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165388发布日期:2022-11-12 04:1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铝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铝棒加工常采用热挤压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电解铝锭加入合金元素进行熔炼铸造成圆棒,将长棒切成短棒,将短棒进行加热,同时也要将所使用的模具进行加热,然后在挤压机上对加热好的圆棒进行挤压成型,如果铝型材采用t5交货状态,可以采用机前风冷淬火,然后对型材进行拉伸矫直、定尺锯切、装框,最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3.现有的铝棒加工用拉伸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夹持组件对铝棒的两端进行夹持,继而向着两端拉伸,拉伸过程中,铝棒处于中心位置处首先被拉伸,随着拉伸操作的进行,铝棒上各个位置处的拉伸效果均不同,这将造成拉伸后的铝棒处于一种不规则的形状,脱离预先设定的长度和端面圆直径,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塑型,降低该铝棒的使用价值,导致该铝棒加工用拉伸设备缺乏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包括操作台和塑形组件,所述塑形组件包括外框架和两个塑形框,且外框架位于顶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吊架,两个吊架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液压缸,两个四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锁架,两个锁架的相对一侧均开有两个调节槽,四个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每个滑动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栓,每个所述塑形框靠近顶端和靠近底端的外侧均开有螺纹孔,且锁定螺栓穿过螺纹孔,锁定螺栓的外侧旋接有锁定螺母,所述锁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每个连接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适配弹簧杆,每个适配弹簧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架,每个轴架的内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挤压贴合辊。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且加热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穿行导轨,两个穿行导轨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穿行滑块,两个穿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整合板,加热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三号液压缸,三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整合板的一侧。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穿行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架,且滑动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液压缸,两个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均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推动架和夹持框,推动架固定连接于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推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另一个推动架的一侧分别通过联轴器和轴承连接有连接轴,夹持框固定连接于连接轴的另一端,夹持框的内部环形分布有贴合片,每个贴合片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夹持框靠近每个贴合片的内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压板,压板固定连接于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夹持框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每个液压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
接有夹持板,夹持板和压板错位排列。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推动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杆,且滑动架位于推动架下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导轨,限位连接杆滑动连接于限位导轨的内壁,滑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轨,移动轨靠近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缸,移动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外框架固定连接于移动滑块的顶部,二号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滑块的一侧。