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3165发布日期:2023-02-01 04:2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轴承铜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铜套,分为多种,包括机用铜辊、铜轴承等。油润滑轴承,用于各种大型、重型机械上,是机械上的重要组成件。也称铜轴套,分为多种,包括机用铜辊、铜轴承等。用于各种轻工、大型、重型机械上,是机械上的重要组成件。产品具有传统的锡青铜轴承功能,以电解铜为原料配以多种微量金属元素,经高温烧结,通过气压离心铸造加工而成。硬度高,耐磨性极好,不易产生咬死现象,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在大气和淡水中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缺乏润滑剂和用水质润滑剂条件下,滑动性和自润滑性能好,易切削,铸造性能差,对稀硫酸耐蚀性能好。一般用途的结构件,船舶、仪表等使用的外型简单的铸件,如套筒、衬套、轴瓦、滑块等。
3.授权公告号为cn210756557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铜套轴承加工用夹持装置,属于夹持装置领域,一种铜套轴承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第一固定杆的位置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滑槽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杆。针对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技术中,在对铜套进行打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圆弧形的连接板对铜套进行夹持,当在实际铜套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切割、打磨、抛光等一系列加工,在不同加工环节中都需要将铜套进行重新夹持,导致整个加工流程费时费力,缺乏对铜套加工进行连续牵引的装置;此外,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对铜套进行高度、角度等位置调节,而现有的夹持装置并不具备这些功能,给铜套加工工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箱,所述牵引箱表面设置有牵引驱动机构,所述牵引驱动机构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箱,所述升降控制箱表面设置有高度控制组件,所述高度控制组件前侧设置有旋转控制组件,所述旋转控制组件正面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表面设置有倾角调节组件,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前侧设置有铜套固定筒,所述铜套固定筒表面设置有轴承铜套定位组件。
7.优选的,所述牵引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牵引箱内壁左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
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顶部与升降控制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箱顶面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壁与连接柱表面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高度控制组件包括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升降控制箱内壁底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且第二螺纹柱顶部与升降控制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升降控制箱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壁与支撑柱表面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旋转控制组件包括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前端,所述防护壳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表面与防护壳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前端与安装箱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包括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箱顶面,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且丝杆表面与安装箱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所述丝套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安装箱正面贯通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内壁与连接块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铜套固定筒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且第二转动柱与安装箱正面铰接,且第一转动柱与连接块铰接。
11.优选的,所述轴承铜套定位组件包括有第五电机,且第五电机固定安装在铜套固定筒背面,所述第五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表面螺纹连接有滑柱,所述铜套固定筒背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与滑柱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柱前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2.优选的,所述压紧块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
