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2053发布日期:2022-12-17 12:4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倒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


背景技术:

2.在齿轮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齿轮的齿牙端部倒角,倒角机可以通过旋转刀头对齿轮端部进行切削倒角,而为了加快齿轮的倒角速度,有些倒角机会设置两个刀头,同时对齿牙的两端进行倒角,现有的双刀头齿轮倒角机在使用时,为了避免齿轮的移动,需要通过倒角机的夹持结构对齿轮的位置进行限制,但是在一次倒角完成后,一般需要先将原有齿轮从夹持结构上取下,再将未倒角齿轮安装在夹持结构上,取下与安装齿轮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对齿轮的连续倒角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通过连接杆顶面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一,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块转动,使下一个未倒角齿轮转动到倒角模块处,并使已倒角齿轮与倒角模块错开,这样可以一边进行齿轮倒角,一边将已倒角齿轮取下与安装,有利于节省更换齿轮的时间,便于对齿轮进行连续的倒角加工。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包括倒角模块,所述倒角模块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支撑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面背离转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一,所述转动块顶面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夹持座一内侧面滑动连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底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支撑杆,且支撑杆侧面与夹持座一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设置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顶面一侧设置有凹陷段,所述限位轨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机构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杆,可以将齿轮放置在夹持座一上,限位轨可以对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保持卡位块的位置,卡位块可以插进齿轮的轴孔内,对齿轮进行限位,可通过倒角模块对齿轮的齿牙两端倒角,对一个齿轮倒角完成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块转动,使下一个未倒角齿轮转动到倒角模块的加工位置处,并使已倒角齿轮移动出倒角模块的加工位置,这时可以通过倒角模块对齿轮进行倒角,且这时可以将已倒角齿轮从夹持座一上取下,并将新的未倒角齿轮放置在夹持座一上,有利于节省时间,便于对齿轮进行连续的倒角加工,且在支撑杆移动到限位轨的凹陷段时,支撑杆将向下移动,带动卡位块向下移动与齿轮上的轴孔脱离,这样便于将齿轮从夹持座一上平移取下。
6.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底面与支撑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顶面与转动块底面转动连接,且固定盒侧面与相邻连接杆侧面接触,所述支杆一端与固定盒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侧面固定
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固定盒转动连接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侧面固定套接有缺齿轮,所述固定盒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与驱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侧面固定套接有与缺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一,所述驱动杆一顶端与转动块底面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驱动杆一侧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电机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可以带动缺齿轮转动,缺齿轮可以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可以通过皮带轮带动驱动杆一转动,驱动杆一可以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可以带动连接杆与夹持座一转动,从而调节需要加工的齿轮的位置,缺齿轮转动一定角度后,缺齿轮上的齿将会与齿轮一脱离后,这时下一个夹持座一上的齿轮将移动到倒角模块的加工位置。
7.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内侧面转动连接有与夹持座一底面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二,所述支撑杆底端穿过驱动杆二内部,所述驱动杆二侧面对应缺齿轮固定套接有齿轮二,在缺齿轮转动,在缺齿轮上的齿与齿轮一脱离后,缺齿轮继续转动,缺齿轮上的齿将会与齿轮二啮合,这时缺齿轮将会带动齿轮二转动,使驱动杆二转动,驱动杆二可以带动夹持座一转动,从而调节未倒角齿轮的角度,对齿轮各个齿的端部进行加工。