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位于塑形组件上方设有加热组件,且加热组件包括中空加热板和鼓气管,中空加热板固定连接于加热箱的顶部内壁,两个中空加热板的内部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一号电加热管,两个中空加热板面向下方的外侧均等距离开有通孔,鼓气管固定连接于加热箱的两侧内壁,鼓气管位于下方的外侧等距离开有鼓气孔,加热箱位于两个中空加热板之间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两个中空加热板的外侧均开有连接孔,连通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孔的内部,循环泵的输气端通过管道连接于鼓气管的内部。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靠近加热组件的内部设有热气体收集组件,且热气体收集组件包括隔绝框和内板,隔绝框固定连接于加热箱的一侧内壁,内板固定连接于隔绝框的内侧,内板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放置槽,每个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电加热管,隔绝框的一侧开有翻转孔,翻转孔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翻转板,翻转板面向加热组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气泵的输气端位于加热箱和隔绝框之间,气泵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位于隔绝框内部,隔绝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翻转板的一侧,隔绝框的外侧开有两个进气孔,两个进气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两个进气管的外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指向为隔绝框的外侧至隔绝框的内侧。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且两个安装架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两个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板,密封板的外侧设有贴合冷却组件。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合冷却组件包括冷凝液管,且密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冷凝液管固定连接于两个安装板的相对一侧,其中一个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输送泵的输送端固定连接于冷凝液管的内部,输送泵的进液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冷凝液管位于下方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流通孔,每个流通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贴合软管,每个贴合软管的外侧均等距离设有贴合齿,贴合软管靠近顶端的外侧开有逸散孔,逸散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逸散管,逸散管的开口端朝上。
13.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铝棒两端的夹持时,将铝棒的两端压入夹持框中,铝棒首先与压板接触,随着铝棒的推入,则挤压弹簧被动压缩,压板随之发生调节,完成铝棒两端的初步夹持,初步夹持完成后,调节液压杆带动夹持板对铝棒两端进行二次夹持;s2:调节三号液压缸带动滑动架移动至加热箱中,继而调节气缸带动密封板下降,实现加热箱的密封,继而对铝棒进行加热,使其处于易形变的状态;s3:铝棒拉伸操作时,一号液压缸带动夹持组件向着两端移动时,则铝棒的中心点
位置率先被拉伸,当铝棒拉伸完成后,根据铝棒拉伸后的指定规格进行塑形框的选择,将适合的塑形框通过锁定螺栓和锁定螺母安装于锁架上,安装完成后,调节块移动至相应位置,继而调节四号液压缸带动塑形框移动至铝棒处,初步接触后,塑形框对铝棒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塑形框贴合,贴合完成后,调节二号液压缸带动塑形框在铝棒的外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两端的挤压贴合辊对铝棒进行初步挤压塑形,塑形框对铝棒进行二次塑形;s4:铝棒拉伸后,将其从加热箱中移出后,启动输送泵,输送泵将冷却液输送至各个贴合软管中,贴合软管在冷却液重力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则贴合软管与拉伸后的铝棒接触,各个贴合齿均为导热材质,贴合齿和贴合软管将铝棒上的热量导向至冷却液中,冷却液吸热后蒸发,蒸气通过逸散管排出,实现铝棒的快速冷却。
14.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有塑形组件,在进行铝棒的拉伸操作时,当一号液压缸带动夹持组件向着两端移动时,则铝棒的中心点位置率先被拉伸,当铝棒拉伸完成后,根据铝棒拉伸后的指定规格进行塑形框的选择,将适合的塑形框通过锁定螺栓和锁定螺母安装于锁架上,安装完成后,调节块移动至相应位置,继而调节四号液压缸带动塑形框移动至铝棒处,初步接触后,塑形框对铝棒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塑形框贴合,贴合完成后,调节二号液压缸带动塑形框在铝棒的外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两端的挤压贴合辊对铝棒进行初步挤压塑形,塑形框对铝棒进行二次塑形,从而使得拉伸后的铝棒的各个位置均处于与塑形框同种截面直径,确保拉伸后的铝棒的各个位置均处于同种规格,提高铝棒拉伸效果,进而提高该拉伸设备的使用价值。
15.2、通过设置有夹持组件,进行铝棒两端的夹持时,将铝棒的两端压入夹持框中,铝棒首先与压板接触,随着铝棒的推入,则挤压弹簧被动压缩,压板随之发生调节,完成铝棒两端的初步夹持,该夹持方式避免对铝棒的两端过度挤压造成其出现形变,初步夹持完成后,调节液压杆带动夹持板对铝棒两端进行二次夹持,确保铝棒两端夹持的牢固性,夹持板和压板错位分布,双重夹持提高铝棒两端的夹持效果。
16.3、通过设置有加热组件,在进行铝棒拉伸操作时,将其导入加热箱中,二号电加热管通电,从而对加热箱内进行加热操作,继而启动循环泵,循环泵将加热箱内部的热气体导入加热板中,加热板中的一号电加热管通电,通过一号电加热管对热气体进行二次加热,继而将其导入鼓气管中,通过近距离的鼓气管下方的鼓气孔将二次加热后的气体导向至铝棒外侧,从而提高铝棒加热效果,使得铝棒可以快速进入拉伸的状态,加速铝棒拉伸操作的进度。