13.优选的,所述铜套固定筒为圆筒状结构,且铜套固定筒规格与轴承铜套相适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通过将轴承铜套的端部插入铜套固定筒的内部,通过轴承铜套定位组件运行对轴承铜套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通过牵引驱动机构驱动升降控制箱进行横移,从而能够带动高度控制组件、旋转控制组件、安装箱、倾角调节组件、铜套固定筒和轴承铜套进行移动,即可牵引轴承铜套移动至不同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作业,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对轴承铜套进行稳定夹持固定的效果,并且能够将轴承铜套移送至不同工位进行加工,无需反复重新夹持轴承铜套,提升了轴承铜套的加工效率。
16.2、该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将轴承铜套的端部插入铜套固定筒的内部,通过轴承铜套定位组件运行对轴承铜套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倾角调节组件可带动铜套固定筒上下倾斜,从而调节轴承铜套的倾角,通过旋转控制组件可驱动安装箱、倾角调节组件、铜套固定筒和轴承铜套转动,即可对轴承铜套进行旋转调节,通过高度控制组件驱动旋转控制组件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安装箱、倾角调节组件、铜套固定筒和轴承铜套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轴承铜套的高度进行调节,在使用中能够对轴承铜套的加工高度、角度、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节,从而使得轴承铜套的加工更加方便,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18.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19.图3为本发明牵引箱结构俯剖图;
20.图4为本发明结构侧剖图;
21.图5为本发明图4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22.图6为本发明铜套固定筒结构正视图;
23.图7为本发明铜套固定筒结构俯剖图。
24.图中:1、牵引箱;2、牵引驱动机构;201、第一电机;202、第一螺纹柱;203、第一螺纹套;204、连接柱;205、第一滑槽;3、升降控制箱;4、高度控制组件;401、第二电机;402、第二螺纹柱;403、第二螺纹套;404、支撑柱;405、第二滑槽;5、旋转控制组件;501、防护壳;502、第三电机;503、转轴;6、安装箱;7、倾角调节组件;701、第四电机;702、丝杆;703、丝套;704、连接块;705、第三滑槽;706、第一转动柱;707、第二转动柱;8、铜套固定筒;9、轴承铜套定位组件;901、第五电机;902、双头螺杆;903、滑柱;904、限位槽;905、压紧块;90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箱1,牵引箱1表面设置有牵引驱动机构2,牵引驱动机构2顶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箱3,牵引驱动机构2包括有第一电机201,且第一电机201固定安装在牵引箱1内壁左侧,第一电机2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202,第一螺纹柱202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03,第一螺纹套203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4,且连接柱204顶部与升降控制箱3底部固定连接,牵引箱1顶面贯通开设有第一滑槽205,且第一滑槽205内壁与连接柱204表面滑动连接,更具体的为,通过第一电机201驱动第一螺纹柱202转动,在第一螺纹柱202表面的螺纹作用下,带动第一螺纹套203横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柱204沿着第一滑槽205的内壁发生滑动,从而能够带动升降控制箱3进行移动,即可牵引轴承铜套发生移动,升降控制箱3表面设置有高度控制组件4,高度控制组件4包括有第二电机401,且第二电机401固定安装在升降控制箱3内壁底部,第二电机4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402,且第二螺纹柱402顶部与升降控制箱3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柱402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03,第二螺纹套403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04,升降控制箱3正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槽405,且第二滑槽405的内壁与支撑柱404表面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第二螺纹柱402进行转动,在螺纹作用下,带动第二螺纹套403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柱404沿着第二滑槽405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旋转控制组件5、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轴承铜套上下移动,即可调节轴承铜套的加工高度,高度控制组件4前侧设置有旋转控制组件5,旋转控制组件5正面设置有安装箱6,旋转控制组件5包括有防护壳501,且防护壳501固定安装在支撑柱404的前端,防护壳50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02,第三电机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03,且转轴503表面与防护壳501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503的前端与安装箱6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说,通过第三电机502驱动转轴50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箱6发生旋转,进而可带动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和铜套固定筒8转动,即可带动轴承铜套调整角度,安装箱6表面
