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
背景技术:2.在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压延,使其薄厚达到合适程度,在对薄厚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到压延模具,通过压延模具对有色金属进行压延,使有色金属压延材的薄厚程度达到合适标准,目前的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由于不便对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安装,从而在安装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基座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强力弹簧,强力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的顶板,顶板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基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壁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矩形槽的上方设置有下模具,下模具顶部的左右两端为上凹槽,下模具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碾压棍,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输出端向下延伸与液压杆固定连接,液压杆远离液压气缸的一端向下延伸至固定块的底部并与上模具固定连接,上模具与下方的下模具位置对应,上模具底部的左右两端为下凸块。
6.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的外侧右壁面固定连接有发射光栅。
7.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的外侧右壁面固定连接有接收光栅。
8.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左右两端的上凹槽与上模具左右两端的下凸块相互卡接。
9.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加固板相互靠近的一面的前、后侧均开设滑槽。
10.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左、右两端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输出端靠近滑槽的内部并与之贴合。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工作时,首先将片状的色金属压延材放置到下模具内部碾压棍的上方,再将下模具放入矩形槽的内部,矩形槽内部的压缩弹簧挤压下模具左右两端的外壁面,使其固定在矩形槽的内部,液压气缸启动,液压气缸的输
出端带动液压杆向下运动,液压杆底端的上模具与下方的下模具位置对应,且下模具左、右两端的上凹槽与上模具左、右两端的下凸块相互卡接,此时下模具和上模具紧密贴合,通过外部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在移动时,由碾压棍挤压,通过上模具进行定型的效果。
14.(2)、该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进一步的,启动发射光栅和接收光栅,由发射光栅发出光栅,接收光栅接收到光栅,当接收光栅接收不到光栅时,强行停止液压气缸,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顶板两端的固定块贴合在滑槽的内部,防止液压气缸工作时带来的冲击力会使顶板左右移动,会给上模具像下的方向带来偏差与下模具不贴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模具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基座;2、支撑腿;3、强力弹簧;4、顶板;5、连接柱;6、固定板; 7、矩形槽;8、压缩弹簧;9、下模具;10、上凹槽;11、碾压棍;12、发射光栅;13、液压气缸;14、液压杆;15、上模具;16、下凸块;17、接收光栅;18、加固板;19、滑槽;2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加工用模具,如图1-图3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为矩形,基座1的底部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2,基座1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强力弹簧3,强力弹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的顶板4,顶板4的顶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柱5,连接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行的固定板6,基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槽7,矩形槽 7的内壁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8,矩形槽7的上方设置有下模具9,下模具9顶部的左右两端为上凹槽10,下模具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碾压棍11,下模具9的外侧右壁面固定连接有发射光栅12。
24.固定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13,液压气缸13的输出端向下延伸与液压杆14固定连接,液压杆14远离液压气缸13的一端向下延伸至固定块 20的底部并与上模具15固定连接,上模具15与下方的下模具9位置对应,上模具15底部的左右两端为下凸块16,上模具15的外侧右壁面固定连接有接收光栅17,基座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8,加固板18相互靠近的一面的前、后侧均开设滑槽19,顶板4左、右两端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输出端靠近滑槽19的内部并与之贴合。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6.工作时,首先将片状的色金属压延材放置到下模具9内部碾压棍11的上方,再将下模具9放入矩形槽7的内部,矩形槽7内部的压缩弹簧8挤压下模具9左右两端的外壁面,使其固定在矩形槽7的内部,液压气缸13启动,液压气缸13的输出端带动液压杆14向下运动,液压杆14底端的上模具15 与下方的下模具9位置对应,且下模具9左、右两端的上凹槽10与上模具15 左、右两端的下凸块16相互卡接,此时下模具9和上模具15紧密贴合,通过外部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在移动时,由碾压棍11挤压,通过上模具15 进行定型。
27.进一步的,启动发射光栅12和接收光栅17,由发射光栅12发出光栅,接收光栅17接收到光栅,当接收光栅17接收不到光栅时,强行停止液压气缸13,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顶板4两端的固定块20贴合在滑槽19 的内部,防止液压气缸13工作时带来的冲击力会使顶板4左右移动,会给上模具15向下的方向带来偏差与下模具9不贴合。
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