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5536发布日期:2022-10-05 03:3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压罐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压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罐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罐体在压扁后进行回收,压罐器用于压扁罐体,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压罐器中的压板在操作者的脚的触发下压扁罐体,为了压扁后的罐体脱离压罐器,此时,操作者的双手需要人为提起压板,压板的提升需要进行人为操作,导致现有的压罐器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罐器,以解决现有的压罐器的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罐器,包括:
5.底座,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向上;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罐体;
6.多个导柱,连接于所述底座,并向上延伸;
7.连接板,连接多个所述导柱;
8.压板,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导柱,并相对于所述底座弹性移动;所述压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围合形成脚踏区域。
9.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凸设有多个凸台,相邻的两所述凸台之间围合形成凹槽。
10.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并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高度方向排布。
11.可选的,所述导柱设有导槽;所述压板和所述导柱之间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导槽,并沿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12.可选的,所述压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所述脚踏区域。
13.可选的,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座凸设有压合台,所述压合台相对于所述容纳腔布置,并在外力作用下压扁处于所述容纳腔的罐体。
14.可选的,所述压合台包括多个圆台,多个所述圆台呈同心圆布置。
15.可选的,所述压板还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贯穿所述压板,并经所述圆台连通所述容纳腔。
16.可选的,所述压罐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柱外,并弹性抵接所述压板和所述底座。
17.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压板的下侧,并与所述连接板分列于所述压板的两侧。
1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压板和连接板之间围合形成脚踏区域,脚踏区域用于供操作者的脚伸入,以便于操作者的脚下压压板,压板可移动地连接导柱,并在外
力作用下沿导柱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以便于压板压扁处于容纳腔的罐体,压板相对于底座弹性移动,并在弹性作用力下实现自动复位,避免压板的提升需要进行人为操作,提高压罐器的使用效果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21.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的爆炸图。
23.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的主视图。
24.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罐器100,以解决现有的压罐器的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27.参考图1至图4,压罐器100包括底座10、多个导柱20、连接板30、压板40和弹性件50,多个导柱20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0和连接板30,压板40和弹性件50安装于导柱20。
28.底座10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用于容纳罐体,容纳腔11的开口向上,以便于罐体经开口由上至下容纳于容纳腔11,从而便于罐体相对于容纳腔11的容纳和脱离。
29.容纳腔11包括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2连通第一容纳腔111,并与第一容纳腔111在高度方向排布,此时,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可以为容纳不同型号的罐体的容纳空间,第二容纳腔112的内轮廓处于第一容纳腔111的内轮廓之外,以便于提高容纳腔11的兼容性和压罐器100的通用性。
30.由于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在高度方向排布,以便于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在高度方向上空间的利用,提高压罐器100的空间利用性。
31.第一容纳腔111的内侧壁凸设有多个凸台1111,此时,多个凸台可以抵接罐体的外壁,并实现对罐体的定位,以便于提高罐体在压扁过程中的稳定性,相邻的两凸台之间围合形成凹槽,通过凹槽可以允许罐体在压扁过程中的变形量释放。
32.多个导柱20连接于底座10,并向上延伸,连接板30连接多个导柱20,并实现多个导柱20之间的连接,以便于提高多个导柱20相对于连接板30和底座10的连接强度,在整体上加固压罐器100。可选的,各导柱20相对于底座10垂直布置。
33.导柱20设有导槽21;压板40和导柱20之间连接有导套60,导套60套设于导槽21,并沿导槽21的延伸方向移动,此时,导套60可移动地安装于导柱20,并沿高度方向升降。
34.压板40连接导套60,并在导套60的作用下可移动地连接导柱20,此时,压板40沿着导柱20的延伸方向升降,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导柱20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以便于压板40压扁处于容纳腔11的罐体。
35.压板40和连接板30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脚踏区域70,此时,压板40和连接板30之间围合形成脚踏区域70,脚踏区域70用于供操作者的脚伸入,以便于操作者的脚下压压板40,从而便于压板40接收操作者的脚的下压力。
36.压板40相对于底座10弹性移动,并在弹性作用力下实现自动复位,避免压板40的提升需要进行人为操作,提高压罐器100的使用效果和便利性。其中,弹性件50处于压板40的下侧,并与连接板30分列于压板40的两侧,弹性件50套设于导柱20外,并弹性抵接压板40和底座10,此时,压板40在无外力作用时受到弹性件50的弹性力,压板40在弹性件50的弹性力下向上弹性复位,从而实现压板40的自动复位。可选的,弹性件50可以为弹簧。
37.压板40朝向底座10凸设有压合台41,压合台41相对于容纳腔11布置,并在外力作用下压扁处于容纳腔11的罐体,其中,压合台41包括多个圆台411,多个圆台411呈同心圆布置,并同步抵接罐体的表面的不同位置,以便于压合罐体的表面,从而实现罐体的挤压。
38.另外,压板40还设有气孔412,气孔412贯穿压板40,并经圆台411连通容纳腔11,通过气孔412排出罐体在挤压过程中的气体,便于气体的向外排出,提高罐体的压合效果。
39.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压罐器100,压板40和连接板30之间围合形成脚踏区域70,脚踏区域70用于供操作者的脚伸入,以便于操作者的脚下压压板40,压板40可移动地连接导柱20,并在外力作用下沿导柱20的延伸方向向下移动,以便于压板40压扁处于容纳腔11的罐体,压板40相对于底座10弹性移动,并在弹性作用力下实现自动复位,避免压板40的提升需要进行人为操作,提高压罐器100的使用效果和便利性。
40.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42.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罐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