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板装置、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9709发布日期:2023-03-21 21:5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翻板装置、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板装置、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激光钻孔设备一般最大可支持最大尺寸为650mm
×
500mm的双板加工,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板厂商开始推广超过650mm
×
500mm的超大板,超大板尺寸可达1092mm
×
597mm,而如此大尺寸的超大板如果仍是采用现有激光钻孔设备的话,尤其是在双面加工时,超大板还需要通过收放系统中的翻板装置进行翻板动作,由于超大板横向尺寸太大,若仅是为超大板适应性改变翻板装置,则翻板装置的机身横向尺寸及内部构件尺寸都会倍增,导致体积增大而误差偏大,且整体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稳定性、精度的变化不可知,风险较大,因此仅是适应性改变翻板装置并不能够很好解决超大板的翻板问题。
3.申请内容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板装置、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翻板装置仅是适应性改变并不能够很好解决超大板的翻板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6.一种翻板装置,所述翻板装置包括:
7.第一架体,内设有接放料位;
8.转接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架体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转接机构用于从所述接放料位抓取板材,及沿所述第一方向移送所述板材;
9.翻板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并位于所述转接机构的移送路径上,所述翻板机构能够接收所述转接机构上的所述板材,并翻转所述板材;
10.以及第一驱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一驱动模组与所述翻板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翻板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翻板机构能够在所述接放料位和所述转接机构之间移动。
11.在所述翻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转接模组和转接机械手,所述转接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并与所述转接机械手连接,所述转接模组用于驱动所述转接机械手靠近或远离所述翻板机构。
12.在所述翻板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板机构包括翻转模组和翻转机械手,所述翻转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并与所述翻转机械手连接,所述翻转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机械手翻转,以使所述翻转机械手具有朝向所述转接机构的第一位置,以及背对所述转接机构的第二位置;
13.所述翻转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能够接收所述转接机构上的所述板材,所述翻转机械手能够自所述第一位置翻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翻转机械手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在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的驱动下靠近所述转接机构,以将所述板材放置在所述接放料位上。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5.一种收放系统,包括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翻板装置,所述收放系统还包括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第二架体和托盘机构,所述托盘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以及所述第一架体,所述托盘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板材,所述托盘机构在其滑动路径上具有位于所述接放料位的第三位置,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架体中的第四位置,所述托盘机构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能够供所述转接机构抓取所述板材,及接收所述翻板机构翻转后的所述板材,所述托盘机构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能够为所述转接机构和所述翻板机构之间的运动提供避让空间。
16.在所述收放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移料机构和料仓车,所述移料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料仓车可拆连接于所述第二架体,所述移料机构能够将所述板材从台面转移至所述第四位置,以及将所述翻转后的所述板材从所述第四位置转移至所述料仓车。
17.在所述收放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料机构包括第一移料模组、第二移料模组和移料机械手,所述第一移料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并与所述第二移料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移料模组还与所述移料机械手连接,所述第一移料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料模组和所述移料机械手在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二移料模组能够驱动所述移料机械手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移料模组的驱动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8.在所述收放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料模组的数量和所述移料机械手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移料模组沿所述第一移料模组的驱动方向间隔设置,并与两个移料机械手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移料模组和两个所述第二移料模组的驱动下,两个所述移料机械手能够同时抓取两个所述板材。
19.在所述收放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仓车能够沿所述第一移料模组的驱动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架体移动。
20.在所述收放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滑动组件和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穿设于所述第一架体以及所述第二架体,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所述托盘机构一侧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
