机构动作;所述传动机构8还包括电机8.4,所述偏心轴8.1通过电机8.4进行驱动;所述机架1.1另一侧(与切料导套相对一侧)设置有齿轮箱8.5,所述电机8.4设置于齿轮箱8.5顶部,所述齿轮箱8.5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所述齿轮箱8.5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带轮8.6,所述电机8.4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带轮8.7,所述第一带轮8.6和第二带轮8.7之间通过传动带8.8相连接,所述齿轮箱8.5的输出端与偏心轴8.1一端相连接(也可将偏心轴8.1直接作为齿轮箱8.5的输出端);所述齿轮箱8.5包括齿轮箱体8.5.1,所述齿轮箱体8.5.1上沿左右方向穿装有第一传动轴8.5.2,所述第一传动轴8.5.2位于偏心轴8.1后方,所述偏心轴8.1与第一传动轴8.5.2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轴8.5.3和第三传动轴8.5.4,所述第一传动轴8.5.2一端伸出齿轮箱体8.5.1(作为齿轮箱8.5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传动轴8.5.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8.5.5,所述第二传动轴8.5.3上设置有第二齿轮8.5.6,所述第二传动轴8.5.4上设置有第三齿轮8.5.7和第四齿轮8.5.8,所述偏心轴8.1一端伸入齿轮箱体8.5.1内(偏心轴8.1作为齿轮箱8.5的输入端)且该端设置有第五齿轮8.5.9,所述第一齿轮8.5.5与第二齿轮8.5.6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8.5.6与第三齿轮8.5.7相啮合,所述第四齿轮8.5.8与第五齿轮8.5.9相啮合;所述传动带8.8采用v型联带;所述活动模3包括动模调节块3.1,所述动模调节块3.1固定设置于滑块体2.1前侧,所述动模调节块3.1上设置有动模楔块3.2,所述动模楔块3.2上设置有动模上下移动板3.3,所述动模上下移动板3.3上设置有动模接块3.4,所述动模接块3.4上设置有动模3.5;所述动模调节块3.1包括调节块本体3.1.1,所述调节块本体3.1.1前侧沿竖向开
设有楔形槽3.1.2,所述动模楔块3.2设置于楔形槽3.1.2内,所述动模楔块3.2与楔形槽3.1.2通过楔面相配合;所述调节块本体3.1.1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连接板3.1.3,所述安装连接板3.1.3通过螺栓与滑块体2.1相连接;所述调节块本体3.1.1顶部向下开设有动模杠杆孔3.1.4,所述调节块本体3.1.1中心沿前后方向开设有顶击头孔3.1.5,所述动模杠杆孔3.1.4与顶击头孔3.1.5相连通;所述楔形槽3.1.2内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一螺钉孔3.1.6;所述动模楔块3.2包括楔块本体3.2.1,所述楔块本体3.2.1上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一长圆孔3.2.2,所述第一长圆孔3.2.2沿竖向布置,四个第一长圆孔3.2.2的位置分别与四个第一螺钉孔3.1.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楔块本体3.2.1中心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一顶击杆孔3.2.3,所述第一顶击杆孔3.2.3为一沿竖向布置的长圆孔;所述动模上下移动板3.3包括移动板本体3.3.1,所述移动板本体3.3.1上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二长圆孔3.3.2,所述第二长圆孔3.3.2沿竖向布置,四个第二长圆孔3.3.2的位置分别与四个第一长圆孔3.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动模楔块3.2和动模上下移动板3.3通过螺钉与动模调节块3.1相连接;所述移动板本体3.3.1中心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顶击杆孔3.3.3,所述第二顶击杆孔3.3.3为一圆孔;所述移动板本体3.3.1还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二螺钉孔3.3.4;所述移动板本体3.3.1前侧开设有第一定位槽3.3.5;所述动模接块3.4包括接块本体3.4.1,所述接块本体3.4.1后侧设置有定位凸台3.4.2,所述定位凸台3.4.2与第一定位槽3.3.4相配合;所述接块本体3.4.1上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三螺钉孔3.4.3,四个第三螺钉孔3.4.3的位置分别与的四个第二螺钉孔3.4.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动模接块3.4通过螺钉与移动板本体3.3相连接;所述接块本体3.4.1前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4.4,所述动模3.5设置于第二定位槽3.4.4内;所述第二定位槽3.4.4内设置有上下左右四个第四螺钉孔3.4.5,所述动模3.5通过螺钉与动模接块3.4相连接;所述接块本体3.4.1中心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三顶击杆孔3.4.6,所述第三顶击杆孔3.4.6为一圆孔;所述第一定位槽3.3.4、定位凸台3.4.2和第二定位槽3.4.4均为圆形,所述第一定位槽3.3.4、定位凸台3.4.2和第二定位槽3.4.4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顶击头孔3.1.5、第一顶击杆孔3.2.3、第二顶击杆孔3.3.3和第三顶击杆孔3.4.6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活动模3位置处设置有活动模顶出机构9,所述活动模顶出机构9能够将钢球从活动模3内顶出;所述活动模顶出机构9包括动模杠杆9.1和顶击头9.2,所述动模杠杆9.1沿竖向插装于动模杠杆孔3.1.4内,所述顶击头9.2设置于顶击头孔3.1.5内,所述动模杠杆9.1下部
