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转轴生产,具体为一种拉刀成型式转轴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拉床是一种用拉刀加工工件各种内外成形表面的机床,拉削时机床只有拉刀的直线运动,它是加工过程的主运动,进给运动则靠拉刀本身的结构来实现,按工作性质的不同,拉床可分为内拉床和外拉床,拉床一般都是液压传动,它只有主运动,结构简单,液压拉床的优点是运动平稳,无冲击振动,拉削速度可无级调节,拉力可通过压力来控制,拉床的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15555639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拉刀),在对工件加工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长度大于工件的拉刀对其进行加工,但当加工对象为转轴时,转轴的长度较长,使得拉刀的长度也要随之伸长,进而使得拉刀的制造难度升高,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刀成型式转轴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拉刀成型式转轴生产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上还设置有拉刀装置,所述拉刀装置也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拉刀装置由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清理组件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在固定架的两侧,所述清理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
4、将固定架沿着滑轨移动,使得两个固定架之间的对称轴与转轴的对称轴重合,随后将转轴放置在两个固定架上并紧固,再将拉刀杆安装在中轴杆上,随后将中轴杆依次穿过清理组件和转轴,最后将中轴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连接,随后控制器控制拉刀装置启动,拉刀装置对转轴中心开孔处进行处理,使得转轴中心实现加工,当转轴加工完成后,拉刀杆移动至清理组件中,控制器随即控制清理组件启动,清理组件对拉刀杆表面残留的碎屑进行清理,进而避免了碎屑残留影响拉刀的加工精度,进而提高了拉刀表面的洁净度,从而提高了拉刀对转轴加工的精度。
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中轴杆,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夹爪,所述中轴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连接,所述中轴杆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中轴杆螺纹连接,所述夹爪将挡块和中轴杆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夹持。
6、优选的,所述中轴杆由移动杆和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滑道,若干个所述滑道绕着移动杆的轴线环绕布置,所述移动杆上设置有拉刀杆,所述拉刀杆与移动杆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拉刀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点,所述第一支撑架清理组件内设置有绕线器,所述绕线器上设置有钢丝线,所述第一支撑架内的钢丝线穿过夹爪,并与拉刀杆靠近第一支撑架一侧的固定点连接,所述清理组件内的钢丝线与拉刀杆靠近第二支撑架一侧的固定点连接。
8、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处理体,所述处理体内设置有处理管,所述处理管的上方设置有气流管,所述气流管与处理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通过弹簧与气流管的顶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处理管的轴线与固定架的轴线处于重合状态,所述处理管的直径与支撑杆的直径相同,所述处理体的底部设置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设置有水泵,相邻两个所述滑动孔之间设置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处理管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气流管靠近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外界气泵,所述气流管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波纹管,所述第二支撑架内设置有管道。
11、优选的,所述中轴杆的中心设置有流道,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管道连通流道,所述拉刀杆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流道连通,所述中轴杆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磁铁。
