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69642发布日期:2018-07-06 20:3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炼化装置的日益大型化,设备壁厚不断增加,对设备用钢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大型Cr-Mo钢压力容器制造周期长,为防止在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由于焊接应力而出现开裂,需要对压力容器进行多次高温回火热处理,如中间消应力热处理、整体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等。壁厚的增加使得每次回火的时间延长,累积回火时间的增加将对钢板的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强度降低,冲击韧性明显下降,严重的将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因此,提高钢板的抗回火脆化能力,即在高温长时间回火后仍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是大厚度Cr-Mo钢生产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国内有一些关于相近Cr-Mo钢板的专利,主要问题存在:

公开号为CN103334064A的“一种低屈强比的Cr-Mo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添加了Ni(0.10%≤Ni≤0.20%)、Cu(Cu≤0.10%),钢板厚度只有30~70mm,在690℃×20h回火处理后,钢板仅能满足-10℃的韧性要求;公开号为CN103320721A“要求厚拉和高拉保屈服及强度下限的Cr-Mo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添加了Ni(0.10%≤Ni≤0.20%)、Cu(Cu≤0.10%),钢板厚度只有20~100mm,在680℃×20h回火处理后,钢板仅能满足-5℃的韧性要求;公开号为CN104561837A“一种压力容器钢ASTMA387CL11Gr2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添加了Ni(Ni≤0.20%)、Cu(Cu≤0.10%),钢板厚度达到150mm,但是采用钢锭生产,生产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钢板在690℃×32h回火处理后仅能满足20℃的韧性要求。以上专利中,钢板在高温回火后的冲击韧性最低仅能达到-10℃。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合理的Cr/Mo比值和适当的添加量,配合Si、Mn元素,并严格控制钢中P、S、As、Sn、Sb等有害元素含量,结合控轧控冷和两次正火加回火工艺保证优异性能,制得钢板厚度达到120mm,组织为贝氏体加铁素体和回火索氏体,屈服强度≥420MPa,抗拉强度≥580MPa,-40℃冲击功>100J;在690℃×40h回火处理后,屈服强度≥360MPa,抗拉强度≥540MPa,-40℃冲击功>50J。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其化学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 0.12~0.16%,Si 0.41~0.54%,Mn 0.61~0.75%,P≤0.006%,S≤0.002%,Cr 1.16~1.35%,Mo 0.46~0.58%,Ti 0.010~0.020%,Al 0.020~0.050%,As≤0.008%,Sn≤0.005%,Sb≤0.003%,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以下对本发明所含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其用量的选择具体分析说明:

C:C是保证强度的主要元素,提高钢的淬透性,以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但含量过高会对抗回火脆性和焊接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发明C含量选择为0.12~0.16%。

Si:Si主要起脱氧作用,并以固溶强化形式提高钢的强度,但对回火脆性影响较大,Si含量过高会造成回火稳定性下降,韧性降低,因此本发明Si含量控制在0.41~0.54%。

Mn:Mn起固溶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并提高淬透性,改善热加工性能,但Mn促进P在晶界的偏聚,提高回火脆性,并且过高的Mn易产生偏析,特别是对于特厚钢板,偏析会恶化钢板心部的性能,因此本发明Mn含量控制在0.61~0.75%。

Mo:Mo可以显著提高钢板的淬透性和强度,在一定回火时间内能有效吸附P形成化合物,减少P在晶界处的偏聚,提高回火稳定性,本发明中Mo含量控制在0.46~0.58%。

Cr:Cr提高钢的淬透性,并通过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Cr是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通过合理的Cr/Mo比值,可以提高Cr碳化物的稳定性,抑制Mo碳化物的形成,提高钢中Mo的固溶量,从而提高Mo吸附P的效果,抑制回火脆化的发生。本发明中Cr含量控制在1.16~1.35%。

P、S、As、Sn、Sb元素:P、S作为钢中的有害元素,恶化钢板性能。P、As、Sn、Sb是脆化元素,在回火过程中向晶界处偏聚,弱化晶界,促进回火脆化的发生。因此,要尽量降低P、S、As、Sn、Sb等有害元素含量。

上述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是按照以下工艺生产的:

1)在炼钢工序中,采用转炉冶炼、LF精炼、RH真空处理,然后连铸成板坯;

2)在控制轧制工序中,板坯加热温度为1150~1250℃,保温1.5~2.5小时,出炉经高压水除鳞后进行两阶段轧制,高温区轧制开始温度为980~1100℃,低温区轧制开始温度为850~900℃;

3)在控制冷却工序中,采用水冷却系统,冷却速度为5~10℃/s,终冷温度为620~680℃,之后空冷到室温;

4)在热处理工序中,采用两次正火工艺:一次正火温度为910~950℃,二次正火温度为840~880℃,回火温度为670~7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1)优化合金元素含量,不添加Ni、Cu等合金元素,降低合金成本;

2)钢板最大厚度达到120mm,采用连铸坯生产,轧制和热处理工艺简单,成品钢板组织均匀,性能优异,满足-40℃的冲击韧性要求;

3)两次正火加回火工艺下得到的组织晶粒细小均匀,且具有一定含量的铁素体,使组织的回火稳定性提高,在长时间的高温回火(690℃×40h)后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满足更加苛刻服役条件下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2实施例2中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高韧性抗回火大厚度Cr-Mo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冶炼-LF精炼-RH处理-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磷-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冷床冷却-两次正火-回火。

实施例1的钢板厚度为120mm,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C 0.14%,Si 0.49%,Mn 0.61%,P 0.0045%,S 0.0008%,Cr 1.33%,Mo 0.56%,Ti 0.015%,Al 0.034%,As 0.0024%,Sn 0.0008%,Sb 0.000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实施例2的钢板厚度为120mm,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C 0.15%,Si 0.48%,Mn 0.65%,P 0.0051%,S 0.0010%,Cr 1.31%,Mo 0.54%,Ti 0.016%,Al 0.031%,As 0.0034%,Sn 0.0010%,Sb 0.0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热轧、热处理的具体工艺参数为:板坯加热温度1200℃,在炉时间2小时,出炉经高压水除鳞后进行两阶段轧制,粗轧开始温度1000~1080℃,精轧开始温度850~900℃,终轧温度800~840℃,轧后冷却速度6~8℃/s,终冷温度620~660℃,随后空冷到室温。一次正火温度910~940℃,二次正火温度850~880℃,回火温度700~720℃。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钢板经690℃不同时间回火后的力学性能见表1和表2。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母材常温和高温强度余量较大,在-40℃下仍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经过690℃8h、20h、40h高温回火后,强度满足性能要求,-18℃下低温冲击韧性良好。

表1实施例1钢板经690℃不同时间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取样位置:板厚1/2处)

表2实施例2钢板经690℃不同时间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取样位置:板厚1/2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