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4823发布日期:2022-11-18 23:1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2.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2030u、申请日为2016年09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凹槽,凹槽内铰接有可向凹槽外部翻转的坐板,坐板背向凹槽的侧壁上铰接有可抵触于地面的支撑杆,坐板背向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杆的容纳槽。此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坐板,且在工作过程中,可供工作人员坐下休息的加工中心。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中,当坐板收回到凹槽内再次放下坐板时,坐板完全嵌入凹槽,只能通过拉动支撑杆拉出坐椅,扭簧的扭力可使得坐板有向凹槽内部方向翻转,坐下时需用手扶着坐板方可坐下,拉出坐椅并坐下的过程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加工中心上配置的坐椅使用的便捷程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加工中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加工中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铰接有可向凹槽外部翻转的坐板,所述坐板背向凹槽的侧壁上铰接有两根可抵触于地面的支撑杆,所述坐板背向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杆的容纳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坐板的铰接处设有使得坐板向凹槽外部方向翻转的扭簧一,所述坐板远离所述凹槽与所述坐板铰接处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内穿过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连接柱滑移的控制机构,所述凹槽上对应连接凸起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柱的卡块一和用于保持卡块一与连接柱卡接的弹簧一。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板在连接柱和卡块一的配合下使得坐板可卡入凹槽内,控制机构可控制连接柱滑移解除对坐板的卡接,坐板卡入凹槽时克服扭簧一的扭力,当解除卡接时扭簧一的扭力弹出坐板。支撑杆起到支撑坐板的作用,容纳槽起到容纳支撑杆的作用,使用时先拉出支撑杆再拨动控制机构弹出坐板,收回时,先收回支撑杆,再收回坐板。
9.可选的:所述卡块一远离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一,所述缺口一位于所述凹槽开口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缺口一为连接柱卡入卡块一提供了一个斜面,使得连接柱更容易卡入卡块一。
11.可选的:两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杆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动其中一个支撑杆运动可通过连接杆带动另一个支撑杆发生运动,使得支撑杆收进容纳槽和远离容纳槽更加方便快捷。
13.可选的:所述坐板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处设有使得支撑杆向容纳槽外部方向翻转的扭簧二,两所述支撑杆侧面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容纳槽对应两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分别设有可卡入所述连接孔的卡块二,两所述卡块二分别连接有用于保持所述卡块二卡入所述连接孔的弹簧三,两所述卡块二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卡块二解除卡接的连杆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二为支撑杆的弹出提供扭力,卡块二可卡入连接孔,对支撑杆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实现了支撑杆可卡入容纳槽和可从容纳槽中弹出的功能,连杆组件可控制卡块卡入连接孔、以及解除与连接孔的卡接。
15.可选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相连且呈u型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两所述卡块二分别抵接设置,抵接处的面称为抵接面,所述抵接面为斜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可推动推动杆运动,推动杆通过斜面可驱动两卡块二相互靠近,此时解除了卡块二对支撑杆的限位作用。斜面的设置可减少相互抵接的两杆间的摩擦力,使传动更加省力流畅。
17.可选的:所述抵接面为圆弧状光滑斜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设置为光滑圆弧状进一步减少了相互抵接的两斜面的摩擦力,减少了推动杆与卡块二间摩擦力过大导致无法相对运动等情况的发生。
19.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柱和l型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柱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控制柱上设有与所述控制杆端部尺寸相配合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呈圆弧状、且深度呈渐变设置,控制杆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连接柱处于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控制杆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二,所述控制杆与所述控制槽的槽底呈滑动连接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转动时控制柱也会相应转动,控制槽可通过控制柱的转动改变与控制杆的接触面的深度,从而实现了对于连接柱位置的调节,进一步地实现了连接柱与凸块一的卡接与连接柱与凸块一的解除卡接,弹簧二起到推动连接柱运动的作用。
