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包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8824发布日期:2022-12-10 06: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包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包边模具。


背景技术:

2.在生产具有内部中空且具有隔断的产品时,常见工序是将两块料板弯折冲压成型为盖体和待包边体,然后对盖体和待包边体进行包边连接,包边连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两块料板形成的零件之间放置丝网和挡板等工件,将盖体覆盖至待包边体上进行包边,包边完成后即可形成一个整体。
3.但是,现有的包边过程存在以下缺陷:目前都是直接将丝网随盖体直接进行包边,包边过程中容易导致丝网变形,致使完成后的产品内部的丝网不平整,且还有可能出现丝网外露、断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丝网不易出现变形、外露和断裂等现象的预包边模具。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包边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块、下模块和模座,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待包边体的第一容腔,所述下模块的两侧可活动的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适于互相配合在所述第一容腔的上方形成用于容置待折弯件的第二容腔,所述上模块包括翻边模块和活动预压块,所述活动预压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翻边模块上,所述活动预压块适于先于所述翻边模块抵至所述待折弯件并使其紧贴覆盖所述待包边体的边沿,所述上模块适于下压并沿所述待包边体的边沿对所述待折弯件进行弯折。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容腔的上部适于和所述固定块配合形成边沿容腔,所述待包边体的边沿适于容置于所述边沿容腔内,所述活动预压块的外边沿不超出所述待包边体的外边沿,所述下模块的外边沿不超出所述待包边体的外边沿。
7.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活动预压块的外边沿超出所述待包边体的外边沿的距离与所述待折弯件的厚度相同,所述下模块的外边沿不超出所述待包边体的外边沿。
8.作为改进,所述上模块上内设置有复位仓,所述复位仓内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适于使所述活动预压块向下滑动伸至所述翻边模块外部。
9.作为改进,所述翻边模块上开设有用于容置销轴的固定通道,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翻边模块下行时,所述销轴的两端适于分别插接至所述固定通道和所述固定孔内。
10.作为改进,所述模座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块互相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时,所述定位槽适于和所述定位柱嵌合。
11.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容腔的顶部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部所在平面齐平。
12.作为改进,所述下模块上设置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下
方,所述顶出装置适于将所述待包边体顶升出所述第一容腔。
13.作为改进,所述模座在所述下模块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14.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容腔的上沿处设置有引导斜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模具能够利用活动预压块对丝网的位置进行固定,使丝网在弯折过程中不发生移动,然后对丝网等待折弯件沿待包边体进行弯折,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丝网在产品包边时获得较高的平整性和稳定性,降低丝网在包边过程中的变形程度,避免变形严重,固定后的丝网也不会在受力弯折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外露现象,也不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断裂现象,同时预包边弯折能够增加丝网和待包边体之间的配合均匀性,从而增加包边后的气密性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模块打开时的结构视图;
1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
19.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20.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4中a处的放大视图;
21.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产品预包边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产品包边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放置待包边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完成待包边体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翻遍模具下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顶升装置顶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上模块;11、翻边模块;12、活动预压块;13、复位仓;14、弹性复位装置; 15、固定通道;2、下模块;21、第一容腔;22、顶出装置;221、顶出块;222、顶杆;3、模座;31、滑槽;32、定位柱;4、固定板;5、固定块;51、第二容腔;511、边沿容腔;5111、引导斜面;52、定位槽;53、固定孔;6、待包边体;61、挡板;62、待折弯件;7、盖体;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1.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
