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2064发布日期:2023-02-10 20:5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


背景技术:

2.保险杠加强件用于增强保险杠的整体或者局部强度,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车身设备或者乘员进行进一步的强化防护。图1展示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加强件的结构,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加强组件扣合,然后进行组焊而成,图中所示的半球形圆点即为焊点。由图可知,每个保险杠加强组件均包括一底板、一长侧板和一短侧板,底板长度延伸方向的边缘相对设置有长侧板和短侧板,且长侧板与短侧板均朝着远离底板的方向竖直延伸。
3.前保险杠的尺寸比较细长,而且受前保险杠放置的工作台的尺寸限制,两个保险杠加强组件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取放和装夹,因此需要可靠的对汽车前保险杠加强件的进行定位和后续组装,有必要提供一种专用于前保险杠加强件的组焊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适应工作台的现有尺寸要求、在有限工件内对前保险杠加强件进行各端面可靠锁紧的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用于夹持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的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组焊固定机构(5)和旋转压紧机构(6);
6.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组焊固定机构(5)与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沿着工作台(1)的表面顺次间隔设置;
7.组焊固定机构(5),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靠近工作台(1)的侧表面抵接;组焊固定机构(5)还选择性的张开或者压紧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
8.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抵接;
9.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和内表面抵接;
10.旋转压紧机构(6)设置在组焊固定机构(5)一侧的工作台(1)上,旋转压紧机构(6)用于抵持并压紧在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远离工作台(1)的侧表面上。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包括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均包括底板(201)、长侧板(202)与短侧板(203);底板(201)长度延伸方向的边缘相对设置有长侧板(202)和短侧板(203);长侧板(202)和短侧板(203)上均设置有楔形的突起部;第一组件(20a)的长侧板(202)的内表面与第二组件(20b)的短侧板(203)的外表面相互抵接;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的内表面与第一组件(20a)的短侧板(203)的外表面相互抵接;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
远离其底板(201)的端面还向着工作台(1)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在组焊固定机构(5)的表面;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抵紧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同一长度延伸方向的端面;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抵紧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同一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开启或者抵紧第二组件(20b)的底板(201)的外表面。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底板(20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组焊固定机构(5)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以及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均设置有销钉,销钉分别穿置在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内。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组焊固定机构(5)包括中空的第一支座(51)、托块(52)、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第一压臂(54)、第二压臂(55)、两挡块(56)、若干限位块(57);第一支座(5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一支座(5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托块(52)和两挡块(56),托块(52)用于与第一组件(20a)的底板(201)靠近工作台(1)的侧表面抵接;两挡块(56)分别设置在托块(52)两侧且均与托块(52)间隔设置;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设置在第一支座(51)内部;第一压臂(54)设置在一挡块(56)与托块(52)之间,第一压臂(54)的一端伸入第一支座(51)内并与直线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铰连接,第二压臂(55)的一端伸入第一支座(51)内并与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的活动端铰连接,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伸出第一支座(51)外,且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伸出第一支座(51)的端部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块(57);第一压臂(54)与第二压臂(55)的非端部位置分别与第一支座(51)转动连接;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驱动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旋转并抵持在托块(52)的侧表面,并使各限位块(57)抵持在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的外表面的不同位置;所述托块(52)上还设置有销钉。
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
1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块(56)与托块(52)相邻的侧表面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mm。
16.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包括第二支座(31)和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与第一支座(5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共平面;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设置在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的活动端伸出并与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长度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抵接。
17.进一步优选的,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包括第三支座(41)和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第三支座(4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与第一支座(51)或者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平行设置;第三支座(4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的活动端伸出并与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及内表面抵接。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方案在有限的夹具工作台尺寸内,布置了一个或者多个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能够对待组焊的汽车前保险杠加强件的各个端面方向均进行了支撑和限位,提高定位组装的效果和后续焊接的质量;
20.(2)组焊固定机构对组装后的前保险杠加强件进行多个端面的限位,并具有侧面夹紧功能,第一直线伸缩机构完全设置在第一支座的内部,通过托块与挡块之间的间隙来限制第一压臂或者第二压臂的转动的极限范围,实现了在狭小空间内的可靠压紧动作。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待组焊的保险杠加强件的爆炸状态立体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组焊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组焊固定机构的爆炸状态立体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的组焊固定机构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险杠加强件组焊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用于夹持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的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组焊固定机构5和旋转压紧机构6;
30.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组焊固定机构5与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沿着工作台1的表面顺次间隔设置;
31.组焊固定机构5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靠近工作台1的侧表面抵接;组焊固定机构5还选择性的张开或者压紧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
32.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抵接;