21.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轨和滑动轨,所述固定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滑动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轨,所述托盘机构的一侧通过所述滑动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滑动轨在其滑动路径上具有能够伸入所述第一架体内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至所述第二架体内的收缩位置,所述托盘机构由所述第四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滑动轨由所述收缩位置移动至所述伸出位置,所述托盘机构由所述第三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四位置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滑动轨由所述伸出位置移动至所述收缩位置;
22.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安装于第二安装板,并与所述托盘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机构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2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为:
24.一种激光钻孔设备,包括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收放系统。
25.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上述翻板装置应用于收放系统和激光钻孔设备中,能够解决收放系统和激光钻孔设备收放板材的问题,并且其自身具有占地面积小的技术效果,具体而言,翻板装置包括第一架体、转接机构、翻板机构以及第一驱动模组,其中转接机构以及在第一驱动模组驱动下的翻板机构均能够相对第一架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即转接机构和翻板机构的运动方向是一样的,并且通过在第一架体内设置接放料位,接放料位位于转接机构和翻板机构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上,以此转接机构和翻板机构均能够到达接放料位,如此设置下,转接机构能够从接放料位处抓取板材并放置到翻板机构上,而翻板机构能够将翻转后的板材放置到接放料位,即在转接机构抓取和放置板材的过程中以及翻板机构放置板材的过程中,仅涉及到第一方向这一个方向上的运动,而第一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有利于减少整体翻板装置体积大小和占地面积,从而解决了翻板装置仅是适应性改变并不能够很好解决超大板的翻板问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收放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托盘机构位于第四位置时与翻板机构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30.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托盘机构位于第三位置时与翻板机构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31.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托盘机构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纠偏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的俯视图;
33.图6为图5中a-a部分的截面剖视图;
34.图7为图6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5.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收放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图1中所示转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其中:
39.1、翻板装置;11、第一架体;12、转接机构;121、转接模组;122、转接机械手;13、翻板机构;131、翻转模组;132、翻转机械手;14、第一驱动模组;15、接放料位;
40.2、收料装置;21、第二架体;22、托盘机构;221、支撑板;222、调整板;23、移料机构;231、第一移料模组;232、第二移料模组;233、移料机械手;24、料仓车;25、第一安装板;26、第二安装板;27、滑动组件;271、固定轨;272、滑动轨;28、第二驱动模组;
41.291、第一定位组件;292、第二定位组件;293、第三驱动模组;294、对射感应组件;2941、第一感应器;2942、第二感应器;295、推料组件;2951、第四驱动模组;2952、推板;2953、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4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5.现有激光钻孔设备一般最大可支持最大尺寸为650mm
×
500mm的双板加工,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子板厂商开始推广超过650mm
×
500mm的超大板,超大板尺寸可达1092mm
×
597mm,而如此大尺寸的超大板如果仍是采用现有激光钻孔设备的话,尤其是在双面加工时,超大板还需要通过收放系统中的翻板装置进行翻板动作,由于超大板横向尺寸太大,若仅是为超大板适应性改变翻板装置,则翻板装置的机身横向尺寸及内部构件尺寸都会倍增,导致体积增大而误差偏大,且整体收放系统及激光钻孔设备稳定性、精度的变化不可知,风险较大,因此仅是适应性改变翻板装置并不能够很好解决超大板的翻板问题。
46.如图1-10所示,在一种翻板装置1实施例中,翻板装置1包括第一架体11、转接机构12、翻板机构13以及第一驱动模组14。第一架体11内设有接放料位15。转接机构12安装于第一架体11,并能够相对第一架体11沿第一方向移动,转接机构12用于从接放料位15抓取板材,及沿第一方向移送板材。翻板机构13安装于第一架体11,并位于转接机构12的移送路径上,翻板机构13能够接收转接机构12上的板材,并翻转板材。第一驱动模组14安装于第一架体11,第一驱动模组14与翻板机构13连接,第一驱动模组14用于驱动翻板机构13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翻板机构13能够在接放料位15和转接机构12之间移动。
47.在本实施例中,其中转接机构12以及在第一驱动模组14驱动下的翻板机构13均能够相对第一架体11沿第一方向移动,即转接机构12和翻板机构13的运动方向是一样的,并且通过在第一架体11内设置接放料位15,接放料位15位于转接机构12和翻板机构13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上,以此转接机构12和翻板机构13均能够到达接放料位15,如此设置下,转接机构12能够从接放料位15处抓取板材并放置到翻板机构13上,而翻板机构13能够将翻转后的板材放置到接放料位15,即在转接机构12抓取和放置板材的过程中以及翻板机构13放置板材的过程中,仅涉及到第一方向这一个方向上的运动,而第一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有利于减少整体翻板装置1体积大小和占地面积,从而解决了翻板装置1仅是适应性改变并不能够很好解决超大板的翻板问题。
48.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转接机构12和翻板机构13发生碰撞,转接机构12可以在将板材移送至翻板机构13后,就返程直至初始位置,以此能够避让翻板机构13的翻板动作,并且由于翻板机构13需要位于接放料位15和转接机构12之间,因此转接机构12的初始位置