8.进一步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底端与转动块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与固定盒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内侧面与驱动杆一内侧面均与固定杆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输出端侧面传动连接有压杆,电动伸缩杆一可以带动压杆移动,使压杆向下移动限制对应夹持座一上的齿轮的位置。
9.进一步在于:所述压杆底面对应一个夹持座一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二,压杆向下移动,可以使夹持座二抵在夹持座一上的齿轮顶面,且夹持座二可以插在齿轮的轴孔内,从而避免在对齿轮倒角时,夹持座一与齿轮围绕转动块转动。
10.进一步在于:所述夹持模块背离倒角模块一侧设置有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包括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固定架内侧面滑动连接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架内顶面滑动连接的u型框,输送带机构可以输送齿轮,使齿轮移动到u型框内部,在夹持座一移动到u型框一侧时,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使传动块移动,传动块可以使u型框移动,从而使u型框推动其内部的齿轮向夹持座一移动,使齿轮移动到夹持座一上,然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块转动,使已倒角齿轮转动到u型框内部,然后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使u型框反向移动,从而将已倒角齿轮移动到输送带机构上,使输送带机构可以对已倒角齿轮进行输送。
11.进一步在于:所述输送带机构顶面与夹持座一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保证齿轮顺利从夹持座一移动到输送带机构上,或从输送带机构移动到夹持座一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连接杆顶面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一,可以将齿轮放置在夹持座一上,在倒角模块对一个齿轮倒角完成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块转动,使下一个未倒角齿轮转动到倒角模块处,并使已倒角齿轮与倒角模块错开,这样可以一边进行齿轮倒角,一边将已倒角齿轮取下与安装,有利于节省更换齿轮的时间,便于对齿轮进行连续的倒角加工;
14.2、通过传动块底面固定连接有u型框,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使u型框移动到夹持
模块顶部一侧,这样在驱动机构使转动块转动时,可以使一个已倒角齿轮转动到u型框内,这时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使u型框将齿轮拨到输送带机构上,且可以通过u型框将未倒角齿轮移动到夹持座一上,从而对齿轮进行连续的输送,有利于节省加工时间,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模块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动块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机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座一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倒角模块;110、底座;120、支撑座;200、夹持模块;210、驱动机构;211、固定盒;212、电机;213、传动杆;214、缺齿轮;215、齿轮一;216、转动杆;217、驱动杆一;220、转动块;221、连接杆;222、夹持座一;223、卡位块;224、驱动杆二;225、支撑杆;226、齿轮二;230、定位机构;231、电动伸缩杆一;232、压杆;233、夹持座二;234、固定杆;240、限位轨;241、支杆;300、输送模块;310、输送带机构;320、固定架;330、电动伸缩杆二;331、传动块;340、u型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双刀头齿轮倒角机,包括倒角模块100,所述倒角模块100底部设置有底座110,所述底座110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20,所述支撑座120顶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模块200,所述夹持模块200包括驱动机构210,所述驱动机构210与支撑座120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10传动连接有转动块220,所述转动块220侧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五个连接杆221,所述连接杆221顶面背离转动块2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一222,所述转动块220顶面设置有定位机构230,所述夹持座一222内侧面滑动连接有卡位块223,所述卡位块223底面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杆221滑动连接的支撑杆225,且支撑杆225侧面与夹持座一222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25底端设置有限位轨240,限位轨240顶面一侧设置有凹陷段,所述限位轨240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驱动机构210侧面固定连接的支杆241。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可放置齿轮的夹持座一222,可以实现齿轮的连续输送,在齿轮倒角时,可以将已倒角齿轮取下与安装,有利于节省更换齿轮的时间,便于对齿轮进行连续的倒角加工。
27.具体的,可以将齿轮放置在夹持座一222上,限位轨240可以对支撑杆225进行支撑,从而保持卡位块223的位置,卡位块223可以插进齿轮的轴孔内,对齿轮进行限位,可通