12、转轴安装在固定架上后,先将拉刀杆安装在中轴杆上,使得拉刀杆滑动至中轴杆靠近第二支撑架的一端,利用挡块和中轴杆的螺纹连接,使得拉刀杆不会从中轴杆上脱离,随后中轴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处理体和转轴,此时挡块和中轴杆并未被夹爪夹持,使得挡块位于转轴的中心空间中,由于挡块的直径与转轴中心空间的直径相同,进而挡块与第二支撑架相互配合,将中轴杆支撑,由于转轴的长度较长,避免了中轴杆在穿过转轴时,中轴杆与转轴的中心空间接触,进而对转轴中心空间进行摩擦,从而造成精度上出现偏差,从而保证了转轴加工的精度,并且由于中轴杆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磁铁,使得磁铁的磁力吸引滑动柱,使得滑动柱只能停留在滑动孔中,进而滑动柱将输出口进行封堵,避免了冷却液的输出从而造成浪费现象;
13、随后控制器控制第二支撑架向靠近转轴的一侧移动,进而第二支撑架推动中轴杆移动,中轴杆带动挡块向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移动,随后利用夹爪将挡块和中轴杆的一端夹持,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相互配合,使得中轴杆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重合,随后控制器先控制第一支撑架内的绕线器放卷,工作人员将第一支撑架内绕线器上的钢丝线与拉刀杆靠近第一支撑架一侧的固定点连接,当拉刀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伸出处理体后,控制器控制处理体内绕线器上的钢丝线放卷,进而拉刀杆靠近处理体一侧的固定点与处理体内绕线器上的钢丝线连接;
14、当拉刀杆位于处理管内时,由于内部设置磁铁的那段中轴杆位于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进而外界气泵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管内,由于气体在气流管内高速移动,进而使得气流管内的压力降低,此时处理管内的压力大于气流管内的压力,使得处理管内的空气推动滑动柱向气流管移动,滑动柱沿着滑动孔的轴线移动,滑动柱移动的同时,输出口与处理管连通,进而控制器控制清洗腔内的水泵启动,水泵将冷却液向输出口输送,进而冷却液从输出口向处理管内喷出,使得冷却液对拉刀杆进行喷淋,使得冷却液残留在拉刀的表面,便于后续进行拉刀处理时,对拉刀进行降温处理;
15、当转轴进行加工处理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支撑架内的绕线器收卷,控制处理体内的绕线器放卷,进而拉刀杆在钢丝线的作用下沿着移动杆上的滑道移动,拉刀杆向靠近转轴的一侧移动,拉刀杆对转轴进行拉刀的同时,第一支撑架向远离转轴的一侧移动,而第二支撑架向靠近转轴的一侧移动,进而弥补了拉刀杆移动行程较短的问题,进而在拉刀杆长度有限的条件下,完成对较长长度的转轴进行加工处理的效果,从而避免了拉刀杆长度过长,拉刀杆对称中心没有支撑,导致的转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转轴的加工精度;
16、拉刀杆对转轴中心空间进行加工时,支撑杆移动至处理管内,由于处理管的直径与支撑杆的直径相同,进而支撑杆将处理管填满,使得处理管内没有空气流通,进而滑动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处理管的一侧移动,使得滑动柱重新对输出口进行封堵,避免了冷却液泄露造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水泵持续运转,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输送至气流管内的气体向波纹管输送,随后从波纹管通过管道输送至流道内,并沿着流道向靠近拉刀杆的一侧移动,由于拉刀杆上设置有连接口,使得拉刀杆对转轴中心空间进行处理时产生的碎屑,通过连接口输送至流道内,随后又在流道内流动气体的作用下输出,避免了碎屑在拉刀杆中相邻两个拉刀之间堆积,从而导致拉刀杆在转轴中心卡死,进而提高了转轴处理的效率;
17、当转轴处理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处理体内的绕线器收卷,控制第一支撑架内的绕线器放卷,进而拉刀杆向靠近处理体的一侧移动,最后拉刀杆在第二支撑架的作用下再次移动至处理管内,使得拉刀杆在气流和冷却液的相互配合下,使得拉刀杆表面的碎屑被清理干净,从而提高了拉刀表面的洁净度,并且完成对拉刀杆的降温处理。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9、1.当转轴进行加工处理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支撑架内的绕线器收卷,控制处理体内的绕线器放卷,进而拉刀杆在钢丝线的作用下沿着移动杆上的滑道移动,拉刀杆向靠近转轴的一侧移动,拉刀杆对转轴进行拉刀的同时,第一支撑架向远离转轴的一侧移动,而第二支撑架向靠近转轴的一侧移动,进而弥补了拉刀杆移动行程较短的问题,进而在拉刀杆长度有限的条件下,完成对较长长度的转轴进行加工处理的效果,从而避免了拉刀杆长度过长,拉刀杆对称中心没有支撑,导致的转轴加工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转轴的加工精度,
20、2.由于处理管的直径与支撑杆的直径相同,进而支撑杆将处理管填满,使得处理管内没有空气流通,进而滑动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处理管的一侧移动,使得滑动柱重新对输出口进行封堵,避免了冷却液泄露造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水泵持续运转,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损耗,输送至气流管内的气体向波纹管输送,随后从波纹管通过管道输送至流道内,并沿着流道向靠近拉刀杆的一侧移动,由于拉刀杆上设置有连接口,使得拉刀杆对转轴中心空间进行处理时产生的碎屑,通过连接口输送至流道内,随后又在流道内流动气体的作用下输出,避免了碎屑在拉刀杆中相邻两个拉刀之间堆积,从而导致拉刀杆在转轴中心卡死,进而提高了转轴处理的效率。技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