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扩张机构和模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71986发布日期:2023-03-15 08:4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模板扩张机构和模板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模板扩张机构和模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模板,特别是铝模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在模板相对两侧的侧壁之间设置加强筋,在将加强筋与模板进行固定连接前,需要先对加强筋进行布料,即先将加强筋移动至模板上,在此过程中需要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撑开以使加强筋顺利放置于模板上。已有技术中,在夹设加强筋的夹具上设置撑开座的形式来撑开模板的侧壁,夹具移动至模板两侧中央时,撑开座向两侧扩张从而撑开模板两侧的侧壁。但会出现由于模板定位偏差,使得撑开座无法顺利撑开模板的侧壁,从而导致夹具将加强筋向模板布料时发生卡滞,而造成布料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模板扩张机构和模板输送装置,以稳定实现对模板的侧壁的扩张。
4.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扩张机构,用于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模板扩张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件、施力件、受力件和驱动件。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受力件与施力件分别连接于转动件。驱动件设于固定座。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以带动转动件转动,使施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5.上述实施例中,受力件与转动件连接,则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会带动转动件相对固定座转动,而转动件与施力件连接,则转动件转动会带动施力件移动,从而实现施力件在模板的侧壁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而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因而无需考虑施力件与模板的定位问题,转动件的转动可以确保施力件能够稳定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驱动件设于固定座,通过转动件的传动,将驱动件实施作用力的位置与施力件实施作用力的位置相分离,避免相互间的干扰,能够使模板扩张机构稳定扩张模板的侧壁;受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和/或施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将相同的驱动力转化为不同的扩张模板的作用力,以适应不同抗弯强度的模板;模板扩张机构无需精准定位加强筋与模板,即能够扩张模板,节省了定位时间,进而提高模板的生产效率。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设有滑块并驱动滑块移动,固定座设有滑道,滑块滑动连接于滑道,滑块抵接于受力件并带动受力件运动,使施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7.上述实施例中,将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分解为:驱动件驱动滑块在固定座的滑道上滑动,以及滑块抵接受力件,滑块滑动将带动受力件相对于固定座运动,转动件随受力件运动以相对固定座转动;驱动件不直接驱动受力件运动,从而使得驱动件无需考虑执行相对固定座转动的驱动动作,驱动件可以执行直线驱动动作,仍可以使转动件转动带动施
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扩张;简化驱动件的驱动控制逻辑,较复杂的动作控制逻辑能够更稳定的实现受力件的运动;同时,滑块与受力件抵接配合,便于受力件脱离滑块,简化受力件与滑块之间的配合结构,便于拆装受力件和转动件,而不影响驱动件设定的驱动动作。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设有条形孔,受力件滑动设置于条形孔内,受力件沿条形孔的滑动方向与滑块沿滑道的滑动方向相交。
9.上述实施例中,滑块推动受力件沿滑道滑动时,受力件同时相对滑块滑动,两者方向相交,转动件跟随受力件运动,且相对固定座转动;同时受力件伸入至滑块的条形孔内以受限于条形孔,无论滑块正向滑动或是反向滑动,受力件均能抵接于条形孔的孔壁,使得滑块均能推动受力件,从而实现施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或使施力件复位,而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复位施力件的其他结构。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滑块在第一方向受固定座的止挡,第一方向垂直于滑块的滑动方向。
