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4737发布日期:2022-10-12 00:0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制品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铝制品是采用铝合金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的统称;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金属品种中,仅次于钢铁,为第二大类金属。至19世纪末,铝才崭露头角,成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的金属,且风行一时;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铝的应用极为广泛。纯铝很软,强度不大,有着良好的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和轧成箔片,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无线电工业以及包装业;它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其密度仅为铜的三分之一,因而,将等质量和等长度的铝线和铜线相比,铝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二倍,且价格较铜低。
3.铝制品中铝片铝箔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铝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热扎和冷扎,因此有时需要对铝片进行快速的冷却;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682534.2]公开了一种铝片的快速的冷却装置,包括底架、侧立架、翻盖板和压片装置;所述翻盖板的下表面若干第一喷液口,所述侧立架的倾斜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喷液口,虽然该专利能通过第一喷液口和第二喷液口对铝片的上下进行快速均匀的散热,保证冷却效果;但是该专利并不能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液进行回收,并对冷却液进行多次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冷却液进行多次循环利用的、节能环保的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包括中空的冷却室,设置在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的、且用于运送铝片的输送辊组件,设置在冷却室的内部的、且位于所述输送辊组件的上方的若干个第一喷头,设置在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的、且位于所述输送辊组件的两侧的若干个第二喷头,与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均连通并固定的冷却液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液循环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喷头连通并固定的第一输液管,与所述第二喷头连通并固定的第二输液管,与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均连通并固定的主输液管,与所述主输液管连通并固定的抽液泵,设置在所述冷却室的一侧底部的、位于所述输送辊组件的下方的、且用于排出冷却室的内部的冷却液的排液管,位于所述排液管的出口端的过滤池,与所述过滤池通过管道连通的储液池,与所述抽液泵连通并固定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液池的内部的冷却液液面以下的抽液管。
[0006]
作为优选,所述主输液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液管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输液管设置两根,所述主输液管通过四通接头与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连通并固定。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排液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池的内部靠近管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冷却室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辊组件包括三个以上的、且均位于所述冷却室的内部的输送辊。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辊的两端均由内至外贯穿冷却室的内侧壁,所述输送辊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与传动齿轮为啮合设置。
[0013]
更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所述电机位于冷却室的外部。
[0014]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抽液泵、主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能把储液池内的冷却液送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使得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能对输送辊组件的铝片的上下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室内的冷却液又能通过排液管排至过滤池,并经过滤池过滤后送回储液池,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因此,本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储液池、抽液管、抽液泵、主输液管、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排液管和过滤池,能对冷却液进行多次循环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的的冷却室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的输送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冷却室1,输送辊组件2,第一喷头3,第二喷头4,冷却液循环机构5,进料口11,出料口12,输送辊21,传动齿轮211,链条212,电机213,第一输液管51,第二输液管52,主输液管53,抽液泵54,排液管55,储液池57,抽液管58,第一阀门531,第二阀门551,管道561,过滤网5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1]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23]
一种铝片冷轧用冷却循环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中空的冷却室1,设置在所述冷却室1的内部的、且用于运送铝片的输送辊组件2,设置在冷却室1的内部的、且位于所述输
送辊组件2的上方的若干个第一喷头3,设置在所述冷却室1的内部的、且位于所述输送辊组件2的两侧的若干个第二喷头4,与所述第一喷头3和第二喷头4均连通并固定的冷却液循环机构5;所述冷却室1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冷却室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12。
[0024]
所述冷却液循环机构5包括与所述第一喷头3连通并固定的第一输液管51,与所述第二喷头4连通并固定的第二输液管52,与所述第一输液管51和第二输液管52均连通并固定的主输液管53,与所述主输液管53连通并固定的抽液泵54,设置在所述冷却室1的一侧底部的位于所述输送辊组件2的下方的、且用于排出冷却室1的内部的冷却液的排液管55,位于所述排液管55的出口端的过滤池56,与所述过滤池56通过管道561连通的储液池57,与所述抽液泵54连通并固定的、且延伸至所述储液池57的内部冷却液液面以下的的抽液管58。所述主输液管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531。所述第一输液管51设置有一根,所述第二输液管52设置两根,所述主输液管53通过四通接头532与第一输液管51和第二输液管52连通并固定。所述排液管5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551。所述过滤池的内部靠近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562。通过过滤网562能拦截冷却液中的杂质,有利于冷却液的多次重复循环利用。
[0025]
如图4所示。所述输送辊组件2包括三个以上的、且均位于所述冷却室1的内部的输送辊21。冷却液能通过输送辊21的间隙掉落至冷却室1的内底部,从而使得排液管55能把冷却室1内部的已使用的冷却液排出至过滤池56中,有利于冷却液的多次重复循环利用。所述输送辊21的两端均由内至外贯穿冷却室1的内侧壁,所述输送辊2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211,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辊21通过链条212传动连接,所述链条212与传动齿轮211为啮合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21由电机213驱动进行转动,所述电机213位于冷却室1的外部。
[00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室1由型钢和钢板拼焊形成。
[002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液泵54为40fp-18的离心泵,所述驱动电机213为型号bmrs100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阀门531和第二阀门551均为型号q941f的电动球阀。
[0028]
工作原理:通过进料装置把铝片送至输送辊组件2的顶部,打开抽液泵54、第一阀门531和第二阀门551,抽液泵54把储液池57内的冷却液抽至主输液管53,主输液管53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输液管51和第二输液管52分别输送至第一喷头3和第二喷头4,第一喷头3和第二喷头4喷出冷却液对铝片的上下进行快速冷却;已使用的冷却液掉落至冷却室1的内底部,排液管55把冷却室1内部的已使用的冷却液排出至过滤池56,过滤池56内的冷却液经过滤网562过滤后,再通过管道561自流至储液池57,从而完成冷却液的回收利用;铝片冷却结束后,打开电机231,通过输送辊组件2把铝片送出冷却室1。
[0029]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抽液泵、主输液管、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能把储液池内的冷却液送至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使得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能对输送辊组件的铝片的上下进行快速冷却,冷却室内的冷却液又能通过排液管排至过滤池,并经过滤池过滤后送回储液池,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因此,本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储液池、抽液管、抽液泵、主输液管、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排液管和过滤池,能对冷却液进行多次循环利用,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0030]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
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