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4781发布日期:2023-01-31 23:4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机床机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


背景技术:

2.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一般会将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冲床等统称为机床。机床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高频振动或高压冲击,设备在振动或冲压环境下工作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减震效果不佳时,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力会对机床整体产生损伤。
3.现有的机床通常会在机座与地面间设置独立的减震支座,然而,因机床在工作时不同的工况会产生不同的振动,特别是冲床,在冲压形状不对称的产品时会使一侧承受较大压力,此时一侧的减震支座受压较大,因两侧的支座不相互关联,回复时会使机床整体产生较大的晃动,致使减震效果不佳,影响机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包括机床及与地面相连的连接座。
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床与连接座之间设有左减震器及右减震器,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左减震器及右减震器相连的平衡组件;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缸、平衡杆及平衡活塞,所述平衡杆两端与左减震器及右减震器转动连接,所述左减震器及右减震器与机床和连接座之间均转动连接;所述平衡缸包括被平衡活塞分隔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左减震器上设有与第一腔体相连的第一输油孔;所述右减震器上设有与第二腔体相连的第二输油孔。
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油孔上设有第一压力开关,所述第二输油孔上设有第二压力开关,所述第一腔体上设有与第二压力开关相配合的第一排油组件,所述第二腔体上设有与第一压力开关相配合的第二排油组件。
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油组件及第二排油组件均为弹性囊组件,所述弹性囊组件包括囊体、囊板及第一电磁铁,所述囊体与对应的第一腔体或第二腔体相连,所述囊板与平衡缸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磁铁与对应的第一压力开关或第二压力开关相连。
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减震器及右减震器均为液压减震器,所述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缸、减震杆及减震活塞,所述减震杆上端与机床转动连接,所述减震缸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减震活塞下端面与减震缸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上端面与减震缸之间设有缓冲组件。
1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铁及与之相斥的磁环,所述磁环
设于减震活塞上,所述第二电磁铁设于减震缸上。
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平衡缸两侧对称设有与囊板相连的滑动变阻器,所述第一排油组件一侧的滑动变阻器与右减震器上的第二电磁铁相连,所述第二排油组件一侧的滑动变阻器与左减震器上的第二电磁铁相连。
1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缸体导向板,所述缸体导向板上设有与平衡缸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平衡缸上设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环形槽。
13.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机床与连接座之间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对称设于机床两侧。
1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阻尼件为橡胶。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对机床进行减震时可使振动力横向缓冲从而使机床降低振动的减震结构,大大提升了机床的减震效果,同时在减震器回复时设置缓冲组件从而提升减震效果,提升了机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弹性囊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缸体导向板与平衡缸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4,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包括机床1及与地面相连的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可通过地脚螺栓等紧固件与基础地面连接。
21.所述机床1两侧与连接座2之间可设置对称的阻尼件54,所述阻尼件54优选为橡胶,所述阻尼件54因具有一定弹性可使机床1一侧受到冲击后向下产生位移变形,使受压侧的阻尼件54压缩。
22.所述机床1与连接座2之间设有左减震器3及右减震器4,所述左减震器3与右减震器4对称设于机床1的两侧,当机床1一侧受压后可使一侧减震器压缩,从而得到缓冲,所述左减震器3及右减震器4优选为结构相同的液压减震器。
23.所述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缸31、减震杆32及减震活塞33,所述减震活塞33滑动设于减震缸31内,所述减震杆32两端分别与机床1与减震活塞33相连,所述减震杆32与减震活塞33优选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杆32上端与机床1转动连接,其与机床1间优选销轴连接,即所述液压减震器可绕销轴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减震缸31下端设于与连接座2相连的支座,所述支座与连接座2转动连接,其连接方式亦可采用销轴连接。
