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具体是一种抗压钢包。
背景技术:
炼钢工艺过程中钢包用来从转炉或电炉承接钢水,它一般包括钢壳和与钢壳连接的包壁耐火材料层和包底耐火材料层,在整个钢包的一个周期的使用中,一般都是包壁耐火材料层的使用寿命是包底耐火材料层的使用寿命的二倍,因此包底耐火材料层要便于维修。
在钢包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内部超压的情况,其中钢壳的外壁与底部的维修焊缝由于不规则应力的效果会出现断裂的隐患,因此处于安全考虑需要对此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钢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压钢包,包括钢壳,所述钢壳由钢壳侧壁和钢壳底板构成,且钢壳侧壁和钢壳底板采用铸造的形式一体成型;所述钢壳侧壁的内壁上安装有包壁耐火材料层,钢壳底板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包底耐火材料层,且所述钢壳底板的中心处还安装有透气砖,通过透气砖向钢壳内侧吹入稀有气体,从而达到搅拌钢液的目的;所述钢壳侧壁与钢壳底板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连接抗压环,连接抗压环采用角钢焊接而成,连接抗压环的内槽结构以焊接的形成分别与钢壳侧壁和钢壳底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抗压环的底面还设有沿连接抗压环底面直径线设置的连接筋板,利用连接筋板进一步提高连接抗压环的强度,因此当钢壳受到超压情况时,连接抗压环可以增强钢壳侧壁与钢壳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应对应力效果,而且连接筋板更可以保证连接抗压环的强度,这样间接的增强了钢壳的强度,从而以应对超压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筋板采用钢板制成,且连接筋板采用螺丝固定的形式与抗压环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筋板的数量至少包括一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角钢制成的连接抗压环增强钢包钢壳底部的承压力,从而应对应力效果,而且整个连接抗压环也设置抗拉结构,从而间接的增强了钢包钢壳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整体的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压钢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壳、2-包壁耐火材料层、3-包底耐火材料层、4-透气砖、5-钢壳侧壁、6-钢壳底板、7-连接抗压环、8-连接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抗压钢包,包括钢壳1,所述钢壳1由钢壳侧壁5和钢壳底板6构成,且钢壳侧壁5和钢壳底板6采用铸造的形式一体成型;所述钢壳侧壁5的内壁上安装有包壁耐火材料层2,钢壳底板6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包底耐火材料层3,且所述钢壳底板6的中心处还安装有透气砖4,通过透气砖4向钢壳1内侧吹入稀有气体,从而达到搅拌钢液的目的;所述钢壳侧壁5与钢壳底板6的连接处外侧设有连接抗压环7,连接抗压环7采用角钢焊接而成,连接抗压环7的内槽结构以焊接的形成分别与钢壳侧壁5和钢壳底板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抗压环7的底面还设有沿连接抗压环底面直径线设置的连接筋板8,利用连接筋板8进一步提高连接抗压环7的强度,因此当钢壳1受到超压情况时,连接抗压环7可以增强钢壳侧壁5与钢壳底板6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应对应力效果,而且连接筋板8更可以保证连接抗压环7的强度,这样间接的增强了钢壳1的强度,从而以应对超压的情况。
所述连接筋板8采用钢板制成,且连接筋板8采用螺丝固定的形式与抗压环7相连接。
所述连接筋板8的数量至少包括一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钢壳1受到超压情况时,连接抗压环7可以增强钢壳侧壁5与钢壳底板6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应对应力效果,而且连接筋板8更可以保证连接抗压环7的强度,这样间接的增强了钢壳1的强度,从而以应对超压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