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2985发布日期:2023-07-29 18:20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2.电容电池具有两个引脚,通常通过导线将两个引脚分别焊接,然后套上热缩管进行绝缘保护,焊接后的电容电池可以作为备用电池等用途。目前电容电池的引脚焊接大多采用人工点焊,这样效率低且产品的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以使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电容电池和导线之间的自动焊接。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包括导线定位组件、送锡组件和两个锡炉组件,所述导线定位组件上并行设有可夹持单根导线的两个夹口,所述送锡组件具有两个送锡导管,两个锡炉组件并行设置且两者中间绝缘隔开,每个送锡导管分别对应配合一个锡炉组件,每个夹口分别对应配合一个锡炉组件。
5.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所述导线定位组件包括焊锡夹钳和驱动焊锡夹钳张合的夹钳驱动组件;所述焊锡夹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臂和下夹臂,所述上夹臂上连接有上夹块,所述下夹臂上连接有下夹块,两个所述夹口开设在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的相接处;所述夹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滑座、第一滑杆、副滑杆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滑座上下可调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滑杆和副滑杆并行设置并且均竖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杆和副滑杆之间设有可使两者做上下相对应的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滑杆的顶端和所述下夹臂连接,所述副滑杆的顶端和上夹臂连接

6.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第一固定架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滑座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条形孔内。
7.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所述送锡组件包括与夹钳驱动组件配合的送锡驱动组件和两组与送锡驱动组件配合的送锡滚轮,每组送锡滚轮对应一根送锡导管;所述送锡驱动组件包括绝缘座、限位板和两个滚轮座,所述绝缘座固连在副滑杆上端,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顶端,每个滚轮座上对应转动连接一组送锡滚轮;每组送锡滚轮均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上均单向转动连接有摇臂,两个摇臂之间通过第二联动件联动,靠近所述限位板的摇臂的摆动端通过复位弹簧和限位杆与限位板配合,所述复位弹簧具有使摆动端靠近限位板的趋势;所述限位杆一端连接在摇臂的摆动端,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可碰触配合。
8.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所述锡炉组件包括锡炉和驱动锡炉运动的锡炉驱动组件;所述锡炉包括熔锡槽和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熔锡槽下方或者熔锡槽内;所述锡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滑座、第二滑杆、第二连杆和炉座,所述第二滑
座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杆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座内,所述炉座水平方向可调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杆顶端,第二连杆铰接在第二滑杆的底端,第二连杆用于和驱动器连接,两个锡炉并行安装在炉座上。
9.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炉座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导线长度方向一致。
10.在上述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中,所述锡炉的下方还设有废渣收集组件,所述废渣收集组件包括废渣斗和安装支架,所述废渣斗截面呈u型,所述废渣斗安装在安装支架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对电容电池的两个引脚和对应导线进行自动同步焊接,焊接效率高,解决了人工焊接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此外两个引脚之间绝缘,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中的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另一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15.图中,1、上夹臂;2、下夹臂;3、上夹块;4、下夹块;5、夹口;6、导线;7、第一固定架;8、第一滑座;9、第一滑杆;10、副滑杆;11、第一连杆;12、第一条形孔;13、第一联动件;14、送锡导管;15、绝缘座;16、限位板;17、滚轮座;18、主动轮;19、从动轮;20、摇臂;21、第二联动件;22、复位弹簧;23、限位杆;24、熔锡槽;25、加热件;26、第二固定座;27、第二滑座;28、第二滑杆;29、第二连杆;30、炉座;31、绝缘板;32、第二条形孔;33、废渣斗;34、安装支架;3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7.如图1-图3所示,本电池正负极同步焊接机构包括导线定位组件、送锡组件和两个锡炉组件,导线定位组件上并行设有可夹持单根导线6的两个夹口5,送锡组件具有两个送锡导管14,两个锡炉组件并行设置且两者中间绝缘隔开,每个送锡导管14分别对应配合一个锡炉组件,每个夹口5分别对应配合一个锡炉组件。