17.4、通过设置有热气体收集组件,在铝棒单次拉伸后,需要打开密封板,进行铝棒的更换,铝棒拉伸完成后,启动气泵,气泵将加热箱内部的热气体通过循环管导入隔绝框中,从而实现热气体的收集,当新的铝棒更换完成后,密封板关闭,则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带动翻转板进行180
°
翻转,将气泵翻转至隔绝框内部,再次启动气泵,气泵将加热箱内部的气体导入隔绝框内部,通过二号电加热管对该部分气体进行加热,气泵将原有的热气体通过循环管导入加热箱中,实现加热箱内部的快速升温,降低热量损耗,提高铝棒拉伸效率。
18.5、通过设置有贴合冷却组件,在铝棒拉伸完成后,将其从加热箱中移出,则启动输送泵,输送泵将冷却液输送至各个贴合软管中,贴合软管在冷却液重力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则贴合软管与拉伸后的铝棒接触,各个贴合齿均为导热材质,贴合齿和贴合软管将铝棒上
的热量导向至冷却液中,冷却液吸热后蒸发,蒸气通过逸散管排出,实现铝棒的快速冷却,冷却后的铝棒快速塑形,避免对其进行收集时因挤压或者其他原因出现形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加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夹持组件和塑形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塑形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夹持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贴合冷却组件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加热组件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热气体收集组件示意图。
20.图中:1、操作台;2、贴合冷却组件;201、冷凝液管;202、安装板;203、输送泵;204、连接管;205、贴合软管;206、贴合齿;207、逸散管;3、密封板;4、气缸;5、安装架;6、加热箱;7、穿行导轨;8、一号液压缸;9、滑动架;10、热气体收集组件;1001、隔绝框;1002、翻转板;1003、气泵;1004、进气管;1005、内板;1006、二号电加热管;1007、翻转电机;1008、单向阀;1009、循环管;11、加热组件;1101、中空加热板;1102、一号电加热管;1103、鼓气管;1104、连通管;1105、鼓气孔;1106、通孔;1107、循环泵;12、连接块;13、二号液压缸;14、移动轨;15、移动滑块;16、三号液压缸;17、穿行滑块;18、限位导轨;19、夹持组件;1901、夹持框;1902、连接轴;1903、驱动电机;1904、推动架;1905、贴合片;1906、夹持板;1907、压板;1908、液压杆;1909、挤压弹簧;20、塑形组件;2001、外框架;2002、四号液压缸;2003、吊架;2004、调节槽;2005、调节块;2006、锁架;2007、锁定螺栓;2008、锁定螺母;2009、轴架;2010、塑形框;2011、挤压贴合辊;2012、连接板;2013、适配弹簧杆;21、限位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8,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包括操作台1和塑形组件20,塑形组件20包括外框架2001和两个塑形框2010,且外框架2001位于顶部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吊架2003,两个吊架200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四号液压缸2002,两个四号液压缸200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锁架2006,两个锁架2006的相对一侧均开有两个调节槽2004,四个调节槽200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2005,每个滑动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螺栓2007,每个塑型框靠近顶端和靠近底端的外侧均开有螺纹孔,且锁定螺栓2007穿过螺纹孔,锁定螺栓2007的外侧旋接有锁定螺母2008,锁架20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12,且每个连接板201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适配弹簧杆2013,每个适配弹簧杆201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架2009,每个轴架2009的内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挤压贴合辊2011;在进行铝棒的拉伸操作时,当一号液压缸8带动夹持组件19向着两端移动时,则铝棒的中心点位置率先被拉伸,当铝棒拉伸完成后,根据铝棒拉伸后的指定规格进行塑形框
2010的选择,将适合的塑形框2010通过锁定螺栓2007和锁定螺母2008安装于锁架2006上,安装完成后,调节块2005移动至相应位置,继而调节四号液压缸2002带动塑形框2010移动至铝棒处,初步接触后,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塑形框2010贴合,贴合完成后,调节二号液压缸13带动塑形框2010在铝棒的外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两端的挤压贴合辊2011对铝棒进行初步挤压塑形,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二次塑形,从而使得拉伸后的铝棒的各个位置均处于与塑形框2010同种截面直径,确保拉伸后的铝棒的各个位置均处于同种规格,提高铝棒拉伸效果,进而提高该拉伸设备的使用价值。
23.参照图1和图2,操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箱6,且加热箱6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穿行导轨7,两个穿行导轨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穿行滑块17,两个穿行滑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整合板,加热箱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三号液压缸16,三号液压缸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整合板的一侧。