11.上述实施例中,滑块受到固定座的止挡,而无法在第一方向上脱离滑道,第一方向垂直于滑块的滑动方向,则滑块绕滑动方向的周侧均受到固定座的止挡,从而避免滑块受到过大的反作用力而脱离滑道,确保滑块能够稳定沿滑道滑动,使施力件能够稳定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以及稳定复位。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设于固定座的外侧,滑道形成于固定座的内部,固定座设有通孔,受力件穿过通孔伸入至滑道内。
13.上述实施例中,滑块在固定座的内部滑动,可以避免滑块的滑动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以稳定推动受力件,从而使施力件稳定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受力件能够通过通孔从固定座的外侧进入滑道内与条形孔配合,使得转动件可以设于固定座的外部,便于转动件的拆装,改变受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和/或施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使模板扩张机构适应不同的抗拉强度的模板,并且转动件的拆装不影响驱动件通过滑块和受力件的配合结构,无需调整驱动件而避免造成驱动件驱动不稳定的问题。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施力件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轮体。第一转动轴连接于转动件。第一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第一轮体能够抵接于模板的侧壁的内侧。
15.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第一轮体抵接模板的侧壁的内侧,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第一轮体可以沿模板的侧壁进行滚动。一方面,第一轮体抵接于模板时,模板可以借由第一轮体的滚动而脱离施力件的扩张动作,避免在模板扩张机构内部发生卡滞问题而无法动作时,模板与施力件卡死;另一方面,施力件跟随转动件转动移向模板的侧壁,因而施力件在扩张模板的侧壁时会沿模板的侧壁相对移动,借由第一轮体的滚动,避免施力件与模板的侧壁由于滑动摩擦而造成模板或施力件的损耗。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设有固定轴,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固定轴,受力件与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施力件与固定轴之间的距离。
17.上述实施例中,受力件与施力件通过转动件配合形成杠杆结构,固定轴为杠杆结构的支点,施力件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同样的距离时,受力件较施力件更靠近固定轴,则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的行程较施力件移动的行程更短,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的时间更短,可以更高效的对模板的侧壁向外侧进行扩张。
18.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输送装置。模板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输送件和模板扩张机构。输送件设于机架。输送件用于输送模板。模板扩张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件、施力件、受力件和驱动件。固定座设于机架,且位于输送件的输送方向旁的至少一侧。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受力件与施力件分别连接于转动件。驱动件设于固定座。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以带动转动件转动,使施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19.上述实施例中,模板在输送件上进行输送,模板扩张机构通过固定座设于机架且位于输送件的一侧,固定座不会影响输送件对模板的输送,通过转动件将施力件设于模板的侧壁的内侧位置,从而能够对模板的侧壁向外侧进行扩张。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模板扩张机构还包括引导件,引导件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轮体,第二转动轴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座和机架,第二轮体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轴,第二轮体能够抵接于模板的侧壁的外侧。
