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95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包括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上框架(11)设于下框架(12)的正上方,两对夹紧液压缸通过连接轴和关节轴承分别把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铰接在一起,其特征是:还包括一对大自由辊(21)、一对驱动辊(22)、至少三对小自由辊(23)、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水平油缸(32)、驱动辊压下油缸(33)和水管(4),上框架(11)的底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依次设有一根大自由辊(21)、一根驱动辊(22)和至少三根小自由辊(23),下框架(12)的顶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依次设有一根大自由辊(21)、一根驱动辊(22)和至少三根小自由辊(23),大自由辊(21)、驱动辊(22)和小自由辊(23)的中心轴线都互相平行,一对大自由辊(21)、一对驱动辊(22)和各对小自由辊(23)的辊面互相正对;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的缸体固定在上框架(11)上,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活塞杆的移动端垂直朝下设置并和设于上框架(11)底部的大自由辊(21)连接,水平油缸(32)的缸体固定在下框架(12)上,水平油缸(32)活塞杆的移动端水平设置并和一对以斜面互相贴合的斜楔滑块(321)中之一连接,另一块斜楔滑块(321)和设于下框架(12)顶部的大自由辊(21)连接;驱动辊压下油缸(33)的缸体固定在上框架(11)上,驱动辊压下油缸(33)活塞杆的移动端垂直朝下设置并和设于上框架(11)底部的驱动辊(22)连接;小自由辊压下油缸(34)的缸体固定在上框架(11)上,小自由辊压下油缸(34)活塞杆的移动端垂直朝下设置并和设于上框架(11)底部的各个小自由辊(23)连接;水管(4)的一端连接水箱,水管(4)的另一端分别贯通连接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水平油缸(32)、驱动辊压下油缸(33)和小自由辊压下油缸(34)的内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其特征是:大自由辊(21)和小自由辊(23)都采用芯轴式三分节辊的结构,驱动辊(22)都采用芯轴式四分节辊的结构,设于大自由辊(21)、小自由辊(23)和驱动辊(22)两端的边部轴承都采用一端为调心辊子轴承、另一端为三圈轴承,设于大自由辊(21)、小自由辊(23)和驱动辊(22)中部的中间轴承都采用两个三圈轴承;大自由辊(21)、小自由辊(23)和驱动辊(22)以及设于大自由辊(21)、小自由辊(23)和驱动辊(22)上轴承的轴承座都采用内部通水冷却,大自由辊(21)、小自由辊(23)和驱动辊(22)的内腔都通过外置式旋转接头连接水管(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其特征是:大自由辊(21)横截面的直径为R,驱动辊(22)和小自由辊(23)横截面的直径都为r,r≥200mm,R的取值为[2r,2.5r]。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实施:一对大自由辊(21)之间的辊缝作为扇形段的入口侧,最外侧的一对小自由辊(23)作为扇形段的出口侧,铸坯从入口侧进入扇形端;调整连铸机对铸坯的牵引速度,使铸坯的液芯凝固末端处于一对大自由辊(21)之间的辊缝时,启动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使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的活塞杆向下推动设于上框架(11)底部的大自由辊(21);同时启动水平油缸(32),使水平油缸(32)的活塞杆推动水平方向的斜楔滑块(321),通过斜楔滑块(321)斜面之间的作用力,把水平推动力转化成施加在设于下框架(12)顶部的大自由辊(21)的垂直向上的驱动力,使一对大自由辊(21)共同挤压铸坯,通过一对大自由辊(21)对铸坯的共同挤压,对铸坯施加不小于10mm的压下量;挤压完毕后,铸坯在连铸机的牵引下从扇形段的出口侧输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改善板坯疏松缩孔缺陷的重压下扇形段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实施:一对大自由辊(21)之间的辊缝作为扇形段的入口侧,最外侧的一对小自由辊(23)作为扇形段的出口侧,铸坯从入口侧进入扇形端;调整连铸机对铸坯的牵引速度,使铸坯的液芯凝固末端处于一对大自由辊(21)之间的辊缝时,启动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使大自由辊压下油缸(31)的活塞杆向下推动设于上框架(11)底部的大自由辊(21);同时启动水平油缸(32),使水平油缸(32)的活塞杆推动水平方向的斜楔滑块(321),通过斜楔滑块(321)斜面之间的作用力,把水平推动力转化成施加在设于下框架(12)顶部的大自由辊(21)的垂直向上的驱动力,使一对大自由辊(21)共同挤压铸坯,通过一对大自由辊(21)对铸坯的共同挤压,对铸坯施加不小于10mm的压下量;挤压完毕后,铸坯在连铸机的牵引下从扇形段的出口侧输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