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74294发布日期:2023-04-18 22: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铜组合件和镍组合件的表面粗糙度不低于ra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铜组合件包括规格为δ1mm×wmm×lmm的薄铜组合件和规格为2δ1mm×wmm×lmm的厚铜组合件,所述镍组合件的规格为δ2mm×wmm×lmm;所述拼接组装的过程为:将厚铜组合件作为中心,分别在厚铜组合件的上、下表面依次叠放步骤一中得到的镍组合件、薄铜组合件,并保证最外层叠放的为镍组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加压保温的过程为:对真空热压烧结炉抽取真空,待炉内残余气体压强降至5.0×10-2pa以下时,启动加热系统,待炉温升至760℃~820℃时启动液压系统,并调整系统压力使铜/镍接触面上承受的压强p=1.2mpa~2.6mpa,然后在此温度和压力状态下保持90min~120min,保温结束后,随炉降温至100℃以下出炉,获得铜/镍复合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锯床对铜/镍复合块进行切片,然后采用机加方式进行尺寸和表面精整;或者采用线切割对铜/镍复合块进行切片,然后采用表面抛光进行尺寸和表面精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铜/镍复合片的厚度为2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热轧的过程为:将铜/镍复合片置于空气加热炉中加热至240℃~280℃保温,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且多道次轧制的单道次压下量不超过25%,终轧温度不低于150℃,且当总压下量超过37%时进行中间真空退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铜/镍复合薄片的厚度不超过1.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冷轧的过程为:采用开卷、张卷轧机辅助设备对铜/镍复合薄片进行室温下的张力轧制,且张力轧制的单道次压下量不超过20%,得到铜/镍复合带材坯料,当总压下量为60%以上时进行中间真空退火。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所述中间真空退火的工艺均为:真空度不低于5.0×10-2pa,600℃~650℃下保温60min~90min,然后随炉冷却到150℃以下出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拼接结构铜/镍复合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加工铜组合件和镍组合件后拼接组装得到铜/镍组合体;二、加压保温获得铜/镍复合块;三、切片精整得到铜/镍复合片;四、热轧减薄得到铜/镍复合薄片;五、冷轧减薄得到铜/镍复合带材坯料;六、分条成卷得到铜/镍复合带。本发明采用加压保温结合轧制,提高了铜/镍复合带中铜/镍界面组织致密性,从而提高了铜/镍复合带的质量稳定性,保证了铜/镍复合带作为电极端子连接片的导电性,使得铜/镍复合带的尺寸规格不再受限,降低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磊,董运涛,王礼营,魏永,高瑞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