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0304发布日期:2023-01-20 1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1)、位于上模体(1)底部的下模体(2)以及位于上模体(1)和下模体(2)一端的加工基准槽(3),所述上模体(1)包括:设置在上模体(1)内部的多组分流桥(101),且上模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工作带(102);设置在第一工作带(102)外侧的引流槽(103),且上模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供料孔(104);设置在第一工作带(102)底端外侧颈位空刀(105),且第一工作带(102)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头位空刀(106);以及设置在上模体(1)顶部的多组分流孔(107),且上模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偏销块(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外侧皆设置有定位销钉(201),所述下模体(2)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焊合室(202),所述下模体(2)的顶部设置有防偏销槽(203),所述焊合室(20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工作带(204),所述焊合室(20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挡块(205),所述第二工作带(204)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电蚀空刀(206),所述第二工作带(204)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后空刀(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内部皆设置有多组螺丝孔(301),所述上模体(1)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多组销钉(302),所述下模体(2)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多组销钉孔(303),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内部皆设置有淬火孔(304),所述上模体(1)外侧的顶端和下模体(2)外侧的底端皆设置有配合止口(305),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外侧皆设置有字码槽(306),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外侧皆设置有多组吊装孔(3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带(102)与分流桥(101)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带(102)通过分流桥(101)与上模体(1)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槽(103)与分流孔(107)相连通,所述防偏销块(108)的数目设置为两组,且两组防偏销块(108)皆与上模体(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和下模体(2)的外侧皆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定位销钉(201)通过固定杆与上模体(1)和下模体(2)固定连接,所述防偏销块(108)与防偏销槽(203)相匹配,所述防偏销块(108)通过防偏销槽(203)与下模体(2)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销钉(302)的数目设置为两组,且两组销钉(302)与上模体(1)焊接连接,所述销钉(302)与销钉孔(303)相匹配,所述销钉(302)通过销钉孔(303)与下模体(2)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1)通过销钉(302)和销钉孔(303)与下模体(2)限位连接,所述上模体(1)通过防偏销块(108)和防偏销槽(203)与下模体(2)可拆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孔(304)的数目为两组,且两组淬火孔(304)贯穿至上模体(1)和下模体(2)内部,所述第一工作带(102)通过第二工作带(204)与下模体(2)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殊挤压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体、位于上模体底部的下模体以及位于上模体和下模体一端的加工基准槽,所述上模体包括设置在上模体内部的多组分流桥,且上模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工作带,设置在第一工作带外侧的引流槽,且上模体的内部设置有多组供料孔,设置在第一工作带底端外侧颈位空刀,且第一工作带顶端的外侧设置有头位空刀。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孔铝金属分成若干股金属流入模具内部,通过淬火孔让模具有更好的淬透性,使模具整体硬度提高,通过分流桥在挤压的过程中分开铝金属,分流桥进料面处不设计减压角,能提高焊合压力,分流桥倒桥倒尖,减少分流孔中两股铝的焊合角度,改善产品的焊合质量。改善产品的焊合质量。改善产品的焊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军 朱世安 韦杰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精美特种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6
技术公布日:2023/1/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