24.所述减震活塞33下端面与减震缸3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置于减震缸31缸体内,且其两端分别顶靠减震活塞33下端面及减震缸31内腔底面,所述减震活塞33下端面与减震缸31下端形成的内腔内充斥有液压油,所述减震活塞33上端面与减震缸31上端的上腔底之间设有可调节的缓冲组件,具体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铁41及磁环42。
25.所述第二电磁铁41设于减震缸31上端,所述磁环42则镶嵌于减震活塞33上端面上,所述第二电磁铁41通电后其下端面与磁环42上端面相斥,当第二电磁铁41通电电流越大,则其与磁环42的相斥力越大。
26.所述连接座2上设有与左减震器3及右减震器4相连的平衡组件,优选的,所述减震缸31上设有连接板,所述左减震器3及右减震器4设置时镜像设置,其连接板均置于朝向机床1内侧一侧,所述平衡组件包括平衡缸5、平衡杆6及平衡活塞7,所述平衡杆6两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其连接处可采用转动销轴穿设连接。
27.所述平衡杆6穿设平衡缸5设置,所述平衡杆6中部固设有平衡活塞7,所述平衡活塞7滑动设于平衡缸5内,所述平衡缸5两端设有与平衡杆6相配合的滑动孔,平衡杆6与滑动孔之间滑动密封,可在平衡缸6的滑动孔孔壁上采用y型密封圈,即当平衡活塞7设于平衡缸5中心位置时,平衡活塞7将平衡缸5的内腔分隔成两个相同大小的腔体,所述平衡缸5左侧为第一腔体8,右侧则为第二腔体9,所述第一腔体8与左减震器3相连,所述第二腔体9与右减震器4相连,初始时所述第一腔体8及第二腔体9内均充斥有液压油。
28.所述平衡缸5设于连接座2上,具体的,所述连接座2上固设有缸体导向板51,所述缸体导向板51上设有与平衡缸5外壁相适配的导向槽52,所述导向槽52优选竖直设置的长槽,所述平衡缸5上设有与导向槽52相适配的环形槽53,即平衡缸5通过环形槽53滑动卡设于导向槽52内。
29.所述左减震器3上设有与第一腔体8相连的第一输油孔10,所述右减震器4上设有与第二腔体9相连的第二输油孔11,所述第一输油孔10与第二输油孔11均设于减震缸31下端侧壁上,当机床1受压后,可使减震活塞33向下滑动从而使减震缸31内的液压油挤入平衡缸5的第一腔体8及第二腔体9内。
30.所述第一输油孔10上设有第一压力开关12,所述第二输油孔11上设有第二压力开关13,所述第一压力开关12及第二压力开关13为受压后可触发的感应开关,此为现有技术,即当机床1受压后可使压力开关被触发,为使一侧减震器受压后可将平衡缸5内的油液从另一侧的平衡缸5排出,所述平衡缸5两端对称设有排油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平衡缸5靠近第一腔体8一端设有与第一腔体8相连的第一排油组件,所述平衡缸5靠近第二腔体9一端设有与第二腔体9相连的第二排油组件。
31.所述第一排油组件与第二压力开关13相配合,即当右减震器4受压后,第二压力开关13被触发后,使右减震器4的液压油通入第二腔体9内,同时使第二压力开关13触发第一排油组件打开,此时第二腔体9液压油增加,将平衡活塞7向左推动,使第一腔体8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排油组件排出,并实现机床1的横向位移减震效果,所述第二排油组件与第一压力开关12相配合,运行时与第一排油组件相同,即左减震器4受压后打开第二排油组件,使第二腔体9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排油组件排出。
32.所述第一排油组件及第二排油组件均为弹性囊组件,所述弹性囊组件包括囊体21、囊板22及第一电磁铁23,所述囊体21一端与囊板22相连,另一端与平衡缸5两侧外壁相连,所述第一排油组件的囊体21与第一腔体8相连,所述第二排油组件的囊体21与第二腔体9相连,所述囊板22与平衡缸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优选为拉簧,即初始时可通过拉簧使囊体21内的液压油压入腔体内,所述第一排油组件的第一电磁铁23与第二压力开关13电连接,所述第二排油组件的第一电磁铁23与第一压力开关12电连接,即初始时,
第一电磁铁23通电吸附囊板22,使囊体21压缩,此为初始状态,当第一压力开关12或第二压力开关13被触发后,可使第一电磁铁23断电,此时第一腔体8或第二腔体9的液压油可通过平衡活塞7的滑动将液压油压入与上述腔体相连的囊体21内。
33.所述平衡缸5两侧对称设有与囊板22相连的滑动变阻器43,所述第一排油组件一侧的滑动变阻器43与右减震器4上的第二电磁铁41相连,即当囊板22滑动时,可使与右减震器4的第二电磁铁41连接的滑动变阻器43阻值减小,此时第二电磁铁41回路电流增大,从而提升第二电磁铁41与磁环42间的斥力,而囊板22的滑动距离取决于右减震器4的压缩距离,右减震器4的压缩越大,则囊板22滑动距离越长,则变阻器阻值越小,从而第二电磁铁41斥力越大,使右减震器4回复时受到第二电磁铁41的斥力越大,从而使减震器回复时机床越稳定。
34.所述第二排油组件一侧的滑动变阻器43与左减震器3上的第二电磁铁41相连,此处连接与第一排油组件的连接相同,即左减震器3压缩越大,第二排油组件的囊板22滑动距离越长,与左减震器3相连的滑动变阻器43阻值越小,从而第二电磁铁41斥力越大,使左减震器3回复时受到第二电磁铁41的斥力越大,从而使减震器回复时机床越稳定。
35.使用如上述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机床机座结构的方法:工况一:当机床1受压后,左减震器3及右减震器4的减震杆32带动减震活塞33同步向下滑动,第一压力开关12与第二压力开关13检测到油压后触发两侧的弹性囊组件上的第一电磁铁23断电,同时将液压油压入第一腔体8及第二腔体9内,第一腔体8与第二腔体9的多余液压油被挤压入囊体21内,进一步触发囊板22滑动,使滑动变阻器43阻值减小,第二电磁铁41斥力增大,随后机床1压力消失后,减震活塞33在第二弹簧34弹力下复位,减震活塞33上升时受到第二电磁铁41的斥力缓慢上升,使机床1平稳提升减震,保证机床1受压后回复的稳定性。
36.工况二:当机床1一侧受压后,此处以如图1所示方向的左侧受压为例,此时左减震器3受压带动减震活塞33向下滑动,第一压力开关12被触发使第二排油组件上的第一电磁铁23断电,此时左减震器3内的液压油被挤入第一腔体8内,第一腔体8内油液增加驱动平衡活塞7向右滑动,此时第二腔体9内受挤压将其内部多余的液压油挤入第二排油组件的囊体21内,同步驱动第二排油组件一侧的滑动变阻器43阻值减小,同时平衡活塞7驱动平衡杆6向右侧滑动,使机床1相对连接座2产生向右的偏移,实现一侧压力较大时使机床1向另一侧横向位移,随后减震活塞33在第二弹簧34弹力下复位,减震活塞33上升时受到第二电磁铁41的斥力缓慢上升,使机床1平稳提升减震,使回复时的纵向直接位移变化为横向位移与纵向位移的同步回复,从而缓冲减震,保证机床1单侧受压较大后回复的稳定性。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