18.具体的说,导线定位组件包括焊锡夹钳和驱动焊锡夹钳张合的夹钳驱动组件。焊锡夹钳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臂1和下夹臂2,上夹臂1和下夹臂2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上夹块3和下夹块4,两个夹口5开设在上夹块3和下夹块4的相接处,导线6被夹持在夹口5中进行固定。夹钳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7、第一滑座8、第一滑杆9、副滑杆10和第一连杆11。第一固定架7上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条形孔12,第一滑座8通过螺钉上下可调的安装在第一条形孔12中。第一滑杆9和副滑杆10并行设置并且均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座8上,第一滑杆9和副滑杆10之间设有可使两者做上下相对应的第一联动件13,第一联动件13的中间部分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座8上,第一联动件13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第一滑杆9和副滑杆10铰接。第一连杆11和第一滑杆9的底端铰接,第一滑杆9的顶端和下夹臂2连接,副滑杆10的顶端和上夹臂1
连接,第一连杆11的底端用于连接凸轮机构或者气缸等驱动器,通过驱动器完成上顶或者下拉动作。
19.送锡组件包括与夹钳驱动组件配合的送锡驱动组件和两组与送锡驱动组件配合的送锡滚轮,每组送锡滚轮对应一根送锡导管14。送锡驱动组件包括绝缘座15、限位板16和两个滚轮座17,绝缘座15固连在副滑杆10上端,限位板16固定在第一固定座顶端,每个滚轮座17上对应转动连接一组送锡滚轮,每组送锡滚轮均包括主动轮18和从动轮19,主动轮18上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有摇臂20。两组送锡滚轮的两个摇臂20之间通过第二联动件21联动,靠近限位板16的摇臂20的摆动端通过复位弹簧22和限位杆23与限位板16配合。复位弹簧22具有使摆动端靠近限位板16的趋势,限位杆23一端连接在摇臂20的摆动端,另一端与限位板16可碰触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二联动件21采用关节螺母,其两端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摇臂20的摆动端。
20.锡炉组件包括锡炉和驱动锡炉运动的锡炉驱动组件。锡炉包括熔锡槽24和加热件25,加热件25设置在熔锡槽24下方或者熔锡槽24内。锡炉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26、第二滑座27、第二滑杆28、第二连杆29和炉座30。第二滑座27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6上,第二滑杆28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座27内,炉座30水平方向可调的安装在第二滑杆28顶端,第二连杆29铰接在第二滑杆28的底端,第二连杆29用于和凸轮机构或者气缸等驱动器连接。两个锡炉并行安装在炉座30上,两个锡炉之间通过绝缘板31进行隔离,从而避免在焊接或者沾锡等情况下,电池的两个引脚之间发生短接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此外也可以采用空气隔离,在两个锡炉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间隙,避免焊接或者沾锡过程电池引脚短接。炉座30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32,第二条形孔32的长度方向与导线6长度方向一致。通过设置条形孔,使得炉座30的位置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是其的适用性更好,能够满足不同的焊接需求。
21.锡炉的下方还设有废渣收集组件,废渣收集组件包括废渣斗33和安装支架34,废渣斗33截面呈u型,废渣斗33安装在安装支架34上。通过设置废渣收集组件,能够对焊接过程产生的废渣进行集中回收,避免废渣散落导致台面污染。
2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23.当第一连杆11在外接驱动器驱动下向上运动时,第一滑杆9上顶,在第一联动件13的作用下,副滑杆10向下运动,此时,上夹臂1和下夹臂2逐渐闭合,将导线6夹住。同时,第二连杆29在外接驱动器作用下上顶,使第二滑杆28向上运动,驱动炉座30向上运动,炉座30再带动锡炉向上运动,此时,熔锡槽24的位置与夹口5的位置相靠近,导线6上预焊锡的部位刚好能接触到熔锡槽24。于此同时,副滑杆10向下运动时,还带动绝缘座15一起向下运动,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时,摇臂20的摆动端上的限位件触碰到限位板16,在限位杆23的限位的作用下,摇臂20的滚轮驱动端使主动轮18和从动轮19相向滚动,输送夹于两滚轮间的锡条向熔锡槽24方向运动,使锡条的端部接触并熔化到熔锡槽24内,使导线6预焊锡的部位和电池35的引脚同时接触融化的焊锡以顺利的上锡,待锡液冷却即可完成电池35和导线6的焊接,由于两根导线6能够和电池35引脚的两端同步焊接,因此效率更高。
24.当第一连杆11带动第一滑杆9向下运动时,在第一联动件13的作用下,副滑杆10向上运动,此时,上夹臂1和下夹臂2逐渐分开,等待下一循环的夹线动作的开始。同时,第二滑杆28带动炉座30向下运动,炉座30再带动锡炉向下运动,此时,熔锡槽24的位置与夹口5的
位置逐渐远离,导线6和锡条与熔锡槽24分离。于此同时,在副滑杆10向上运动时,带动绝缘座15一起向上运动,摇臂20摆动端的限位件与限位板16相分离,在复位簧的复位作用下,停止送锡。
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