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锡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
背景技术:
锡是目前我国有色金属中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矿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电器、化工、建材、机械以及食品包装等行业。随着无铅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生产商将会更多地将锡粉材料应用到产品中去。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锡粉的无毒环保属性将会使其在未来被不断地应用到医药、化工、轻工、食品、保健、艺术用品等包装领域。锡粉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离心式雾化方式,采用的方式为利用机械旋转造成的离心力将金属液流破碎为小液滴,然后凝固为固态粉末的制粉方法。离心雾化因为其工作原理是依靠离心力向外甩出溶液,在空气中形成球形,空气中成型的锡粉,球形度会受冷却温度限制及工艺等不稳定因素造成粉体球形度不够好,对后期投入SMT高精度印刷的通过性有影响。另外,因为离心雾化需要更加大的空间来进行冷却,罐体空间越大,对气体中氧含量的控制越难以到达均匀控制,所以粉体表面的氧含量稳定度不够,氧含量波动比较大,粉体氧含量特性不够稳定。
另外,对于离心雾化工艺来说,超出合格要求以外的微细粉居多,对后期的筛分分离造成更大的难度,难以保证粒径的均匀度,需要另外做粉尘处理装置,除去微粉,但在此过程中,管道的磨擦会对已经合格的产品表面出现二次破坏,包括表面碰撞后的球形度损坏及氧化层的破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包括工具头,所述工具头一侧设有变幅杆,所述变幅杆一侧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内位于变幅杆一端设有换能器前盖,所述换能器前盖一侧设有换能器后盖,且换能器前盖与换能器后盖间设有压电陶瓷堆,所述冷却装置一侧设有电性连接于压电陶瓷堆的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一端设有信号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换能器后盖一侧设有螺纹连接至换能器后盖的预应力螺栓。
优选的,所述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的横截面积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研发的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弊端,通过该装置进行制备,超声波是根据液体表面张力波成型产生雾化,即液态金属在超声波的震动下,在雾化头表面形成液膜,液膜再由震动作用被击破,从液膜中脱离而形成均匀的球体,故产生的粉体球形度较高,同时,因为超声波雾化的产量低,产品精度高,容易实现雾化罐气体及压力的控制,更加有效的保障了粉体表面的球形度及氧含量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雾化锡粉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工具头、2变幅杆、3换能器前盖、4压电陶瓷堆、5换能器后盖、6预应力螺栓、7冷却装置、8电极引线、9信号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包括工具头1,所述工具头1一侧设有变幅杆2,所述变幅杆2一侧设有冷却装置7,所述冷却装置7内位于变幅杆2一端设有换能器前盖3,所述换能器前盖3一侧设有换能器后盖5,且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间设有压电陶瓷堆4,所述冷却装置7一侧设有电性连接于压电陶瓷堆4的电极引线8,所述电极引线8一端设有信号发生器9。所述换能器后盖5一侧设有螺纹连接至换能器后盖3的预应力螺栓6。所述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的横截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的雾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调配好的合金投入熔锡炉中,并将雾化罐内的气氛调配到雾化所需的氛围,氧气含量在150ppm;
S2:待熔锡炉中的金属液体达到250℃时,进料阀自动开启,液体流向中间炉;
S3:进入中间炉的液体经过四条伴热管道,保温在210℃时,流向导流管,经导流管截留后的液体落在超声波雾化头上;
S4:将超声波频率设定在30KHz范围内,对液体进行雾化控制;
S5:此时,控制好雾化罐内的正压始终保持在200Pa之间,同时自动将罐体内的氧含量保持在150ppm范围内;
S6:当罐体内的粉体达到50Kg后,开始放粉,采用隔离密封罐将罐内的成品收集并密封运输,直至下一工序进行品检、包装及入库。
所述雾化灌内的超声波雾化装置为对称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更好更全面的对锡粉雾化。所述熔锡炉、中间炉和雾化罐中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更好的检测装置中温度,可以更好的对锡粉雾化过程进行控制。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中的冷却采用冷水循环的方式进行冷却。所述雾化罐内的氧气浓度依靠空气压缩泵向罐内压入压缩空气从而达到浓度的控制。所述雾化罐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罐内氧气浓度的微量氧分析仪。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冷水循环降温的冷水需要进行水质检测,以防水中含有锡粉,从而可判断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实施例2
