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5130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世界性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减轻汽车自重、降低油耗成了各大汽车生产厂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据有关数据介绍,汽车重量每减少50kg,每升燃油行驶的距离可增加2km;汽车重量每减轻1%,燃油消耗下降0.6%~1%。铝具有密度小、耐蚀性好等特点,且铝合金的塑性优良,铸、锻、冲压工艺均适用,最适合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压铸工艺。从生产成本、零件质量、材料利用等几个方面比较,铝合金已成为汽车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有资料表明,用铝合金结构代替传统钢结构,可使汽车质量减轻30%~40%,制造发动机可减轻30%,制造车轮可减轻50%。采用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及环保、节能、提速和运输高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动机的气缸体和缸盖均要求材料的导热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而铝合金在这些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但铝合金与钢结构相比,在强度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提高铝合金材料的强度、硬度成为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及其生产工艺,使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能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缸体、框架、油缸等构件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3.6~6.0%、Mg2.2~2.9%、Cu0.9~1.5%、Mn0.6~1.1%、Sr0.05~0.11%、Ni0.1~0.3%、Ga0.04~0.06%、Zr0.04~0.06%,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5%,其余为Al。优选的,所述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4.9%、Mg2.5%、Cu1.2%、Mn0.8%、Sr0.09%、Ni0.2%、Ga0.05%、Zr0.05%,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5%,其余为Al。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化:先将纯铝、纯镁、铝硅合金加入熔炼炉中,加热至730~750℃并搅拌使合金完全熔化,然后加入电解铜、铝锰合金、铝镍合金和镁锶合金,继续升温至770~780℃,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得铝合金熔液;(2)精炼:将铝合金熔液的温度调整至750~770℃,喷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精炼完成后静置5~10min,将铝合金熔液的表面渣扒出,然后升温至750-760℃,加入细化剂和铝镓合金、铝锆合金,通入氩气进行除气精炼,除气时间为12~16min,除气完毕检验铝合金熔液成分,待检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完成精炼过程;(3)静置:将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静置,待铝合金熔液温度降至690~710℃;(4)压铸:将模具的型腔预热至220~230℃,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铝合金熔液后压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液流速为0.26~0.30m/s、铸造压力为30~35MPa,充型率超过60%后,提高熔液的流速至1.7~1.9m/s、铸造压力为55~6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5)固溶淬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为520~530℃,淬火保温时间为50~60min,淬火转移时间≤28s,淬火后停放时间为3.5h;(6)一级时效处理,温度为180~190℃,时间为5h;二级时效处理,温度为70~80℃,时间为3h;完成后得压铸铝合金成品。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Al、Mg、Si等元素的合理配比,并特别添加了Ga、Zr元素,使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较高的导热系数,且获得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的铝合金组织,提高了铝合金的机械性能;(2)选择了适当的熔炼和热处理工艺参数,使铝合金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有大幅提升,且韧性大、抗压性能好,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满足发动机机体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4.9%、Mg2.5%、Cu1.2%、Mn0.8%、Sr0.09%、Ni0.2%、Ga0.05%、Zr0.05%,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5%,其余为Al。