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71007发布日期:2024-04-18 20:4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杆件加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家具制造、建筑业、加工业等领域都需要不同材质的杆件,其中金属杆件因为自身的优越性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2、金属杆件裁切指的是将一段长度较长的金属杆件进行裁切并形成多段长度较短的金属杆件,为便于描述,以下将长度较长的金属杆件定义为原料杆,裁切后得到的长度较短的金属杆件定义为成品杆;现有技术中,裁切设备包括裁切座和设置于活动座一侧的活动座,裁切座设有切刀,活动座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用于驱使活动座靠近或远离裁切座,活动座设有用于固定原料杆的夹持件;裁切作业时,将原料杆放入活动座并通过夹持件固定,接着利用驱动气缸驱使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带动原料杆的一端伸至裁切座,再通过切刀对原料杆进行裁切;一次裁切后,驱使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原料杆保持不动),再通过夹持件对原料杆进行夹持固定,并驱使活动座再次移向裁切座,如此反复,从而将原料杆裁切形成多段成品杆。

3、然而,此类的裁切设备中,活动座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将原料杆推向裁切座,通过切刀裁切得到成品杆,成品杆的长度由驱动气缸的伸长量控制,即驱动气缸的伸长量决定了成品杆的长度;根据生产需求,当需要裁切得到不同长度的成品杆时,由于现有的驱动气缸伸长量调节的档位有限,造成成品杆的长度可选择的范围值有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不同需求的裁切作业,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裁切出不同长度的成品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杆件裁切设备,包括裁切座和滑移安装于裁切座一侧的活动座,所述裁切座设有切刀,所述活动座设有夹持件,所述活动座设有驱动气缸;所述活动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连接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的一端滑移套设于调节杆,另一端滑移套设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并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安装;所述调节套与调节杆之间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固定调节套和调节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杆和调节套的设置,原料杆放置于活动座并通过夹持件夹持固定,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调节杆并使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以将原料杆推送至裁切座进行裁切形成成品杆;调节杆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均滑移穿设于调节套内,当需要调节成品杆的长度时,驱使活动座靠近或远离裁切座,以调节活动座的初始位置,使调节杆在调节套内滑移一定距离,从而改变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活动座初始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第一调节件使调节套和调节杆之间相互固定;驱动气缸动作时,驱动气缸活塞杆的伸长量为固定值,当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导致驱动气缸带动活动座滑移的滑移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原料杆的滑移量跟随着改变,进而使原料杆裁切后得到的成品杆的长度发生改变,以能够裁切出不同长度的成品杆,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适应性。

5、可选的,所述调节套的周壁开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周壁开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所有第二调节孔沿调节杆的轴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依次穿设于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并与第一调节孔螺纹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的设置,当需要裁切出不同长度的成品杆时,驱使活动座靠近或远离裁切座,改变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活动座位置调节完毕后将第一调节螺栓依次穿设于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以固定调节杆和调节套之间的相对位置;裁切作业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长量大于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能够推动调节杆,带动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以将原料杆推送至裁切座进行裁切;将第一调节螺栓穿设于不同的第二调节孔,能够调节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进而能够裁切出不同长度的成品杆。

7、可选的,所述调节套靠近驱动气缸的端面可拆卸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调节套的内径;所述调节套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调节套并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限位环的内径。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和限位块的设置,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限位块滑移穿设于调节套内,使得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驱动气缸能够将活动座重新拉回至初始位置;另一方面,限位环和调节套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拆卸限位环,使调节套和驱动气缸之间能够相互分离,以便于更换不同长度的调节套,提高整体结构的灵活性。

9、可选的,所述活动座远离裁切座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活动座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的底壁和第二支撑槽的底壁用于共同支撑于原料杆;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气缸和第一夹持条,所述夹持气缸设置于活动座,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第一夹持条以用于驱使第一夹持条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槽。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夹持气缸和第一夹持条的设置,第一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槽用于共同支撑于原料杆,为原料杆提供安装载体,通过夹持气缸驱使第一夹持条靠近第二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槽,使第一夹持条能够和第二支撑槽共同夹持固定于原料杆,从而使原料杆固定于活动座,提高原料杆夹持固定的便捷性,驱使活动座靠近裁切座,能够将原料杆推送至裁切座进行裁切。

11、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滑移安装有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槽设置于支撑块的顶壁;所述支撑块和第一夹持条之间设有升降件,所述第二支撑槽的底壁常态低于第一支撑槽的底壁,当所述第一夹持条抵接于原料杆,所述升降件驱使支撑块上移,以使所述第一支撑槽的底壁和第二支撑槽的底壁保持平齐。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块和升降件的设置,原料杆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后,驱使第一夹持条朝支撑块移动,以抵接于原料杆,支撑块在升降件的作用下同步上移,从而使第一夹持条和支撑块的第二支撑槽共同夹持固定于原料杆;接着将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推送,使原料杆进入裁切座进行裁切形成成品杆;原料杆裁切完毕后,驱使第一夹持条脱离原料杆,支撑块在升降件的作用下下移,以脱离与原料杆的抵接效果,降低当驱动气缸驱使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时,支撑块与原料杆之间相互接触存有摩擦力而导致活动座移动受阻的可能性,提高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时滑移的顺畅度。