21.上述实施例中,引导件能够对模板在输送件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第二轮体抵接于模板的侧壁的外侧并能沿模板的侧壁滚动,从而避免模板的侧壁与固定座发生碰撞或摩擦而造成损耗,同时引导件抵接于模板的侧壁的外侧,能够限制模板的侧壁的扩张范围,避免施力件对模板的侧壁的作用力过大造成模板的侧壁的变形。
2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件设有多个,固定座通过多个第二转动轴连接于机架。
23.上述实施例中,固定座通过多个第二转动轴连接于机架,使固定座与机架间的连接更稳定,防止模板的侧壁对施力件的反作用力通过转动件作用于固定座,造成固定座绕第二转动轴相对机架转动。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板扩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省略转动件、施力件和受力件的模板扩张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板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9.模板扩张机构
ꢀꢀꢀꢀꢀꢀꢀꢀꢀꢀꢀꢀꢀꢀꢀꢀꢀ
100
30.固定座
ꢀꢀꢀꢀꢀꢀꢀꢀꢀꢀꢀꢀꢀꢀꢀꢀꢀꢀꢀꢀꢀꢀꢀ131.滑道
ꢀꢀꢀꢀꢀꢀꢀꢀꢀꢀꢀꢀꢀꢀꢀꢀꢀꢀꢀꢀꢀꢀꢀꢀꢀ
11
32.通孔
ꢀꢀꢀꢀꢀꢀꢀꢀꢀꢀꢀꢀꢀꢀꢀꢀꢀꢀꢀꢀꢀꢀꢀꢀꢀ
12
33.固定轴
ꢀꢀꢀꢀꢀꢀꢀꢀꢀꢀꢀꢀꢀꢀꢀꢀꢀꢀꢀꢀꢀꢀꢀ
13
34.固定孔
ꢀꢀꢀꢀꢀꢀꢀꢀꢀꢀꢀꢀꢀꢀꢀꢀꢀꢀꢀꢀꢀꢀꢀ
14
35.转动件
ꢀꢀꢀꢀꢀꢀꢀꢀꢀꢀꢀꢀꢀꢀꢀꢀꢀꢀꢀꢀꢀꢀꢀ236.施力件
ꢀꢀꢀꢀꢀꢀꢀꢀꢀꢀꢀꢀꢀꢀꢀꢀꢀꢀꢀꢀꢀꢀꢀ337.第一转动轴
ꢀꢀꢀꢀꢀꢀꢀꢀꢀꢀꢀꢀꢀꢀꢀꢀꢀꢀꢀ
31
38.第一轮体
ꢀꢀꢀꢀꢀꢀꢀꢀꢀꢀꢀꢀꢀꢀꢀꢀꢀꢀꢀꢀꢀ
32
39.受力件
ꢀꢀꢀꢀꢀꢀꢀꢀꢀꢀꢀꢀꢀꢀꢀꢀꢀꢀꢀꢀꢀꢀꢀ440.驱动件
ꢀꢀꢀꢀꢀꢀꢀꢀꢀꢀꢀꢀꢀꢀꢀꢀꢀꢀꢀꢀꢀꢀꢀ541.滑块
ꢀꢀꢀꢀꢀꢀꢀꢀꢀꢀꢀꢀꢀꢀꢀꢀꢀꢀꢀꢀꢀꢀꢀꢀꢀ642.条形孔
ꢀꢀꢀꢀꢀꢀꢀꢀꢀꢀꢀꢀꢀꢀꢀꢀꢀꢀꢀꢀꢀꢀꢀ
61
43.引导件
ꢀꢀꢀꢀꢀꢀꢀꢀꢀꢀꢀꢀꢀꢀꢀꢀꢀꢀꢀꢀꢀꢀꢀ744.第二转动轴
ꢀꢀꢀꢀꢀꢀꢀꢀꢀꢀꢀꢀꢀꢀꢀꢀꢀꢀꢀ
71
45.第二轮体
ꢀꢀꢀꢀꢀꢀꢀꢀꢀꢀꢀꢀꢀꢀꢀꢀꢀꢀꢀꢀꢀ
72
46.连接座
ꢀꢀꢀꢀꢀꢀꢀꢀꢀꢀꢀꢀꢀꢀꢀꢀꢀꢀꢀꢀꢀꢀꢀ
73
47.模板
ꢀꢀꢀꢀꢀꢀꢀꢀꢀꢀꢀꢀꢀꢀꢀꢀꢀꢀꢀꢀꢀꢀꢀꢀꢀ
200
48.模板输送装置
ꢀꢀꢀꢀꢀꢀꢀꢀꢀꢀꢀꢀꢀꢀꢀꢀꢀ
300
49.机架
ꢀꢀꢀꢀꢀꢀꢀꢀꢀꢀꢀꢀꢀꢀꢀꢀꢀꢀꢀꢀꢀꢀꢀꢀꢀ
301
50.输送件
ꢀꢀꢀꢀꢀꢀꢀꢀꢀꢀꢀꢀꢀꢀꢀꢀꢀꢀꢀꢀꢀꢀꢀ
302
51.第三轮体
ꢀꢀꢀꢀꢀꢀꢀꢀꢀꢀꢀꢀꢀꢀꢀꢀꢀꢀꢀꢀꢀ
303
52.平移机构
ꢀꢀꢀꢀꢀꢀꢀꢀꢀꢀꢀꢀꢀꢀꢀꢀꢀꢀꢀꢀꢀ
304
53.平移滑轨
ꢀꢀꢀꢀꢀꢀꢀꢀꢀꢀꢀꢀꢀꢀꢀꢀꢀꢀꢀꢀꢀ
3041
54.平移滑块
ꢀꢀꢀꢀꢀꢀꢀꢀꢀꢀꢀꢀꢀꢀꢀꢀꢀꢀꢀꢀꢀ
3042
55.平移连接件
ꢀꢀꢀꢀꢀꢀꢀꢀꢀꢀꢀꢀꢀꢀꢀꢀꢀꢀꢀ
3043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9.术语“垂直”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垂直的状态。举例来说,结合数值描述,垂直可以指代两直线之间夹角范围在90
°±
10
°
之间,垂直也可以指代两平面的二面角范围在90
°±
10
°
之间,垂直还可以指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90
°±
10
°
之间。被描述“垂直”的两个部件可以不是绝对的直线、平面,也可以大致呈直线或平面,从宏观来看整体延伸方向为直线或平面即可认为部件为“直线”或“平面”。
60.术语“平行”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平行的状态。举例来说,结合数值描述,平行可以指代两直线之间夹角范围在180
°±
10
°
之间,平行也可以指代两平面的二面角范围在180
°±
10
°
之间,平行还可以指代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80
°±
10
°
之间。被描述“平行”的两个部件可以不是绝对的直线、平面,也可以大致呈直线或平面,从宏观来看整体延伸方向为直线或平面即可认为部件为“直线”或“平面”。
6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6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6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扩张机构和模板输送装置,用于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模板扩张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件、施力件、受力件和驱动件。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固定座。受力件与施力件分别连接于转动件。驱动件设于固定座。