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64012发布日期:2023-03-15 05:55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罐盖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2.在罐或者盖的实际生产中,完整的生产流程包括多个生产环节,例如预压成型、卷线、滚筋线、滚螺纹、冲孔、折边等等,在不同的工位对应不同的生产模具,每一道工艺均由各自专用的模具进行加工生产。其中大部分模具是通过冲压的方式完成模压,即两个模头在产品的上下靠近实现模压,而对于滚筋线、滚螺纹的工位而言,两者的模具是通过滚压的方式完成模压,即两个模头在产品的侧边的内外贴近后,两个模头同步转动,使得产品的侧边在两个模头之间转动至少一周。
3.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通常对两个模头分别进行位置和转动的控制,虽然两个模头分开操控会较为容易实现,但这种方式十分容易造成两个模头转动的不同步,会影响滚压的最终效果,但若想采用传动结构同步两个模头的转动,则通过何种结构实现开模、合模未能有好的实现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模具,用于罐或盖生产中的滚压工艺,可以实现两个模头同步转动,并能顺利实现开模、合模。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模具,用于滚压罐、盖的卷边,其包括固定模座、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模座上的模组,所述的模组包括相互配合进行滚压的第一滚压模与第二滚压模,所述的第一滚压模包括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一模体和第一模头,所述的第一模体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模座上,所述的第一模头与所述的第一模体连接,所述的第一模体带动所述的第一模头转动;所述的第二滚压模包括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和万向节,所述的万向节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模头转动连接,当所述的第二模体、第二模头和万向节三者同轴时,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通过所述的万向节带动所述的第二模头转动,所述的第一模体、第二模体之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连接使所述的第一模体带动所述的第二模体转动;所述的滚压模具还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的牵引组件与所述的第二模头连接带动所述的第二模头移动,使所述的第二模头通过所述的万向节的摆动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第一模头的方向上移动与所述的第一模头合模或开模。
6.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二模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
7.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齿轮的齿数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的齿数相同,且所述的第一模
头、第二模头的转速相同。
8.优选地,所述的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所述的牵引杆可在垂直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轴线的平面内移动,所述的牵引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的第二模头上,所述的第二模头可相对所述的牵引杆的一端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的牵引杆移动带动所述的第二模头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第一模头的方向上移动。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牵引组件还包括牵引座,所述的牵引座相对所述的固定模座固定设置,所述的牵引座上开设有沿直线延伸的滑槽,所述的牵引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所述的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自身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交。
10.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模体的与所述的万向节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模头的与所述的万向节的连接处中的至少一个上开设有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延伸的避位槽,所述的万向节的一端或另一端中至少一个上对应设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垂直于所述的万向节的摆动平面,所述的限位杆伸入至所述的避位槽内并可在所述的避位槽内移动。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牵引组件还包括牵引推杆,所述的牵引推杆相对所述的固定模座可移动的设置,所述的牵引推杆具有牵引推面,所述的牵引杆的另一端贴靠在所述的牵引推面上,所述的牵引推面具有高位面、低位面,当所述的牵引杆的另一端贴靠在所述的高位面上时,所述的第一模头、第二模头合模;当所述的牵引杆的另一端贴靠在所述的低位面上时,所述的第一模头、第二模头开模。
12.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牵引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的牵引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的牵引座配合,所述的弹性件给予所述的牵引杆的另一端贴靠所述的牵引推面的弹性力。
1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牵引杆在所述的固定模座的沿所述的第二模体轴线方向的投影范围内移动,所述的固定模座上开设有允许所述的牵引推杆移动通过的避让部。