与接放料位15之间设有间隔。
49.本实施例通过重新设计了翻板装置1的翻板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翻板方式在遇到超大板时的动作较大问题,本实施例将仅从单一方向整合了翻板装置1的动作,能够适用标准板和超大板,即使是超大板,也仅是从横向尺寸上的增大翻板装置1,体积扩大不明显,并且由于设置了转接机构12,本实施例的翻板装置1的安装位置还可任意对接到收料装置2上,从而通过改变布局的方式进一步压低横向尺寸的增大,如设置到收料装置2的后侧,此后侧以正视收料装置2作为判断标准。
50.在下面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中,为避免赘述,未做特殊说明和强调,均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进行描述,同样,涉及前后左右等方向、方位,均以正视整体设备为基准。
51.在一种翻板装置1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图10所示,转接机构12包括转接模组121和转接机械手122,转接模组安装于第一架体11,并与转接机械手122连接,转接模组121用于驱动转接机械手122靠近或远离翻板机构13。
5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转接模组121可为气缸、油缸、直线电机等线性驱动模组均可,转接模组121的驱动方向即为第一方向,为避免转接机械手122对板材造成损伤,转接机械手122优选可为吸附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抓取超大板时,转接机械手122上框架、吸附元件等适应性扩张,以能够稳定抓取超大板即可。
53.在一种翻板装置1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图10所示,翻板机构13包括翻转模组131和翻转机械手132,翻转模组131安装于第一驱动模组14,并与翻转机械手132连接,翻转模组131用于驱动翻转机械手132翻转,以使翻转机械手132具有朝向转接机构12的第一位置,以及背对转接机构12的第二位置。翻转机械手132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接收转接机构12上的板材,翻转机械手132能够自第一位置翻转至第二位置,翻转机械手132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在第一驱动模组14的驱动下靠近转接机构12,以将板材放置在接放料位15上。
5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翻转模组131可为翻转电机,翻转机械手132上的框架与翻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翻转模组131的驱动下翻转机械手132能够沿第一方向翻转,即沿竖直方向翻转,以带动板材翻转,其中翻转机械手132的两个位置分别对应翻转机械手132的两个状态。
55.可以理解的是,翻转机械手132朝向转接机构12是指翻转机械手132的抓取端/吸附端/夹持端等朝向转接机构12即竖直朝上,以能够抓取、吸附或者是夹持板材,翻转机械手132背对转接机构12是指翻转机械手132的抓取端/吸附端/夹持端竖直朝下。
56.一个具体地联动过程可以是:
57.首先,翻转机械手132位于第一位置,转接机械手122位于原位,当需要转接机械手122抓取板材时,转接机械手122在转接模组121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至接放料位15,并在抓取到板材后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将板材放置到始终处于第一位置的翻转机械手132上后向上退回原位。
58.其次,翻转机械手132吸附住板材,并在翻转模组131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实现板材的转动。
59.再次,第一驱动模组14驱动翻转机械手132带着板材向上移动,并越过接放料位15。
60.从次,翻转机械手132将板材放置到接放料位15后向下退回原位。
61.最后,翻转模组131驱动翻转机械手132由第二位置翻转至第一位置。
6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所示,接放料位15是翻板装置1中的一个区域,并没有实体结构,在下面实施例中的托盘机构22伸入到翻板装置1中的空间即可为接放料位15,接放料位15也可简单理解为在初始状态下翻转机械手132和转接机械手122之间的区域。
63.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收放系统,结合图1-10所示,包括上面实施例中的翻板装置1,收放系统还包括收料装置2,收料装置2包括第二架体21和托盘机构22,托盘机构22滑动连接于第二架体21以及第一架体11,托盘机构22用于支撑板221材,托盘机构22在其滑动路径上具有位于接放料位15的第三位置,以及位于第二架体21中的第四位置,托盘机构22位于第三位置时能够供转接机构12抓取板材,及接收翻板机构13翻转后的板材,托盘机构22位于第四位置时能够为转接机构12和翻板机构13之间的运动提供避让空间。
64.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机构22是相对第二架体21和第一架体11移动的,能够在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21之间往复移动,托盘机构22能够带动一面加工好的板材移动至第一架体11的接放料位15处,以供转接机械手抓取板材,托盘机构22在转接机械手从其上抓取到板材后,移动至第四位置,直至翻转机械手132上升到接放料位15和转接机械手之间后,托盘机构22再次移动至第三位置来接取翻转机械手132上翻转后的板材,在托盘机构22接收到翻转后的板材后,再次退回至第四位置上,以避让翻转机械手132的复位。本实施例中的收放系统,托盘机构22能够与翻板装置1形成联动,且托盘机构22的滑动路径简单,是往复运动,因此最简单的往复运动形成是可以线性的,因此可以仅涉及到一个方向,比如托盘机构22能够沿前后方向、斜向等均可,从而达到便于布置翻板装置1的效果,如将翻板装置1布置在收料装置2后方,能够减少左右方向上的跨度。另外托盘机构22两次进出第一架体11的动作穿插在翻板装置1的动作中,没有干涉且动作简单,能够提高效率。
65.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收料装置2还包括移料机构23和料仓车24,移料机构23安装于第二架体21,料仓车24可拆连接于第二架体21,移料机构23能够将板材从台面转移至第四位置,以及将翻转后的板材从第四位置转移至料仓车24
66.在此,可将移料机构23将板材从台面转移至第四位置的动作定义为第一移送动作,而移料机构23将翻转后的板材从第四位置转移至料仓车24的动作定义为第二移送动作,具体地,第二移动动作的移送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第一移送动作发生时,托盘机构22位于第四位置,或托盘机构22处于自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的移动过程中。第二移送动作发生时,托盘机构22位于第三位置,以能够避让第二移送动作。
67.需要说明的是,台面位于翻板装置1的外部,台面用于支撑住板材,如激光钻孔即是在台面上加工板材。
6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移料机构23,一是能够收料装置2从台面上抓取加工好的板材放置到托盘机构22上,二是能够将翻转好的板材从托盘机构22上放置到料仓车24中,从而构成整个自动收料工作,而收在料仓车24中的板材在满载后可重新运送到台面进行第二面的加工。
69.具体地,首先,在移料机构23将翻转后的板材从托盘机构22上移送到料仓车24的过程中,即第二移送动作的过程中,翻板装置1整体处于待机状态而保持不动,以此托盘机构22能够再次进入第一架体11而移动至第三位置,在移料机构23放置完毕复位后,托盘机构22复位到第四位置,因此构成一整个收料工序,并最终均复位,等待下一次的收料。
70.结合前面实施例,整体的流程可以为:移料机构23从台面抓取板材