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以带动转动件转动,使施力件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64.受力件与转动件连接,则驱动件驱动受力件移动会带动转动件相对固定座转动,而转动件与施力件连接,则转动件转动会带动施力件移动,从而实现施力件在模板的侧壁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而拉动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因而无需考虑施力件与模板的定位问题,转动件的转动可以确保施力件能够稳定将模板的侧壁向外侧扩张;驱动件设于固定座,通过转动件的传动,将驱动件实施作用力的位置与施力件实施作用力的位置相分离,避免相互间的干扰,能够使模板扩张机构稳定扩张模板的侧壁;受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和/或施力件与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将相同的驱动力转化为不同的扩张模板的作用力,以适应不同抗弯强度的模板;模板扩张机构无需精准定位加强筋与模板,即能够扩张模板,节省了定位时间,进而提高模板的生产效率。
6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6.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扩张机构100,用于将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模板扩张机构100包括固定座1、转动件2、施力件3、受力件4和驱动件5。转动件2转动连接于固定座1。受力件4与施力件3分别连接于转动件2。驱动件5设于固定座1。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移动以带动转动件2转动,使施力件3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67.受力件4与转动件2连接,则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移动会带动转动件2相对固定座1转动,而转动件2与施力件3连接,则转动件2转动会带动施力件3移动,从而实现施力件3在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向外侧移动而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因而无需考虑施力件3与模板200的定位问题,转动件2的转动可以确保施力件3能够稳定将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驱动件5设于固定座1,通过转动件2的传动,将驱动件5实施作用力的位置与施力件3实施作用力的位置相分离,避免相互间的干扰,能够使模板扩张机构100稳定扩张模板200的侧壁;受力件4与转动件2相对于固定座1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和/或施力件3与转动件2相对于固定座1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将相同的驱动力转化为不同的扩张模板200的作用力,以适应不同抗弯强度的模板200;模板扩张机构100无需精准定位加强筋与模板200,即能够扩张模板200,节省了定位时间,进而提高模板200的生产效率。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件3与转动件2可以为两个件可拆卸地连接设置,也可以为一体设置;受力件4与转动件2可以为两个件可拆卸地连接设置,也可以为一体设置,只要施力件3、受力件4与转动件2能够实现:受力件4移动带动转动件2转动、转动件2转动带动施力件3移动即可。
69.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5设有滑块6并驱动滑块6移动。固定座1设有滑道11。滑块6滑动连接于滑道11。滑块6抵接于受力件4并带动受力件4运动,且使施力件3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
70.将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移动分解为:驱动件5驱动滑块6在固定座1的滑道11上滑动,以及滑块6抵接受力件4,滑块6滑动将带动受力件4相对于固定座1运动,转动件2随受力件4运动以相对固定座1转动;驱动件5不直接驱动受力件4运动,从而使得驱动件5无需考虑执行相对固定座1转动的驱动动作,驱动件5可以执行直线驱动动作,仍可以使转动件2转动带动施力件3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扩张;简化驱动件5的驱动控制逻辑,较复杂的动作控制逻辑能够更稳定的实现受力件4的运动;同时,滑块6与受力件4抵接配合,便于受力件4脱离滑块6,简化受力件4与滑块6之间的配合结构,便于拆装受力件4和转动件2,而不影响驱动件5设定好的驱动动作。
7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5为气缸,滑块6连接于气缸的活塞杆(图未示),通过气缸驱动滑块6移动,气缸动作迅速、反应快,能使滑块6快速移动,从而提高对模板200的侧壁的扩张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5为电机或液压缸等其他能提供驱动力的部件。