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33.如图1至1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块1、下模块2和模座3,上模块1的顶部与固定板4连接,通过控制固定板4升降能够带动上模块1一同升降,实现上模块1的开模与合模操作,下模块2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待包边体6的第一容腔 21,下模块2的两侧可活动的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适于互相配合在第一容腔21的上方形成用于容置待折弯件62的第二容腔51,待折弯件62可以为丝网等具有可塑性的隔断部件,弯折后不会完全恢复原状,第二容腔51位于第一容腔21的上方,使待包边体6和待折弯件62 的放置不会发生干涉。
34.上模块1包括翻边模块11和活动预压块12,活动预压块12可滑动的设置于翻边模块 11上,活动预压块12适于先于翻边模块11抵至待折弯件62并使其紧贴覆盖待包边体6的边沿,上模块1适于下压并沿待包边体6的边沿对待折弯件62伸出待包边体6的边沿的部分进行弯折,为保证包边的均匀性和效果,第二容腔51的侧壁与第一容腔2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需相同,待折弯件62的大小和形状需配合第二容腔51进行预裁切设置。
35.模座3在下模块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1,固定块5的底部滑动设置于滑槽31内,固定块5通过滑槽31实现与下模块2之间的接近和远离。
36.模座3上设置有定位柱32,固定块5上开设有定位槽52,固定块5互相配合形成第二容腔51时,定位槽52适于和定位柱32嵌合,定位柱32能够定位固定块5的位置,能够使固定块5和下模块2之间的配合更加精准,还能避免固定块5与下模块2之间发生碰撞。
37.该模具能够利用活动预压块12对丝网的位置进行固定,使丝网在弯折过程中不发生移动,然后对丝网等待折弯件62沿待包边体6进行弯折,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丝网在产品包边时获得较高的平整性和稳定性,降低丝网在包边过程中的变形程度,避免变形严重,固定后的丝网也不会在受力弯折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外露现象,也不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断裂现象,同时预包边弯折能够增加丝网和待包边体6之间的配合均匀性,从而增加包边后的气密性能。
38.通过此项工艺的突破,实现了自动化联机,放料取料更加方便,过程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大大降低了报废率,节省成本,极大的降低了客户的投诉量,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为公司取得了较高的生产效益;该工艺经验成熟后已广泛应用于公司其他同类产品,且稳定性一致性高效性得到保障。
39.第一容腔21的上部适于和固定块5配合形成边沿容腔511,待包边体6的边沿适于容置于边沿容腔511内,活动预压块12的外边沿不超出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或活动预压块12 的外边沿超出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的距离与待折弯件62的厚度相同,能够翻边模块11能够更加贴紧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从而实现更加贴合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的弯折效果。
40.边沿容腔511的深度与待包边体6的边沿厚度有关,若待包边体6和盖体7之间需要增加挡板61等工件,边沿容腔511的深度则应该以待包边体6的边沿厚度加上挡板61的厚度为准。
41.活动预压块12的外边沿优选超出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的距离与待折弯件62的厚度
相同,活动预压块12滑动设置于翻边模块11上,活动预压块12与翻边模块11无缝连接,当翻边模块11下压时,活动预压块12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活动预压块12的外边沿与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形成待折弯件62的厚度,则翻边模块11的内边沿能够更加贴紧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进行弯折,在不切断待折弯件62的同时实现更好的弯折效果。
42.边沿容腔511在各个位置的宽度需相同,能够保证包边的均匀性和效果,避免待折弯件62在折弯后出现外露、断裂等现象。
43.下模块2的外边沿不超出待包边体6的外边沿,下模块2的外边沿不干涉翻边模块11 的运作。
44.第一容腔21的顶部所在平面和第二容腔51的底部所在平面齐平,使待折弯件62放置于第二容腔51内时能够直接更加贴近第一容腔21内待包边体6。
45.第二容腔51的上沿处设置有引导斜面5111,引导斜面5111用于引导待折弯件62进入第二容腔51,降低待折弯件62设置的难度。
46.上模块1上内设置有复位仓13,复位仓13内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14,弹性复位装置14 优选使用弹簧,弹性复位装置14适于使活动预压块12向下滑动伸至翻边模块11外部,利用弹簧能够实现活动预压块12和翻边模块11之间的相对活动和复位。
47.下模块2上设置有顶出装置22,顶出装置22设置于第一容腔21下方,顶出装置22 适于将待包边体6顶升出第一容腔21,顶出装置22包括顶出块221和顶杆222,顶出块221 的顶部配合待包边体6的外形设置,顶杆222设置于顶出块221的下部。
48.翻边模块1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销轴8的固定通道15,固定通道15上下贯通设置于翻边模块11上,固定块5上开设有固定孔53,固定块5互相配合形成第二容腔51且翻边模块11 下行时,销轴8的两端适于分别插接至固定通道15和固定孔53内,起定位和引导作用,提升翻边模块11在下压过程中的稳定性。
49.如图8至11所示,运行原理为:通过固定板4提升上模,将两侧的固定块5推至下模块2的两侧,然后在第一容腔21内放入待包边体6在待包边体6的上方放置挡板61,之后在第二容腔51内放入丝网,上模块1下行,活动预压块12先进入第二容腔51内接触丝网,进行预压固定,将销轴8从固定通道15上方抽出,推动固定块5外滑远离下模块2,翻边模块11 继续下行,对丝网进行弯折成型,丝网的外边沿包裹住挡板61和待包边体6,上模块1上行,顶升块将待包边体6连带挡板61和丝网一起顶出下模块2,取出产品。
50.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