上述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化:先将纯铝、纯镁、铝硅合金加入熔炼炉中,加热至730~750℃并搅拌使合金完全熔化,然后加入电解铜、铝锰合金、铝镍合金和镁锶合金,继续升温至770~780℃,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得铝合金熔液;(2)精炼:将铝合金熔液的温度调整至750~770℃,喷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精炼完成后静置5~10min,将铝合金熔液的表面渣扒出,然后升温至750-760℃,加入细化剂和铝镓合金、铝锆合金,通入氩气进行除气精炼,除气时间为12~16min,除气完毕检验铝合金熔液成分,待检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完成精炼过程;(3)静置:将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静置,待铝合金熔液温度降至690~710℃;(4)压铸:将模具的型腔预热至220~230℃,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铝合金熔液后压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液流速为0.26~0.30m/s、铸造压力为30~35MPa,充型率超过60%后,提高熔液的流速至1.7~1.9m/s、铸造压力为55~6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5)固溶淬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为520~530℃,淬火保温时间为50~60min,淬火转移时间≤28s,淬火后停放时间为3.5h;(6)一级时效处理,温度为185℃,时间为5h;二级时效处理,温度为75℃,时间为3h;完成后得压铸铝合金成品。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在室温下测试其性能:拉伸强度为337MPa,屈服强度为227MPa,延伸率为15.1%;另外测得其导热系数为271W/m·K。实施例2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3.6%、Mg2.2%、Cu0.9%、Mn0.6%、Sr0.05%、Ni0.1%、Ga0.04%、Zr0.04%,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5%,其余为Al。(1)熔化:先将纯铝、纯镁、铝硅合金加入熔炼炉中,加热至730~750℃并搅拌使合金完全熔化,然后加入电解铜、铝锰合金、铝镍合金和镁锶合金,继续升温至770~780℃,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得铝合金熔液;(2)精炼:将铝合金熔液的温度调整至750~770℃,喷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精炼完成后静置5~10min,将铝合金熔液的表面渣扒出,然后升温至750-760℃,加入细化剂和铝镓合金、铝锆合金,通入氩气进行除气精炼,除气时间为12~16min,除气完毕检验铝合金熔液成分,待检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完成精炼过程;(3)静置:将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静置,待铝合金熔液温度降至690~710℃;(4)压铸:将模具的型腔预热至220~230℃,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铝合金熔液后压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液流速为0.26~0.30m/s、铸造压力为30~35MPa,充型率超过60%后,提高熔液的流速至1.7~1.9m/s、铸造压力为55~6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5)固溶淬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为520~530℃,淬火保温时间为50~60min,淬火转移时间≤28s,淬火后停放时间为3.5h;(6)一级时效处理,温度为180℃,时间为5h;二级时效处理,温度为70℃,时间为3h;完成后得压铸铝合金成品。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在室温下测试其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为275MPa,屈服强度为200MPa,延伸率为13.7%;另外测得其导热系数为249W/m·K。实施例3一种发动机机体用压铸铝合金,其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Si6.0%、Mg2.9%、Cu1.5%、Mn1.1%、Sr0.11%、Ni0.3%、Ga0.06%、Zr0.06%,其他金属及非金属的杂质元素总量不超过0.5%,其余为Al。(1)熔化:先将纯铝、纯镁、铝硅合金加入熔炼炉中,加热至730~750℃并搅拌使合金完全熔化,然后加入电解铜、铝锰合金、铝镍合金和镁锶合金,继续升温至770~780℃,待合金元素全部熔化后得铝合金熔液;(2)精炼:将铝合金熔液的温度调整至750~770℃,喷入精炼剂进行精炼处理,精炼完成后静置5~10min,将铝合金熔液的表面渣扒出,然后升温至750-760℃,加入细化剂和铝镓合金、铝锆合金,通入氩气进行除气精炼,除气时间为12~16min,除气完毕检验铝合金熔液成分,待检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扒渣,完成精炼过程;(3)静置:将精炼后的铝合金熔液静置,待铝合金熔液温度降至690~710℃;(4)压铸:将模具的型腔预热至220~230℃,再将步骤(3)处理后的铝合金熔液后压射到模具的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液流速为0.26~0.30m/s、铸造压力为30~35MPa,充型率超过60%后,提高熔液的流速至1.7~1.9m/s、铸造压力为55~6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5)固溶淬火处理:淬火加热温度为520~530℃,淬火保温时间为50~60min,淬火转移时间≤28s,淬火后停放时间为3.5h;(6)一级时效处理,温度为190℃,时间为5h;二级时效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3h;完成后得压铸铝合金成品。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在室温下测试其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为329MPa,屈服强度为220MPa,延伸率为15.1%;另外测得其导热系数为269W/m·K。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