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装置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5686发布日期:2024-02-26 17: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钻孔装置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套筒钻孔,具体地,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及机床。


背景技术:

1、目前,利用台式钻床对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作业时,基本上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对套筒进行钻孔作业,一般的,人工作业的工序包括:操作人员手持套筒并将其移动至虎钳位置处,接着旋转虎钳摇柄将套筒夹紧,然后启动台钻,操作人员握持住台钻的操作柄并向下施力,使得台钻的钻头下移至套筒处,即开始对套筒的外周壁的一侧进行钻孔,完成该侧的钻孔作业后,复位台钻并松开虎钳,调整套筒的位置后(即是将套筒的外周壁的另一侧需要钻孔的位置对准钻头)并使其被虎钳夹紧,再进行另一侧的钻孔作业,即可完成对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仅人力成本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安全性不高。

2、在相关技术中,已经存在出现对套筒进行钻孔作业的自动化方案,例如,公开号为cn10749808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提出了一种套筒头定位钻孔机构,虽然其公开的钻头机构能够自动地对于套筒上某一固定位置进行钻孔,但是该钻头机构无法完成对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装置及机床,该钻孔装置能够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用于对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所述钻孔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夹持机构和钻孔机构;

3、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三定位件和对准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三定位件包括第三驱动件和安装块,所述第三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安装块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安装块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对准件包括对准驱动件和安装盘,所述对准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对准驱动件与所述安装盘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盘沿其周向旋转,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盘的外周壁上;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位于水平面内;

4、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套筒,以使所述套筒能够被抵顶于车床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件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所述夹持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两个夹爪相互靠近以夹持住所述套筒;

5、所述钻孔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第一钻机和所述第二钻机用于在所述套筒的外周壁相对两侧上进行对称钻孔。

6、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为平行式气动手指、摆动式气动手指、旋转式气动手指和三点式气动手指中的任一者。

7、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底板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底板形成为l形,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移动。

8、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缓冲器和防护柱;

9、所述缓冲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缓冲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抵顶,所述防护柱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防护柱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抵顶;

10、其中,所述防护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缓冲器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防护柱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

12、可选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面,且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滑轨上移动。

13、可选地,所述对准件还包括多个安装耳和第四驱动件,多个所述安装耳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盘的外周壁上,每个所述安装耳均沿所述安装盘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安装耳上均形成有安装孔,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夹持驱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夹持驱动件转动。

14、可选地,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安装件和相对设置的两根出料杆,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两根所述出料杆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且两根所述出料杆的另一端均用于穿过所述固定机构上的通孔并与所述套筒抵顶,所述第五驱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安装件沿所述套筒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将所述套筒从所述固定机构上推出。

1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机床,该机床包括固定机构和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钻孔装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工装本体和插接柱,所述工装本体与所述插接柱连接,所述插接柱用于插入所述套筒内,以使所述套筒能够被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

16、可选地,所述插接柱包括贯穿设置于所述插接柱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用于避让所述第一钻机和所述第二钻机的钻杆;

17、其中,所述插接柱的外周面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至少部分贴合,且所述避让通孔的截面形状形成为腰孔形。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夹持机构可以稳定且准确地夹持住套筒,使得套筒的位置能够被有效地固定,以便于后续的钻孔作业;本公开的定位机构包括了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三定位件和对准件,其中,第一定位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调整夹持机构的位置,以便于调整套筒在第一方向上的具体位置,第二定位件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调整夹持机构的位置,以便于调整套筒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第三定位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调整夹持机构的位置,以便于调整套筒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对准件一方面可以调整夹持结构的空间位置,以便于套筒能够准确地对准于车床上的固定机构,对准件另一方面可以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旋转,以便于在上一个套筒加工完毕之后,快速地切换到下一个套筒。这样,通过本公开的定位机构就可以准确且方便地实现对于套筒位置的调整,使得套筒能够准确地与车床上的固定机构完成对接,以便于对套筒进行钻孔作业,此外,通过本公开的对准件不仅能够有效地使得套筒与车床上的固定机构对准,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加工效率;本公开的钻孔机构可以从相对的方向对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作业,不仅能够保证钻孔的质量,而且还能提升钻孔的效率。

19、如此,通过本公开的钻孔装置不仅能够较为快捷地完成套筒的外周壁进行对称钻孔作业,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作业频率,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套筒加工的作业效率。此外,由于减少了人工作业频率和人工作业参与度,有利于避免套筒未夹紧的隐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提升生产安全性。

20、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