24.参照图1、图3和图5,两个穿行滑块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架9,且滑动架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液压缸8,两个一号液压缸8的输出端均设有夹持组件19,夹持组件19包括推动架1904和夹持框1901,推动架1904固定连接于一号液压缸8的输出端。
25.本发明中,其中一个推动架19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903,且驱动电机1903的输出轴和另一个推动架1904的一侧分别通过联轴器和轴承连接有连接轴1902,夹持框1901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902的另一端,夹持框1901的内部环形分布有贴合片1905,每个贴合片190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909,夹持框1901靠近每个贴合片1905的内侧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压板1907,压板1907固定连接于挤压弹簧1909的另一端,夹持框1901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每个液压杆1908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906,夹持板1906和压板1907错位排列;通过设置有夹持组件19,进行铝棒两端的夹持时,将铝棒的两端压入夹持框1901中,铝棒首先与压板1907接触,随着铝棒的推入,则挤压弹簧1909被动压缩,压板1907随之发生调节,完成铝棒两端的初步夹持,该夹持方式避免对铝棒的两端过度挤压造成其出现形变,初步夹持完成后,调节液压杆1908带动夹持板1906对铝棒两端进行二次夹持,确保铝棒两端夹持的牢固性,夹持板1906和压板1907错位分布,双重夹持提高铝棒两端的夹持效果。
26.参照图1-3,两个推动架190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杆21,且滑动架9位于推动架1904下方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导轨18,限位连接杆21滑动连接于限位导轨18的内壁,滑动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轨14,移动轨14靠近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缸13,移动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15,外框架2001固定连接于移动滑块15的顶部,二号液压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移动滑块15的一侧。
27.参照图1、图2和图7,加热箱6位于塑形组件20上方设有加热组件11,且加热组件11包括中空加热板1101和鼓气管1103,中空加热板1101固定连接于加热箱6的顶部内壁,两个中空加热板1101的内部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一号电加热管1102,两个中空加热板1101面向下方的外侧均等距离开有通孔1106,鼓气管1103固定连接于加热箱6的两侧内壁,鼓气管1103位于下方的外侧等距离开有鼓气孔1105,加热箱6位于两个中空加热板1101之间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107,循环泵1107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104,两个中空加
热板1101的外侧均开有连接孔,连通管1104固定连接于连接孔的内部,循环泵1107的输气端通过管道连接于鼓气管1103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加热组件11,在进行铝棒拉伸操作时,将其导入加热箱6中,二号电加热管1006通电,从而对加热箱6内进行加热操作,继而启动循环泵1107,循环泵1107将加热箱6内部的热气体导入加热板中,加热板中的一号电加热管1102通电,通过一号电加热管1102对热气体进行二次加热,继而将其导入鼓气管1103中,通过近距离的鼓气管1103下方的鼓气孔1105将二次加热后的气体导向至铝棒外侧,从而提高铝棒加热效果,使得铝棒可以快速进入拉伸的状态,加速铝棒拉伸操作的进度。
28.参照图1、图2和图8,加热箱6靠近加热组件11的内部设有热气体收集组件10,且热气体收集组件10包括隔绝框1001和内板1005,隔绝框1001固定连接于加热箱6的一侧内壁,内板1005固定连接于隔绝框1001的内侧,内板1005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放置槽,每个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电加热管1006,隔绝框1001的一侧开有翻转孔,翻转孔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翻转板1002,翻转板1002面向加热组件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气泵1003,气泵1003的输气端位于加热箱6和隔绝框1001之间,气泵1003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009,循环管1009的另一端位于隔绝框1001内部,隔绝框10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1007,翻转电机100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翻转板1002的一侧,隔绝框1001的外侧开有两个进气孔,两个进气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004,两个进气管1004的外侧均通过法兰连接有单向阀1008,单向阀1008的指向为隔绝框1001的外侧至隔绝框1001的内侧;通过设置有热气体收集组件10,在铝棒单次拉伸后,需要打开密封板3,进行铝棒的更换,铝棒拉伸完成后,启动气泵1003,气泵1003将加热箱6内部的热气体通过循环管1009导入隔绝框1001中,从而实现热气体的收集,当新的铝棒更换完成后,密封板3关闭,则启动翻转电机1007,翻转电机1007带动翻转板1002进行180
°