设置有倾角调节组件7,倾角调节组件7前侧设置有铜套固定筒8,倾角调节组件7包括有第四电机701,且第四电机701固定安装在安装箱6顶面,第四电机7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702,且丝杆702表面与安装箱6转动连接,丝杆702表面螺纹连接有丝套703,丝套703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04,安装箱6正面贯通开设有第三滑槽705,且第三滑槽705内壁与连接块704表面滑动连接,铜套固定筒8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706和第二转动柱707,且第二转动柱707与安装箱6正面铰接,且第一转动柱706与连接块704铰接,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四电机701运行,带动丝杆702发生旋转,在螺纹作用下带动丝套703上下移动,丝套703带动连接块704沿着第三滑槽705的内壁滑动,从而能够拉动第一转动柱706发生转动,并且由于第二转动柱707端部与安装箱6相铰接,从而能够推动铜套固定筒8发生偏转,从而带动轴承铜套的倾角发生变化,方便进行不同角度加工,铜套固定筒8为圆筒状结构,且铜套固定筒8规格与轴承铜套相适配,更具体的为,通过设置圆筒状结构的铜套固定筒8,使得轴承铜套能够插入铜套固定筒8内部进行限位,铜套固定筒8表面设置有轴承铜套定位组件9,轴承铜套定位组件9包括有第五电机901,且第五电机901固定安装在铜套固定筒8背面,第五电机9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杆902,双头螺杆902表面螺纹连接有滑柱903,铜套固定筒8背面开设有限位槽904,且限位槽904内壁与滑柱903表面滑动连接,滑柱903前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块905,压紧块905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06,更具体的为,通过第五电机901驱动双头螺杆902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滑柱903沿着限位槽904的内壁滑动并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压紧块905进行移动,并带动防滑垫906触压轴承铜套的表面,配合铜套固定筒8的内壁,对轴承铜套进行夹持固定,压紧块905为圆弧形结构,防滑垫906为橡胶材质,更具体的为,通过设置圆弧形结构,使得与轴承铜套的表面更加贴合,设置橡胶材质的防滑垫906,增大与轴承铜套表面的摩擦力,使得对于轴承铜套的夹持固定更加稳定。
27.在使用时:将轴承铜套的端部插入铜套固定筒8的内部,通过第五电机901驱动双头螺杆902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滑柱903沿着限位槽904的内壁滑动并相互远离,从而带动压紧块905进行移动,并带动防滑垫906触压轴承铜套的表面,配合铜套固定筒8的内壁,对轴承铜套进行夹持固定,通过第四电机701运行,带动丝杆702发生旋转,在螺纹作用下带动丝套703上下移动,丝套703带动连接块704沿着第三滑槽705的内壁滑动,从而能够拉动第一转动柱706发生转动,并且由于第二转动柱707端部与安装箱6相铰接,从而能够推动铜套固定筒8发生偏转,从而带动轴承铜套的倾角发生变化,方便进行不同角度加工,通过第三电机502驱动转轴50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箱6发生旋转,进而可带动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和铜套固定筒8转动,即可带动轴承铜套调整角度,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第二螺纹柱402进行转动,在螺纹作用下,带动第二螺纹套403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撑柱404沿着第二滑槽405的内壁进行滑动,从而带动旋转控制组件5、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轴承铜套上下移动,即可调节轴承铜套的加工高度,通过第一电机201驱动第一螺纹柱202转动,在第一螺纹柱202表面的螺纹作用下,带动第一螺纹套203横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连接柱204沿着第一滑槽205的内壁发生滑动,从而能够带动升降控制箱3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带动高度控制组件4、旋转控制组件5、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和轴承铜套进行移动,即可牵引轴承铜套移动至不同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作业。
28.综上所述,该轴承铜套加工用牵引装置,通过将轴承铜套的端部插入铜套固定筒8
的内部,通过轴承铜套定位组件9运行对轴承铜套的端部进行夹持固定,通过牵引驱动机构2驱动升降控制箱3进行横移,从而能够带动高度控制组件4、旋转控制组件5、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和轴承铜套进行移动,即可牵引轴承铜套移动至不同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作业,在使用中实现了便于对轴承铜套进行稳定夹持固定的效果,并且能够将轴承铜套移送至不同工位进行加工,无需反复重新夹持轴承铜套,提升了轴承铜套的加工效率;通过倾角调节组件7可带动铜套固定筒8上下倾斜,从而调节轴承铜套的倾角,通过旋转控制组件5可驱动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和轴承铜套转动,即可对轴承铜套进行旋转调节,通过高度控制组件4驱动旋转控制组件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安装箱6、倾角调节组件7、铜套固定筒8和轴承铜套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轴承铜套的高度进行调节,在使用中能够对轴承铜套的加工高度、角度、倾斜角度进行自由调节,从而使得轴承铜套的加工更加方便,实用性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