过倒角模块100对齿轮的齿牙两端倒角,对一个齿轮倒角完成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10使转动块220转动,使下一个未倒角齿轮转动到倒角模块100的加工位置处,并使已倒角齿轮移动出倒角模块100的加工位置,这时可以通过倒角模块100对齿轮进行倒角,且这时可以将已倒角齿轮从夹持座一222上取下,并将新的未倒角齿轮放置在夹持座一222上,且在支撑杆225移动到限位轨240的凹陷段时,支撑杆225将向下移动,带动卡位块223向下移动与齿轮上的轴孔脱离,这样便于将齿轮从夹持座一222上平移取下。
2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夹持模块200背离倒角模块100一侧设置有输送模块300,所述输送模块300包括输送带机构310,所述输送带机构310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20,所述固定架320顶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二330,所述电动伸缩杆二330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固定架320内侧面滑动连接的传动块331,所述传动块331底面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架320内顶面滑动连接的u型框340,所述输送带机构310顶面与夹持座一222顶面位于同一平面。
29.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机构310可以输送齿轮,使齿轮移动到u型框340内部,在夹持座一222移动到u型框340一侧时,由于支撑杆225将移动到限位轨240的凹陷段,支撑杆225与卡位块223将会向下移动,这样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330使传动块331移动,传动块331可以使u型框340移动,从而使u型框340推动其内部的齿轮向夹持座一222移动,使齿轮移动到夹持座一222上,然后可以通过驱动机构210使转动块220转动,使已倒角齿轮转动到u型框340内部,然后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二330使u型框340反向移动,从而将已倒角齿轮移动到输送带机构310上,使输送带机构310可以对已倒角齿轮进行输送,便于对齿轮进行连续的输送加工。
30.实施例二
31.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改进,请参阅图4-5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10包括固定盒211,所述固定盒211底面与支撑座120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211顶面与转动块220底面转动连接,且固定盒211侧面与相邻连接杆221侧面接触,支杆241一端与固定盒21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211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12,所述电机212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固定盒211转动连接的传动杆213,所述传动杆213侧面固定套接有缺齿轮214,所述固定盒211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16与驱动杆一217,所述转动杆216侧面固定套接有与缺齿轮214啮合传动的齿轮一215,所述驱动杆一217顶端与转动块220底面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16与驱动杆一217侧面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21内侧面转动连接有与夹持座一222底面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二224,所述支撑杆225底端穿过驱动杆二224内部,所述驱动杆二224侧面对应缺齿轮214固定套接有齿轮二226。
32.在本实施例中,电机212可以带动传动杆213转动,传动杆213可以带动缺齿轮214转动,缺齿轮214可以带动齿轮一215转动,从而使转动杆216转动,转动杆216可以通过皮带轮带动驱动杆一217转动,驱动杆一217可以带动转动块220转动,转动块220可以带动连接杆221与夹持座一222转动,从而调节需要加工的齿轮的位置,缺齿轮214转动一定角度后,缺齿轮214上的齿将会与齿轮一215脱离后,这时下一个夹持座一222上的齿轮将移动到倒角模块100的加工位置,缺齿轮214继续转动,缺齿轮214上的齿将会与齿轮二226啮合,缺齿轮214将会带动齿轮二226转动,使驱动杆二224转动,驱动杆二224可以带动夹持座一222转
动,从而调节未倒角齿轮的角度,逐渐对齿轮的各个齿进行倒角加工,缺齿轮214带动齿轮二226转动一圈后,缺齿轮214上的齿将会与齿轮二226脱离,缺齿轮214继续转动,缺齿轮214上的齿将会重新与齿轮一215啮合,从而继续使转动块220转动,调节需要加工齿轮的位置,这样通过电机212带动缺齿轮214的持续转动,即可实现需要加工齿轮的整体转动与自转,便于对齿轮倒角的连续进行。
3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机构230包括电动伸缩杆一231,所述电动伸缩杆一231底端与转动块220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23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4,所述固定杆234底端与固定盒211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220内侧面与驱动杆一217内侧面均与固定杆234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一231输出端侧面传动连接有压杆232,所述压杆232底面对应一个夹持座一222转动连接有夹持座二233。
34.在本实施例中,电动伸缩杆一231可以带动压杆232移动,压杆232向下移动,可以使夹持座二233抵在夹持座一222上的齿轮顶面,且夹持座二233可以插在齿轮的轴孔内,从而避免在对齿轮倒角时,夹持座一222与齿轮围绕转动块220转动。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