13、可选的,所述升降件包括转动齿轮、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所述转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活动座,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夹持条,另一端朝靠近支撑块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块,另一端朝靠近第一夹持条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转动齿轮和第一齿条之间、转动齿轮和第二齿条之间均啮合传动。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齿轮、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的设置,第一夹持条在夹持气缸的作用下移动对原料管进行夹持时,第一夹持条带动第一齿条移动,迫使转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移动,以将支撑块朝靠近第一夹持条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第一夹持条和第二支撑块能够共同夹持于原料杆。

15、可选的,还包括裁切平台,所述裁切座和活动座均设置于裁切平台的上表面;所述裁切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穿设于活动座的滑杆,所述活动座通过滑杆滑移安装于裁切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滑杆滑移安装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用于抵接于活动座远离裁切座的侧壁,以控制所述裁切座和活动座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限位滑块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固定限位滑块与滑杆之间的相对位置。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滑块的设置,当驱动气缸驱使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时(驱使活动座朝远离裁切座的一侧移动),限位滑块用于供活动座抵接,以对活动座进行阻停,从而控制裁切座和活动座之间的最大距离,进而控制成品杆的长度。

17、可选的,所述裁切平台设置有控制座,所述控制座分别设置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转动安装于控制座,所述第一动滑轮滑移安装于控制座并与限位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限位滑块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并连接有第一收卷辊,收卷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一动滑轮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以及第一拉绳的设置,需要将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靠近裁切座移动时(即需要减小成品杆的长度时),通过第一收卷辊对第一拉绳进行收卷,第一拉绳依次绕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从而拉动第一动滑轮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第一动滑轮与限位滑块相连接以带动限位滑块滑移,从而推动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滑移;根据动滑轮省力的原理,使得驱使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时较为省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操作便捷性。

19、可选的,所述限位滑块与活动座之间设有临时对接件,所述限位滑块与活动座之间通过临时对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座分别设置有第二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转动安装于控制座,所述第二动滑轮滑移安装于控制座并与限位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限位滑块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设于第二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并连接有第二收卷辊,收卷所述第二拉绳,所述第二动滑轮朝远离裁切座的一侧移动。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定滑轮、第二动滑轮以及第二拉绳的设置,需要将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远离裁切座移动时(即需要提高成品杆的长度时),通过临时对接件使限位滑块和活动座之间相互连接固定,再通过第二收卷辊对第二拉绳进行收卷,第二拉绳依次绕设于第二定滑轮和第二动滑轮,从而拉动第二动滑轮朝远离裁切座的一侧移动,第二动滑轮与限位滑块相连接以带动限位滑块滑移,从而拉动活动座朝远离裁切座的一侧滑移;根据动滑轮省力的原理,使得驱使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远离裁切座的一侧移动时较为省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操作便捷性。

21、可选的,所述控制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两端沿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动槽滑移安装有滑动块,所述限位滑块的一端延伸至滑动槽并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均转动安装于滑动块。

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槽和滑动块的设置,限位滑块通过滑动块滑移安装于控制座,从而使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能够驱使限位滑块靠近或远离裁切座,以改变活动座的初始位置。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调节杆和调节套的设置,原料杆放置于活动座并通过夹持件夹持固定,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调节杆并使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以将原料杆推送至裁切座进行裁切形成成品杆;调节杆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均滑移穿设于调节套内,当需要调节成品杆的长度时,驱使活动座靠近或远离裁切座,以调节活动座的初始位置,使调节杆在调节套内滑移一定距离,从而改变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活动座初始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第一调节件使调节套和调节杆之间相互固定;驱动气缸动作时,驱动气缸活塞杆的伸长量为固定值,当调节杆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导致驱动气缸带动活动座滑移的滑移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原料杆的滑移量跟随着改变,进而使原料杆裁切后得到的成品杆的长度发生改变,以能够裁切出不同长度的成品杆,大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适应性;

25、2.通过支撑块和升降件的设置,原料杆放置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后,驱使第一夹持条朝支撑块移动,以抵接于原料杆,支撑块在升降件的作用下同步上移,从而使第一夹持条和支撑块的第二支撑槽共同夹持固定于原料杆;接着将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推送,使原料杆进入裁切座进行裁切形成成品杆;原料杆裁切完毕后,驱使第一夹持条脱离原料杆,支撑块在升降件的作用下下移,以脱离与原料杆的抵接效果,降低当驱动气缸驱使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时,支撑块与原料杆之间相互接触存有摩擦力而导致活动座移动受阻的可能性,提高活动座恢复初始位置时滑移的顺畅度;

26、3.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以及第一拉绳的设置,需要将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靠近裁切座移动时(即需要减小成品杆的长度时),通过第一收卷辊对第一拉绳进行收卷,第一拉绳依次绕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一动滑轮,从而拉动第一动滑轮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第一动滑轮与限位滑块相连接以带动限位滑块滑移,从而推动活动座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滑移;根据动滑轮省力的原理,使得驱使活动座的初始位置朝靠近裁切座的一侧移动时较为省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操作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