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包括工具头1,所述工具头1一侧设有变幅杆2,所述变幅杆2一侧设有冷却装置7,所述冷却装置7内位于变幅杆2一端设有换能器前盖3,所述换能器前盖3一侧设有换能器前盖5,且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间设有压电陶瓷堆4,所述冷却装置7一侧设有电性连接于压电陶瓷堆4的电极引线8,所述电极引线8一端设有信号发生器9。所述换能器后盖5一侧设有螺纹连接至换能器后盖3的预应力螺栓6。所述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的横截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的雾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调配好的合金投入熔锡炉中,并将雾化罐内的气氛调配到雾化所需的氛围,氧气含量在300ppm;
S2:待熔锡炉中的金属液体达到280℃时,进料阀自动开启,液体流向中间炉;
S3:进入中间炉的液体经过四条伴热管道,保温在250℃时,流向导流管,经导流管截留后的液体落在超声波雾化头上;
S4:将超声波频率设定在40KHz范围内,对液体进行雾化控制;
S5:此时,控制好雾化罐内的正压始终保持在600Pa之间,同时自动将罐体内的氧含量保持在300ppm范围内;
S6:当罐体内的粉体达到50Kg后,开始放粉,采用隔离密封罐将罐内的成品收集并密封运输,直至下一工序进行品检、包装及入库。
所述雾化灌内的超声波雾化装置为对称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更好更全面的对锡粉雾化。所述熔锡炉、中间炉和雾化罐中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更好的检测装置中温度,可以更好的对锡粉雾化过程进行控制。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中的冷却采用冷水循环的方式进行冷却。所述雾化罐内的氧气浓度依靠空气压缩泵向罐内压入压缩空气从而达到浓度的控制。所述雾化罐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罐内氧气浓度的微量氧分析仪。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冷水循环降温的冷水需要进行水质检测,以防水中含有锡粉,从而可判断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实施例3
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包括工具头1,所述工具头1一侧设有变幅杆2,所述变幅杆2一侧设有冷却装置7,所述冷却装置7内位于变幅杆2一端设有换能器前盖3,所述换能器前盖3一侧设有换能器后盖5,且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间设有压电陶瓷堆4,所述冷却装置7一侧设有电性连接于压电陶瓷堆4的电极引线8,所述电极引线8一端设有信号发生器9。所述换能器后盖5一侧设有螺纹连接至换能器后盖3的预应力螺栓6。所述换能器前盖3与换能器后盖5的横截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超声波雾化锡粉装置的雾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调配好的合金投入熔锡炉中,并将雾化罐内的气氛调配到雾化所需的氛围,氧气含量在400ppm;
S2:待熔锡炉中的金属液体达到300℃时,进料阀自动开启,液体流向中间炉;
S3:进入中间炉的液体经过四条伴热管道,保温在300℃时,流向导流管,经导流管截留后的液体落在超声波雾化头上;
S4:将超声波频率设定在50KHz范围内,对液体进行雾化控制;
S5:此时,控制好雾化罐内的正压始终保持在1kPa之间,同时自动将罐体内的氧含量保持在400ppm范围内;
S6:当罐体内的粉体达到50Kg后,开始放粉,采用隔离密封罐将罐内的成品收集并密封运输,直至下一工序进行品检、包装及入库。
所述雾化灌内的超声波雾化装置为对称设置有两个,从而可以更好更全面的对锡粉雾化。所述熔锡炉、中间炉和雾化罐中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更好的检测装置中温度,可以更好的对锡粉雾化过程进行控制。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中的冷却采用冷水循环的方式进行冷却。所述雾化罐内的氧气浓度依靠空气压缩泵向罐内压入压缩空气从而达到浓度的控制。所述雾化罐一侧设有用于测量罐内氧气浓度的微量氧分析仪。所述雾化罐中的锡粉雾化过程冷水循环降温的冷水需要进行水质检测,以防水中含有锡粉,从而可判断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研发的超声波雾化锡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弊端,超声波是根据液体表面张力波成型产生雾化,即液态金属在超声波的震动下,在雾化头表面形成液膜,液膜再由震动作用被击破,从液膜中脱离而形成均匀的球体,故产生的粉体球形度较高,同时,因为超声波雾化的产量低,产品精度高,容易实现雾化罐气体及压力的控制,更加有效的保障了粉体表面的球形度及氧含量的均匀度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