72.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5通过连杆(图未示)与受力件4传动连接,连杆分别与驱动件5和受力件4转动连接,使受力件4能够在驱动件5的驱动下带动转动件2转动。
73.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6设有条形孔61,受力件4滑动设置于条形孔61内,受力件4沿条形孔61的滑动方向与滑块6沿滑道11的滑动方向相交。滑块6推动受力件4沿滑道11滑动时,受力件4同时相对滑块6滑动,两者方向相交,转动件2跟随受力件4运动,且转动件2相对固定座1转动;同时受力件4伸入至滑块6的条形孔61内以受限于条形孔61,无论滑块6正向滑动或是反向滑动,受力件4均能抵接于条形孔61的孔壁,使得滑块6均能推动受力件4,从而实现施力件3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或使施力件3复位,而无需另行设置用于复位施力件3的其他结构。
74.在其他实施例中,条形孔61可以省略,受力件4直接抵接于滑块6的外侧面,滑块6推动受力件4移动使施力件3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并在转动件2与固定座1、受力件4与固定座1或施力件3与固定座1之间设置弹性件,在滑块6复位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使施力件3复位。
75.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6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受固定座1的止挡,第一方向垂直于滑块6的滑动方向。滑块6受到固定座1的止挡,而无法在第一方向上脱离滑道11,第一方向垂直于滑块6的滑动方向,则滑块6绕滑动方向的周侧均受到固定座1的止挡,从而避免滑块6受到过大的反作用力而脱离滑道11,确保滑块6能够稳定沿滑道11滑动,使施力件3能够稳定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以及稳定复位。
76.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2设于固定座1的外侧,滑道11形成于固定座1的内部,固定座1设有通孔12,受力件4穿过通孔12伸入至滑道11内。滑块6在固定座1的内部滑动,可以避免滑块6的滑动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以稳定推动受力件4,从而使施力件
3稳定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受力件4能够通过通孔12从固定座1的外侧进入滑道11的内部与条形孔61配合,使得转动件2可以设于固定座1的外部,便于转动件2的拆装,改变受力件4与转动件2相对于固定座1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和/或施力件3与转动件2相对于固定座1转动的轴之间的距离,使模板扩张机构100适应不同的抗拉强度的模板200,并且转动件2的拆装不影响驱动件5通过滑块6和受力件4的配合结构,无需调整驱动件5而避免造成驱动件5驱动不稳定的问题。
7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内形成沿直线延伸的腔体,腔体形成供滑块6滑动的滑道11,腔体的截面与滑块6的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
78.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滑道11贯穿固定座1的相对两侧,驱动件5设于滑道11的一端并伸入滑道11内与滑块6配合。滑道11的另一端允许滑块6从固定座1内移出,可以在保持驱动件5与固定座1的连接状态下拆装滑块6。在其他实施例中,滑道11的另一端封闭,有利于维持滑块6设于固定座1的内部,以避免滑块6与受力件4的配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79.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力件3包括第一转动轴31和第一轮体32。第一转动轴31连接于转动件2。第一轮体32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轴31。第一轮体32能够抵接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利用第一轮体32抵接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将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第一轮体32可以沿模板200的侧壁进行滚动。一方面,第一轮体32抵接于模板200时,模板200可以借由第一轮体32的滚动而脱离施力件3的扩张动作,避免在模板扩张机构100内部发生卡滞问题而无法动作时,模板200与施力件3卡死;另一方面,施力件3跟随转动件2转动移向模板200的侧壁,因而施力件3在扩张模板200的侧壁时会沿模板200的侧壁相对移动,借由第一轮体32的滚动,避免施力件3与模板200的侧壁由于滑动摩擦而造成模板200或施力件3的损耗。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板扩张机构100对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时,第一转动轴31垂直于模板200的移动方向设置,使第一轮体32能够沿模板200的侧壁相对滚动;第一转动轴31与转动件2相对于固定座1的转动轴,相平行,使第一轮体32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时能够沿模板200的侧壁相对滚动。
