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自动换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5438发布日期:2023-01-07 0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atc自动换刀结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联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联动组件相连接;换刀臂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实现所述换刀臂组件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圆柱凸轮、平面凸轮、扇形齿轮、换刀齿轮和换刀定位臂;所述圆柱凸轮与所述平面凸轮通过主动轴共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主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圆柱凸轮和所述平面凸轮的同步转动;所述扇形齿轮、所述换刀齿轮和所述换刀定位臂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平面凸轮带动所述扇形齿轮的上下拨动,所述平面凸轮与所述换刀定位臂联动配合实现所述换刀齿轮的间歇转动;所述换刀臂组件包括换刀臂和摆臂杆,所述换刀臂安装在所述摆臂杆的一端,所述摆臂杆与所述圆柱凸轮之间连接有主臂杆,所述摆臂杆横向滑动卡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圆柱凸轮通过所述主臂杆的联动带动所述摆臂杆的横向移动;所述摆臂杆上设置有转动齿轮,当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转动齿轮转动啮合配合时,所述摆臂杆转动达到扣刀或复位的作用;当所述换刀齿轮与所述转动齿轮转动啮合配合时,所述摆臂杆转动360
°
实现换刀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凸轮上设置有第一滚针轴承,所述换刀齿轮的侧面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嵌位槽,所述换刀定位臂上设置有第二滚针轴承和第三滚针轴承,所述换刀定位臂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滚针轴承滑动支撑在所述平面凸轮的凸轮轮廓面上,当所述平面凸轮转动时,所述平面凸轮带动所述第二滚针轴承上下拨动,实现所述换刀定位臂的上下拨动,从而带动第三滚针轴承的上下拨动;当所述第三滚针轴承往下拨动后,在所述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所述第三滚针轴承卡入到所述嵌位槽中,使得所述换刀齿轮被限位无法转动;当所述第三滚针轴承往上拨动后,所述第三滚针轴承贴附着凸台的外圆弧面滚动,同时所述第一滚针轴承转动卡入到所述嵌位槽内,拨动所述换刀齿轮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轮上设置有第四滚针轴承,所述平面凸轮上设置有第一曲线槽,所述第四滚针轴承滑动卡接在所述第一曲线槽内,当所述平面凸轮转动时,所述平面凸轮通过所述第一曲线槽带动所述第四滚针轴承上下拨动,从而实现所述扇形齿轮的上下拨动,所述扇形齿轮上下拨动中会推动与之啮合的所述转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实现摆臂杆的转动,达到扣刀或复位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电机齿轮和减速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安装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减速齿轮共轴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减速齿轮与所述电机齿轮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杆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主臂杆上设置有第五滚针轴承,所述圆柱凸轮上设置有第二曲线槽,所述第五滚针轴承滑动卡接在所述第二曲线槽内,当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所述圆柱凸轮通过所述
第二曲线槽带动所述第五滚针轴承左右摆动,实现所述主臂杆的左右摆动,从而带动所述摆臂杆的横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杆上远离所述换刀臂的端部套设有套环,所述主臂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刀臂上设置有限位环和限位端套,所述套环限位在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限位端套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tc自动换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与所述限位端套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换刀臂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ATC自动换刀结构,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圆柱凸轮、平面凸轮、扇形齿轮、换刀齿轮、换刀定位臂、摆臂杆和换刀臂,圆柱凸轮与平面凸轮通过主动轴共轴设置在壳体内,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轴的转动,平面凸轮与换刀定位臂联动配合实现换刀齿轮的间歇转动,平面凸轮带动扇形齿轮的上下拨动,摆臂杆横向滑动卡接在壳体上,换刀臂安装在摆臂杆的一端,摆臂杆与圆柱凸轮之间连接有主臂杆,圆柱凸轮通过主臂杆的联动带动摆臂杆的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用性强,采用该换刀结构可以实现快速换刀功能,减少换刀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整体输出强度更好,使得整个换刀过程更加的稳定可靠,提高实际换刀操作安全性能。提高实际换刀操作安全性能。提高实际换刀操作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王玲铃 宋帅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市津尚铁拳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