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90508发布日期:2022-10-29 06:2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


背景技术:

2.在金属壳类工件生产领域;压缩机下壳体生产完毕后,需要将其圆周面上的各指定位置压平后,再冲压出装配孔,才能满足压缩机下壳体的加工需要。
3.然而现有的下模具只能用于放置工件,通过上模具的下压才能对工件进行固定,下模具无法先对工件进行固定,使得上模具在下压时会让工件产生偏移,导致在打孔时,打孔位置发生偏差,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解决了现有下模具无法对工件进行初步固定导致工件在打孔时发生偏移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固定有机壳固定凸模,所述机壳固定凸模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杆一和顶杆二,所述空腔内壁两侧壁分别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顶杆一和顶杆二分别穿过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顶杆一和顶杆二分别与通孔一和通孔二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带动顶杆一和顶杆二向两侧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机壳固定凸模侧边分别设置有打孔冲针、压平冲针一和压平冲针二,所述打孔冲针、压平冲针一和压平冲针二一侧均设置有固定于下模具上表面的带动机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
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按杆、转杆一和转杆二,所述空腔上壁开设有开口,所述按杆穿过开口且与开口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的一端均与按杆下端铰接,所述转杆一和转杆二远离按杆的一端分别与顶杆一和顶杆二铰接,所述按杆两侧均设置有回弹件。
8.作为优选,所述回弹件包括弹簧一和拉动块,所述拉动块固定于按杆侧壁,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空腔顶壁和拉动块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带动机构包括方盒、推块和移动块,所述方盒固定于下模具上表面,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于方盒内,所述方盒上壁开设有插入口,所述推块与上模具下表面固定,所述移动块一端开设有斜面一,所述推块下端开设有与斜面一相配合的斜面二,所述移动块另一端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贯穿方盒侧壁,所述推杆外套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方盒内壁和移动块固定,所述推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与相应位置的打孔冲针、压平冲针一和压平冲针二固定。
10.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外导柱座和导柱,所述外导柱座固定于下模具上表面,所述导柱固定于上模具下表面。
11.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
12.有益效果:设计专有的固定机构,使得工件在放置到机壳固定凸模后能够有一定的固定力,保证工件在上模具在下压时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下模具的俯视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a-a截面的位置示意图;
16.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b-b截面的位置示意图;
18.图6为实施例用于展示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上模具;2、下模具;3、机壳固定凸模;4、空腔;5、固定机构;6、顶杆一;7、顶杆二;8、通孔一;9、通孔二;10、驱动件;11、打孔冲针;12、压平冲针一;13、压平冲针二;14、带动机构;15、定位机构;16、按杆;17、转杆一;18、转杆二;19、开口;20、回弹件;21、弹簧一;22、拉动块;23、方盒;24、推块;25、移动块;26、插入口;27、斜面一;28、斜面二;29、推杆;30、弹簧二;31、外导柱座;32、导柱;33、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见图1至6所示,一种压缩机壳体冲孔压平模具,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下模具2底部固定有若干支脚33,若干支脚33对下模具2进行支撑,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配合形成完整的冲压过程,下模具2上表面固定有机壳固定凸模3,机壳固定凸模3用于放置工件,机壳固定凸模3内开设有空腔4,空腔4内设置有固定机构5,固定机构5包括顶杆一6和顶杆二7,顶杆一6和顶杆二7用于将工件的内壁两侧顶住,空腔4内壁两侧壁分别开设有通孔一8和通孔二9,顶杆一6和顶杆二7分别穿过通孔一8和通孔二9,顶杆一6和顶杆二7分别与通孔一8和通孔二9内壁滑动配合。
22.空腔4内设置有带动顶杆一6和顶杆二7向两侧移动的驱动件10,驱动件10包括按杆16、转杆一17和转杆二18,空腔4上壁开设有开口19,按杆16穿过开口19,上端露出在开口19外,便于工件与按杆16上端接触,按杆16穿过开口19且与开口19内壁滑动配合,转杆一17和转杆二18的一端均与按杆16下端铰接,转杆一17和转杆二18远离按杆16的一端分别与顶杆一6和顶杆二7铰接,按杆16两侧均设置有回弹件20,回弹件20用于带动按杆16向上移回,回弹件20包括弹簧一21和拉动块22,拉动块22固定于按杆16侧壁,弹簧一21的两端分别与空腔4顶壁和拉动块22固定。
23.机壳固定凸模3侧边分别设置有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一侧均设置有固定于下模具2上表面的带动机构14,带动机构14包括方盒23、推块24和移动块25,方盒23固定于下模具2上表面,移动块25滑动
设置于方盒23内,方盒23上壁开设有插入口26,推块24通过插入口26插入到方盒23内与移动块25接触,推块24与上模具1下表面固定,移动块25一端开设有斜面一27,推块24下端开设有与斜面一27相配合的斜面二28,斜面一27和斜面二28配合使得竖直移动的推块24带动移动块25水平移动,移动块25另一端固定有推杆29,推杆29远离移动块25的一端贯穿方盒23侧壁,推杆29外套有弹簧二30,弹簧二30的两端分别与方盒23内壁和移动块25固定,弹簧二30压缩后会产生弹力,弹簧二30的弹力带动移动块25移回,推杆29远离移动块25的一端与相应位置的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固定。
24.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机构15,定位机构15包括外导柱32座31和导柱32,外导柱32座31固定于下模具2上表面,导柱32固定于上模具1下表面,外导柱32座31和导柱32相配合将上模具1和下模具2进行定位。
25.工作原理:将工件放置到机壳固定凸模3上,工件触碰到按杆16后,按杆16在压力的作用下向空腔4内移动,按杆16带动转杆一17和转杆二18转动,转杆一17和转杆二18分别带动连接的顶杆一6和顶杆二7向工件内壁两侧移动,直至顶杆一6和顶杆二7将工件内壁顶住,将工件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向下移动上模具1,将导柱32和外导柱32座31对应,对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位置进行定位,上模具1移动带动若干推块24向插入口26内移动,直至推块24的斜面二28和移动块25的斜面一27相贴,推块24带动移动块25移动,移动块25移动带动弹簧一21压缩,弹簧一21压缩产生弹力,移动块25移动带动推杆29向工件移动,推杆29带动与之连接的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向工件移动,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对工件进行冲孔,冲孔完毕后,向上移回上模具1,上模具1带动推块24向上移动,推块24移开后,移动块25不再受到推块24的压力,弹簧一21的弹力带动移动块25移回,移动块25带动推杆29移回,推杆29带动之连接的打孔冲针11、压平冲针一12和压平冲针二13移回。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