移料机构23将板材放置到位于第四位置的托盘机构22上

托盘机构22移动至接放料位15

转接机械手从接放料位15上抓取板材

托盘机构22退回至第四位置

转接机械手将板材转移至位于第一位置的翻转机械手132

转接机械手退回原位

翻转机械手132转至第二位置

翻转机械手132移动至接放料位15和转接机械手之间

托盘机构22移动至接放料位15

翻转机械手132将板材放置到托盘机构22上

托盘机构22再次退回第四位置

翻转机械手132退回原位并由第二位置转至第一位置(同时移料机构23抓取托盘机构22上的板材)

托盘机构22移动至接放料位15

移料机构23将板材放置到粮仓车内

移料机构23复位

托盘机构22最后退回至第四位置。以上为其中一种动作方式,实际上还可进行微调,只要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干涉即可,如在最后两步时,移料机构23的上升到超过托盘机构22的高度后,托盘机构22向第四位置的复位就不会与移料机构23后续的复位动作发生干涉,可以在此时将两者的动作设置成同时进行,以达到加快效率的效果。
71.具体地,当托盘机构22位于第四位置时,料仓车24位于托盘机构22的正下方。
72.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移料机构23包括第一移料模组231、第二移料模组232和移料机械手233,第一移料模组231安装于第二架体21,并与第二移料模组232连接,第二移料模组232还与移料机械手233连接,第一移料模组231用于驱动第二移料模组232和移料机械手233在第二方向上往复移动,第二移料模组232能够驱动移料机械手233在第三方向上移动,第二方向为第一移料模组的驱动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7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料模组231、第二移料模组232均可为气缸、油缸、直线电机等线性驱动模组,第一移料模组231的驱动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移料模组232的驱动方向为第一方向,即竖直方向,具体地,托盘机构22的移动方向可为y方向,第一移料模组231的驱动方向为x方向,以此在布置上可以将翻板装置1布置在收料装置2沿y方向上的后方。
74.通过设置第一料模组231能够驱动第二移料模组232和移料机械手233在台面和料仓车24之间往复移动,第二移料模组232能够驱动移料机械手233靠近或远离台面以及料仓车24。
75.需要强调的是,结合前面实施例,在本技术中移料机构23与翻板装置1是完全独立的,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接机构12,能够实现翻板装置1的独立,而不需要再通过其他模组来将板材移送到翻转机械手132上。
76.结合前面实施例,前面实施例有对转接机械手进行一些说明,翻转机械手132、移料机械手233与转接机械手的大体结构组成相似,均是通过多个吸附元件进行负压的真空吸附方式来抓取板材,移料机械手233和转接机械手可为完全相同的结构,而翻转机械手132为了能够整体翻转,翻转机械手132的框架连接方式需要做一些调整,将框架的一端与翻转模组131进行连接,而移料机械手233和转接机械手则是中部与相应模组连接即可。另外,同样地,为了能够适应超大板,翻转机械手132和移料机械手233可适应增设吸附元件的数量,并均匀排布即可,而所需吸附力的大小可通过选用不同吸附元件即可。
77.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第二移料模组232的数量和移料机械手的数量233均为两个,两个第二移料模232组沿第一移料模组231的驱动方向间隔设置,并与两个移料机械手233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移料模组231和两个第二移料模组232的驱动下,两个移料机械手233能够同时从两个台面上抓取两个板材。
7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第二移料模组232和两个移料机械手233,能够实现从两个台面上抓取板材的功能,即能够适配现有一些配置了两个台面的激光钻孔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移料机械手233既能够同步运动,还能够分别运动,在通过两个移料机械手233从两个台面抓取两个板材、将两个板材放置到一个托盘机构22上、从托盘机构22上抓取两个翻转后的板材这三个动作,两个移料机械手233可同时同步工作。
79.需要说明的是,在加工超大板时,两个移料机械手233可以是同步运动,优选地,将两个移料机械手233结合成一个移料机械手233,以及采用一个第二移料模组232驱动的方式更优。