80.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设有固定轴13,转动件2转动连接于固定轴13。受力件4与施力件3通过转动件2配合形成杠杆结构,固定轴13为杠杆结构的支点。受力件4与固定轴13之间的距离a小于施力件3与固定轴13之间的距离b。施力件3将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同样的距离时,受力件4较施力件3更靠近固定轴13,则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移动的行程较施力件3移动的行程更短,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移动的时间更短,可以更高效的对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进行扩张。或者,受力件4与固定轴13之间的距离a大于施力件3与固定轴13之间的距离b。施力件3将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同样的距离时,受力件4较施力件3更远离固定轴13,则驱动件5驱动受力件4的驱动力较施力件3扩张模板200的侧壁的作用力更小,驱动件5可以用更小的驱动力实现模板200的侧壁的更好的扩张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1设有固定孔14,固定轴13设于固定孔14内,并部分伸出于固定孔14外,转动件2连接于固定轴13伸出于固定孔14外的部分,便于转动件2和固定轴13的拆装。
81.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2为折形结构,固定轴13连接于转动件2的弯折处,使转动件2的与受力件4连接的所在段在贴近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时,转动件2的与施
力件3连接的所在段能够从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延伸至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既能够减小模板扩张机构100占用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的空间,又能够确保通过转动件2将施力件3设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用于向外推动模板200的侧壁。
82.参见图1和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板输送装置300。模板输送装置300包括机架301、输送件302和如上所述的模板扩张机构100,输送件302设于机架301,输送件302用于输送模板200,固定座1设于机架301,且位于输送件302的输送方向旁的至少一侧。
83.模板200在输送件302上进行输送,模板扩张机构100通过固定座1设于机架301且位于输送件302的一侧,固定座1不会影响输送件302对模板200的输送,通过转动件2将施力件3设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位置,从而能够对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进行扩张。
84.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板扩张机构100还包括引导件7,引导件7包括第二转动轴71和第二轮体72,第二转动轴71沿轴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座1和机架301,第二轮体72转动连接于第二转动轴71,第二轮体72能够抵接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引导件7能够对模板200在输送件302上的移动进行引导,第二轮体72抵接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并能沿模板200的侧壁滚动,从而避免模板200的侧壁与固定座1发生碰撞或摩擦而造成损耗,同时引导件7抵接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外侧,能够限制模板200的侧壁的扩张范围,避免施力件3对模板200的侧壁的作用力过大造成模板200的侧壁的变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301设有多个第三轮体303,输送件302输送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分布有多个第三轮体303,以引导模板200在输送件302上的移动方向,第二轮体72位于同一侧第三轮体303的分布方向上。