14.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模头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一模体的轴线重合,当所述的第二模头、第一模头开模时,所述的第二模头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模体平行,当所述的第二模头、第一模头合模时,所述的第二模头的轴线与所述的第二模体的轴线重合。
15.优选地,所述的滚压模具还包括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与所述的第一模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的第一模头转动。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在第一模体、第二模体之间,实现第一模体、第二模体的同步转动,在第二模体与第二模头之间设置万向节进行传动,并通过牵引组件牵拉第二模头,使得第二模头在万向节的限制下在第二模体轴线所在平面内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头,进而完成开模、合模,在开模合模过程中,由于万向节的传动连接,因而不会对第二模体与第二模头之间的转动关系造成影响,最终实现第二模头既可以绕自身轴线与第一模头同步转动,又可以绕第二模体轴线实现开合模动作;滚压模具整体结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修,在提升良品率的同时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4中a-a截面在模具开模时的剖视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4中a-a截面在模具合模时的剖视示意图。
18.以上附图中:1、固定模座;11、基板;111、避让部;12、支腿;21、第一模体;22、第一模头;31、第二模体;32、第二模头;33、万向节;331、限位杆;332、避位槽;4、传动结构;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51、牵引座;511、滑槽;52、牵引杆;521、牵引轮;53、牵引推杆;531、牵引推面;5311、高位面;5312、低位面;54、弹性件;6、驱动件;71、第一同步轮;72、第二同步轮;73、同步带;74、靠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如图1-4所示,一种生产模具,用于滚压罐、盖的卷边,具体可以为滚螺纹或滚筋线,模具包括固定模座1、模组、牵引组件,固定模座1用作整个模具的基座,通过固定模座1使得模具整体与工作台或类似结构进行固定,模组设置在固定模座1上,通过模组实现对产品的滚压操作,牵引组件与模组相连接,通过牵引组件实现模组的开模、合模动作,以实现上料和下料。以下对上述结构进行具体地阐述:固定模座1包括基板11、支腿12,基板11在实际使用时通常水平设置,下文中均以此作为参考基准进行说明,但仅以此表示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支腿12竖直固定连接在基板11下方,并连接在生产工位的工作台上。
22.模组包括第一滚压模、第二滚压模,第一滚压模与第二滚压模相互配合进行滚压。
23.第一滚压模包括第一模体21、第一模头22,第一模体21、第一模头22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模体21设置在固定模座1上,第一模体21可相对固定模座1自转。第一模体21具体连接在基板11上,具体可采用轴承连接或其他等同方式替换,能使第一模体21可以稳固并可转动地连接在基板11上即可,这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第一模体21大致呈柱形,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模头22连接在第一模体21的下端部,第一模体21转动带动第一模头22转动,并且第一模头22的轴线与第一模体21的轴线重合。
24.如图5、6所示,第二滚压模包括第二模体31、第二模头32、万向节33,第二模体31和第二模头32均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模体31设置在固定模座1上,第二模体31可相对固定模座1自转。第二模体31具体连接在基板11上,具体可采用轴承连接或其他等同方式替换,能使第二模体31可以稳固并可转动地连接在基板11上即可,这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
手段,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第二模体31大致呈柱形,其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万向节33沿其轴线方向延伸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万向节33的一端(图示为上端)与第二模体31传动连接、另一端(图示为下端)与第二模头32传动连接,第二模体31转动带动万向节33转动,万向节33转动带动第二模头32转动,当第二模体31、第二模头32和万向节33三者同轴时,第二模体31转动通过万向节33带动第二模头32转动,三者同步同轴转动。万向节33的一端与第二模体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头32转动连接,第二模头32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连接在万向节33另一端并向下延伸,并且当第二模头32与第一模头22开模时,第二模头32的轴线与第二模体31的轴线平行,当第二模头32与第一模头22合模时,第二模头32的轴线与第二模体31的轴线重合。万向节33可以以其一端为轴在第二模体31轴线所在平面内摆动,万向节33也可以以其另一端为轴在第二模头32轴线所在平面内摆动,利用万向节33的摆动实现第二模头32与第一模头22的开模、合模动作,万向节33摆动时第二模头32跟随万向节33的另一端进行移动,第二模体31、第二模头32与万向节33的转动连接关系通过在万向节33与第二模体31、第二模头32之间设置转轴实现,该转轴与三者的轴线相交,三者间利用转动时该转轴在三者径向上的限位相互带动实现相互间传动连接,牵引组件与第二模头32连接带动第二模头32在万向节33的摆动限制下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头22,从而使得第二模头32与第一模头22开模或合模。