翻转,将气泵1003翻转至隔绝框1001内部,再次启动气泵1003,气泵1003将加热箱6内部的气体导入隔绝框1001内部,通过二号电加热管1006对该部分气体进行加热,气泵1003将原有的热气体通过循环管1009导入加热箱6中,实现加热箱6内部的快速升温,降低热量损耗,提高铝棒拉伸效率。
29.参照图1、图2和图6,加热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5,且两个安装架5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4,两个气缸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密封板3,密封板3的外侧设有贴合冷却组件2。
30.本发明中备,贴合冷却组件2包括冷凝液管201,且密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板202,冷凝液管201固定连接于两个安装板202的相对一侧,其中一个安装板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203,输送泵203的输送端固定连接于冷凝液管201的内部,输送泵203的进液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4,冷凝液管201位于下方的外侧等距离开有流通孔1106,每个流通孔1106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贴合软管205,每个贴合软管205的外侧均等距离设有贴合齿206,贴合软管205靠近顶端的外侧开有逸散孔,逸散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逸散管207,逸散管207的开口端朝上;通过设置有贴合冷却组件2,在铝棒拉伸完成后,将其从加热箱6中移出,则启动输送泵203,输送泵203将冷却液输送至各个贴合软管205中,贴合软管205在冷却液重力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则贴合软管205与拉伸后的铝棒接触,各个贴合齿206均为导热材质,贴合齿206和贴合软管205将铝棒上的热量导向至冷却液中,冷却液吸热后蒸发,蒸气通过逸散管
207排出,实现铝棒的快速冷却,冷却后的铝棒快速塑形,避免对其进行收集时因挤压或者其他原因出现形变。
31.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基于铝棒加工用的拉伸设备,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铝棒两端的夹持时,将铝棒的两端压入夹持框1901中,铝棒首先与压板1907接触,随着铝棒的推入,则挤压弹簧1909被动压缩,压板1907随之发生调节,完成铝棒两端的初步夹持,初步夹持完成后,调节液压杆1908带动夹持板1906对铝棒两端进行二次夹持;s2:调节三号液压缸16带动滑动架9移动至加热箱6中,继而调节气缸4带动密封板3下降,实现加热箱6的密封,继而对铝棒进行加热,使其处于易形变的状态;s3:铝棒拉伸操作时,一号液压缸8带动夹持组件19向着两端移动时,则铝棒的中心点位置率先被拉伸,当铝棒拉伸完成后,根据铝棒拉伸后的指定规格进行塑形框2010的选择,将适合的塑形框2010通过锁定螺栓2007和锁定螺母2008安装于锁架2006上,安装完成后,调节块2005移动至相应位置,继而调节四号液压缸2002带动塑形框2010移动至铝棒处,初步接触后,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塑形框2010贴合,贴合完成后,调节二号液压缸13带动塑形框2010在铝棒的外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两端的挤压贴合辊2011对铝棒进行初步挤压塑形,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二次塑形;s4:铝棒拉伸后,将其从加热箱6中移出后,启动输送泵203,输送泵203将冷却液输送至各个贴合软管205中,贴合软管205在冷却液重力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则贴合软管205与拉伸后的铝棒接触,各个贴合齿206均为导热材质,贴合齿206和贴合软管205将铝棒上的热量导向至冷却液中,冷却液吸热后蒸发,蒸气通过逸散管207排出,实现铝棒的快速冷却。
32.使用时,进行铝棒两端的夹持时,将铝棒的两端压入夹持框1901中,铝棒首先与压板1907接触,随着铝棒的推入,则挤压弹簧1909被动压缩,压板1907随之发生调节,完成铝棒两端的初步夹持,该夹持方式避免对铝棒的两端过度挤压造成其出现形变,初步夹持完成后,调节液压杆1908带动夹持板1906对铝棒两端进行二次夹持,铝棒夹持完成后,调节三号液压缸16带动滑动架9移动至加热箱6中,继而调节气缸4带动密封板3下降,实现加热箱6的密封,接着二号电加热管1006通电,从而对加热箱6内进行加热操作,继而启动循环泵1107,循环泵1107将加热箱6内部的热气体导入加热板中,加热板中的一号电加热管1102通电,通过一号电加热管1102对热气体进行二次加热,继而将其导入鼓气管1103中,通过近距离的鼓气管1103下方的鼓气孔1105将二次加热后的气体导向至铝棒外侧,从而提高铝棒加热效果,使得铝棒可以快速进入拉伸的状态,铝棒拉伸操作时,一号液压缸8带动夹持组件19向着两端移动时,则铝棒的中心点位置率先被拉伸,当铝棒拉伸完成后,根据铝棒拉伸后的指定规格进行塑形框2010的选择,将适合的塑形框2010通过锁定螺栓2007和锁定螺母2008安装于锁架2006上,安装完成后,调节块2005移动至相应位置,继而调节四号液压缸2002带动塑形框2010移动至铝棒处,初步接触后,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挤压,使得两侧的塑形框2010贴合,贴合完成后,调节二号液压缸13带动塑形框2010在铝棒的外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通过两端的挤压贴合辊2011对铝棒进行初步挤压塑形,塑形框2010对铝棒进行二次塑形,从而使得拉伸后的铝棒的各个位置均处于与塑形框2010同种截面直径,铝棒拉伸后,将其从加热箱6中移出后,启动输送泵203,输送泵203将冷却液输送至各个贴合软管
205中,贴合软管205在冷却液重力作用下呈垂直状态,则贴合软管205与拉伸后的铝棒接触,各个贴合齿206均为导热材质,贴合齿206和贴合软管205将铝棒上的热量导向至冷却液中,冷却液吸热后蒸发,蒸气通过逸散管207排出,实现铝棒的快速冷却,冷却完成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收集,结束操作。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