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浸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浸钎烘干线。
背景技术:2.翻转式浸钎烘干线主要用于组装后铝油冷却器的浸钎、甩干、烘干工艺。目前浸钎烘干线主要存在以下共识的缺陷:
3.在传统的浸钎烘干线使用中,由于在对工件进行浸钎操作后,工件会由于其外表面的不平整性,在通过对工件进行同一方向的翻转烘干时,并无法对工件表面凹槽内部的液体进行去除,继而降低了传统的工件在浸钎烘干线对工件进行操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式浸钎烘干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工件表面凹槽内部的液体进行去除,继而降低了传统的工件在浸钎烘干线对工件进行操作的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翻转式浸钎烘干线,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框,多个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转杆,所述主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主转杆的顶端与主框架的外侧开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四周均通过开槽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侧与安装块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物料框。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物料框的外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物料框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液压杆,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多根与物料框内侧壁固定安装的限位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顶部和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副转杆和过渡转杆,两根所述副转杆和过渡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其中一根所述过渡转杆和主转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其中另一根所述副转杆的另一端和主转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电机的外侧套设有与主框架顶部固定安装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液压杆,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的固定端固定安装有位移杆,所述位移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三电动液压杆,所述位移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与第三电动液压杆固定端固定安装的支撑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分别设有浸钎槽和两个烘干板,所述固定框之间固定安装有弧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
开关、电机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和第三电动液压杆开关,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液压杆、电机、第二电动液压杆和第三电动液压杆分别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电机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和第三电动液压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的安装块和插杆的作用,使得主框架内侧的物料框能够在需要进行,某一方向进行转动时,将该方向的安装块与物料框的外侧进行连接,使得物料框能够使得其内部的工件能够进行三轴方向上的转动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件进行浸钎和烘干的效果,继而提高了整体浸钎烘干线的使用性能。
14.2)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在主转杆和安装块之间的伸缩,使得安装块能够更便于与物料框的外侧进行连接或脱离操作,还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液压杆在升降柱和位移杆之间的伸缩,使得整体的主框架能够带动物料框内部的工件进行垂直高度的调整,继而提高了整体浸钎烘干线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框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物料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主框架;2、固定框;3、主转杆;4、第一电动伸缩杆;5、安装块;6、第二电动伸缩杆;7、插杆;8、物料框;9、插孔;10、第一电动液压杆;11、底板;12、限位杆;13、副转杆;14、过渡转杆;15、锥形齿轮;16、转轮;17、皮带;18、电机;19、升降柱;20、第二电动液压杆;21、位移杆;22、第三电动液压杆;23、支撑架;24、底座;25、浸钎槽;26、烘干板;27、弧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翻转式浸钎烘干线,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多个固定框2,多个固定框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主转杆3,主转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4,主转杆3的顶端与主框架1的外侧开孔转动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4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5,安装块5的四周均通过开槽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插杆7,插杆7的外侧与安装块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安装块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物料框8。
24.具体使用时,在使用该浸钎烘干线时,首先可将工件装入物料框8内部,当需要对
物料框8内部工件进行不同方向上的转动,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浸钎、脱水、烘干操作,当需要使得物料框8在垂直状态进行转动时,便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4在主框架1顶部主转杆3和物料框8顶部安装块5之间的伸缩,使得安装块5能够插入物料框8顶部位置,再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6带动插杆7向安装块5的外侧滑动,使得安装块5与物料框8的顶部位置能够连接固定,此时便可通过主框架1顶部位置主转杆3在主框架1和固定框2内部的转动,使得此时的主转杆3能够带动物料框8进行垂直方向的转动,同理当需要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转动时,便可只通过主框架1内侧同一方向第一电动伸缩杆4在主转杆3和安装块5之间的伸缩,使得物料框8能够进行同向或纵向的连接,从而能够通过物料框8带动工件进行不同方向上的翻转操作,继而提高了整体浸钎烘干线对工件的处理效果。
25.优选的,物料框8的外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插孔9,物料框8的底部还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液压杆10,第一电动液压杆10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底板11,底板11的顶部设有多根与物料框8内侧壁固定安装的限位杆12。
26.具体使用时,在将工件放置在物料框8底部的底板11位置时,便可通过第一电动液压杆10在物料框8底部和底板11之间的伸缩,使得工件能够被送至物料框8内部,并通过限位杆12的作用进行限位固定处理。
27.优选的,主框架1的顶部和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根副转杆13和过渡转杆14,两根副转杆13和过渡转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15,其中一根过渡转杆14和主转杆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16,转轮16的外侧套设有皮带17,其中另一根副转杆13的另一端和主转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8。
28.具体使用时,在需要对主框架1顶部位置主转杆3进行转动时,便可通过主框架1顶部为位置电机18带动其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物料框8进行垂直方向的转动,当需要主框架1纵向或横向主转杆3进行转动时,便可通过主框架1顶部位置相对应方向的电机18带动该方向上的副转杆13进行转动,此时便可通过锥形齿轮15的作用,使得该方向上的过渡转杆14能够在主框架1的外侧进行转动,再通过转轮16和皮带17的作用,使得该方向上的主转杆3能够进行同步的转动,从而使得物料框8能够进行纵向或横向的转动。
29.优选的,其中一个电机18的外侧套设有与主框架1顶部固定安装的升降柱19,升降柱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液压杆20,第二电动液压杆20的固定端固定安装有位移杆21,位移杆2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两根第三电动液压杆22,位移杆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与第三电动液压杆22固定端固定安装的支撑架23。
30.具体使用时,在需要对物料框8进行高度调节时,便可通过第二电动液压杆20在升降柱19和位移杆21之间的伸缩,使得主框架1能够带动物料框8跟随升降柱19进行高度的升降,在需要物料框8进行横向移动时,便可通过第三电动液压杆22带动位移杆21在支撑架23顶部内壁的滑动,使得物料框8能够在支撑架23的底部进行位置的移动。
31.优选的,支撑架2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4,支撑架23的内侧壁分别设有浸钎槽25和两个烘干板26,固定框2之间固定安装有弧杆27。
32.具体使用时,物料框8可通过在支撑架23上的移动,可在需要时通过浸钎槽25进行浸钎处理,再通过烘干板26进行烘干操作,而弧杆27能够提高主框架1以及各个固定框2之间的稳定性。
33.优选的,主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
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电机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和第三电动液压杆开关,第一电动伸缩杆4、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动液压杆10、电机18、第二电动液压杆20和第三电动液压杆22分别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二电动伸缩杆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电机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和第三电动液压杆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34.具体使用时,通过开关面板上的设置的设备开关便于对翻转式浸钎烘干线进行操控。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