85.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板扩张机构100还包括转动组件(图未示),转动组件可以将固定座1及与固定座1相连接的转动件2、施力件3、受力件4整体翻转。第二转动轴71和固定座1分别与转动组件连接,固定座1通过转动组件相对第二转动轴71转动。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座和第三转动轴。第二转动轴71固定连接于转动座。第三转动轴固定连接于转动座。固定座1与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使得固定座1能够相对第二转动轴71转动,以改变固定轴13与第二转动轴71的相对角度。固定座1转动,使得固定轴13能够平行或垂直于第二转动轴71。若模板200沿输送方向的相对两侧未设有侧壁,即图3所示模板200结构,则固定轴13平行于第二转动轴71设置,可以减小模板200扩张机构在第二转动轴71的轴向上的占用空间;若模板200沿输送方向的相对两侧设有侧壁,即模板200的四周均设有侧壁,则固定轴13垂直于第二转动轴71设置,转动件绕固定轴13转动可以将施力件3抬起,以使施力件3避让模板200的沿输送方向相对两侧的侧壁,模板200可以顺利从模板扩张机构100旁经过而不会受到施力件3的阻挡。
86.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件7设有多个,固定座1通过多个第二转动轴71连接于机架301。固定座1通过多个第二转动轴71连接于机架301,使固定座1与机架301间的连接更稳定,防止模板200的侧壁对施力件3的反作用力通过转动件2作用于固定座1,造成固定座1绕第二转动轴71相对机架301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轴71的一端插设于固定座1,引导件7还包括连接座73,第二转动轴7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座73固定连接于机架301。
87.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引导件7中至少有两个引导件7的分布方向
与固定轴13的轴向相交,模板扩张机构100在扩张模板200时,受到模板200的反作用力使得施力件3作为支点,受力件4受力而具有将固定轴13翘起的趋势,固定轴13通过固定座1、引导件7与机架301连接,若引导件7的分布方向均平行于固定轴13的轴向,则在垂直于固定轴13的轴向的方向上引导件7仅能形成一个方向的拉力保持固定座1与机架301的连接关系,若至少有两个引导件7的分布反向与固定轴13的轴向相交,则在垂直于固定轴13的轴向的方向上引导件7能形成至少两个方向的拉力保持固定座1与机架301的连接关系,以提高固定座1与机架3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使施力件3作用于模板200的侧壁的作用力更大,以扩张抗弯强度更大的模板200的侧壁。
88.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件302的输送方向旁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固定座1,两侧的施力件3同时拉动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避免模板200单侧受力而向其中一侧移动。
89.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板输送装置300还包括平移机构304,平移机构304包括平移滑轨3041、平移滑块3042、平移动力件(图未示)和平移连接件3043。平移滑轨3041设于机架301,并在输送件302的相对两侧之间延伸。平移滑块3042滑动连接于平移滑轨3041,并能够在输送件302的相对两侧之间的方向上滑动。平移驱动件5驱动平移滑块3042在平移滑轨3041上滑动。平移连接件3043设于平移滑块3042,同侧的固定座1以及第三轮体303连接于一个平移连接件3043而一同向另一侧平移。通过平移机构304带动一侧的固定座1向另一侧移动,可以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模板200,适应性地调整模板扩张机构100的位置,以使设有模板扩张机构100的模板输送装置300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模板200。
90.本技术中模板扩张机构100的工作原理为:
91.驱动件5驱动滑块6在滑道11内滑动,滑块6通过条形孔61抵接于受力件4以推动受力件4移动,受力件4移动带动转动件2绕固定轴13转动,转动件2转动带动施力件3绕固定轴13向靠近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方向转动,施力件3的第一轮体32抵接于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并向外推动模板200的侧壁,使得模板200的侧壁向外侧扩张。待后续工艺完成后,驱动件5驱动滑块6在滑道11内反向滑动,使得上述部件均反向动作,从而使得施力件3离开模板200的侧壁的内侧,模板扩张机构100实现复位并准备下一次的扩张动作。
92.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93.公开于本技术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