21.可选的:所述坐板上设有供所述连杆穿过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上覆盖有橡胶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可穿过避让孔,可通过按压橡胶套来按动连杆,如此设置可提升美观度和按压手感
23.可选的:所述坐板上连接有坐垫。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坐在坐板上的舒适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使得加工中心上配置的坐椅使用过程更加便捷;
27.2、提升了工人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28.图1是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坐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加工中心的局部示意图;
33.图6是坐板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避让孔与橡胶套;
34.图7是卡块一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控制柱的剖视图。
36.1、外壳;2、凹槽;3、坐板;4、支撑杆;5、容纳槽;6、扭簧一;7、连接凸起;8、连接柱;9、控制机构;10、卡块一;11、弹簧一;12、连接杆;13、扭簧二;14、连接孔;15、卡块二;16、连杆组件;17、推动杆;19、抵接面;20、避让孔;21、橡胶套;22、控制杆;23、控制柱;24、控制槽;27、连杆;28、弹簧二;29、弹簧三;30、缺口一;31、辅助块;32、缺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一种加工中心,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凹槽2,凹槽2内铰接有坐板3,坐板3背向凹槽2的侧壁上铰接有两根支撑杆4,坐板3背向凹槽2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5,容纳槽5可收纳支撑杆4。
4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两支撑杆4通过连接杆12相连,坐板3可向凹槽2外部翻转,支撑杆4的一端可抵触于地面,坐板3上连接有坐垫。
4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坐板3与支撑杆4铰接处设有扭簧二13,扭簧二13的扭力使得支撑杆4向容纳槽5外部方向翻转,需选择扭力适中的扭簧二13,两支撑杆4侧面分别设有连接孔14,容纳槽5对应两连接孔14的位置分别设有可卡入连接孔14的卡块二15,两卡块二15分别连接有弹簧三29,弹簧三29可保持卡块二15卡入连接孔14,两卡块二15连接有连杆组件16。本实施例连接孔14为矩形,也可设置为椭圆形、圆形等其他形状,卡块二15的形状大小需与连接孔14的形状大小相配合。
42.如图4所示,连杆组件16包括连杆27、以及与连杆27相连且呈u型的推动杆17,推动杆17与两卡块二15分别抵接设置,抵接处的面称为抵接面19,抵接面19为圆弧状光滑斜面。
43.如图4和图6所示,坐板3上设有供连杆27穿过的避让孔20,避让孔20的形状尺寸与连杆27相配合,避让孔20上覆盖有橡胶套21。
4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凹槽2与坐板3的铰接处设有扭簧一6,扭簧一6的扭力使得坐板3可向凹槽2外部方向翻转,坐板3远离凹槽2与坐板3铰接处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7,本实施例连接凸起7的形状为长方体,连接凸起7内穿过有圆柱状的连接柱8。连接柱8连接有控制机构9,控制机构9包括控制柱23和l型的控制杆22,控制柱23套设固定在连接杆12上且与连接杆12呈同心设置,控制柱23上设有与控制杆22端部尺寸相配合的控制槽24,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控制杆22与控制槽24的槽底呈滑动连接设置,控制槽24呈圆弧状、且深度呈渐变设置,当支撑杆4收在容纳槽5内时控制杆22抵在控制槽24最浅处,当支撑杆4与坐板3垂直时控制杆22抵在控制槽24最深处;控制杆22与连接柱8垂直相连,连接柱8处于连接凸起7与控制杆22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簧二28,弹簧二28始终处于压紧状态。
45.如图5和图7所示,凹槽2上对应连接凸起7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接连接柱8的卡块一10和用于保持卡块一10与连接柱8卡接的弹簧一11,卡块一10远离所述弹簧一11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一30,缺口30位于凹槽2开口的一侧,本实施例凹槽2上还固定有辅助块31,辅助块31与卡块一10相抵接,辅助块31设置有缺口二32,缺口一30与缺口二32呈对称设置,如此设置使得连接柱8更容易卡入卡块一10。
46.工作原理:需要放下坐板休息时,按动连杆27推动推动杆17,从而推动卡块二15解除对支撑杆4的限位,支撑杆4在扭簧二13扭力的作用下由容纳槽5中弹出并与坐板垂直。支撑杆4弹出过程中控制柱23会与连接杆12一起转动,控制柱23转动过程中控制槽24与控制杆22抵接处的深度逐渐增加,在弹簧二28弹力作用下连接柱8解除对坐板的限位,坐板在扭簧一6扭力的作用下从凹槽2内弹出;需要收起坐板工作时,先收起支撑杆4再收回坐板即可。
4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