33.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与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和内表面抵接;
34.旋转压紧机构6设置在组焊固定机构5一侧的工作台1上,旋转压紧机构6用于抵持并压紧在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远离工作台1的侧表面上。由图1结合图2和图3可知,组装后的待焊接的加强组件具有六个端面,即四个侧表面和两个端面,其中组焊固定机构5和旋转压紧机构6共同对待焊接的加强组件的四个侧表面进行限位或者固定;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与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对待焊接的加强组件的两个端面分别进行抵持和限位,防止后续焊接时加强组件2的轮廓尺寸发生变化。
35.由图1可知,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包括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均包括底板201、长侧板202与短侧板203;底板201长度延伸方向的边缘相对设置有长侧板202和短侧板203;长侧板202和短侧板203上均设置有楔形的突起部;第一组件20a的长侧板202的内表面与第二组件20b的短侧板203的外表面相互抵接;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的内表面与第一组件20a的短侧板203的外表面相互抵接;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远离其底板201的端面还向着工作台1所在方向延伸,并抵持在组焊固定机构5的表面;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抵紧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同一长度延伸方向的端面;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抵紧第一组件20a与第二组件20b同一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开启或者抵紧第二组件20b的底板201的外表面。图1所示的结构展示了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的组合方式,由于长侧板202和短侧板203上均设置有向外突起的楔形的突起部,则属于不同的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的突起部的表面相互抵接,图示的突起部的特点是远离工作台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工作台一端的宽度,而且长侧板202上的突起部与短侧板203上的突起部的形状相似,能够起到一定的预定位的效果。
36.结合图2和图3和图4可知,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和组焊固定机构5远离工作台的端面均是倾斜设置的,为了防止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滑动,在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底板201上设置有贯穿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组焊固定机构5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以及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均设置有销钉,销钉分别穿置在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内。第一组件20a上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被组焊固定机构5上设置的销钉进行限位,而第二组件20b上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被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上的销钉锁定。
37.如图4—6所示,组焊固定机构5包括中空的第一支座51、托块52、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第一压臂54、第二压臂55、两挡块56、若干限位块57;第一支座5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一支座5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托块52和两挡块56,托块52用于与第一组件20a的底板201靠近工作台1的侧表面抵接;两挡块56分别设置在托块52两侧且均与托块52间隔设置;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设置在第一支座51内部;第一压臂54设置在一挡块56与托块52之间,第一压臂54的一端伸入第一支座51内并与直线伸缩机构的固定端铰连接,第二压臂55的一端伸入第一支座51内并与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的活动端铰连接,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的另一端朝着远离工作台1的方向伸出第一支座51外,且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伸出第一支座51的端部还间隔设置有若干限位块57;第一压臂54与第二压臂55的非端部位置分别与第一支座51转动连接;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驱动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旋转并抵持在托块52的侧表面,并使各限位块57抵持在第一组件20a或者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的外表面的不同位置;托块52上还设置有销钉。图示的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为内置式结构,托块52及两挡块56之间的区域即为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相对于第一支座51转动的极限位置。图中,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近中部位置设置有一耳轴,该耳轴与第一支座51转动连接,并作为旋转点。当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动作并伸出时,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的活动端伸出并带动第二压臂55相对于第一支座51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二压臂55同时向着托块52及第二组件20b的长侧板202的外表面方向转动,第二压臂55上的限位块57会抵持在第二组件20a的长侧板202的外表面的不同位置;当第二压臂55运
行到极限位置与托块52侧表面抵持后,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的活动端进一步伸出,受到反作用力,会驱动第一压臂54相对于与第一支座51的转轴顺时针转动,当第一压臂54顺时针转动到与托块52侧表面抵持后,第一压臂54上的限位块57会抵持在第一组件20a的长侧板202的外表面的不同位置,这样就实现了内置式驱动,以及对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的夹紧。托块52及其销钉能对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靠近工作台1的端面进行抵持和限位。上述方案中,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中的一种来实现。
38.为了限定第一压臂54或者第二压臂55转动的极限位置,可将挡块56与托块52相邻的侧表面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30mm。
39.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包括第二支座31和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与第一支座5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共平面;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设置在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的活动端伸出并与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长度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抵接。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包括第三支座41和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第三支座4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与第一支座51或者第二支座31远离工作台1的端面平行设置;第三支座41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的活动端伸出并与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长度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端面及内表面抵接。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和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用于抵接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端面,避免后续焊接过程中形状尺寸发生变化。第二直线伸缩机构32和第三直线伸缩机构42可以选用手/自动双作用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来实现,优选为手/自动双作用气缸。
4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的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在、托块52上进行拼合,使托块52上的销钉穿过第一组件20a上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然后使第一端面压紧机构3和第二端面压紧机构4动作,抵紧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侧端面;然后使第一直线伸缩机构53动作并伸出,夹紧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然后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旋转并压紧待焊接的加强组件2远离工作台的侧表面,旋转压紧机构6的活动端上的销钉穿过第二组件20b上的第一定位通孔204和第二定位通孔205。维持该状态对第一组件20a和第二组件20b进行组焊即可。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