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2.薄纱网是由不同网目的金属丝网加工而成,其作用是过滤熔融料流和增加料流阻力,借以滤去机械杂质和提高混炼或塑化的效果,薄纱网具有耐酸、耐碱、耐温、耐磨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用于矿业、石油、化工、食品、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
3.薄纱网主要作用就是过滤,一般地,在水处理技术中,需要将大面积的薄纱网安装固定在骨架上,之后才能利用其对污水进行过滤;但是,由于薄纱网的间隙太小,网线过细,导致整张网体柔软,如果直接将大面积薄纱网固定在骨架上,难以保证网面与骨架服贴。
4.因此,现有技术中,针对薄纱网的安装,一般是将大面积的薄纱网裁剪成小面积的网面,并将小面积薄纱网通过塑带依次安装在骨架上,小面积薄纱网安装时,需要按压网面,保证网面与骨架服贴,整个过程繁琐,效率低下;也有一种方法,利用压焊技术,将大网面的薄纱网附着在粗网上,之后再在薄纱网的另一侧固定粗网,提高过滤网体的硬度,该方法同样繁琐。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对大面积薄纱网进行裁剪、无需按压网面、提高塑带绑接便捷性、降低工作人员劳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包括骨架和薄纱网,所述骨架和/或薄纱网的表面涂覆有粘接层,一个所述骨架上通过所述粘接层连接有一张所述薄纱网,且薄纱网与所述骨架之间通过塑带固定。
9.优选地,所述粘接层为胶水层,所述胶水层在骨架和/或薄纱网的表面涂覆。
10.优选地,所述粘接层包括双面胶层,所述双面胶层的两面分别粘接所述骨架和所述薄纱网。
11.优选地,所述双面胶层呈条状设置,且双面胶层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双面胶层在所述骨架的表面等距分布。
12.优选地,所述双面胶层的大小与薄纱网相适配,且所述双面胶层上开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与所述薄纱网的网孔相对应。
13.优选地,所述双面胶层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双面胶层之间设有吸附层。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在利用塑带之前,通过粘接层使薄纱网服贴在骨架的表面,之后,再用塑带对薄纱网进行固定,整个装置设计合理,无需对大面积的薄纱网进行裁剪,且人工绑接塑带方便,无需按压网面,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劳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7.2、通过设置两个与薄纱网大小适配的双面胶层,并在两个双面胶层之间设置吸附层作为粘接层,一方面,可以实现薄纱网和骨架的快速连接,另一方面,污水穿过两个双面胶层之间的粘接层,从而对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整个薄纱网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的表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骨架;200、薄纱网;300、粘接层;301、双面胶层;302、过滤孔;303、吸附层;400、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薄纱网组合结构,包括骨架100和薄纱网200,骨架100和/或薄纱网200的表面涂覆有粘接层300,一个骨架100上通过粘接层300连接有一张薄纱网200,且薄纱网200与骨架100之间通过塑带400固定。
2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连接骨架100和薄纱网200的粘接层300,在利用塑带400之间,通过粘接层300使薄纱网200服贴在骨架100的表面,之后,再用塑带400对薄纱网200进行固定,整个装置设计合理,无需对大面积的薄纱网200进行裁剪,且人工绑接塑带400方便,无需按压网面,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劳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粘接层300为胶水层,胶水层在骨架100和/或薄纱网200的表面涂覆。
26.需要说明的是,薄纱网200编制成功后,会通过传送带向外运输,而胶水层的涂覆,可以是人工涂覆,也可以利用设备自动化涂覆,当确定自动化涂覆时,可在传送带的尾端设置涂覆机构,使其对运输过程中的薄纱网200喷涂胶水,从而进一步提高薄纱网200的安装效率。
27.粘接层300可以是胶水层,胶水层可单独涂覆在骨架100表面,也可单独涂覆在薄纱网200表面,或者在骨架100和薄纱网200的表面均图上胶水,从而提高薄纱网200在安装塑带400前的稳定性。
28.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塑带400对骨架100和薄纱网200进行连接后,可将胶水洗去,从而保证薄纱网200的过滤效果。
29.粘接层300还可以是双面胶层301,双面胶层301的两面分别粘接骨架100和薄纱网200。
30.具体的,双面胶层301呈条状设置,且双面胶层301设有多个,多个双面胶层301在骨架100的表面等距分布。
31.此为粘接层300的另一实施例,设置双面胶作为粘接层300,并确定双面胶层301为条形状,利用条状双面胶粘接薄纱网200和骨架100。
32.当然,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相较于直接涂覆胶水层,设置多个条状双面胶层301,实施方式较为繁琐。
33.所以,双面胶层301的大小最好与薄纱网200相适配,并在双面胶层301上开设有过滤孔302,过滤孔302与薄纱网200的网孔相对应。
34.作为粘接层300的另一个实施例,设置大小与薄纱网200相适配的双面胶层301,可以更加方便薄纱网200与骨架100的粘接。
35.进一步地,双面胶层301设有两个,两个双面胶层301之间设有吸附层303。
3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确定设置两个与薄纱网200大小适配的双面胶层301,并在两个双面胶层301之间设置吸附层303,需要说明的是,吸附层303是用来吸附杂质的层体,吸附杂质的结构层是现有技术可以做到的,一般地,现有技术的吸附层303,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主要是利用矿物质吸附水中存在杂质,以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化学吸附层303,是内部增设促酶,实现化学反应,从而吸附杂质。
37.工作原理:在骨架100和薄纱网200之间设置粘接层300,利用粘接层300使薄纱网200服贴在骨架100表面,之后,再利用塑带400将薄纱网200和骨架100绑接在一起,从而完成薄纱网200的固定。
38.粘接层300包括两个双面胶层301和吸附层303,双面胶层301上均开设有过滤孔302,使得需要处理的水体穿过双面胶层301层进入吸附层303,之后再穿过双面胶层301,实现过滤,即可。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