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1359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属于热处理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是减速器及传动机构中常用的传动零件之一,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以及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在运转过程中,齿轮相互啮合的齿面之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既受脉冲应力又受交变弯曲应力,而渗碳淬火仍是齿轮主要表面强化手段之一,因此齿轮需经过热处理以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能力。近年来,随着重载齿轮的发展,高合金渗碳钢制齿轮能极大提高齿轮的心部韧性、表面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使得高合金渗碳钢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高合金渗碳钢的碳含量一般在0.10%~0.25之间,属于低碳钢,为了提高淬透性,保证心部强度,在渗碳钢中加入各种合元素,如Ni、Cr、Mn、Mo等,同时还加入一定量的V、W、Ti等合金元素以细化晶粒,因此对齿轮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高合金渗碳钢重载齿轮的热处理,基本采用渗碳淬火表面强化的工艺方法,渗碳后的齿轮进行淬火处理,一般见图2所示,将渗碳后的齿轮随炉加热至840±10℃保温1~2h,出炉后热油淬火,最后180~220℃下进行低温回火,空冷至室温。该方法虽能满足一般齿轮的技术要求,但深入研究表明存在以下不足:渗碳淬火后表层马氏体针较粗大,残余奥氏体含量较多,齿轮表面硬度偏低,因此会降低齿轮的耐磨性、强韧性和综合力学性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能有效细化齿轮表层马氏体,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从而优化齿轮表面的金相组织,同时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塑韧性指标。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第一次升温保温步骤:将渗碳后的齿轮随炉升温至860±10℃,保温时间为2~3h;⑵、第一次降温保温步骤:将齿轮快速冷却至780±10℃,保温时间为3~4h;⑶、第二次升温保温步骤:再将齿轮快速升温至840±10℃,保温时间为2~3h;⑷、第二次降温保温步骤:将齿轮快速冷却至700±10℃,保温时间为3~4h;⑸、第三次升温保温步骤:再将齿轮快速升温至820±10℃,保温时间为2~3h;⑹、淬火冷却步骤:将820±10℃状态下的齿轮置入65~95℃的油液中迅速冷却;⑺、回火步骤:将淬火后的齿轮放在回火炉内加热至180~220℃环境中进行低温回火,保温3~4h,出炉空冷至室温。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第一次升温和降温,先将齿轮随炉加热至860±10℃并保温2~3h,先将齿轮表层的奥氏体析出碳化物转变为奥氏体和渗碳体,而心部的奥氏体则转变成奥氏体和铁素体,并通过快速冷却保温3~4h,使齿轮金相组织能得到很好的细化,铁素体和渗碳体组织细小。2、本发明通过第二次升温和降温,先将齿轮快速升温840±10℃并保温2~3h,低于第一升温温度,能使齿轮表层极细长的碳化物极易溶解、扩散形成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同时心部铁素体组织则均匀化,使奥氏体中溶解的饱和碳化物更加细小,并通过快速的冷却过程中,使齿轮表层得到均匀的珠光体和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心部则得到均匀的珠光体和铁素体。3、本发明经第三次升温保温,使齿轮温度保持在820±10℃,并在该状态下的置入65~95℃的油液中迅速冷却,使齿轮表层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因析出的碳化物而大大降低,淬火后形成了细针状的马氏体和弥散分布的细小颗粒状碳化物,心部则形成了板条状的马氏体。本发明的淬火温度低于常规淬火温度,能在保证表面获得细针状马氏体,因此具有高硬度的同时,减少淬火应力,降低淬火变形。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整个工艺流程以及各流程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的选择达到优化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热处理性能的目的,能有效细化晶粒,细化马氏体针,降低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使高合金渗碳钢齿轮力学性能得到大幅改善,塑韧性指标明显提高,同时,高合金渗碳钢齿轮钢表面的耐磨性能也大幅提高,从而也提高了齿轮的疲劳强度和抗蚀性,提高齿轮的综合力学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发明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示意图。图2是现有高合金渗碳钢齿轮淬火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第一次升温保温步骤:将渗碳后的齿轮随炉升温至860±10℃,保温时间为2~3h,通过将齿轮加热至860±10℃并保温一段时间,使齿轮表层的奥氏体析出碳化物而转变成奥氏体和渗碳体,心部的奥氏体则转变成奥氏体和铁素体。⑵、第一次降温保温步骤:将齿轮快速冷却至780±10℃,保温时间为3~4h,本发明齿轮快速冷却的速度为≥1200℃/h,如冷却的速度为1260℃/h,将齿轮从860±10℃降至780±10℃,通过快速冷却,由于齿轮金相组织能得到很好的细化,使铁素体和渗碳体组织细小。⑶、第二次升温保温步骤:再将齿轮快速升温至840±10℃,保温时间为2~3h,第二次升温保温步骤中,齿轮以≥900℃/h进行升温,通过再次升温至840±10℃并进行保温,使齿轮表层极细长的碳化物极易溶解、扩散形成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而心部铁素体组织则均匀化,使奥氏体中溶解的饱和碳化物更加细小。⑷、第二次降温保温步骤:将齿轮快速冷却至700±10℃,保温时间为3~4h,本发明齿轮快速冷却的速度为≥1200℃/h,如可在1260℃/h,通过再次冷却,使齿轮表层得到均匀的珠光体和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心部则得到均匀的珠光体和铁素体。⑸、第三次升温保温步骤:再将齿轮快速升温至820±10℃,保温时间为2~3h,齿轮以≥900℃/h进行升温,将齿轮加热至淬火温度。⑹、淬火冷却步骤:将820±10℃状态下的齿轮置入65~95℃的油液中迅速冷却,在保证表面获得细针状马氏体因此具有高硬度的同时,由于降低了淬火温度,故能减少淬火应力,降低淬火变形。⑺、回火步骤:将淬火后的齿轮放在回火炉内加热至180~220℃环境中进行低温回火,保温3~4h,出炉空冷至室温,低温回火的次数为两次,以降低淬火应力,并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本发明在淬火完毕后,还可进行清洗步骤,清洗去除零部件表面油渍,且清洗液温度控制在50~60℃,将齿轮放置在清洗液中清洗去除零部件表面油渍。本发明对采用12Cr2Ni4A制成的齿轮进行淬火,具体淬火工艺参数见表1所示,表1采用本发明淬火方法制得的样件按标准TB/T2254-1991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所示。表2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马氏体级别1级1级1级1级1级1级残余奥氏体级别1级1级1级1级1级1级表面硬度61HRC60.5HRC60.5HRC61HRC61.5HRC61HRC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高合金渗碳钢齿轮的淬火方法能有效细化表层马氏体,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从而优化齿轮表面的金相组织,同时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塑韧性指标。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