80.当料仓车24足够大时,可以设置两个空间,在此情况下,两个移料机械手233还可以同步将翻转后的两个板材放置到料仓车24的两个空间内。
81.另外,如图9所示,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料仓车24能够沿第一移料模组231的驱动方向相对第二架体21移动。
82.在本实施例中,料仓车24可以相对第二架体21沿第一移料模组231的驱动方向移动,以此能够分别接收两个移料机械手233上的板材,在前面的实施例中,需要相应的扩大料仓车24大小,在一些料仓车24在上料和下料通用的情况下,会要求所有料仓车24都统一,并且料仓车24的移动相比一个大体积的料仓车24而言,不容易干扰到其他机构的动作,且不会对整体激光钻孔设备占地面积。
83.可以理解的是,在板材翻转后收集到料仓车24内后,料仓车24还需要移动至上料位置处,进行上料,如果该料仓车24足够大,那么对应上料系统的体积就需要增加。
84.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结合图2-5所示,收料装置2还包括第一安装板25、第二安装板26、滑动组件27和第二驱动模组28,第一安装板25安装于第二架体21靠近第一驱动模组14的一侧,第二安装板26穿设于第一架体11以及第二架体21,并连接于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21,托盘机构22一侧通过滑动组件27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25,另一侧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26。滑动组件27包括固定轨271和滑动轨272,固定轨271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板25,滑动轨272滑动连接于固定轨271,托盘机构22的一侧通过滑动轨272滑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25,滑动轨272在其滑动路径上具有能够伸入第一架体11内的伸出位置,以及缩回至第二架体21内的收缩位置,托盘机构22由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过程中能够带动滑动轨272由收缩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托盘机构22由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过程中能够带动滑动轨272由伸出位置移动至收缩位置。第二驱动模组28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6,并与托盘机构22连接,第二驱动模组28用于驱动托盘机构22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85.在本实施例中,滑动轨272能够伸出和缩回,并且是在托盘机构22的带动下进行运动的,即托盘机构22想要从第四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托盘机构22的移动会带动滑动轨272伸出,返回时,则带动滑动轨272缩回,以此能够避免滑动轨272干涉到翻转机械手132的上下移动。
86.具体地,两个安装板沿y方向穿设于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21,固定轨271和滑动轨272的延伸方向均为y方向,两个安装板可为矩形板状结构件,由于托盘机构22需要能够支撑超大板,因此托盘机构22的尺寸也需要与超大板相适配,当托盘机构22增大时,质量大而导致惯性大,因此第二驱动模组28优选地可为直线电机、无杆气缸等线性驱动模组。
87.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安装板26上同样安装有滑轨、滑槽等导向结构,托盘机构22
滑设在滑轨上。另外结合前面实施例,在此整体进行说明,在前面实施例中所有提及的线性运动,优选地,都需要导向结构件来提高精度,如滑轨、滑槽等。
88.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结合图4-8所示,托盘机构22包括支撑板221和调整板222,支撑板221的一侧连接于第二驱动模组28,另一侧滑动连接于安装板,调整板222放置于支撑板221,并能够相对支撑板221移动。收料装置2还包括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组件291、第二定位组件292和第三驱动模组293,第一定位组件291、第二定位组件292和第三驱动模组293均安装于支撑板221,第一定位组件291的定位部和第二定位组件292的定位部均朝向调整板222方向凸伸,并分别位于调整板222的相邻两侧,第三驱动模组293的输出端连接于调整板222,第三驱动模组293用于驱动调整板222朝向第一定位组件291及第二定位组件292移动,以能够定位调整板222上的板材。
