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50414发布日期:2019-01-08 21:05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木模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用传统木模适用于生产批量小、体积大、不适宜做金属模的铸件,木模具有制作费用低、周期短等优点。由于木料表面都具有纹理结构,在模具实际使用过程中,较容易粘砂,粘砂使得模具脱模性变差、模具表面损坏等现象发生,从而影响砂芯表面质量。目前,一般做法是在木模表面涂抹脱模剂,每使用一次,模具表面就得涂抹一次,如公开号为CN10105463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废铜再铸造工艺方法,其中,在处理型腔表面光洁度时涂刷脱模剂,由于长期使用脱模剂,脱模剂涂层堆积导致模具精度变差,且人工作业时间长、操作较为繁琐。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高效又能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木模所有表面安装铝板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防止木模因粘砂损坏,从而达到增强木模的起模性能,提高砂芯表面质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以及减少人工作业时间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具:使用软件设计木模结构,将所述木模的所有平面部位减小1mm,用于安装铝板;(2)制作模具:按照所述设计的木模结构,使用木料加工、制作模具;(3)粘接铝板:使用剪板机剪切所述铝板,并将所述铝板粘接在所述木模所有的平面上;(4)铝板边缘加固:所述铝板边缘部位使用铆钉铆接加固,防止开裂;(5)模具表面处理:所述铝板与其他面的交接处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

发明人发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方法,通过在木模所有表面安装铝板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防止木模因粘砂损坏,既能增强木模的起模性能,提高砂芯表面质量和减少脱模剂的使用,又可以减少人工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软件为三维设计软件,优选的,为Autocad或3dmax软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铝板厚度为1mm,用于粘接在所述木模平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使用AB胶粘接所述铝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铆钉为木料。

本发明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木模所有表面安装铝板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防止木模因粘砂损坏,从而达到增强木模的起模性能,提高砂芯表面质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以及减少人工作业时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木模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

其中,木模1,木模平面2,铝板3,铆钉4,交接处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总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下面通过以下示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木模的局部A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具:使用软件设计木模结构,将所述木模1的所有平面部位减小1mm,用于安装铝板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本发明所述设计软件为三维设计软件,其具体类型不受限制,可以为SolidWorks、Autocad或3dmax,本发明优选为其中一种或几种;(2)制作模具:在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出木模结构后,打印出设计图纸,按照所述图纸的木模结构,使用木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本发明所述木模的材料不受限制,可以为樟松板料、雪松板料、樟松方料或多层板等木制材料,所述木模由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木材搭接而成,木料之间使用胶水粘接或木铆钉铆接;(3)粘接铝板:使用剪板机剪切厚度为1mm的所述铝板,并将所述铝板使用AB胶粘接在所述木模所有的平面2上;(4)铝板边缘加固:所述铝板边缘部位使用木料制成的铆钉4进行铆接加固,防止开裂;(5)模具表面处理:在所述至少一个平面的铝板与其他面的铝板形成的交接处5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进一步提高平面的光洁度,防止木模因粘砂损坏,增强木模的起模性能,提高砂芯表面质量。

发明人发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方法,通过在木模所有表面安装铝板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防止木模因粘砂损坏,既能增强木模的起模性能,提高砂芯表面质量和减少脱模剂的使用,又可以减少人工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提高木模平面光洁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步骤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