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4003发布日期:2022-11-23 02: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折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2.在电气化铁路中,扼流变压器具有回流和平衡机车牵引电流的作用,同时与送电设备和受电设备构成各种制式的轨道电路,如25hz轨道电路、脉冲轨道电路及音频轨道电路等。
3.现有的扼流变压器的扼流牵引线圈使用各种规格的双玻璃丝包扁铜线为材料,其生产工艺大多为将扁铜线的扁平面紧贴在特定的胎模上进行缠绕,然后对扼流牵引线圈进行整形,以达到安装的尺寸要求。其中整形过程需要对盘绕的线圈两端进行折弯,使线圈的两个端部平行且均与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
4.传统的折弯手段一般是手动折弯,但是因线圈本身的特性使其受到弯折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弹,因此折弯时需要折弯工人具有一定的个人经验以保证折弯的精度和质量,人工成本高。另外,手动折弯的生产手段效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能够提高折弯精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包括相邻设置的水平折弯组件和竖直折弯组件,所述水平折弯组件包括折弯平台,所述折弯平台的一侧边的中部设有固定柱、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柱的两侧,所述折弯平台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水平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水平动力装置的伸缩杆末端通过第一安装板与第一折弯轮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水平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水平动力装置的伸缩杆末端通过第二安装板与第二折弯轮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换位孔,所述折弯平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块;
7.所述竖直折弯组件包括折弯座,所述折弯座的顶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设有折弯架,所述折弯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顶板连接的下夹紧板,所述下夹紧板的顶沿设有并列设置的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槽底与所述顶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折弯架的顶部设有第一竖直动力装置和第二竖直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竖直动力装置的伸缩杆的末端与上夹紧板连接,所述上夹紧板的底沿上设有并列设置的上凸块和下凸块,所述上凸块与所述上凹槽对应设置,所述下凸块与所述下凹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竖直动力装置的伸缩杆的末端与折弯板连接,所述折弯板与所述上夹紧板平行设置,且所述
折弯板位于所述上夹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平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水平动力装置、所述第一竖直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竖直动力装置均为液压缸。
9.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轮和所述第二折弯轮的中部均设有水平限位槽。
10.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设置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水平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水平动力装置上的电磁阀电连接。
11.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能够提高折弯精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1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实施例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中折弯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
16.1、折弯平台;2、固定柱;3、第一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5、第一水平动力装置;6、第一安装板;7、第一折弯轮;8、安装孔;9、第二水平动力装置;10、第二安装板;11、第二折弯轮;12、换位孔;13、第三限位块;14、折弯座;15、折弯架;16、下夹紧板;17、上凹槽;18、下凹槽;19、第一竖直动力装置;20、第二竖直动力装置;21、上夹紧板连接;22、上凸块;23、下凸块;24、折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如图所示,一种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包括相邻设置的水平折弯组件和竖直折弯组件。水平折弯组件包括折弯平台1,折弯平台1的一侧边的中部设有固定柱2、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折弯平台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分别位于固定柱2的两侧,固定柱2用于放置扼流牵引线圈,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4用于对扼流牵引线圈的两个端头进行折弯时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进而保证折弯点位不会发生偏移。
19.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为液压缸。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的伸缩杆末端通过第一安装板6与第一折弯轮7连接,第一折弯轮7能够转动,进而保证第一折弯轮7推动扼流牵引线圈进行折弯时不会对扼流牵引线圈产生磨损。第一安装板6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孔8,多个安装孔8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将第一折弯轮7安装在第一安装板6的不同位置,进而使得折弯工装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扼流牵引线圈进行折弯。
20.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液压缸。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的伸缩杆末端通过第二安装板10与第二折弯轮11连接,第二折弯轮11能够转动,进而保证第二折弯轮11推动扼流牵引线圈进行折弯时不会对扼流牵引线圈产生磨损。第二安装板10上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换位孔12,多个换位孔12的设置能够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
将第二折弯轮11安装在第二安装板10的不同位置,进而使得折弯工装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扼流牵引线圈进行折弯。第一折弯轮7和第二折弯轮11的中部均设有水平限位槽,水平限位槽能够增加扼流牵引线圈折弯时的稳定性,防止扼流牵引线圈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发生改变。
21.折弯平台1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板10对应设置的第三限位块13,第三限位块13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板10对应设置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上的电磁阀电连接。当第二安装板10被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推出并与第三限位块13上的限位开关接触时,限位开关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中的出油孔开启进油孔关闭,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的伸缩杆回缩。因此,第三限位块13能够在限位开关、控制器和电磁阀的作用下对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的伸缩杆的最大伸出长度进行限定,防止扼流牵引线圈发生过度折弯的情况,最终使得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能够将扼流牵引线圈的两个端头从交叉状折弯成水平平行状态。
22.竖直折弯组件包括折弯座14,折弯座14的顶板上设有通孔,通孔靠近顶板的一端设有折弯架15。折弯架15的底部设有与顶板连接的下夹紧板16,下夹紧板16的顶沿设有并列设置的上凹槽17和下凹槽18,下凹槽18的槽底与顶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折弯架15的顶部设有第一竖直动力装置19和第二竖直动力装置20,第一竖直动力装置19和第二竖直动力装置20均为液压缸。第一竖直动力装置19的伸缩杆的末端与上夹紧板连接21,上夹紧板的底沿上设有并列设置的上凸块22和下凸块23。上凸块22与上凹槽17对应设置,上凸块22与上凹槽17配合使用能够将扼流牵引线圈顶部的端头夹紧。下凸块23与下凹槽18对应设置,下凸块23与下凹槽18配合使用能够将扼流牵引线圈底部的端头夹紧。第二竖直动力装置20的伸缩杆的末端与折弯板24连接,折弯板24与上夹紧板平行设置,且折弯板24位于上夹紧板远离顶板的一侧,折弯板24能够将扼流牵引线圈的两个端头从水平平行状态折弯到竖直平行状态。
23.使用时,将扼流牵引线圈套设在固定柱2上,将第一折弯轮7固定在第一安装板6的适宜位置,将第二折弯轮11固定在第二安装板10的适宜位置,使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上的电磁阀的出油孔关闭进油孔开启,第一水平动力装置5和第二水平动力装置9上伸缩杆推出进而带动第一折弯轮7和第二折弯轮11水平移动,第一折弯轮7和第一限位块3配合使用对扼流牵引线圈顶部的端头进行水平方向的折弯,第二折弯轮11和第二限位块4配合使用对扼流牵引线圈底部的端头进行水平方向的折弯,当扼流牵引线圈顶部的端头和底部的端头平行时,将扼流牵引线圈转移到折弯座14的顶板上,并将扼流牵引线圈顶部的端头放置在上凹槽17内、扼流牵引线圈底部的端头放置在下凹槽18内,启动第一竖直动力装置19使得上夹紧板下降,下降后上凸块22与上凹槽17配合使用将扼流牵引线圈顶部的端头夹紧,下凸块23与下凹槽18配合使用将扼流牵引线圈底部的端头夹紧,然后启动第二竖直动力装置20,使折弯板24下降并将扼流牵引线圈的两个端头从水平平行状态折弯到竖直平行状态。
24.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扼流牵引线圈折弯工装,能够提高折弯精度,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