与顶击头9.2相配合,在动模杠杆9.1转动时能够推动顶击头9.2向前运动,所述顶击头9.2前端连接设置有顶击杆9.3,所述顶击杆9.3自后向前依次穿装于第一顶击杆孔3.2.3、第二顶击杆孔3.3.3和第三顶击杆孔3.4.6内,所述动模杠杆9.1上端沿横向设置有动模顶出碰杆9.4,所述动模顶出碰杆9.4外端向上设置有顶出碰杆轴9.5,所述顶出碰杆轴9.5上设置有碰杆滚轮9.6,所述碰杆滚轮9.6的高度高出于滑块体2.1,所述活动模顶出机构9还包括一碰块9.7,所述碰块9.7固定设置于机架1.1相应于碰杆滚轮9.6的一侧,所述碰块9.7位于碰杆滚轮9.6后方且其高度与碰杆滚轮9.6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碰杆滚轮9.6与碰块9.7相配合;在滑块体向后运动过程中,碰杆滚轮与碰块相撞使动模顶出碰杆带动动模杠杆转动,动模杠杆转动时推动顶击头向前运动,从而使顶击头上的顶击杆将动模内的钢球顶出;所述顶击头9.2上沿竖向开设有第一杠杆插孔9.8,所述动模杠杆9.8下部插装于第一杠杆插孔9.8内;所述动模杠杆9.1下部开设有第一弧形槽口9.9,所述顶击头9.2卡置于第一弧形槽口9.9内;所述碰块9.7与碰杆滚轮9.6的配合面为一倾斜面;所述顶击杆9.3上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9.1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10被限制于顶击头9.2与动模接块3.4之间;所述动模顶出碰杆9.4与滑块体2.1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模顶出机构9还包括杠杆支架9.11,所述杠杆支架9.11固定设置于动模调节块3.1顶部,所述杠杆支架9.11上设置有杠杆固定套9.12,所述杠杆固定套9.12套装于动模杠杆9.1上部,通过杠杆支架和杠杆固定套能够对动模杠杆进行有效固定;所述固定模4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模顶出机构10,所述固定模顶出机构10能够钢球从固定模4内顶出;所述固定模顶出机构10包括定模杠杆10.1和定模顶击杆10.2,所述定模杠杆10.1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定模顶击杆10.2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定模杠杆10.1与定模顶击杆10.2前部相配合,在定模杠杆10.1转动时能够推动定模顶击杆10.2向后运动,所述定模杠杆10.1外端向上设置有顶出杆摇肩10.3,所述顶出杆摇肩10.3后方设置有顶出气缸,所述顶出气缸活塞杆端与顶出杆摇肩10.3相铰接,顶出气缸伸缩时能够带动定模杠杆转动;所述定模顶击杆10.2前部沿左右方向开设有第二杠杆插孔10.4,所述定模杠杆10.1内端插装于第二杠杆插孔10.4内;所述定模杠杆10.1内端设置有第二弧形槽口10.5,所述定模顶击杆10.2前部卡置于第二弧形槽口10.5内;所述固定模顶出机构10还包括左右两个固定模顶出支架10.6,所述定模杠杆10.1支撑设置于左右两个固定模顶出支架10.6上;左右两个固定模顶出支架10.6固定设置于机架1.1前侧;所述定模顶击杆10.2上套装有第三复位弹簧10.7;所述固定模顶出机构10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铰座10.8和第二铰座10.9,所述第一铰座10.8固定于机架1.1前侧,所述第二铰座10.9固定设置于滑块体2.1上,所述第一铰座10.8上铰接设置有摆杆10.10,所述摆杆10.10沿竖向布置,所述第二铰座10.9上铰接设置有拉杆10.11,所述拉杆10.11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拉杆10.11前端与摆杆10.10下部
相连接,所述摆杆10.10上部连接设置有定模顶击杆10.2,所述定模顶击杆10.2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摆杆10.10上设置有上穿孔10.12和下穿孔10.13,所述定模顶击杆10.2和拉杆10.11前端分别插装于上穿孔10.12和下穿孔10.13内;所述定模顶击杆10.2和拉杆10.11前段均为螺纹段,所述定模顶击杆10.2和拉杆10.11均通过调节螺母10.14与摆杆10.10相连接;所述定模顶击杆10.2上套装有第三复位弹簧10.7;所述固定模4上方设置有夹料机构11,所述夹料机构11位于进料孔5另一侧,所述夹料机构11能够与切料机构6配合将切断的棒料夹送至固定模4位置处;所述夹料机构11包括滑动底板支架11.1和顶轮支座11.2,所述滑动底板支架11.1位于固定模4上方,所述顶轮支座11.2设置于活动模3顶部,所述滑动底板支架11.1后侧沿竖向设置有滑块导槽11.3,所述滑块导槽11.3内设置有滑块11.4,所述滑块11.4后侧设置有滑轮导块11.5,所述顶轮支座11.2前侧沿左右方向穿装有滑轮轴11.6,所述滑轮轴11.6上设置有滑轮11.7,所述滑轮11.7与滑轮导块11.5相配合,所述滑轮导块11.5与滑轮导块11.5之间铰接设置有拨杆11.8;所述滑轮导块11.5包括安装底板11.5.1,所述安装底板11.5.1上设置有弧形导板11.5.2,所述弧形导板11.5.2与滑轮11.7相配合;所述拨杆11.8上端与机架1.1一侧之间设置有拨料弹簧11.9;所述拨杆11.8上部通过销轴与滑轮导块11.5相铰接;所述安装底板11.5.1与滑块11.4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62.所述第一传动轴8.5.2端部设置有离合器12,所述离合器12与第一带轮8.6相连接。
63.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