89.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定位组件291可包括多个挡柱和一个限位板,各挡柱等间隔安装在限位板上,并朝向调整板222方向凸伸形成定位部,同理第二定位组件292也可为与第一定位组件291相同的结构组成,不再赘述,第三驱动模组293即可为斜向气缸,第三驱动模组293的驱动方向为斜向的,以此能够使得调整板222带动其上板材移动,并使板材的相邻两侧分别抵接到第一定位组件291的挡柱和第二定位组件292的挡柱上实现定位,以便于移料机械手233放置到料仓车24内。第一定位组件291的定位方向为y方向,第二定位组件292的定位方向为x方向。
90.在一种收放系统实施例中,结合图4-8所示,第一定位组件291位于托盘机构22的移动路径上,纠偏机构还包括对射感应组件294、推料组件295以及第一定位模组。对射感应组件294用于检测板材是否位于相对支撑板221的预设位置,对射感应组件294包括第一感应器2941和第二感应器2942,第一感应器2941安装于支撑板221,第二感应器2942安装于第一定位组件291。推料组件295安装于第二架体21,并能够相对第二架体21移动,推料组件295用于推动翻转后的板材朝向第一定位组件291移动。第一定位模组安装于支撑板221,并与第一定位组件291连接,第一定位模组用于驱动第一定位组件291上的第二感应器2942远离第一感应器2941,以避免推料组件295推动下的板材碰撞到第二感应器2942。
91.可以理解的是,纠偏机构的调整是微调的,在翻转机械手132将板材放置到调整板222上时的位置不便于控制,因此在通过第三驱动模组293纠偏时,需要反复进行调整板222材的位置,效率较低,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推料组件295和对射感应组件294,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地,第一感应器2941和第二感应器2942之间能够通过射出光线来检测板材的位置,即第一感应器2941和第二感应器2942是成对的,一个用于发射光线,一个用于接收光线,板材在推料组件295的推动下朝向第一定位组件291,能够使板材达到一个相对靠向第一定位组件291的位置,从而减少y方向上的定位次数,而x方向上,由于翻转模组131设置在翻转机械手132的x方向上的一端,因此x方向上并不特别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板材的纠偏次数,提高纠偏效率。
92.具体地,推料组件295包括第四驱动模组2951和推板2952,第四驱动模组2951安装于第二架体21上,并与推板2952连接,第四驱动模组2951用于驱动推板2952沿第一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托盘机构22,并能够使得推板2952抵接到调整板222上,以此在托盘机构22由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移动时,由于推板2952位置不动,而使得板材抵接到推板2952上,并在反作用力下靠向第一定位组件291。优选地,推板2952相对调整板222的端部上设有多块状的
凸出部2953,调整板222上设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延伸方向为y方向,即由第四位置指向第三位置的方向,凸出部2953可抵接于条形槽的槽底,以便于推动板材移动。
93.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模组还能够在第三驱动模组293纠偏时驱动挡柱移动,以提高纠偏效率。优选地,还可设置第二定位模组,第二定位模组安装在支撑板221上,并连接到第二定位组件292的限位板上,用于驱动限位板来带动挡柱,进一步提高纠偏效率。第一定位模组和第二定位模组均可为气缸,用于驱动定位板移动。
94.进一步地,料仓车24可通过一个如叉车式的升降机构来抬升料仓车24。
95.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激光钻孔设备,包括上面实施例中的收放系统。
96.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收放系统,能够使得激光钻孔设备具有自动翻板功能,从而便于板材的双面钻孔,并且收放系统占地面积,方便布置。
97.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98.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