25.如图1、5、6所示,第一模体21、第二模体31之间通过传动结构4传动连接使第一模体21带动第二模体31转动,使第一模体21转动时第二模体31一同转动、第一模体21停转时第二模体31一同停转。传动结构4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一齿轮41与第一模体21同轴设置,第二齿轮42与第二模体31同轴设置,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啮合,具体地说,第一齿轮41环设在第一模体21周向上,第二齿轮42环设在第二模体31周向上。第一齿轮41的齿数与第二齿轮42的齿数相同,且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的转速相同,可以让各部件大小相等,便于维修更换。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为了滚压效果更好,通常大小相同,再配合转速相同,以及通过传动结构4带来的同步转动,使得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开模、合模时,其上的模压纹路可以保持匹配,不会出现误差。
26.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座51、牵引杆52、牵引推杆53、弹性件54。牵引座51相对固定模座1固定设置,通常固定设置在生产工位的工作台上。牵引座51上开设有沿直线延伸的滑槽511,具体开设在牵引座51的顶部,牵引杆5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511内,滑槽511沿直线延伸,滑槽5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模体31的自身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交,便于带动第二模头32移动。
27.牵引杆52沿直线延伸,牵引杆52可在垂直于第二模体31的轴线的平面内移动,带动第二模头32在垂直于第二模体31的轴线的平面内摆动。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52,牵引杆52可在垂直于第二模体31的轴线的平面内移动,牵引杆52的一端套设在第二模头32上,第二模头32可相对牵引杆52的一端绕自身轴线转动,牵引杆52移动带动第二模头32在靠近或远离第一模头22的方向上移动,从而控制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开模、合模。牵引杆52的一端与第二模头32之间具体可采用轴承连接或其他等同方式替换,能使第二模头32可以稳固并可转动地连接在牵引杆52上即可,这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作过多赘述。如图2所示,牵引杆52在固定模座1的沿第二模体31轴线方向的投影范围内移动,即在基板11的范围内移动,减小整体占用空间,固定模座1上开设有允许牵引推杆53移动通过的
避让部111,避让部111开设在基板11的侧部。牵引推杆53相对固定模座1可移动的设置,牵引推杆53具有牵引推面531,牵引杆52的另一端贴靠在牵引推面531上,牵引推面531具有高位面5311、低位面5312,当牵引杆52的另一端贴靠在高位面5311上时,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合模;当牵引杆52的另一端贴靠在低位面5312上时,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开模。牵引推面531的高位面5311、低位面5312之间平滑过渡,通过移动牵引推杆53,切换牵引推面531与牵引杆52的另一端的贴靠位置,从而带动牵引杆52的移动,牵引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牵引轮521便于沿牵引推面531平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推杆53沿竖直方向移动,牵引推杆53也沿竖直方向延伸,其延伸方向与第一模体21的轴线平行,牵引推杆53在固定模座1的基板11侧部上下移动。进一步地,高位面5311、低位面5312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高位面5311、低位面5312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距离差,从而推动牵引杆5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带动传动轮箱摆动。弹性件54用于使牵引杆52的另一端始终贴靠牵引推面531,弹性件54的一端与牵引杆52配合、另一端与牵引座51配合,弹性件54给予牵引杆52的另一端贴靠牵引推面531的弹性力。
28.第二模体31的与万向节33的连接处、第二模头32的与万向节33的连接处中的至少一个上开设有与第二模体31的轴线方向平行延伸的避位槽332,万向节33的一端或另一端中至少一个上对应设有限位杆331,限位杆331垂直于万向节33的摆动平面,限位杆331即为实现万向节33摆动的转轴,限位杆331伸入至避位槽332内并可在避位槽332内移动。牵引杆52移动带动第二模头32沿第二模体31的径向移动时,万向节33摆动,此时限位杆331在避位槽332内移动,避免卡死。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节3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杆331,对应的第二模体31、第二模头32上均开设有避位槽332。
29.滚压模具还包括驱动件6,驱动件6与第一模头2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模体21转动,第一模体21转动带动第一模头22转动,第一模体21转动通过传动结构4带动第二模体3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模头3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可采用电机。驱动件6与固定模座1固定连接,驱动件6固定连接在基板11的下方,驱动件6位于支腿12的一侧,第一模体21、第二模体31位于支腿12相对的另一侧。驱动件6通过同步组件与第一模体21传动连接,驱动件6的上端从基板11上方露出,第一模体21的上端从基板11上方露出,同步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71、第二同步轮72、同步带73,第一同步轮71设置在第一模体21的上端并同轴设置,第二同步轮72设置在驱动件6的上端(具体为驱动件6的输出端)并同轴设置,同步带73同时套设在第一同步轮71与第二同步轮72上使两者同步转动。基板11上还可设置靠轮74,同步带73贴靠在靠轮74上,利用靠轮74张紧同步带73,并通过靠轮74使同步带73绕开避让部111的区域以及牵引推杆53的移动区域。
30.第一滚压模、第二滚压模可为滚筋线模组或滚螺纹模组,具体由第一模头22、第二模头32的滚压纹路决定。在本实施例中,模组设置有两组,一组采用滚筋线模组,另一组采用滚螺纹模组,两组模组分别通过一个驱动件6进行驱动。同样的,两组模组亦可采用同一个驱动件6进行驱动,其电机的输出轴同时通过两根同步带73分别带动两组模组工作,此为前述两个驱动件6的等同替换,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32.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