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缆安装工艺校正,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伏储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系统是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在光伏方阵中,大量的电池单体通过阳光的照射产生光电效应,进而产生电流和电压。这些电流和电压通过电缆被传输到汇流箱,然后送入逆变器内完成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转换后的交流电经由变压器进入电网,这就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2、在这个过程中,光伏储能电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负责传输电流和电压,还必须在恶劣的户外环境中保持长期稳定的性能。因此,在安装光伏储能电缆时,需要特别关注其安装工艺和校正方法。
3、首先,在安装前,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这需要根据系统的功率和电流来确定合适的规格和型号,确保选用的电缆能够承受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并具备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应尽量减少电缆的长度,选择就近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逆变器。
4、其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电缆的布线路径,应尽量避免交叉、挤压和扭曲,以防止电缆损坏或过早磨损。
5、光伏电缆安装前会根据设计要求对电缆进行校正,但是仍不能保证电缆在安装过程中完全符合标准,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发现需要调整的地方,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校正,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在电缆的安装过程中自动化智能化的校正系统,以能够快速完成电缆的校正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整体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减少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降低电缆因受力不均而损坏的风险,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和维护的频率。
6、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6505435b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方法及系统,通过根据电缆敷设数量生成缆沟部署参数优化结果和电缆支架部署参数优化结果,并基于优化结果对应构建缆沟部署异常检测模型和电缆支架部署异常检测模型,将缆沟部署方案和将电缆支架部署方案输入对应部署异常检测模型获取异常检测结果,根据异常检测结果对电缆安装方案进行校正。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安装敷设的决策生成取决于人工经验,导致进行大型电缆敷设安装时存在敷设决策效率低下,以致电缆安装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实现降低电缆安装敷设决策对于人工经验的依赖性,提高所获大型电缆安装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进而间接实现提高大型电缆敷设效率的技术效果。
7、由此可见,所述智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方法及系统存在以下问题:该发明针对电缆的整体敷设路径进行校正,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安装敷设的决策生成取决于人工经验的问题,但是对于电缆的局部安装缺乏监测,导致电缆的安装精度低,无法解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储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系统及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于电缆的局部安装缺乏监测,导致电缆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低,无法解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导致电缆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伏储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系统,包括:
3、电缆校正机构,用以校正电缆的弯曲半径,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液压杆,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通过铰接件铰接,铰接件底部分别设置有校正头和万向轮,第一机械臂顶部设置有第一滑轨,远离铰接件的第一机械臂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第二机械臂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远离所述铰接件的第二机械臂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液压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连;
4、图像采集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电缆校正机构上,用以采集电缆的图像信息,其中,图像信息包括围绕电缆若干方向的若干图像;
5、控制组件,其与所述电缆校正机构相连,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电缆的弯曲度和中心校正点,基于弯曲度确定针对不符合标准的电缆的安装弧度,基于偏移距离确定若干校正点,以中心校正点为基准基于相邻两校正点间的校正距离划分校正区域,在以校正点为中心的单个校正区域内将校正点两侧区域分别记为第一校正区和第二校正区,基于第一校正区的第一偏移距离和第二校正区的第二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电缆校正机构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电缆校正机构按照所述工作模式对电缆逐次进行校正,其中,工作模式包括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对称工作的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一机械臂和所述第二机械臂不对称工作的第二工作模式。
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获取若干所述图像中的电缆路径与标准路径不重合的位置,针对单个所述不重合的位置,基于单张图像确定所述位置的弯曲半径,统计所述位置对应的所有图像的弯曲半径并进行比较,将最小弯曲半径记为电缆的弯曲度,统计所有不重合位置的弯曲度,将最小弯曲度对应位置的中心点记为中心校正点,其中,标准路径为符合电缆安装工艺要求的电缆路径。
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基于所述弯曲度小于预设弯曲度的比较结果确定电缆的安装不符合标准。
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针对不符合标准的安装弧度将所述偏移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若干位置确定为校正点。
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以所述中心校正点为基准,基于所述校正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校正距离的比较结果确定将两相邻校正点所属的区域划分为单个校正区域,并将单个校正区域内最小弯曲度对应位置的中心点设置为单个校正区域的校正基点;
10、基于所述校正距离大于所述预设校正距离的比较结果确定将两相邻校正点中任一校正点所属的区域划分为单个校正区域;
11、其中,校正点所属的区域为以校正点为中心所述弯曲度小于所述预设弯曲度的范围。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基于所述第一偏移距离和所述第二偏移距离的距离差绝对值确定所述电缆校正机构的工作模式,其中,
13、基于所述距离差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绝对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缆校正机构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14、基于所述距离差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电缆校正机构以第一工作模式工作。
1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第一偏移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偏移距离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液压杆沿着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所述第一滑轮的方向倾斜;
16、基于所述第二偏移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偏移距离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液压杆沿着所述第二滑轨靠近所述第二滑轮的方向倾斜;
17、其中,所述第一机械臂作用于所述第一校正区,所述第二机械臂作用于所述第二校正区。
1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基于所述距离差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绝对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液压杆以第一角度倾斜;
19、基于所述距离差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绝对值且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绝对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液压杆以第二角度倾斜;
20、其中,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0°,20°],所述第二角度的取值范围为[21°,40°]。
2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在以所述中心校正点为基准点进行一次校正后,获取一次校正后的电缆图像,再次确定中心校正点并以中心校正点为基准进行二次校正直至电缆的安装弧度符合标准。
2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基于光伏储能电缆的安装工艺校正系统的方法,包括:
23、基于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电缆的弯曲度和中心校正点;
24、基于弯曲度确定电缆的安装弧度是否符合标准,针对不符合标准的安装弧度基于偏移距离确定若干校正点,以所述中心校正点为基准基于相邻两校正点间的校正距离划分校正区域;
25、在单个所述校正区域内基于第一校正区的第一偏移距离和第二校正区的第二偏移距离确定所述电缆校正机构的工作模式,在确定的工作模式下对电缆逐次进行校正直至电缆的安装弧度符合标准。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的电缆校正机构,通过采集电缆各个方向上的图像信息确定电缆存在弯折的位置,并确定若干弯折位置中弯折情况最严重的位置,以该位置为中心校正点往两边延伸进行校正,从最严重的位置开始校正,优先解决电缆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问题扩散或恶化,从而确保电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从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开始校正,单次校正的力会随着电缆延伸,对两边问题较轻微的位置也会存在力的作用,会存在问题最严重的地方校正符合标准后连带周围问题较轻微的地方不需要再次校正就符合标准情况,通过一次校正后再次进行判断,有序地从最严重位置向两边进行校正,可以避免在后续校正过程中对已校正过的位置进行重复处理和/或对未校正的位置过度校正的问题。
27、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设置图像检测组件、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控制组件,可以使电缆校正机构在架空的电缆上自动化监测和移动,能够快速完成电缆的校正工作,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整体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解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28、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两个相邻的校正点之间的校正距离划定校正区域,针对校正距离小的,将两个相邻的校正点所属的区域划分为一个校正区域,以中心校正点为基准进行校正,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可以使相邻的校正点再经过轻微的校正或者不需要校正即可符合标准,从而提高电缆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解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29、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一次校正后再次检测,再次进行校正,避免在后续校正过程中对已校正过的位置进行重复处理和/或对未校正的位置过度校正的问题,从而提高电缆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解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问题,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